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每个人都会自卑,所以才要追求优越和完美

 大智若愚wxy 2020-01-24

每个人都会自卑!

这是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主要观点,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心理学家和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与《理解人性》。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因为每个人都会自卑,所以才要追求优越和完美

阿德勒的自卑补偿

就在阿德勒五岁的时候,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报什么希望了,但是几天后,竟然奇迹般康复了,正因为这个经历还有他三岁的时候弟弟的死亡,他就非常渴望当一名医生,用这个人生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

正式因为非常坚定的人生目标,产生了极大的心灵推动力,促使他实现自己的理想,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会自卑,并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补偿自己觉得自卑的地方。

正是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任何人都有缺陷,生命的目的就在于把这些缺陷慢慢发展为完美。

举个例子,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而产生的自卑感,未来就会为了改变样貌而努力,也许是浓妆艳抹,也许是整容,也许是提升气质与气场,最终都是为了改善自己觉得不完美的地方。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心理走向是通过分析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从外界出发,寻找塑造这种心理的东西。

举个例子,生活在暴力倾向严重的家庭,其后代也必然有暴力倾向(以环境作为切入点),

因为每个人都会自卑,所以才要追求优越和完美

阿德勒(左)与弗洛伊德(右)

而阿德勒是通过个体出发,也就是从自身出发,从自我出发去寻找原因,就比如从一些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出发。

同样例子,因为怕被他人嘲笑无能而自卑,进而具有暴力倾向的补偿(以个体心理作为切入点)

自卑情结与超越补偿

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自卑感使人努力克服缺陷。

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超越补偿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所以为了克服自卑变得更完美,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能够说明,比如口吃的人成为了著名的演说家,身体协调性不好的人成为了舞蹈家等等,都是自卑情结的超越补偿。

福音布道家史密斯·维格士维尔(Smith Wigglesworth)直到成年后才开始识字。因为严重口吃,他向来很少当众讲话,然而他后来竭力克服了这个缺陷,成为英格兰最伟大的福音布道家,引导无数人归主。

因为每个人都会自卑,所以才要追求优越和完美

每个人都会自卑,所以你不孤单

有些人可能会说,一些人看起来很自信,很乐观,其实不然,就拿自拍来说,站在中间被同伴簇拥着的,可能不能一个人独处,所以需要不断与人一起活动,一起交流,需要有人在他的身边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心与安定,也有一些人习惯独处,不擅长交流交际,所以害怕与别人一起活动,也许就是自拍的时候站在最边缘的那些人。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每个人都完美了,那生活还有什么动力呢?

因为孤陋寡闻去阅读,因为弯腰驼背去改善体态,因为颜值不行改变妆容,因为肥胖去减肥,因为工资太低去学一门新技术,因为自卑去尝试变得自信!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