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保健 食物性能与药物性能有什么不同?

 常乐书苑 2013-07-30
黄豆芽茶
〔配方〕黄豆芽2两,生车前草1两,陈茶叶5分。
〔功效〕治小儿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藿香竹茹茶
〔配方〕藿香、竹茹各2钱,生姜1片。老茶叶少许。
〔功效〕治呕吐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罗汉果茶(二)
〔配方〕绿茶1克、罗汉果20克。
〔功效〕用于小孩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淡竹叶橄榄茶
〔配方〕绿茶1克、淡竹叶25克、橄榄15克、红糖2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鸡蛋茶(五)
〔配方〕绿茶15克、鸡蛋2只。
〔功效〕为小儿咳嗽、哮喘的辅助食疗。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米泔茶
〔配方〕茶子和米泔适量。
〔功效〕祛痰平喘。用于治小孩气管炎咳喘,鼻翼翕动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儿茶
〔配方〕儿茶、补液适量。
〔功效〕治小儿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茶油涂
〔配方〕茶油适量。
〔功效〕治小儿腹胀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龙骨孩儿茶
〔配方〕轻粉、孩儿茶、龙骨各2钱,冰片1钱。
〔功效〕治婴儿湿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胡黄连茶
〔配方〕胡黄连、茶叶适量。
〔功效〕治婴儿赤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乌梅炭小茶
〔配方〕乌梅炭、枯矾、小茶各9克,硼砂1.5克。
〔功效〕用于小儿溃疡性口腔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陈醋茶
〔配方〕茶叶3克、陈醋1毫升。
〔功效〕用于小儿蛔虫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火罐曲茶
〔配方〕茶油2-3滴。
〔功效〕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消导气滞,安蛔镇痛,调节脏腑功能。用于小儿蛔虫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叶茶
〔配方〕茶油50毫升,葱叶50克。
〔功效〕用于小儿蛔虫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细粉绿茶
〔配方〕绿茶细粉1克。
〔功效〕用于单纯性婴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干姜丝茶(二)
〔配方〕绿茶3克、干姜丝3克。
〔功效〕用于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醋浓茶
〔配方〕浓绿茶2 毫升、食醋20毫升。
〔功效〕用干小儿轻症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茶(四)
〔配方〕茶叶5克、五倍子10克。
〔功效〕用于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糖茶(七)
〔配方〕茶叶15克、红糖20克。
〔功效〕消食解毒利尿。用于因饮食积滞所致的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姜盐茶
〔配方〕绿茶3克、白糖20克、食盐1-2克、生姜1片。
〔功效〕用于小儿风寒泄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萝卜茶
〔配方〕红萝卜、茶叶适量。
〔功效〕用于治婴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陈皮茶
〔配方〕茶叶45克、陈皮15克。
〔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细末绿茶
〔配方〕绿细末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细菌性痢疾。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蜂蜜茶
〔配方〕绿茶5克、蜂蜜30克。
〔功效〕用于小儿痢疾。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醋茶儿宁方
〔配方〕茶叶3克,陈醋1毫克。
〔功效〕和胃、止痢、散淤。可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绿茶解毒剂
〔配方〕绿茶适量。
〔功效〕消热解毒,化食导滞。主治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儿茶消食散
〔配方〕孩儿茶不拘多少。
〔功效〕清热,化痰,消食。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婴儿泄泻绿茶方
〔配方〕云南绿茶1克。
〔功效〕清热、消食、止泻。主治婴幼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麦茶
〔配方〕炒大麦芽30克,茶叶8克(炒焦)
〔功效〕消食止泻。主治小儿伤食腹泻,粪便稀溏,杂有残渣和乳块,气味酸臭如败卵,嗳气,纳呆。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鲫鱼茶
〔配方〕茶叶120克、鲫鱼1条。
〔功效〕用于小儿肾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百草霜茶
〔配方〕银花、白矾、红辣椒、百草霜各等分。
〔功效〕用于小儿头面部皮肤化脓性炎症,皮肤流脓等。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末茶
〔配方〕茶叶末适量。
〔功效〕用于婴儿湿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浓茶
〔配方〕茶叶5克。
〔功效〕治小儿口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钩藤茶
〔配方〕绿茶1克、钩藤10克、蜂蜜1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癫痫。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明矾茶
