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牢之

 大道至简之精髓 2013-07-20

刘牢之

刘牢之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生于东晋时代,自幼出生于尚武世家,从其曾祖及其父的武功表现可看出刘氏一家世代尚武。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曾祖羲,以善射事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干,为征虏将军。世代以壮勇称。

 

人物简介

  中国东晋名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征西将军﹐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和晋陵诸军事。出身将门﹐骁勇善战。东晋太元二年(377)﹐应募参加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初任参军。四年﹐随谢玄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一带击败前秦军的进攻﹐升鹰扬将军﹑广陵相。八年﹐淝水之战时﹐他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初战告捷﹐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他因功晋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九年﹐随谢玄北伐﹐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曾参与镇压浙东农民起义军。淝水之战后﹐东晋朝廷内争复烈。兖﹑青州刺史王恭﹑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荆州刺史桓玄等为争夺朝权﹐都拉拢手握强兵的刘牢之。刘对他们先靠后反﹐反复无常﹐致使将佐逐渐离散。不久﹐其兵权为桓玄所夺。元兴元年﹐被迫自缢。

出身背景

  刘牢之由于曾祖、父亲都曾为晋朝武官,刘家世代以壮勇而着称,刘牢之在此尚武家风下,应也长于武功,后来谢玄在京口募卒,时机一到,刘牢之便投身北府兵之中一展长才。除了尚武的家风之外,刘牢之自身条件也颇为优异。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牢之面呈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划。」

  由此看来,刘牢之除了家风尚武之外,本身亦相貌不凡,且为沈稳刚毅多计谋之人,自身良好的条件加上家风因素,奠定了刘牢之之后在北府兵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

  刘牢之活跃的时代背景,是在淝水之战前后到东晋末年之间,其事业也大半在此时期,此时天下的局势是相当混乱的,他能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淝水之战中把握了机运。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北方为五胡盘据,汉族势力退据江南。公元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室,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到公元四二0年刘裕篡晋之间,这个王朝一共维持了凡十一帝一零三年的偏安统治。东晋到孝武帝时,由谢安执政,为了应付北方前秦帝国的南侵,于是谢安命其侄谢玄筹组史上所称之「北府兵」应战,而这支军团,后来也对东晋后来的政军上有重大影响。刘牢之就是在此混乱的背景局势下崛起,掌握时机,投身军旅,后来更一度掌控北府兵兵权,对东晋末年的局势有一定的影响力。

生平详述

  刘牢之

  当时北方前秦最为强大,前秦王符坚四处用兵,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多次侵扰晋国边境,于是朝廷商议要挑选一位能够防御北方的良将。太元二年(377年)十月,谢安便推荐了其侄谢玄。于是晋廷召谢玄回朝,任他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谢玄随即招募勇士,刘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因为骁勇出众而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北府即今江苏镇江),敌人特别畏惧“北府兵”。后前秦将领句难南侵,谢玄带何谦等抵拒秦兵,刘牢之在盱眙获句难辎重,得到运船无数。战后,刘牢之被任命为鹰扬将军、广陵相。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车骑将军桓冲率10万大军进攻襄阳,宣城内史胡彬率众至寿阳,声援桓冲。刘牢之则率2000人做为胡彬的后继。

  八月,前秦军大举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参见淝水之战)。十月,苻融率骠骑将军张蚝等攻破寿阳,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命卫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涧入淮水处设木栅切断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军无法东撤。谢石、谢玄的主力部队自东向西推进,因害怕梁成,到达距离洛涧25里处便停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将尽,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信使被秦军截获,并送至苻融处。苻融即报告苻坚,说晋兵人少,粮食不继,宜乘机发动攻击。苻坚得此消息,即将大军留于项城,自领轻骑8000赶往寿阳,倍道就苻融。苻坚等至寿阳,即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仍心向东晋,便借机对谢石说,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到达,应赶快攻击其前锋。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时为鹰扬将军、广陵相)率“北府兵”精兵5000人击秦军梁成部。刘牢之在距离秦军十里的地方,梁成阻涧列阵。刘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奋勇渡河,于阵击斩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断秦军退路。秦军腹背受敌,溃逃,争赴淮水,溺死1.5万人。晋军擒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乘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振奋,乘胜水陆继进,径逼淝水。不久,符坚大败,回归长安。时秦军的残余力量集结在一些小地方。太元九年(384年)正月,刘牢之进攻谯城(今河南夏邑县北),克之,派安丰太守戴宝守卫。不久,刘牢之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论功被册封为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

