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安考释(下)

 苏家埠大淠塘会馆 2013-07-27

六  安  考  释(下)

 

宁业高

 

 

 

三  别称与演衍

 

    皋——氏族名:在尧、舜时期,这里为东夷族偃姓部落所据,其首领皋陶佐舜、禹治天下。《汉书》庐江郡下列14城,其中有六安国、蓼(侯国)。南朝梁学者刘昭注《后汉书》于“六安国”下注:“《皇览》曰:皋陶冢在县。”[14]

    博乡——县名:王莽新朝改名。曹魏代汉,亦曾复博乡县名。

    安风——郡县名:王莽新朝改名。“莽曰‘安风’”。[15]又改六安国为“安风郡”。

    博安——县名:曹魏代汉,复博乡县,改名为博安县。

    新蔡——郡县名:东晋在黥布故城(今城北乡张巷村白沙城)侨置新蔡郡(治新蔡),相对于原淮北新蔡郡而别称“南新蔡郡”,领新蔡、苞信(今市北30里鲍兴乡鲍兴村)、固始(市北30里双桥乡新城寺村)、宋县、慎县(侨址不详)。义熙间,又侨置弋阳郡(治弋阳),领弋阳、期思、乐安、茹由4个侨县(侨址不详,位今市境)。

    南朝北朝时期续设。

    盛唐——县名:唐开元27年,改霍山县为盛唐县,改治驺虞城(今六安市区),仍属寿州。“盛唐,上,本霍山。武德四年以霍山、应城、灊城三县置霍州。贞观元年州废,省应城、灊城,以霍山来属。神功元年曰武昌,神龙元年复故名,开元二十七年更名。” [16] “盛唐,汉霍山县,天宝中改焉。晋永和中,谢尚镇马头城,即今县北也。”[17]

    五代时期续设,直到北宋,仍治今市区。

    蒙——郡县名:南朝宋,今市境设蒙县(治今马头镇);南新蔡郡去“南”字,仍治黥布故城,领阳、新蔡、固始、西苞信(宋置,治今顺河乡古城村)、东苞信(治今鲍兴乡鲍兴村)5个县。

    南朝齐、梁、陈各代续设,仍治今马头镇,属南梁郡。

    北朝北魏、东魏、北周时期续设,仍治今马头镇,属扬州梁郡。

    开化——县名:南朝宋元嘉7年(430年),新置开化县(治今青山乡青山镇)属弋阳郡;25年,改属边城郡;太明8年(464年),改属弋阳郡;泰始2年(466年),改属西豫州边城左郡。“开化废县,州西四十里。梁置。隋因之,属庐州。唐废。又应城废县,在州西南,隋末置。唐初属霍州。贞观初,省入霍山县。《志》云:州西百九十里有边城郡城,盖齐梁时所置。又有霍州废城,在州西五十里,或以为梁初置州于此。”[18]

    南朝齐、梁、陈各代续设,仍治青山乡青山镇,属安丰郡。

    北朝北魏、东魏、北周时期续设,仍治青山乡青山镇,属边城郡。

    隋、唐续设开化县,仍治今青山乡青山镇。

    淠水——县名:隋开皇3年(583年),废郡,并州、县,改新蔡县为淠水县,迁县治于儒林岗(今六安市区西。后废,改设军城,即唐代的驺虞城),属扬州刺史部。

    安丰——县名:“安丰,汉六国,故城在县南。梁置安丰郡。县界有芍陂,灌万顷,号安丰塘。隋因置县。”[19]

 

四  疆域与区划

 

  (一)民国前疆域与区划:明隆庆5年(1571年),六安州本境置5乡(下设里、都、图)。东为永和乡,南为龙泉乡,北为遵化乡,西为孝义乡,中为附城乡。清初沿袭明制。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划5乡。光绪22年(1896年)为17区。其后改设张家店、苏家埠、麻埠、马头集4镇和罗管、毛坦厂、先生店、南岳庙、清凉寺、丁家集、金家寨、顺河集8乡,加上附城,计13个区。

