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绍功治疗内分泌疾病

 学中医书馆 2013-07-26

一、概述

内分泌系统疾病,也称代谢性疾病,临床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中2型糖尿病系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类型。中医把糖尿病称作“消渴”,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治疗多以养阴清热为法。沈师在20世纪70年代曾做过538例2型糖尿病的证类调研,发现阴虚燥热者仅占11?8%,而气阴两虚证者占77?51%,阴阳两虚者占10?69%,因此沈师提出治疗2型糖尿病应由传统的养阴清热法转为益气养阴。且重在益气。其临床常用的基本方药有西洋参、生芪、黄精、生地、天冬、知母、葛根等。此外,沈师临证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时还十分注意以下三点。

(一)重视调肾阴阳

遵循景岳之训“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即在滋肾阴药中适量选加1~2味温阳而润的蛇床子、补骨脂、肉从蓉、仙灵脾、菟丝子,以便“阳中求阴”;在温肾阳的药中适量选加1~2味滋阴的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玄参、天冬、麦冬,以便“阴中求阳”。

(二)佐用药理降糖中药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合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根据这些降糖中药的性味归经,选择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有生地、山药、薏苡仁、葛根、花粉、知母、生黄芪、玉竹、地骨皮、人参、玄参、黄精、五倍子等。

(三)高脂血症从痰论治

高脂血症为脂质代谢异常所致,沈师认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调脂而不是单纯地降脂。中医辨证其多属痰浊蕴结,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于心,淫精于脉。”嗜食肥甘厚味,日久损伤脾胃,脾虚不运,水湿聚而生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运化失司也可致痰浊内生,阻于血脉。故沈师临床治疗高脂血症,采用健脾祛痰法,其强调治痰应先治生痰之源,故健脾为先,多以二陈汤、温胆汤为主方;再者应给痰浊以出路,分利二便,善用车前草、泽泻、草决明,既利湿通腑,又可降脂;此外还应注意痰浊阻于血脉,日久必致痰瘀互结,故常常佐以行气活血之品,痰瘀同治,收效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