  刘牢之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谢安认为符坚刚刚被挫败,应当乘机开拓中原,于是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豫州刺史、冠军将军桓石虔等进攻前秦。谢玄军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东),前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今江苏徐州),谢玄进据之。九月,谢玄派刘牢之攻秦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今属山东),张崇弃鄄城逃奔后燕,牢之遣将军刘袭追张崇,战于河南,斩其东平太守杨光。刘牢之遂据鄄城,河南城堡承风归顺归附的甚多。平定了兖州,谢玄采纳督护闻人的建议,整顿漕运,保证军粮等物资的运输。十月,谢玄派阴陵太守高素率步骑3000进攻前秦青州(治今山东青州西北),秦青州刺史苻朗请降;又进军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命刘牢之和济北太守丁匡据守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济阳太守郭满据守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奋武将军颜肱渡黄河,于北岸扎营。苻坚子苻丕派将军桑据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抵御。谢玄命刘袭夜袭桑据,桑据逃走。苻丕惶恐求降,谢玄派晋陵太守滕恬之渡黄河,驻守黎阳。至此,兖、青、司豫等州为亚军所据。

  时后燕王慕容垂围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不下,于七月撤围。至十二月,苻丕仍然保据邺城,没有离开之意。慕容垂复率兵包围邺城,只留出苻丕西走之路。苻丕势穷粮竭,急忙向东晋谢玄求援。谢玄派刘牢之、滕恬之等率领2万人马救援邺城,苻丕长期被围,粮运被断,谢玄从水陆运米2000接济苻丕。

  太元十年(385年),二月,刘牢之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苻丕发觉部将杨膺、姜让曾上表晋廷,许诺若晋军来援,当称臣于晋,遂杀膺、让。刘牢之获悉,徘徊不进。三月,燕军攻邺城不下,慕容垂将北去冀州,命令抚军大将军慕容麟屯驻信都(今河北冀县),乐浪王慕容温屯中山(今河北定州),召骠骑大将军慕容农回邺。慕容温派遣万余名士兵为慕容垂远送军粮,并在中山营造宫室。刘牢之进攻驻守孙就栅(今河南浚县境内)的后燕黎阳太守刘抚,慕容垂亲自率兵救援。刘牢之进军交战,不能取胜,于是退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慕容垂回邺城。四月,刘牢之于邺城击败慕容垂,慕容垂退至新城。不久,又从新城北退。刘牢之没有告诉苻丕,单独率兵追击,急行军200里,至五桥泽(今河北广宗北),由于急夺后燕战备物资,军队稍微纷乱,被慕容垂趁机回击,刘牢之大败,死数千人。慕容隆与慕容德(慕容垂弟,后为南燕帝)率兵在五丈桥截击刘牢之,刘牢之驰马跳过五丈涧,单骑而逃,适逢苻丕率援军来救,才得以入邺城,刘牢之收集散兵,军势稍振,旋被召回。不久,刘牢之被任为龙骧将军,驻守淮阴。后进戍彭城,复领太守,并讨灭刘黎。

  太元十三年(388年),丁零族首领翟辽定都滑台,自称魏天王,建立政权。太元十五年(390年)初,前秦将张愿派兵击破金乡,又围困泰山太守羊迈,刘牢之派参军向钦之击败围兵。后刘牢之败于翟辽之子翟钊。八月,刘牢之率军自彭城长途奔袭鄄城,一举攻克。翟钊逃奔黎阳,造成滑台(今河南滑县东)侧翼暴露。刘牢之与刚收复荥阳的朱序所部晋军两面夹击滑台,激战竟日,翟辽大败,渡河北逃,其部将张愿降晋,河南丁零势力基本肃清。

  太元十八年(393年)闰七月,司马徽在马头山(今安徽省怀远南)聚众起事,刘牢之派遣参军竺朗之进攻,司马徽败死,起事失败。时慕容氏掠廪丘,高平太守徐含远告急,刘牢之不能救援,晋廷以其见死不救而免了他的职。