    民国初年政区依旧。民国20年(1931年)设10区。民国21年划出部分地区置立煌县,全县改设9区,第一区公所设城内、二区设陈山店,三区设张家店,四区设苏家埠,五区设独山,六区设徐家集,七区设王家集,八区设四十铺,九区设毛坦厂。民国24年改设5个区:城关、罗管庙、张家店、苏家埠、丁家集。民国26年,全县设5区,一起保持到民国34年。民国35年撤区,乡镇未变。民国36年设4个联防区、23镇、29乡。

    民国19年至21年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划本县为11个区、149个乡镇,分属六安和六霍两个县。六安县辖7个区92个乡,六霍县辖4个区、56个乡和1个镇。“六安……县城濒卑河右岸,公路交通甚便,为皖省要害,清末太平军时,屡战于此。全县人口约五十八万,境内以产茶著名,世称‘六安松萝’为皖省名产。余如米、麦、麻、棉花等,所产亦富。”[20]

    (二)建国后疆域与区划:1949年初,六安县全境解放,本县划为六合(六南)、六安(六北)两县和六安市。建国后,六安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1955年5月20日,六安县人民政府改称六安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1日,成立六安县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23日,成立县级六安市,1992年11月20日,撤销六安市、六安县,组建新的六安市。

    解放初期,六合县设毛坦厂、双河、施家桥、张家店、苏家埠、独山、南岳庙7个区;六安县设罗管庙、马头集、丁家集、新安集4个区;六安市设8个街和东外,南外、清水河、田家湾、莲花庵等5个乡。两县一市合并后,增设城关区,撤销施家桥区,全县设11个区、139个乡、519个村。是年,马头集区花阎乡划入寿县。

    1950,增设城南、孙岗两个区,增置102个乡,全县共设13个区、241个乡。1952年,设城关、苏家埠、毛坦厂、双河、张店、罗管、孙岗、城南、韩摆渡、马头、新安、独山、南岳庙、丁集14个区和毛坦厂、马头、双河、固县寺4个县属镇。1953年,增设六安港;马头镇龙台子13个自然村庄划入寿县。1954年,增设西河口、木厂、徐集3个区,全县共17个区,乡镇设置未变。1955年,舒城县龚家畈1000亩荒滩划入本县毛坦厂。1956年,合并区乡,全县设10个区、79个乡、4个县属镇、3个区属镇、1个水上港。1957年继续并区,乡镇规模未变。全县设苏埠、徐集、罗管、张店、木厂5个区,城关为县属镇,关田畈、新安为县属乡,苏埠、毛坦厂、马头为区属镇。1958年初,增划独山、毛坦厂两区。秋后,实现人民公社化,乡社合一。全县划6个区30个人民公社1个镇。
  1960年撤区。全县划设20个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城关,独山、丁集、徐集、木厂、三十铺、孙岗、双河、新安、东河口、张店、苏埠12个区,辖94个人民公社。1962年,增划城南区,恢复城关镇,公社调整为90个。1964年,区镇设置未变,公社调整为94个。1965年,城关镇划为地区直属的六安镇。1968年,再度撤区并社,全县划30个人民公社和苏埠镇。1969年,六安镇复为县属城关镇。1984年,成立17个建制镇,苏埠区镇合一,以镇领乡。行政疆域广79公里,袤81公里,总面积3488.23平方公里,是安徽省也是全国的大县之一。[21]

    (三)目前集镇设置与位置:苏埠镇:本县首镇,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0公里。马头镇:位于县境北边的六安、寿县交界处,距县城30公里。毛坦厂镇:位于县境南端,与舒城、霍山相邻,距县城59公里。双河镇:距县城东南35公里,位于六安、肥西、舒城交界处。固镇镇:原名固县寺,位于县境西北的东、西汲河合流处,距县城32.2公里。独山镇:本县西南山区重镇,距县城30.7公里。张店镇:距县城27公里,位于县境南部地区的中心,是六安出入山区、联结南部区乡的枢纽。木厂镇:位于县境北部自流灌溉区的中心,当六寿公路的要冲,距县城20公里。三十铺镇:位于县境东部的六安至合肥的公路上,距县城14公里。丁集镇:位于县境西北,距县城23.6公里。徐集镇:位于县境西北,距县城18公里,合肥至信阳、六安至金寨、霍邱公路经此。新安镇:地处淠河西岸的湾区中心,距县城11.8公里。孙岗镇:位于县境东南,距县城23.2公里,为孙岗区机关驻地。东河口镇:位于本县南部山区,距县城40公里。顺河镇:旧名王家集,位于县境北部的淠河西岸,距县城18.4公里。椿树镇:位于县境东南的龙穴山下,距县城23公里。东桥镇:位于县北的六安、寿县、肥西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4.4公里。

