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幸命运的开端——自卑感及其克服

 灤水鍾靈 2013-07-23

  有位哲人曾讲过:“自信是幸福命运的开端”,如果此言不谬,那么,自卑毫无疑问就是不幸命运的始作俑者。

  自卑感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正如荷兰伟人斯宾诺莎所言:“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有一句名言:“假如一个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他果然就会办不到”。自卑感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长处,过分夸大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自卑感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偏低的估计,过于强调和突出自身的局限和弱点,而对自己的优势和强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自我作践、低人一等、坐以待毙的感觉。自卑者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胆小怕事、见人脸红、心存内疚、坐立不安、胆怯畏缩、消沉忧伤、悲观失望等。有时还会以消极的防御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迁怒于人、自欺欺人、敏感多心、经不起任何刺激或挫折。自卑会对人的心理、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当一个人形成自卑感后往往会离群索居,落落寡欢,消沉忧郁,丧失上进心和自信心,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怯于同别人交往,过于自我封闭,不敢表现自我,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干什么事都认为自己不行。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转,而生理上的疾病反过来又会加重其自卑感,自卑者因之时常处于压抑、凄冷、孤独的氛围之中,其境之惨可以想见。

  美国着名医生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博士这样指出:“在人生所有的陷阱中,丧失自信和自尊是最致命的陷阱,因为这种陷阱是你自己亲手设计和挖掘的”。一个人若在自卑感的困扰之中,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不能大大方方、不亢不卑地与人交往。同时对自己的能力和长处估计不足,过分注重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会使人丧失前进的信心,对生活、前途感到茫然乏味,变成一个无所事事、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昏天黑地之人。这不仅会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聪明才智也会因之丧失殆尽,美好的前程也随之付诸东流,葬于自手之中。

  自卑感是怎样产生的呢?

  自卑感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自卑心理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自卑可以说人人都有,并伴随终生,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由于衣、食、住、行都得依靠成人,加之身材矮小,四肢无力,思维、行动迟缓,与成人相比会产生自卑心理;到了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开始能独立地分析、观察社会,想施展抱负,大显身手,然尽如人意者又在少数:高考失利、就业无着、年轻幼稚、涉世未深,因之产生悲观失望之情和自卑心理;步入中年以后,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很多人可能因在事业、职业、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地位、声望等方面比不上别人而心生自卑;等跨入老年,似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机能的衰退,社会地位的降低,亲朋好友相继故去,都会给老年人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自尊、自信丧失,自卑、孤独随之而来。

  使人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1)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工作、生活中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多次打击后,人的自信心就会消失殆尽,自尊心化为泡影,自卑感便趁虚而入。

  (2)生理方面的原因。如个头过矮、过胖、过瘦、五官不端正、身体有残疾、缺陷、口吃等。社会上越来越对人的身高、相貌加以重视,比如:有的职业明文规定对身高、相貌的要求,使身体矮小、长相丑陋者抬不起头来,生理方面的不足或缺陷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的职业选择,恋爱婚姻和事业发展,在此方面不足者易生自卑感。

  (3)智能方面的原因。如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不如别人,学习成绩偏低,说话办事常出差错。知识没有别人丰富,思想不及别人深刻,言谈举止没有别人潇洒自如,阅历经验没有别人广博等,都可产生自卑。

  (4)性格方面的原因。如整日忧心忡忡,落落寡欢,焦虑不安,压抑孤僻,或者为人不真诚,待人接物有偏见,不关心别人、集体和社会等。

  (5)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出身贫寒,职业被人轻视,收入微薄,社会地位差,生活不安定,家庭不和睦,缺少知心朋友,没有文化知识,工作得不到承认,成绩不被上级认可等。

  奥地利着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对自卑感有过深入研究。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在他看来,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在性格上表现出的特点是:怯懦、优柔寡断、不安全感、怕羞、特别需要帮助,听话服从,自觉渺小和受虐倾向。同时,有自卑感的人在性格上还出现自卫和补偿的意向;鲁莽无礼、胆大妄为、固执不化、反抗背叛、想当英雄或强盗。很显然,自卑感在性格上表现为两极:一方面自叹弗如,唉声叹气,另一方面又力图掩饰,装腔作势,外强中干。当然,他还主张适当的自卑并非坏事,事实上,它是每个人成功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由于感到自卑才促使他去努力完成某些事业,使之奋发有为,去争取更大的成就。

  如何克服自卑感呢?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善于自我悦纳。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卑者应对自己有个准确的了解,比如身高、相貌、心理品质、才智修养等。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欠缺,对自己的缺陷,不遮遮掩掩,更不必自认羞惭,而应集中精力去发展、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发扬光大,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得到适当的弥补。