  刘牢之

  隆安元年(397年),司马德宗继位,史称晋安帝,是个白痴。时会稽王司马道子辅政,执掌朝政大权。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依附司马道子,参掌朝政。王国宝等劝说司马道子裁减方镇兵权,引起平北将军王恭、鹰扬将军殷仲堪等人不满。王恭、殷仲堪以清君侧、诛王国宝为名,联合举兵进逼建康(今江苏南京)。王恭以刘牢之为府司马,领南彭城内史,加辅国将军。王恭使刘牢之讨破王廞,让刘牢之领晋陵太守之任。王恭本来就以才地陵物,等檄书发到京师,司马道子为求退兵,已杀王国宝、王绪。王恭自认为威德已著,虽杖刘牢之为爪牙,但以行阵武将对他相待,对他的礼遇很薄。刘牢之自负自己有出众作战才能,因此深怀耻恨。

大事记

  一.少年时期

  刘牢之小时候比较有抱负(似乎所有后来成才的人,史书上都是这样记载的),他出身将门,骁勇善战,是个不怕死的人。刘牢之年轻时,参加了著名的北府军,开始谢玄任命其为参军。一年之后,秦军与晋军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大战一场。谢玄率晋军击败了前秦军的进攻,刘牢之也因攻被提升为鹰扬将军、广陵相。

  二.中年时期

  刘牢之

  在后来的淝水之战中,刘牢之亲率5000精兵。顶住压力,连夜突袭了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 5万前秦军,并派军将秦军的退路切断,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秦军虽然人数是晋军的十倍,但此时他们已经丧失了抵抗的意志,纷纷冲向争渡口渡水北逃。秦军大将梁成等10多名将领在乱军中被杀,五万秦军中,约有1.5万人被杀死。苻坚听说前军败退后,连忙吓的逃过了淝水。有如此的主将,秦军也难免一败了。在决战当天,刘牢之作为先锋首先冲过河,杀了秦军一个挫手不及。当秦军败退后,刘牢之又指挥部队连追了几十里,秦军大将苻融被杀,苻坚运气好,这才捡回一条命。

  “淝水之战”后,东晋内部论功行赏,由于刘牢之的初战告捷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谢安向皇帝推荐其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第二年,刘牢之率军随同谢玄一起北伐,乘着北方大乱的机会接连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大片地区。不过刘牢之率军进至邺城时却碰见了麻烦,由于当时慕容垂和苻丕在邺城打的闹翻了天。刘牢之来后决定联合苻丕对付强大的慕容垂,刘牢之和苻丕商议,愿意用粮食换邺城。当时苻丕在邺城内被慕容垂围了一年多,胖子饿瘦,瘦子饿的只剩骨头。刘牢之既然拿粮食出来,苻丕当然愿意交换了。不过在交换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苻丕没有放弃邺城的意思,他拿了刘牢之的东西却没有给邺城,结果刘牢之可怜的吃了顿哑巴亏。无奈之下只好把怒火发在慕容垂身上,慕容垂深知北府兵的厉害,因此采用了先退后进的办法,大败北府军。这是北府军自组建以后的第一场大败,也是他们第一次碰到高水平的对手,结果一战就败,极大的打击了士兵们的士气。从此后近20年,北府兵也再没有北伐,直到刘裕时代才重新找回感觉。

  刘牢之吃了大败仗后回到国内,基本无仗可打,后来由于暴发农民起义,他才又有了打仗的机会。他在镇压浙东农民起义军中又建了不少战功,但此时的东晋王朝的派系之争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兖、青州刺史王恭、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荆州刺史桓玄等都想当老大,为了争夺朝权,他们都拼命的拉拢手握强兵的刘牢之。刘牢之想在他们三个人中间盘旋,想把三个人都哄好,结果却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最后竟然把三个人都得罪了,无奈之下,刘牢之只好一个一个的讨好,最后终于因为自己的反复无常,被别人所疏远,没有人再愿意搭理他了。

战事表现

  一、崛起时期(淝水之战):