 

五  城建与规模

 

    (一)六安城城建:六安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城建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由皋陶及其后裔所建的长达15个世纪之久的古六国都邑。六安城在漫长的历史中几经变迁,也多见名称改变。据旧志记载:唐初,大将军尉迟恭曾亲临这一带主持建城事宜。曾在现今市区北部的多宝庵塔的院内重修多宝塔时,曾挖出一口古钟,上有“大唐武德五年”、“药师佛寺”、“尉迟恭监造”等铭文,可证唐初的驺虞城已向东部扩展。现老城区的南、北两塔,说是唐尉迟恭所造,说明今老城区建设史始于隋唐,且都为土城。

    六安城在明代以前,皆为土筑城墙,规模甚小。明洪武13年(1380年)六安城墙始改土为砖;弘治2年(1489年),六安城大火,烧毁一千多家。正德7年(1512年)全面筑墙,修炮台,挖城河,扩展城池,正德9年竣工。城墙周长约7里(1010丈),城墙依地势有高有低,高2.3丈,下阔3.2丈,设垛1364个,堡27座。城河周长9里(1350丈),深1.4丈,宽7丈余。城有四门:东曰“朝京门”,南曰“镇南门”,西曰“通济门”,北曰“武定门”。创定了六安州城规模。嘉靖16年(1537年),六安城建尊经阁(公共藏书)。嘉靖32年(1553年),西北增开“便储门”。隆庆5年(1571年),东南开“文昌门”。明末清初,六安“城周五里有奇,门四。”[22]清顺治8年(1651年)5月27日,山洪爆发,六安城北门外街巷行船。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封闭了“镇南门”。民国22年(1933年)又在“朝京门”之东开“六德门”。民国27年1月13日,安徽省政府迁来六安。5月13日,日机狂炸六安城,居民死伤惨重,民房建筑炸毁。6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撤出六安城西迁立煌县。8月26日,日寇猛攻六安城,中国军民奋起狙击,激战2日,日寇由东南角入城,六安沦陷,此后向城外四乡侵占,到处奸掳焚杀,县城至北二十铺,纵横烧杀20余里,残杀百姓500余人。民国28年城墙拆除,仅留沿河一段作防洪之用。民国36年(1947年)9月2日,六安城获得解放,六安县民主政府宣告成立。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地、县机关和城区人民群众在老衙门台广场开庆祝大会。

  (二)六安城街道:建国前旧城街巷,南北经路有五:北门大街经关帝庙巷至万寿寺巷;盐店巷经田家拐,棚场巷至南门;壶瓶巷(现名和平巷)经城隍庙至圹子巷;书院拐经鼓楼至黄大街;老衙门台经庆安街,扎笔巷至观音寺巷。东西纬路有七:书院拐至潘家拐;老衙门台至田家拐;大沟沿至天妃巷;鱼市拐至东大街;三道巷至孙家圹;二道巷至涂仓坊巷;南岳庙至头道巷。城外街巷有:西门外横街、三里街;西南草市街;便门外篾匠街;北门下洼街、东街、西街、教化街、河街。街巷原为泥土路面,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始铺以碎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建下水道。民国23年街道铺以条石。
  建国初,城关区设建设股,对城市建设,重点是对南大、鼓楼、云路、黄大四街道的道路维修。1954年成立六安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开始对老街道进行改造。先后改造新建皋城西路、大别山路、人民路、皖西路、梅山路、解放南路、六佛路、六苏路、六合路、解放路。全城98条街道,27条路,17座桥梁。

  建国后六安城发展很快。1949年初,城区面积仅1.2平方公里,人口2.5万。今城区超过2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4万人。