  (2)正确地表现自己。自卑感强的人害怕表现自己,怕别人嗤笑、嫌弃和拒绝、不敢抛头露面,做事谨小慎微,这是很不好的。心理学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开始要求不要过高,先从自身所长做起,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心,来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卑心理。

  (3)适当地自我补偿。针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生理缺陷、智力缺陷、性格缺陷等,力求加以补偿。途径有二:一是勤能补拙,以最大的决心和毅力去克服自己的缺陷,比如古希腊大演说家迪莫斯赛因斯小时口吃,面对大海,口含石子,勤学苦练,终成伟名;罗斯福患小儿麻痹症,奋斗终生,终成大业。二是扬长避短,有些缺陷是不能弥补的,如长相丑陋,个子太矮等,但可以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如拿破仑、贝多芬、康德等人个头不高,但他们不以为耻,反奋发图强,成一代名人。

  (4)积极进取,加强磨炼。要通过积极进取来驱赶自我暗示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争取把来自外界的不良刺激变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成功者总是信心十足、乐观向上的。即使遇到困难或挫折也不放弃追求,而是千方百计地挖掘自身的潜力,直至把任务彻底完成。实践也表明,一个有远大理想、生活充实、知识渊博的人是不会自卑的。这就要求自卑者认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集中全力、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那么,自卑感就会不驱自散了。

  人,认识你自己——自我意识及其增强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就曾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至今未解的命题:

  人,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的认识也在日益深入。然而,每一个人来到世间,能否准确地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追求理想、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则因人而异,实属不易。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说:知人实不易,识己似更难。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重要特征和形式,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交往活动中,特别是由于言语和思维的发展,逐步认识自己及环境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具有完整的心理结构,它包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特点,意识到社会道德的自我评价系统等。

  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主观内省,是人的心理机能。自我意识的存在,标志着人类不仅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能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及自身的过程中能动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自我意识是多方面的,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逐渐发展和完善着。首先是对自己身高、体重、相貌、体格、性别的认识;其次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了解;再次是对自己与周围人们的相互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位置和作用的理解和把握。自我意识不仅表现在自己对自己身心活动状况的考察上,而且还表现在对自己身心活动的控制上。

  自我意识具有许多特性,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①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意识制约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性质。可以说没有个体的社会化,也就没有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我意识具有个体性。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不仅依赖于社会而存在,而且也依赖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自身因素,个体自身的客观化的信息制约着个体的自我意识。③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个体在活动中,自我意识持续发展、不断丰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表现在某一时刻自我的各部分达到或趋向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时刻自我作为整体保持着同一。④自我意识具有形象性。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都和周围人们对其评价和期待的数量、质量直接相关,别人或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评价,像一面镜子,以显示出自己的形象,引起主观的体验和评价。

  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呢?

  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特征的自我意识。由于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家庭气氛和学校教育的影响,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学认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般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发展到精神自我。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又称物质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个体在人生的第一年里,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只有到了一周岁末的时候,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算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从而认识到了自己与外物的关系,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约在生活的第二年,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三岁前的儿童在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掌握言语的前提下,逐渐增强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且在成人的鼓励和督促下,自我控制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开始增强和发展了。同时,还出现了嫉妒心、羞耻感和垄断欲。

  (2)社会自我。三岁到六七岁的儿童,独立活动的能力增强了,自我评价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②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儿童入学以后,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儿童评价、认识自己的行为以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能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来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以下特点:①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②自我评价的原则性逐步形成。③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尊心、自信心显着增强,不仅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且能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社会自我在幼年期、童年期奠定了基础,到了少年期才基本成熟。少年能够逐步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己的内心体验或内部世界,从而能够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个体进入少年期以后,随着身体迅速发育与性的发育成熟,以及对待社会、成人态度的改变,他们开始越来越注意自己,把自己本身变为生活中的主要意识对象。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外貌和形象。②希望深入了解自己。③关注自己的成长。④对个性品质的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日益增长。少年期是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极为复杂并充满矛盾。自我意识往往有片面性,有时会因小小的成功而忘乎所以、趾高气扬,有时又会因一个小小的过失而垂头丧气、低估自己。