  东晋到了晋孝武帝初期,前秦苻坚一统北方,挟着强大兵力南下欲攻打东晋,刘牢之即是在此战之中崛起。根据 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东晋当时由谢安掌政,面对北方强大的势力南下,谢安令谢玄在京口这个地方组织兵力,晋人谓京口为北府,刘牢之等人本是徐、兖二州之人,即今日江苏、河北、山东一代的人,由于北方动乱逐渐南下居于南方,经过土断之后,变成京口人,由于这里民风强悍,谢玄在此地组织北府兵,而北府兵也是东晋打胜淝水之战的军事基础。从列传、史料看来,刘牢之家族本是北方人,土断后定居京口,初期以骁勇猛壮投效北府兵而被命为参军,而他在北府兵中的表现是相当优秀的,北府兵也百战百胜,此时北府兵刚刚创立不久,刘牢之的表现优异,故刘牢之在北府兵和东晋朝中的地位是逐渐上升的,也逐渐崭露头角。 初加入北府军团的刘牢之,表现优良,再来看刘牢之在淝水之战前后有哪些战功事业。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及坚将句难难侵,玄率何谦等据之。牢之破难辎重于盱眙,获其运船,迁鹰扬将军、广陵相。」「时车骑将军桓冲击襄阳,宣城内史胡彬率众向寿阳,以为冲声援。牢之领卒二千,为彬后继。淮淝之役,苻坚遣其弟融及骁将张蚝 攻陷寿阳,谢玄使彬与牢之距之。师次硖石,不敢进。坚将梁成又以二万人屯洛涧,玄遣牢之以精卒五千距之。去贼十里,成阻涧列阵。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直进渡水,临阵斩成及其弟云,又分兵断其归津。贼步骑崩溃,争赴淮水,杀获万余人,尽收其器械。坚寻亦大败,归长安,余党所在屯结。牢之进平谯城,使安丰太守戴宝戍之。迁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以功赐爵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牢之进屯鄄城,讨诸未服,河南城堡承风归顺者甚。」

  二、淝水战后时期:

  淝水战后的刘牢之,根据其列传来分析,也可细分为两个小时期,再从这两个时期来看刘牢之的表现。

  (一)救邺之战:

  刘牢之在淝水战后虽因战功地位大为提升,但是并非能一直保全地位下去。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时苻坚子丕据邺,为慕容垂所逼,请降,牢之引兵救之。垂闻军至,出新城北走。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行二百里,至五桥泽中,争趣辎重,稍乱,为垂所击,牢之败绩,士卒歼焉。牢之策马五丈涧,得脱。会丕救至,因入临漳,集亡散,兵复少振。牢之以军败征还。顷之,复为龙骧将军,守淮阴。后进戍彭城,复领太守。」

  (二)平刘黎、张遇、司马徽之乱:

  刘牢之虽然在救邺之役打了败仗,但是很快的将功赎罪。在此一时期,刘牢之的战功在于平定一些小乱,安定东晋内部。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祅贼刘黎僭尊号于皇丘,牢之讨灭之。苻坚将张遇遣兵击破金乡,围太山太守羊迈,牢之遣参军向钦之击走之。会慕容垂叛将翟钊救遇,牢之引还。钊还,牢之进平太山,追钊于鄄城,钊走河北,因获张遇以归之彭城。祅贼司马徽聚党马头山,牢之遣参军竺朗之讨灭之。时慕容氏掠廪丘,高平太守徐含远告急,牢之不能救,坐畏懦免。」

  三、东晋晚期政争时期:

  东晋在淝水之战后,谢安的声望极高,进位太保太傅都督十五州军事,但是招致王室猜疑,于是请求北征,镇于广陵,实际却是遭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排挤而离开朝廷,不久病死。当时司马道子与孝武帝均荒诞无度,双方又产生摩擦,孝武帝命王恭(太原王氏,世族大地主,王皇后之兄)为南兖州刺史,镇北府、又以殷仲甚(陈郡殷氏,世族大地主)为荆州刺史,掌控上游事业。两人为孝武帝培植来对付朝中权臣的力量,但后果却是加速内部统治阶级的分化。孝武帝死后,子司马德宗即位为安帝,朝政却被司马道子所控制,此时司马道子引用王国宝(太原王氏,世族大地主,谢安婿)、王绪(国宝从弟)为心腹以抗王恭、殷仲甚,于是中央与方镇关系越演越烈。刘牢之此时期在北府兵之中势力已相当大,但北府兵真正的控制权却是在王恭以及殷仲甚的手中。虽是如此,刘牢之在北府兵的影响力却还是不可忽视,也由于刘牢之,使得之后东晋的政局产生重大的变化。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及王恭将讨王国宝,引牢之为府司马,领南彭城内史,加辅国将军。恭使牢之讨破王廞,以牢之领晋陵太守。恭本以才地陵物,及檄至京师,朝廷戮国宝、王绪,自谓威德已着,虽杖牢之为爪牙,但以行阵武将相遇,礼之甚薄。牢之负其才能,深怀耻恨。」

