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卓越是因为自卑

 老沔城人 2022-08-26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卓越是因为自卑

文/谢泽霞


图片

    阿德勒认为人在出生时会有先天不足,人无完人,而这种先天的生理不足会引发生理自卑,比如有的人先天心脏不够好或者不够高不够漂亮。而这种生理不足会引发主观的心理自卑感,因为儿童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复杂性时,弱小的自己并不能很好的保证自己的生存状态,这时候是需要依赖养育者,这样对养育者的依赖同时对比着自己的虚弱、无能、无助的情绪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心理自卑感。

    阿德勒的理论中并没有抛弃佛洛依德的动力学学说,尤其在其早年的理论中,他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完全取决于生物性因素。虽然在后期有所调整,将生物性因素转为主观心理因素,但不曾忽略其对动力学的重视程度。在强调这种自卑感时,他同时认为由于有驱力存在,而这个驱力即为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我们每个人生命自发性的行为,就像呼吸一样,活着就会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根本性的驱力。

    在追求卓越的驱力下,人们在面对这种自卑感和无力时,不会束手就擒,不会毫无作为,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变现状,用以满足自己优越的愿望。阿德勒把这种推动一个人去追求优越感的基本动力称为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下,个人由于感到自卑无助,出于补偿的因素自卑感会推动他完成某项事业,在取得某项成就时能体验到一种暂时的成就感。但是与其他人取得的成就相比时,他又会产生自卑感,这样又激起他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反复永无止境。所以自卑是永久都会存在的,而个体的不同导致面对自卑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人会一直追求卓越,有些人则会停下来,因为自卑而产生一系列其他的情结,比如会觉得自己很不好,自己有很深的抑郁情绪,而这些情结则会掩盖原始的自卑感,形成逃避的合理化状态,这种合理化作用反过来又加重个人的自卑感,致使个体越发感觉到失望和悲伤,而且会表现出逃避的行为倾向。比如社交恐惧,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好,低人一等,很紧张、害怕,然后远离人群,变成恶性循环,在阿德勒看来,这一切都是由于自卑导致的。阿德勒认为自卑会导致被忽视的个体容易导致丧失自我价值,进而带来巨大的难以克服的自卑感,促使他依赖他人或逃避现实;另一种是被过度溺爱的个体总处于优越地位,而对自我缺乏客观的认识,也会形成不愿面对现实的情形。这容易产生优越感,个人过分夸张个人的优点和条件,例如:外貌、学历、财富、社会地位等,借此贬低别人,弥补内心的自卑。

    而这种远离现实会产生想象的、虚构的目标,尤其是儿童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时,更容易产生幻想,通过想象来抵御自卑感,达到平衡状态,而这种想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未来,哪怕他自己已经记不住了,在潜意识中成年的自己一直在完成满足儿时的心愿。

    阿德勒相信,追求优越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如果过分追求优越,只想获取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的要求,则会容易被社会排斥,使自己始终处于不平和的发展状态,导致发展严重脱节。很难达到自身的认同和完整。阿德勒最终强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性,指出心理的不断发展是在对自我存在状态的肯定和超越的同时,还应平衡好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奥]阿德勒著,叶颂资、刘乐群译;《心理与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