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百年杨树浦水厂

 南街西巷 2013-07-27
百年杨树浦水厂:老厂虽老,已换新颜(发表时间:2013-07-22 17:22:36) 

image


高处看杨树浦水厂,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image


厂老员工俞振民(图中站立者)正在看着屏幕,和同事商量着加药等工作事项

image


杨树浦水厂大门,位于杨树浦路上

  东方网记者蒋泽、李涛7月22日报道:俞振民已经在杨树浦水厂工作了36年,在厂里可以算资格最老的人物。可对于厂子里那些百年建筑的具体修造年代,连他在内也没人说得清。这座有着130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的老水厂已饱经沧桑。对于俞振民而言,即便与30多年前相比,现在全自动化的管理手段、统一风格的英国古典城堡风格建筑,也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全人工到全自动化百年老厂焕发新生

  杨树浦路是上海市杨浦区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也曾经是上海重要的滨江工业带。1875年,由上海立德尔洋行设立并代理的中外合资水厂在这条马路边建成,占地115亩,设有沉淀池、沙滤池、水泵、皮龙、水船等。上世纪30年代末,杨树浦水厂供水能力已经达40万立方米,占地扩大至25.7公顷,为远东第一大水厂。解放后,杨树浦水厂日最大供水能力从30万吨发展到148万吨,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完成全自动管理,还是21世纪的事情。

  俞振民1977年入厂时,英国人留下的一台蒸汽车还在卖力服役。据了解,直到1984年,水厂原有的蒸汽锅炉、蒸汽机才全部淘汰。那时的水厂工人,完全是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一进厂,他和其他几位工友就被安排到慢滤池扦砂。这活儿完全是人工完成的,俞振民说,放在原来英国人管理的时候,这些劳动都是在水厂门口招点临时工进来干,工钱当天结算。

  “慢滤池宽30到50米,深1米。”俞振民边比划着,边向东方网记者介绍。这慢滤池,顾名思义,水在池子里流动较慢,同时过滤能力也较强,但每隔十几个小时,就需要清理池底的过滤黄沙,保证过滤能力。那时候即便是艳阳高照,俞振民和工友们也要跳下池子,把黄沙扦到独轮车上,再运去冲洗。

  做了大半年,领导们觉得这个小青年表现不错,就把他调到了节水检修组做一名检修工。俞振民回忆,当时三分之一的主要设备还是解放前遗留的,而且设备很杂,英国人的蒸汽车,柴油车、电动机,五花八门的都有。每到夏季用水高峰之时,设备的故障率就特别高,他们这些检修工们也就特别忙。俞振民指着院子里的一棵大树说:“有一年夏天,供水负荷很大,结果这下面的电缆爆了。我指挥着十五六个工人,把地面挖开,围成一圈,想办法恢复供电。”他回忆,那次维修从当天下午一点,硬是搞到第二天白天才弄好。

  2001年开始,杨树浦水厂开始了自动化控制的进程。老俞坦言,当时有点不理解。“我心里一直嘀咕,我们人工搞得也挺好嘛,好端端为啥就要搞什么自动化。”可当自动化工程彻底完成之后,俞振民也不得不佩服技术进步的好处,“工作环境变好了,强度小了。相比之下,我觉得原来就像旧社会一样。”俞振民打了个比方,随后哈哈大笑。

  现在的杨树浦水厂里,早已没有了慢滤池这种设备,不过快滤池同样需要定时清洗。一旁的厂长孙青介绍,现在采用的也是全自动化的反冲洗方式,早已不需要人工劳动了。在水厂的中控室里,记者看到,一个班也只需要四个人监控水质、操作加药,责任压力仅体现在精神上,而与身体无关。

image


刚进水厂大门,好像走进了一座英国城堡

image


杨树浦水厂里的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使水厂独具风格

image


杨树浦水厂的旁边,再难见到工厂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创意园区和写字楼

  老俞亲历多次换水:进水口有鱼虾、青草沙水颜色漂亮

  除却工作强度的减少,俞振民还见证了水厂用水的演变。1987年黄浦江取水口上移之前,水厂里每净化1000吨水就要用掉20公斤的液氯。“那会儿啊,2吨一瓶的液氯罐子,水厂里至少堆放了上百只。”1987年的7月1日,水厂取水口上移,移到了松浦大桥附近。“我记得原水送来的时候,沉淀池的进口有鱼有虾。”换水之后,处理1000吨水的液氯耗费量,最少只需要2公斤,仅是先前的十分之一。

  好了十年,由于上游工业发展,水质又有些恶化了。直到青草沙的原水连通之后,那支向上反弹的水质曲线才得以迅速回落。俞振民对青草沙原水的第一感受就是:颜色漂亮。他说:“那个水进来,有点蓝、还有点亮,不像原来的水没颜色。”每当水质变好,技术人员的直观感受就是加的药少了。这次也不例外,俞振民说,光硫酸铝一项,就比原来少了5倍。

  现在再顺着杨树浦路一路向北,原先聚集的工厂如今大部分搬迁,取而代之的,是“渔人码头”这类创意园区和写字楼,杨树浦水厂以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隐身其中,另有一番异域风味,今年5月,还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承载了100多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可直到今日,它仍然孜孜不倦地为上海市民提供便利。对于俞振民这些有着二三十年工作资历的老员工来说,老厂虽老,已换新颜。

相关文章:

【复兴岛漫游指南】漫步共青路声画不同步

百年“死亡之城”上海提篮桥监狱将关闭

被淹没的【上海老旅馆老电影院】

上海【陕西北路】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上海最大石库门斯文里将拆迁 网友忆老弄堂(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