  四、讨伐孙恩之乱时期:

  在朝廷获得胜利之后,司马元显顾及到有荆州桓玄的威胁、北府兵刘牢之难以控制,所以欲建立一支新军来对抗。但是因为兵源缺乏,于是下令强征浙东诸郡其本身或父祖本是奴隶,后已放免为佃客的壮丁,集中京师,担任兵役(注十八)。加上浙东早先有五斗米教孙泰因伐王恭却被司马元显所诱杀,其兄子孙恩躲入海中,愚民以为孙泰不死而集资给孙恩,孙恩欲图谋报仇(注十九)。在这两种背景之下,孙恩自海上发兵作乱,造成东晋王朝浙东沿海诸郡不安,甚至威胁到京师。孙恩起兵作乱,东晋朝廷命谢琰督军讨伐,而刘牢之也自行请命讨伐孙恩。根据晋书刘牢之列传记载:「及孙恩攻陷会稽,牢之遣将桓宝率师救三吴,复遣子敬宣为宝后继。比至曲阿,吴郡内史桓谦已弃郡走,牢之乃率众东讨,拜表辄行。至吴,与卫将军谢琰击贼,屡胜,杀伤甚众,径临浙江。进拜前将军、都督吴郡诸军事。时谢琰屯乌程,遣司马高素助牢之。牢之率众军济浙江,恩惧,逃于海。牢之还镇,恩复入会稽,害谢琰。牢之进号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率众东征,屯上虞,分军戍诸县。恩复攻破吴国,杀内史袁山松。牢之使参军刘裕讨之,恩复入海。顷之,恩浮海奄至京口,战士十万,楼船千余。牢之在山阴,使刘裕自海盐赴难,牢之率大众而还。裕兵不满千人,与贼战,破之。恩闻牢之已还京口,乃走郁洲,又为敬宣、刘裕等所破。及恩死,牢之威名转振。」

评价刘牢之

  《晋书》评价:“牢之面紫赤,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

  田余庆老先生对刘牢之评价:“刘牢之的行动并不只是个人晕头转向、进退失宜问题,而是反映了本来是门阀士族的工具的伦荒武将转化为社会统治力量时必然出现的曲折。”《东晋门阀政治》

  网友评价:刘牢之,东晋首屈一指的虎将,南北朝人称勇将,惯用“虎”字。其时江南人称牢之为“江北虎”,北人称之为“江东虎”。然可称虎者无数,而向牢之一样有“万人敌”之誉的,同时代只有北魏的氐人杨大眼一人而已。就是这样一个在肥水之战中风光无限的男人,说了一句让人十分害怕的话,他说:“大丈夫唯有弄天下人于股掌间而已。”这是既壮丽又贪婪的梦想啊!牢之以为依靠自己天下名将的身份,和手中的北府强兵就可以在政治洗牌中为所欲为。然而不殆,当牢之头在桓玄门下之时,桓玄说:“江东恶虎,惯于伤人。”他只是轻服独骑的走到健康城中,大喝一声:“放杖!(缴械投降)”北府强兵就不战自溃啦。

  何故?用牢之的参军刘袭的话说就是“将军往日叛了王允州,今日叛了司马郎君,还要再叛桓公,一人三反,反复无常,岂足以托命矣!”一代虎将,自缢身亡之时,身边只有一童一仆。

  网友评价:战功赫赫 青史无名,被漠视的十大汉族名将之一。刘牢之:要问冉魏败亡后谁是天下第一劲旅,那非东晋北府军莫属,北府军是东晋政府的胆,刘牢之就是北府军的胆,这支由南逃汉人组成的虎狼军团勇猛善战,其中还有不少成员是冉闵军的旧部,肥水之战,刘牢之统八万之众大破八十万五胡联军,打出了中华男儿的赫赫天威,今天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个历史细节,胡人皇帝符坚在望八公山草木时,把满身林木都看成了士兵,留下了草木皆兵的千古笑话,究竟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横行北方的大贼首如此胆战心惊,答案就是在肥水之战的前一天,刘牢之率领五千北府健儿率先对胡人大军发动奇袭,斩杀一万多人,一战打破敌胆,才有了之后肥水之战敌人落荒而逃的局面,遗憾的是,中国史书一直在鼓吹其实并没有担任指挥任务的名相谢安,老刘的声威反而无人知道了。北府军存在了五十多年,最终落到刘裕手里,刘裕也凭借这份家底几度北伐,打出了南北朝时期汉人最辉煌的时代。

