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草书章法初探

 鸿墨轩3dec 2013-07-24

行草书章法初探

 

    章法准则: 知白守黑,风神自在。 为达此目的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篇。

篇之浊与清,宜上浊下清,右浊左清,如上字、前行相反了,则应由下字、后行补救之,所谓”先作者为主,后作者为宾,必须主宾相顾,起伏相承”(宋曹《书法约言》),总体应当清浊分明,对比强烈,动感明显,细观《冠年帖》、《十七帖》、《自叙帖》、《古诗四帖》、《诸上座帖》,莫不如此,不仅草书如此,一切形式的书法作品都应如此。否则就少动感,有死气而无活态,此为不二法门,为历代书家所秘之。但要防止刻板、程式化;千变万化,永不重复,当是永远的追求!


    二、行。

行要自然律动,有节奏感。草书要以势为主,形随势生,因势得意,所谓“几微要妙,临时从宜”(崔瑗《草书状》)。字之正与侧、离与合、疏与密、清与浊、大与小、静与动,运笔之轻与重、缓与疾、涩与滑等等均要不断调整变化;字与字之间、字与字组之间、字组与字组之间,要过渡照应,自然映带,顾盼有情;一行之首尾、前行与后行、行与行之间、首行与尾行,都要相互照应,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和而不同。这里既有书写内容节奏的自然表现,也有书写者综合素质的和谐彰显。有些书家作品的竖行总体明显呈左倾之势,如孙过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王铎《王铎诗卷》、张瑞图《草书诗卷》等等。竖行的律动幅度由行而草,由古草而今草,由小草而连绵草而狂草,以次加大,其抒情性也随之而加强。


    三、字及字组。

一般情况下,首字与尾字,宜大不宜小,宜浊不宜清,因以聚气,以收"严重"之效。要大小相间,过大的字,出现频率不宜过繁。小字最宜联结成字组,与独立大字相间相处,形成变化对比的格局。字组宜使左边对齐,让右边参差变化;右对边齐,让左边参差变化;宜可两边对齐,相间对齐等等。总之要使变化,丰富多彩,勿使重复。纵观古人,尤其明清以来的草书大家,莫不自觉追求。
    字与字相连、相触、穿插,字与字相离、相背、相向,一字当数字分布,数字当一字作局。


    四、题款。

题款作用巨大,可以调解全篇气韵,弥补章法不足,是调整全篇布白的最后一次机会,故应引高度重视,仔细研究,审慎处理。总体讲题款位置要恰当,不宜过高过低,字体宜行宜草;印章要大小适宜,位置合理,落款如盖两方印,要阴文阳文塔配,宜上清下浊,追求平稳安妥。有些人可能受古代书法藏品的影响,喜欢加盖许多印章,以至喧宾夺主,作为尝试,无可厚非,然终非正途,不宜提倡。


    当今书坛常见的章法形式有:


    一是传统式。

满写满贯,字列清晰,行距分明,落款钤印,首尾呼应,尤为中老年书家所习用,当为主流。


    二是书眼式。

往往夸张局部,突出一二字,或者突出一两笔,追求酣畅淋漓之势,可以从古代法书中找到影子。适合短幅作品。


    三是笔札式。

古人笔札,可长可短,有时文字少,左边大片空白,后世收藏者在此题跋盖章。受此启发,有些书家有意模仿,甚至发挥创造,遂有此式。如:左上白,落款靠下;左下白,落款靠上;中下白,实是夸张主笔,实出书眼,等等。切忌分割匀齐。


    四是汉简式。

当代山东青年书法才後郭強,首行卡着右纸边写,落款有时亦卡着纸左边线写,明显受汉简书法启发。

 

    五是现代式。

一幅作品,多种书体,自成板块,拼凑嫁接,甚至黑笔红笔,彩纸画底,乱加印章,突出装饰效果,追求眼球效应。此法多为青年书者所喜。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画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列如一字,一字如一画;一篇如一字,一列如一画,全篇字字不同,列列相异,所谓“和而不同,违而不犯”,通篇变化无穷,高度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