  (3)精神自我。精神自我是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形成和发展的。青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青年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下面几个特点:①独立意识加强。青年人由于生理的发育成熟,由于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角色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变化,开始要求自主和自立,要求摆脱成人的束缚。如果在这一时期青年的独立意识受阻,他们可能会产生不满情绪或反抗行为。②强烈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青年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且特别关心自己个性的优势和短处,对周围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和分析特别敏感,经常主动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③自我评价日益成熟。青年人能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能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能评价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程度。形成了关于自我人格与品德的自我意识。④自尊心较强。青年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威信十分关心,经常问自己:我是否为社会需要和重视,是否为别人所喜爱和尊重?他们对触及自尊心的任何刺激都十分敏感。真诚的赞扬会使之更加努力向上;善意的批评会使之内疚、觉醒;恶意的讥讽会使之愤怒乃至反抗。

  自我意识如何增强呢?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局限,人们往往很难做到主动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自己。有时候是自觉不自觉地发生错觉,掩饰真实的自我;有时候明知不对却又坚持己见,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控制自己。

  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地增强自我意识,以适应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要想增强自我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每个人都应尽力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通过诸多途径认识自我,辩证地分析自我,并经常做到自我反省,严于自我剖析、勇于自我批评。同时要合理地设计理想自我,这要求洞悉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选准自己奋斗的目标,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搞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自己树立起理想自我的榜样,自我设计的楷模。

  (2)端正对自己的态度。每个人对自己的态度通常以“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或“自卑”、“自傲”、“自大”、“自欺”等形式表现出来。自尊或自卑到了极端,都会导致错误的自我态度。自尊过度可能产生自高自大、骄傲自满、喜欢别人奉承、拒不接受批评、固步自封、趾高气扬、裹足不前等情况;而过于自卑则会甘败下风、忧心忡忡、自暴自弃、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破罐破摔等情境。这都不是对自我的正确态度。要想加以端正,就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剖析自身的优缺点,并实事求是地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力求做到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争取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指导,保持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3)加强自身修养。要加强自身修养,首先要善于认真地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勇于自我批评,坚决排除私心杂念的人,才能保持清晰、完整的自我意识。其次是树立雄心壮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使自己的品德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只有如此,方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动力、有方向。

  (4)坚定信念、严格自我评价。自我信念的确立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自我信念是在自我的道德概念和严格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高尚的情操和意志行动密切相联系的自我理性认识。坚定而正确的自我信念是自尊、自信、自强、自重、自立的前提,在人格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而正确的自我信念就会自己降低自己的人格、丧失自己的人格。自我评价是有意识的信息反馈活动,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自我评价标准,有的人以理想自我的形象为标准,也有的人以同年龄、同职业、同性别的人为标准,还有的人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高的人,容易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过高评价;自我评价低的人,容易接受别人对自己偏低的评价。自我评价具有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因此,自我评价应当客观、严格,尽最大可能减少主观性、片面性。

  看若寻常实奇崛,成似容易却艰辛——挫折及其对待

  人生在世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都会有荣辱得失,并由之体验到喜怒哀乐。人既有身处顺境时的得心应手、幸福快乐,也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的垂头丧气、痛苦焦灼。欢乐和悲泣与人生相伴,笑声和哭声共日月长存。

  人生若长河,或风平浪静,或急流险滩,或汹涌澎湃,或迂回曲折。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经受不同的挫折和打击。面对挫折,人们的感受和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有的能积极对待,使自己更加成熟健康,有的一时惊慌失措,一蹶不振,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人怎么会有挫折心理呢?

  人的行动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动机引发的,并且总是向着由动机确立的目标前进。然而,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常常会遇到诸多障碍,面对种种困难,每个人不可能处处如意、时时顺心,在困难和失意面前,人们会产生相应的紧张状态和情绪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所谓挫折是指因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不能实现目的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这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环境的主观感受。比如一个小朋友看动画片正在兴头时,突然停电,他便会大叫、生气;一名工人想搞技术革新,领导故意刁难,周围人冷嘲热讽,于是苦恼、烦闷、不满;一对相爱的恋人由于双方父母的反对和干涉,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心存思念与怨恨等。这些都属挫折反应。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方面。

  客观原因:又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指个人无法克服的自然原因所造成的。比如说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伤残、亲友尤其是父母伴侣或子女的伤亡等,这种挫折可称自然挫折。比如因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或洪水而使庄稼颗粒不收,农民生活无着;正处于事业的顶峰突然身患绝症,一病不起等。

