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鸿墨轩3dec 2016-09-11
论书法作品中的巧与拙


发布日期: 2014-06-19 发布: www.  
 

 摘 要:纵观整个书法史,巧拙二字其实在一直不断而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止是书法的风格展现,各种书体的发展过程也由此体现出来。巧拙二字体现了人们审美趋向的转变,当任何一面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便会消亡。 
  关键词:书法;巧;拙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90-01 
  巧是书法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说文》曰:“巧,技也。”巧,是对技巧的灵活、熟练、精明的运用。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言:“巧,谓布置也。”所谓布置,需要用心经营,越发巧就越需要煞费苦心,大到整幅书法作品的章法的绝妙安排,小到单个字的点画、结构的精美表现。因此,巧的作品往往呈现给人以美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书法创作中需要有巧的表现。巧能够做到创作中“美其形”、“完其形”的基本要求,起讫收束有致、并合收敛有理。《兰亭序》就是一幅非常巧妙的作品,作者从容地把笔运毫,字的结构形态,欹侧而能整饬,妩媚却又天然。既雕既凿,不露痕迹。 
  熟能生巧,巧是书法达到熟的表现。书法创作需要有很实在的积累,苏东坡所言:“作字先要手熟,手熟则神气充实而有余。”一个人刚接触书法时通常会动作不顺畅、点画不到位、用墨不协调,整幅作品给人感觉不利索、不贯气,出现的呆墨滞墨多。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被一块块乌云散乱遮盖,毫无晴空万里的明朗。而后逐渐熟练,手越来越灵巧起来,卷面就随之洁净起来,线条的粗细长短精准,丝毫的余墨不会漏出。赵孟?的熟,是导致他心手相忘、下笔便有晋人风度的长处之一。他日写万字而神气不衰,可谓是精熟之极,驾驭笔法和结字的技巧无懈可击。 
  巧的具体表现在小。越小的东西越容易表现出巧,越大的东西越难以表现,所以人们常说小巧。小巧是一种小技,就是在细微的地方下工夫。在书法创作中则是只争一点一画之奇,只寻一字一韵之妙。赵孟?的《道德经》就极为细致的规划着每一个字的空间,巧妙地将笔画的繁简、造型不一的字在大致相同的空间里展开,使之在不中有变化之美。明代的台阁体,也多是小字小巧,可谓是字字珠玑。然而,这样容易被束缚住,难以对整体进行驾驭。写出来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有小情调、小格局,甚至会呆板,没有情趣。书法家不能拘泥于小巧,不能太过于费心布置。 
  黄庭坚在《李致尧乞书卷后》就批判过:“凡书要拙多余巧。近世少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巧多了,刻意布置的痕迹越重,随之出现很多在非书写因素上下工夫的。现在有些人常常为了一个展览的形式会让作者绞尽脑汁,用什么颜色的纸,什么颜色的墨,怎么样拼接等等。总之最后展厅呈现出的巧色太重,如同一桌丰盛的酒席,桌上摆放着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但是客人们一尝竟都是甜食,不免会让人发腻,无以下饭。赵孟坚《论书法》云:“态度者,书法之馀也;骨格者,书法之祖也。今未正骨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而求末耶?戒之!戒之!” 
