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子胥的白发

 啸海楼 2013-07-23

伍子胥的白发

李德林 昨天 16:01

伍子胥,楚国官三代。其祖父伍举乃楚庄王重臣,其父伍奢为楚平王时太子太傅。出生官宦之家的伍子胥性格刚烈,是个好文习武的好孩子。伍子胥在伍家的封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到了37岁的时候,楚平王突然怀疑太子建“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伍家卷入了王庭内乱。

楚平王派人诛杀太子建,太子建得到内廷情报,连夜出逃到宋国。可怜太子建的老师伍奢没跑了,被楚平王给杀了。楚平王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子胥,这两位相当贤能,欲斩草除根。伍尚是个忠孝之人,主动到都城救父,最终被楚平王杀了。听闻王庭的追杀信息,伍子胥却连夜逃跑了,楚平王派人追杀伍子胥。

伍子胥决定追随太子建到宋国,没想到楚平王下了通缉令,将伍子胥的画像在楚国及盟国广泛张贴。宋、郑两国皆屈服于楚国的淫威,郑国将申请政治避难的太子建给杀了,伍子胥自然也就成了通缉犯。无奈之下,伍子胥逃亡吴国。逃往吴国的路上,需要过陈国到昭关,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地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伍子胥为了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

(图注:京剧《文昭关》里一夜白头的伍子胥;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年纪轻轻的伍子胥一夜白了头,最终还是逃到了吴国,并且辅助吴王阖闾攻越伐楚,称雄春秋。一夜白了头的典故后来广泛用到了强人头上。最典型者莫过于李闯王渡黄河。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写李闯王军队要打过黄河去,可是初冬黄河水未能结冰,大军怎么才能顺利渡黄河呢?课本上写道:“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小学老师讲,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闯王要解救天下黎民,闯王那么着急要渡过黄河,就是要打进北京,解救受苦受难的首都人民。那会儿对首都没感觉,也不知道首都人民的苦难有多深。同样在小学期间读了伍子胥的故事,感觉很逗,为啥古代人都是急脾气,一晚上头发就急白了。

伍子胥、李闯王这种年龄不到40岁的壮年男子来说,白发按照医学原理,应该是过度恐慌、忧虑、精神过度疲劳,导致使毛发供应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收缩,使毛乳头制造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也有可能产生了黑色素,但是因为毛干的渠道受阻,亦可在短期内出现大量白发,过度精神紧张或忧愁,甚至导致一夜青丝变白发。

一个幸福的官三代,一夜之间成了谋逆罪犯,伍子胥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压力,心中的恐惧可想而知。伍尚曾经劝伍子胥留下来救自己的父亲,伍子胥说去了都城肯定被杀,连夜出逃。逃到宋国的时候一直谋划回国夺位,可是太子建被杀了。当伍子胥利用太子报仇无望的时候,逃到敌国吴国,辅助吴王将楚国拖入战争的汪洋大海。伍子胥成了吴国的功臣,却是楚国的罪人。心中有恨的人难以驱逐内心的焦虑,体内的邪气抑制了正气,伍子胥的头发假设在昭关不白,在吴国的时候也一定会白。

李闯王,后人给的雅号,真名李自成,曾为银川驿卒。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银川的一名邮政系统职工,拥有事业编制,跟老百姓相比日子过的也是相当舒服。可是后来,北京城的官员们内斗,邮政改革成了靶子,邮政系统进行大改革,无辜的邮政职工李自成下岗了。下岗后的李自成欠了一屁股债,还不了钱就杀了债主。杀人者死,最后投军。李自成骨子里的残暴很快爆发,参军后杀了上司,没办法,只有造反。

造反那是谋逆大罪,要被诛灭九族的。李自成只能将皇帝给打倒,否则自己就得死。可是到了1631年10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李自成的军队犹如丧家之犬,洪承畴的正规军逐渐剿灭陕西境内民军,李自成无处藏身。到了1633年,李自成率残部东渡黄河去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得到情报的朝廷派出关宁铁骑,联手洪承畴的军队,对李自成的军队进行夹击,李自成在惶恐之中一夜白头。李自成同伍子胥一样都是急脾气,只是李自成更加的自负残暴,性格缺陷最终给自己酿成了悲剧。

现在的人喜欢套用古人之词,经常用一夜白发来描绘官员的操劳、心情急切。殊不知古代一夜白发之人都是性格严重有问题,最后下场都不怎么好。吴王夫差看不惯伍子胥以教主的口吻教训自己,为了给伍子胥一个体面死法,让他自杀,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李自成的军队倒是打进了北京,可是起义军在北京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李自成骨子里的自负再度表现的淋漓尽致,霸占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女人,李自成最后生死不明。伍子胥们的白发告诉我们,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从容度过眼前的困难。

(责任编辑:余江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