  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又可分很多方面,第一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挫折,我们可统称为社会挫折,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清王朝大兴文字狱、“四害”横行时知识分子低人一等,赶入牛棚;想起居舒适、衣着入时、吃喝讲究,由于经济不发达,收入低而无法实现;有的人想不劳而获,投机倒把,被绳之以法;有的青年想自由恋爱,晚婚晚育,婚礼简朴违犯了父母意愿和当地风俗,不得不束手就范等。第二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障碍,称交往挫折或人际挫折。比如密友反目、恋人成仇、父子敌对、婆媳不睦,同志之间相互猜疑、嫉妒、遭受别人非议和排挤、诬陷等。第三是由传统势力和观念给人带来的阻力而引起心理不平衡,可称舆论挫折,比如,农村一直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给女性造成压力或心理不适;1957年反右派和文革期间,对大批知识分子进行身心摧残和折磨,使他们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第四是由职业或专业等因素使人产生的挫折。比如社会上看不起清洁工、售货员或其他出大力挣小钱的人,使一些人因职业或专业因素而感到抑郁、不满等。

  主观原因,指个体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个体的挫折耐受性等因素。

  生理条件包括个体与生俱来的身材、容貌、智力、健康状况和生理缺陷等。生理条件不足常可导致学习、就业、交际和恋爱及自尊心的受挫。比如,因色盲不能报考医学专业或化工专业;因身高不够从事田径或球类训练;因相貌或气质原因不能从事某种特殊工作;因嗓音不好无法练声乐等;特别是在恋爱时节,身高、容貌有时起很大作用,很多人可能“不战自败”。

  有些人可能眼高手低,误了大事;有的可能心存自卑,缩手缩脚;有的人嫉贤妒能,难成大业;有的人自寻烦恼,好惹事端;有的人智力平平,总无大为等。

  客观上存在的挫折和困难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困难和挫折感受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人神经过敏,草木皆兵;有的人呆板迟钝,浑若无事;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宽宏大度。

  你对挫折的容忍力如何测定呢?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每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却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从逆境中奋起,在绝处中逢生,有的人稍遇挫折就心灰意冷、消沉忧虑、沮丧颓废、改弦易辙、偃旗息鼓。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

  下面的量表,可帮您测定自己的挫折容忍力,读者可根据量表的施测规则测量自己容忍力的大小,请您按“是”,“不是”和“不置可否”三种水平进行回答。

  ①你是否不计较别人对你讲话的态度?

  ②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大庭广众的批评耿耿于怀?

  ③你是否乐于看到同你关系不好的人取得的成绩?

  ④你是否经常将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客观原因?

  ⑤你是否欢迎原先不如你的人如今超过了你?

  ⑥你是否嫉恨才干不如你的人得到提拔?

  ⑦你听有人讲你的坏话,能否做到一笑了之?

  ⑧你和别人争吵后,是否常常越想越气?

  ⑨你是否容易原谅别人不自觉的过失?

  ⑩别人讲话刺伤了你,你是否一定要回敬几句!

  (11)你经常在领导面前夸耀同事所取得的成绩吗?

  (12)你与同志相处是否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3)你尊重能力不如你的领导吗?

  (14)朋友是否指责你为人过于敏感?

  (15)你是否认为没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

  (16)你想起很久以前的感情上受到过的创伤仍会忿忿不平吗?

  (17)你愿意同以前和你有过矛盾的人一起共事吗?

  (18)你认为老实人在生活中经常吃亏吗?

  (19)别人对你的亲疏,你是否看得很轻?

  (20)你是否认为比你地位低的人对你进行批评是一种冒犯?

  (21)你是否常认为领导对你的批评是出于成见?

  (22)你是否经常感到你在工作上努力没有得到赏识?

  (23)你主张与邻里相处中宁肯自己吃亏,也要搞好关系吗?

  (24)你和爱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不休,是不是?

  (25)你是否认为互让互谅是夫妻相处的重要准则?

  (26)你看到爱人多贴补娘家或婆家一些钱是否经常嘀咕不休?

  (27)你认为工作中出现失误是难免的吗?

  (28)当你看到爱人同异性在一起说笑,就感到不快吗?

  (29)你认为任劳任怨是为人的美德吗?

  (30)你是否希望爱人方面的穷亲戚越少越好?

  评分原则:凡单数题,答“是”得2分;答“不是”为0分,答不置可否为1分。凡偶数题答“是”为0分,答“不是”为2分,答“不置可否”为1分,如果总分在50分以上,则容忍力很大;在40—50之间,容忍力可以,但在有些方面,相对脆弱些;在30—40之间容忍力不大;30分以下,容忍力很小,总是怨天尤人,而且试图还击或报复别人,情绪总感到压抑。

  (详见《人生手册》,黄希庭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受挫后人的心理反应有哪些呢?