    (三)历代古城名址:六安因历史悠久,且变迁较大,故古城多而分布各处。

    皋城:夏、商时期由皋陶及其后裔所建的氏族城邑,在今六安城区。“追溯六安的本源,则源于公元前21世纪前的东夷集团首领皋陶所创古六国,直至春秋时期鲁文公5年(前622年)为楚国所灭,前后长达15个世纪。所以,六安市区除以历史上各政区为名外,还有皋城的别称。今六安市区东7公里的皋陶村位于六合公路旁的皋陶墓及其旁的皋陶祠就是纪念这位古圣贤的遗迹。”[23] 《括地志》“寿州安丰县”目下:“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南百三十二里。本六国,偃姓,皋陶之后所封也。黥布亦皋陶之后,居六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二里。《春秋》文五年秋,楚成大心灭之。”[24]

    东都城:古六国都城,城址在今城东乡三女墩,距城18里,大概址于东乡,史称“东古城”,旧志称“东都城”。今称“东城都”。现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0.31公里,东西宽0.22公里,总面积0.0682平方公里,出土文物系新石器时期末期及西周时期。东城墙已无痕迹,西及南城墙约高9米,紧靠南城墙外还有一条480米,高6.2米的人工夯筑的大堤,当为古六国遗邑故址。“咎陶墓在寿州安丰县南一百三十二里,故六城东东都陂内大冢也。”[25]

    白沙城:秦代古六县城址,秦末汉初为英布的王都,在今城北乡城北村(张巷村),距城12里,旧志称“白沙城”。现存遗址南北长640米,东西宽380米,总面积0.243平方公里。其四面城墙为夯土城,除其西部被河水冲刷外,余均存。白沙城又名“六合城”“白沙城,在县北十三里。《志》云:其地有两城,一名‘白沙’,一名‘六合’,相传汉高与项羽相拒处。又有东西二古城,一在州西十五里,一在州东南三十里。”[26]

   裴家滩古城:位于今县城以西18里的裴家滩,旧志称“西古城”。据志书称,此城址应为汉高祖11年(前196年)灭英布后改封刘长为淮南王后改治的六县旧邑,汉武帝封六安国所都,东晋乱后废。该遗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1.8万平方米,高出地面2~6米。[27] [27]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驺虞城:盛唐县县治所在地,在今六安城西门外一带,旧志称“郭外古城”。

始新县城:位今六安市区东南50公里埠塔寺乡。
  博乡侯国都城:位今六安市区西南57公里石婆店乡石婆店村塘埂生乡队。西汉侯国都、县治,曹魏时撤销。
  固始县城:东晋侨置于今六安市区北32公里的固镇。
  新蔡县城:东晋侨置于今六安市区东北15公里双桥乡新城寺村,旧名新城寺。
  苞信县城:东晋侨置于今六安市区北15公里鲍兴集。
  西苞信城:南朝宋侨置于六安市区北22公里顺河乡古城村。此县隋废,唐复置,贞观中撤销。
  开化县城: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侨置于今六安市区南29公里青山村,旧名青山镇。

    另有马头城:“马头城在州北。杜佑曰:‘晋永和中,谢尚镇马头城,在盛唐县之北。’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署其属王广元为马头太守,军主黄回击斩之,亦此城也。又州西有英氏城,英氏,春秋时楚与国也。僖十七年,齐人、徐人灭英氏,即此。” [28]

 

参考文献: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0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册第83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4]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0页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0页

[6](汉)班固着、(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册第1568页

[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0页

[8] 俞顶贤《安徽行政区划概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9](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册第2183页

[10](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册第1411页

[1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册第923页

[1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09页

[1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14](晋)司马彪撰《后汉书》,(梁)刘昭注补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册第3487页

[15](汉)班固着、(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册第1568页

[1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册第1053页

[17](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册第4805页

[1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1页

[1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册第1577页

[20](民国)葛绥成编着《最新中外地名辞典》,中华书局,1940年版,第113页

[2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2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0页

[2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24]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212页

[25]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212页

[26]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1页

[27]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0页

 [2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2册第1211页

 

(完)

(此文发表于《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