  网友评价:刘牢之是军人不假,可是他首先是人,而且,在王恭所谓兴晋阳之甲的时候,刘牢之不是不清楚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的倒行逆施,以当时的封建论理道德和正统的观念,清君侧是很受拥护的,为什么刘牢之出现了首次的背叛呢?因为他贪恋官位,从一个普通参军变成都督六州诸军事的方面统帅对刘牢之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比做人和公理还重要。此外,王恭对刘牢之的表面的轻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第一次他的背叛虽然因为是利欲熏心但是包括司马光在内都没过多的谴责他,就是朝廷内外对他抱有理解的也有人在,但是,后来,他出卖司马道子父子并且准备对付桓玄的时候,为什么连刘裕、何无忌这些人都反了呢?“一人三反,何以自立?”一个人不论是军人还是政治家,如果毫无原则,只有自己的蝇营狗苟的私利为主,随意变换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提出了政治主张,你以为会是什么高明的东西吗?一个从事政治的人,(军人也是从事政治的人),如果没有起码的利他观念和起码的信念,那么,他只能是最后变成垃圾,这是毫无奇怪的。而且,刘牢之的阴谋的本质和桓玄没有区别,所以,包括他的儿子刘敬宣在内的人都认为他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归路。所以,他只能自杀。这是一切专门耍弄阴谋的人最终最好最可能的归宿。把这样一个人,一个比较卑污的人说成无辜,我认为是对历史的嘲弄。

相关文学作品

  <晋书>(节选)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也。曾祖羲,以善射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干,为征虏将军。世以壮勇称。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及坚将句难南侵,玄率何谦等距之。牢之破难辎重于盱眙,获其运船,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时车骑将军桓冲击襄阳,宣城内史胡彬率众向寿阳,以为冲声援。牢之领卒二千,为彬后继。淮肥之役,苻坚遣其弟融及骁将张蚝攻陷寿阳,谢玄使彬与牢之距之。师次硖石,不敢进。坚将梁成又以二万人屯洛涧,玄遣牢之以精卒五千距之。去贼十里,成阻涧列阵。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直进渡水,临阵斩成及其弟云,又分兵断其归津。贼步骑崩溃,争赴淮水,杀获万余人,尽收其器械。坚寻亦大败,归长安,余党所在屯结。牢之进平谯城,使安丰太守戴宝戍之。迁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以功赐爵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牢之进屯鄄城,讨诸未服,河南城堡承风归顺者甚众。”

  网络小说<两晋五胡春秋>第十三集 刘牢之反戈赚王恭 刘寄奴单刀逐群敌(节选)

  “且说司马元显到了竹里,即遣庐江太守高素去说刘牢之。高素原本北府旧将,与刘牢之有旧谊,奉命即来刘营求见。刘牢之知有故人到,即请入营,叙礼毕,分宾主坐定,刘牢之问道:“贤弟此来,有何见教?”高素笑而不答。刘牢之乃辞退左右,又道:“今帐中只有你我二人,贤弟既来,必有高见,诚愿一闻。”高素乃道:“朝廷虽无成、康之美,也无幽、厉之恶。王恭昔受先帝大恩,今为帝舅,不能翼戴王室,恃其兵威,举兵向阙,暴蔑王室。事捷之日,若其志不在天子相王之下,则国事危矣。天下百姓也必斥将军为附逆之臣。想将军洛涧成名,威震天下,彪炳史册,而今将毁于一旦,岂不痛哉?”刘牢之叹道:“我心岂愿附逆?王恭兴兵,我切谏不从,徒唤奈何?”高素道:“既谏而不从,便当弃之,奉国威灵,以顺讨逆,此不世之功也。”刘牢之犹豫道:“既不从之,弃之可也,何忍讨之?”高素即将太傅亲笔书信送上道:“将军若军前反戈,剿除王恭,必以王恭位号相授。有太傅亲笔在此,将军有何疑焉?”刘牢之道:“我若为之,恐天下人视为不情不义。”高素道:“将军与他亲非骨肉,义非君臣,虽共事少时,但志气不投,今日讨之,于情于义何有?”刘牢之奋然起座道:“我志决矣,仗顺讨逆,正在今日!”遂率部众降于司马元显。元显大喜,令其反戈。刘牢之即以其子刘敬宣为前锋,率众杀回京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