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中的“巧”与“拙”

 兰黛公主 2013-07-20

巧是书法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说文》曰:“巧,技也。”巧,是对技巧的灵活、熟练、精明的运用。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言:“巧,谓布置也。”所谓布置,需要用心经营,越发巧就越需要煞费苦心,大到整幅书法作品的章法的绝妙安排,小到单个字的点画、结构的精美表现。因此,巧的作品往往呈现给人以美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书法创作中需要有巧的表现。巧能够做到创作中“美其形”、“完其形”的基本要求,起讫收放有致。《兰亭序》就是一幅非常巧妙的作品,作者从容地持笔运毫,字的结构形态欹侧而能整饬,妩媚却又天然,不露雕凿痕迹。
  熟能生巧,巧是书法达到熟的表现。书法创作需要有很实在的积累,苏东坡所言:“作字先要手熟,手熟则神气充实而有余。”一个人刚接触书法时通常会动作不顺畅、点画不到位、用墨不协调,整幅作品给人不利索、不贯气的感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被一块块乌云散乱遮盖,毫无晴空万里的明朗。而后逐渐熟练,手越来越灵巧起来,卷面就随之洁净起来,线条的粗细长短精准,丝毫的余墨不会漏出。赵孟頫的熟,是导致他心手相忘、下笔便有晋人风度的原因之一。他日写万字而神气不衰,可谓是精熟之极,驾驭笔法和结字的技巧无懈可击。
  巧的具体表现在小。越小的东西越容易表现出巧,越大的东西越难以表现,所以人们常说小巧。小巧是一种小技,就是在细微的地方下功夫。在书法创作中则是只争一点一画之奇,只寻一字一韵之妙。赵孟頫的《道德经》就极为细致地规划着每一个字的空间,巧妙地将笔画的繁简、造型不一的字在大致相同的空间里展开,使之有变化之美。明代的台阁体,也多是小字小巧。
  然而,过分强调巧,字就容易被束缚住,难以对整体进行驾驭。写出来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有小情调、小格局,甚至会呆板,没有情趣。书法家不能拘泥于小巧,不能太过于费心布置。黄庭坚在《李致尧乞书卷后》就说过:“凡书要拙多余巧。近世少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巧多了,刻意布置的痕迹越重,随之出现很多在非书写因素上下功夫的问题。现在有些人常常为了一个展览的形式而绞尽脑汁,用什么颜色的纸,什么颜色的墨,怎么样拼接,等等。总之最后展厅呈现出的巧色太重,如同一桌丰盛的酒席,桌上摆放着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但是客人们一尝竟都是甜食,不免会让人发腻,无以下饭。
  与巧相对的是拙。《说文》释:“拙,不巧也。”拙的作品犹如一块璞玉,未经雕琢,呈现出朴素、含蓄的情调。她没有巧的外在丽质,刚开始也不如巧讨人喜欢,但是接触久了,则越看越顺眼,越来越有味儿。书法选择以巧的语言表达,就像走一条市井大道,琳琅满目、热热闹闹;而以拙的语言表达,就如同走一条质朴无华的山野之径,静幽深邃。
  真正善用巧者,追求的是“大巧若拙”。拙是书法的一种情调,甚至是书法技巧,书法语言的精神回归。词语“弄巧成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作聪明,结果把事情弄砸,是一个贬义的词。而若放入书法当中,一个书家若能将巧化为拙,那他必然需要很高的巧做基础,所以很多书家都以拙来定位自己的终极目标。这种定位并没有错,但是拙的形成,离开了技巧的积累和个人对于书法的理解,不过就是一个空壳,表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元初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云:“以巧为巧,其巧不足,巧拙相济,则使人不厌,唯其巧拙,及能就拙为巧。”巧和拙在一起,就像一个既有美丽外表又兼质朴、直率的性格的人,使人百看而不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