  人们受到挫折后,在情绪和行为上通常以下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1)焦虑个体对自己或自己所关心的人或物受到某种威胁时,所激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一时无法应付,难以实现目标时,往往会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急躁、忧虑、陷入手足无措,左右为难的痛苦状态之中。

  (2)发泄人们遇到挫折后,常产生愤怒情绪,并以某种方式把怒气朝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发泄出来。比如对当事人谩骂、讽刺、嘲笑、侮辱,甚至大打出手;随意毁坏一些物品等。这种发泄者一般是充满自信、具有一定“实力”的。而一些缺乏自信,不具实力者,受挫后可能会将怒气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把无关者作为“替死鬼”。比如:在外面受到领导的责难不敢回嘴,回家后朝着自己的对象或孩子大发脾气。

  (3)倒退当一个人遇到持久或重大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称倒退。比如新婚女子与丈夫吵架后,哭闹着回娘家;一个人受到打击后缩回到自己狭小的梦想世界中去。

  (4)冷淡当个体受挫后因无法发泄怒气或怨恨,只好将这些体验压抑下去,表现出冷淡、没有表情、无动于衷。比如有人失恋后,不哭也不笑,整日阴云密布,冷言冷语,毫无热情。

  遇到挫折如何正确对待呢?

  一个人遭受挫折后大多会采用相应的对付措施,一般来说可分为两大类:非理智的对付措施和理智的对付措施,上面所说的四种方式可视为非理智的对付措施,它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对个人也好还是社会也好其作用是消极的、不足取的。下面我们集中力量谈一下对付挫折的理智的、正确的措施。

  (1)事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常言道:“没有常胜将军”,应该看到人生处处有险阻,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路顺风、毫无波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有个充分的估计,事前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做事要尽心尽力,往最好处努力,同时又要往最坏处打算。无论是行动之前还是行动之中,一定要对自己的缺点、不足以及客观存在的困难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对可能的失败有所估计并想出应对之策。不要等到失败来临,一时慌了手脚,乱了分寸。有的事情看上去挺容易,只是因为准备不足、认识不充分才导致失误,让我们记住“看若寻常实奇崛,成似容易却艰辛”。

  (2)建立恰当的期望值

  一个人的挫折感与目标的成功标准有密切关系。一个人期望值的高低决定了他对某件事情成功与否的感受。比如说甲选手平时训练成绩很高,满可以得冠军,乙选手水平一般,很可能取不到名次,结果比赛结果两人并列第二,甲很可能因水平没发挥出来懊恨不已,而乙则因超水平发挥大喜过望。日常生活、工作中,每个人的期望值一定要定得恰到好处,既不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而不切实际很容易使人丧失信心和前进的勇气,过低则缺乏进取的动力,容易无所事事,终无作为。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获得的成功,因之增强争取更大成功的信心。

  (3)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要因个人的一点利益得失而思前想后,斤斤计较。只要一个人有了博大的胸襟,宏远的志向,就会鼓起跨越障碍、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防止因私心过重而造成的心理脆弱和耐受力低下。大凡知难而退,遇挫自败者都是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作为强者一定要用自己的奋斗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这是对自尊心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4)努力提高挫折容忍力

  不经风浪无以成强者,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要想提高挫折容忍力,一方面要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阻力有所准备,并努力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又不能草本皆兵,畏缩不前,把困难夸大,为困难所吓倒。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想方设法激发和动员全身心的力量和潜能去应付面临的困难。一个人的挫折容忍力与其性格、意志、气质和经验有关,面临同样的挫折,有的人一触即溃,无法收拾;有的人泰然应对,沉着应战,所以,我们要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自身的缺陷,加强锻炼,加强修养,有针对性地提高挫折容忍力。

  (5)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节

  面对挫折要镇定自若,对造成挫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全面、细致、冷静地分析。如因主观努力不够而失败,应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如因方法不当或认识偏差而受挫,应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利再战;如因外界阻力过大,条件准备不足或目标不切实际,应想法调整追求目标,做好充分准备,尽量扬长避短,以求下次的成功;如动机、欲望不为他人或社会认可,应使之升华,使追求的目标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古今中外许多有志之士情场失意后潜心创研,终成大业。

  (6)转移注意,合理宣泄

  遇到挫折后,如果一时无法解决,不妨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其他活动把怨恨或怒气发泄出来,比如受到别人误解或被人攻击后,可及时离开现场,到操场上跑两圈或打打球,或者大声哼上几句,以消除心中怒气。有时遭受挫折打击后,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求教或诉说一番,排除积郁,取得心理平衡,实在想不开时,可到无人处放声哭几声或找个无关紧要的小物件摔几下,也会起到一定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