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中学的前世今生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7-21
 
  □徐静
  中考刚过,孩子们正在为报考志愿“纠结”,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真正参与的选择,因此格外慎重、忐忑。倘时光倒退一百多年,那时正是山东中学开始创建的关键时期:前身为松林书院的青州一中作为早期国办中学,到今年已有111年的历史;而在今年10月将迎来110年校庆的济南一中,历经山左公学、官立中学堂、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国立第六中学,直至建国后的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等多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名称的更迭,背后都是山东中等教育学制变化的一个缩影。山东几十所百年名校,如龙口一中、泰安一中、淄博六中、即墨一中、平度一中、济宁一中、菏泽一中等等,为何是集中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里建立起来的呢?
  为此,编辑辗转找到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教育史的岳爱峰老师,请她为我们的山东中学溯源,为齐鲁中等教育学制的演变梳理一下思路。成稿的时间比其他稿件都要漫长,因为岳老师说,山东中学的发展、演变是个很细小的范围,她查证了好多资料,借来《山东教育通史》、《山东通史》仔细阅读,加上学位论文,才写出《近代本土中学萌芽于齐国故地》一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现代中学属舶来品,山东最早的中学就是传教士狄考文在1876年定名的教会中学——文会馆,此后教会中学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与此同时,迫于维新变革的需要,晚清政府开始设中学堂,鼓励发展中等教育,本土中学制度开始萌芽,并经历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等多个学制更迭,最终确立了“六三三学制”,即中学三三分段制和综合中学制。
  每一所百年名校,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欢喜、有振奋、有骄傲、有自豪,也有艰辛、有苦痛、有波折、有坎坷……每一所百年名校,都有它自己的沧桑史、奋斗史、业绩史甚至还有“罗曼史”,正是这些蕴藏在时间里的曾经与过往,不会被历史的风尘湮没,不会被风吹雨打去,最终沉淀成为一种厚重与博大、持久与永恒的学校精神。本期人文齐鲁B6版推出“百年中学寻访”系列的第一篇《从省立六中走出的教育大师》,说的是菏泽一中校史中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所学校曾被称为“江北第一名校”,曾汇聚了王鸿一、丛禾生、葛象一、梁漱溟等教育名家,在无形的时光中,你能看到大师先贤们鲜活的面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