分享

让觉察成为习惯

 自我觉察监控 2013-07-19

在生活中,不论我们做什么,只要能保持一份觉察,对自己的身、语、意进行觉察,这就是禅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行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生活纳入禅修;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加上觉察,即是真实的禅修。只要能做到时时觉察,禅修就变得很简单,吃饭、穿衣、举手、行走,只要你加上觉察,这就是禅修之路。 禅修是开启智慧的方法,而这方法就是对当下的身心现象提起觉察。事实上,人们容易陷入身心事务当中而忘记觉察;禅修训练就是培养这种觉察的习惯。如果能够身体力行地进入觉察,人们不难发现,建立这种时时刻刻觉察的心,可以大幅提高智慧;同时,持有一颗觉察的心,在世间的层面上也有很大的利益。 保持对当下的觉察是一项能力,需要培养才能形成。心的习气是牢固的,每当我们面对事物时,可能会一再地忘记觉察。以往形成的不良习惯阻碍当下的觉察,对此,只有不断地重拾觉察,培育新的觉察习惯。每当意识到自己并未觉察时,只要振作起来,重拾觉察即可。不要因此而谴责自己,其实,能够意识到自己并未觉察,已经是在觉察了。 心从目标上跑开了,那是正常的,只要觉察到这种情形,其本身就是一种觉察。所谓修习就是一种训练,让心培育出一种观照当下的态度。建立觉察的习惯需要从当下这一刻开始,一次一次地训练对当下觉察的能力,久之,这项能力就会被开发出来。 觉察的重点在于当下,修行者无须费力寻找觉察,面对当下的身心,保持专注,这就是觉察了。当你喜悦时,觉察它;当你生气时,觉察它;当你愤怒时,觉察它;当你平静时,觉察它。觉察意味着没有评价,真切地对当下的情形留心察觉,就是觉察。所以,真实的修行就在当下。 假如我们觉察念头,会看到它流动不止,如果你不干扰它,只是留心地看着它,这就是觉察了。面对念头,当你能够反复地进行觉察,那些喋喋不休的念头就会失去一部分力量,它对你的干扰会减弱——这是因为你使用了觉察。我们知道,那些无休无止的念头与觉察出于同一源头;若能保持觉察,那些念头的力量会被削弱,觉察会更有力。在持续地训练下,那些制造念头的力量会有一部分被转化为觉察,这就是转化——更多的能量被转化为觉察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觉察的力量来源于心。如果心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念头的制造上,那么会有更多的念头被滋生出来;在人们还不清楚念头的本质时,诸多的念头会给心带来混乱。但当你倾注力量进行觉察时,心的力量被调动在觉察上,念头的力量被削弱。修行者可以自己体会到,觉察的力量愈强,念头的力量愈弱;在强烈的觉察下,念头就会显出它的基本状态,念头变得单一而清晰——这是觉察的结果。 现实中,许多人想尽办法,希望自己的心能够清净一些,能够不受念头的干扰;在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面对念头,不评价,不抵抗,只是觉察。人们心理上的诸多问题与弱点,都与不了解念头有关。当我们太过执着念头的内容,烦恼会不断地被引生出来;而觉察念头,就可以了解念头的本质,同时也可以阻止烦恼在当下生起。我们可以在自己内心进行测试,只要你对念头保持觉察,念头的力量就会被削减,执着的情形同时也会减弱,而烦恼很难从你的觉察中生起。 有人或认为,这种觉察也许会让他丢失一部分意念,丢失的意念可能会有价值;但有经验的人会认为,意念并非越多越好,诸多错误与混乱的念头缠绕在一起,并不会制造智慧,反而是产生错误的源头。只有智慧才能带来平静,所以佛陀指出,清净的心理是产生智慧的最佳环境。 观念头的禅修就是发现念头的整体运作模式与结构,不再受它的迷惑,不再身陷其中而受念头的束缚。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意念之中,只要立刻重拾觉察,当下你就能保持清醒,远离烦恼,并继续你的工作。觉察并不需要另外花费时间,在工作与生活的同时,觉察与其同时进行,它们互不相碍。 对现阶段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时时保持觉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觉察,就是真实的修习——这与专业的禅修者有着同样的效果。我们一直在使用念头,而不知道它的本质;禅修即是觉察,在你使用念头的时候觉察它,真正的智慧将从这种觉察中升起。

如是 2008-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