  真正善用巧者,追求的是“大巧若拙”。与巧相对的是拙。《说文》释:“拙,不巧也。”拙的作品犹如一块璞玉,未经雕琢,呈现出朴素、含蓄的情调。她没有巧的外在丽质,刚开始也不如巧讨人喜欢,但是接触越久则越看越顺眼,越来越有味。选择以巧表达书法语言,就像走一条市井大道,玲琅满目、热热闹闹。而以拙的方式表达书法语言,就如同走一条质朴无华的路径,清寒悠婉、博渊深邃。书法中的“大巧若拙”,成为比工巧更为高级的审美标准。 
  拙是书法的一种情调,甚至是书法技巧,书法语言的精神回归。词语“弄巧成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作聪明,结果把事情弄砸,是一个贬义的词。而若放入书法当中,一个书家若能将巧化为拙,那他必然是需要很高的做巧基础,所以很多书家都以拙来定位自己的终极目标。这种定位并没有错,但是拙的形成,离开了技巧的积累和个人对于书法的理解而形成的理论来支撑,不过就是一张空壳,表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拙的作品给人以敦厚、平和之感,即有着通俗的书法语言,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朴存在于原初的状态中,表现出稚拙之趣。这要求书写者要做到将内心流露出来情感直接落于纸墨之间。这是一种天性使然,毫无刻意雕饰。北魏的《嵩高灵庙碑》隶正相杂,结构错落有致,大小不拘,颇有自然之致。许多地方看似还不成熟,却有无以伦比的拙朴天趣。 
  拙的具体表现在厚实。孙过庭《书谱》说古人的书法质朴、今人的书法妍美。的确,晋以前的书法多呈现出的是古朴敦厚,晋以后的书法更多表现出的是流畅飞动。这主要是线条由厚实向飘逸转变的结果。至今晋以前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铸造、刊刻的居多,无论是铸造还是刊刻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深了线条的厚度。《散氏盘》、《石鼓文》、《开通褒斜道刻石》、《张猛龙》等璞玉浑金,显示出大气磅礴、沉雄朴茂的风格。而晋以后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以纸本法帖为主,笔与纸的摩擦出的线条更为流动潇洒,远远不及铸造、刊刻的线条厚实。 
  对比民间书法和院阁体书法,会发现民间书法要朴实、稚拙许多。民间书法多有一种心无旁碍的率气,有率而真,自然产生一种排闼下的痛快感、真实感。民间书法在技巧上虽谈不上高深,但它最可爱之处,在于真率拙朴。比如汉简、刑徒砖、墓志铭等。在汉简中常常看到有几笔很突出的笔画,比如一个竖画倾泻而下,占据很大一部分空间,让人觉得那么突兀却又那么理所当然。让人拿它毫无办法。院阁体书法美观、雍容、圆润,共性大于个性,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其书法是为了取悦圣上,获取功名利禄而作,一个个字谨小慎微,不敢融入半点自己的喜怒哀乐。馆阁书法虽然技巧功夫很深,但最大的不足,在于缺少朴实真率,没有自我。 
  拙是书法创作追寻的一种情调,但也需要有度的把握,过犹不及。过于追求拙朴,则会走向一个反面。拙朴的极端会使人觉得过于的草率,下笔匆匆,粗枝大叶,降低了艺术成分的要求。有些人为了追求拙朴,充分调动每个汉字形体的暗示功能,尽量把所有的汉字都往叉手叠脚的庄稼汉、呆里呆气的农村二傻的模样上去写,不免让人觉得做作过了头。书法并不是以木纳代替浑厚,以邋遢象征淳朴。乱头粗服的书法并不是真性情的体现,而是创作中缺乏严谨,笔墨中缺少艺术成分的表现。 
  追求拙朴的格调,需要在广泛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真实的表现自我。清代邓石如的书法,与时俗馆阁体书法格格不入。他广泛吸收碑学的养分,使之融会贯通,开创了清代篆书的典型。其线条圆涩厚重、结体略长却不失雄浑,整体呈现出古茂浑朴的风格。没有积累的信笔而书,虽说是表现自我,但却称不上是书法艺术。拙朴还是需要滋养的。 
  纵观整个书法史,巧拙二字其实在一直不断而反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止是书法的风格展现,各种书体的发展过程也由此体现出来。我们可以列出这么一个思路:先秦的甲骨文和大篆的自由结体――小篆的整齐划一――两汉隶书的风格多样――拙朴的魏碑书法――法度严谨的唐楷――宋四家的“尚意”――赵孟?的日书万字――傅山的“四宁四毋”,乃至碑与帖的此消彼长,都是对巧与拙的追求。巧拙二字体现了人们审美趋向的转变,当任何一面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便会消亡。 
  元初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云:“以巧为巧,其巧不足,巧拙相济,则使人不厌,唯其巧拙,及能就拙为巧。”巧和拙在一起,就像一个既有外表美丽又兼质朴、直率的性格的人,使百看而不腻。书法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2]丛文俊.中国书法史?秦汉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朱以撒.书法百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7/view-5766177.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