〔配方〕红茶5 克、明矾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癫痫。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涂茶
〔配方〕茶油适量。
〔功效〕治小儿癣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术茶
〔配方〕绿茶2克、白术12克、甘草3克。
〔功效〕用于小儿流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七味茶
〔配方〕滑石、黄丹、樟脑、轻粉、松脂和五倍子各等分。
〔功效〕治小儿脓疱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盐蛋茶
〔配方〕茶叶8克、食盐3克、鸡蛋2只。
〔功效〕用于小儿遗尿。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枣茶(一)
〔配方〕茶叶5克、红枣15枚、白糖10克。
〔功效〕用于小儿遗尿。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茶叶盐糖散
〔配方〕茶叶15克、青盐3克、白砂糖9克、三棱9克、雷丸9克。
〔功效〕杀虫消积。主治绦虫、钩虫、蛔虫所致的虫积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苦茶葱须汤
〔配方〕滑石、黄丹、樟脑、轻粉、松脂、苦茶10克、葱须2根。
〔功效〕清热、镇惊。主治小儿无故惊厥。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盐蛋茶
〔配方〕茶叶8克、 食盐3克、鸡蛋10枚。
〔功效〕补精强骨。主治小儿夜尿,腰膝酸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朱砂茶
〔配方〕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细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夜啼。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小饼茶
〔配方〕陈茶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夜啼。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茶(五)
〔配方〕烂茶叶和五倍子各等分。
〔功效〕用于小儿痘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梅花茶
〔配方〕绿茶0.5克、白梅花3克、蜂蜜25克、大枣30克。
〔功效〕用于小儿痘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僵蚕茶
〔配方〕绿茶0.5克、白僵蚕、甘草各5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小儿急慢性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木芙蓉花茶
〔配方〕绿茶1克、鲜木芙蓉花10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须苦茶
〔配方〕苦茶10克、葱须2根。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须茶
〔配方〕茶叶、葱须适量。
〔功效〕治小儿无故惊厥。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鸡子清茶
〔配方〕泡过的茶叶、五倍子等分,鸡子清适量。
〔功效〕治小儿痘毒。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银糯茶
〔配方〕金银花6克,香糯3克,杏仁3克,淡竹叶3克,绿茶1克。
〔功效〕宁心除烦,治小儿夏季热。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苹果茶(二)
〔配方〕鲜苹果1只。
〔功效〕健脾止泻。治小儿水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柏叶茶-
〔配方〕柏叶3~6克。
〔功效〕治小儿洞痢。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散疹茶
〔配方〕生地90克,苍木,9克,茶叶10克。
〔功效〕治小儿风疹块、荨麻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萝卜香菜茶
〔配方〕胡萝卜120克,香菜1 克,荸荠60克
〔功效〕治小儿麻疹热毒。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黄连茶调散
〔配方〕胡黄连、绿茶适量。
〔功效〕治小儿目赤红肿等。
黄豆芽茶
〔配方〕黄豆芽2两,生车前草1两,陈茶叶5分。
〔功效〕治小儿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藿香竹茹茶
〔配方〕藿香、竹茹各2钱,生姜1片。老茶叶少许。
〔功效〕治呕吐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罗汉果茶(二)
〔配方〕绿茶1克、罗汉果20克。
〔功效〕用于小孩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淡竹叶橄榄茶
〔配方〕绿茶1克、淡竹叶25克、橄榄15克、红糖2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百日咳。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鸡蛋茶(五)
〔配方〕绿茶15克、鸡蛋2只。
〔功效〕为小儿咳嗽、哮喘的辅助食疗。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米泔茶
〔配方〕茶子和米泔适量。
〔功效〕祛痰平喘。用于治小孩气管炎咳喘,鼻翼翕动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儿茶
〔配方〕儿茶、补液适量。
〔功效〕治小儿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茶油涂
〔配方〕茶油适量。
〔功效〕治小儿腹胀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龙骨孩儿茶
〔配方〕轻粉、孩儿茶、龙骨各2钱,冰片1钱。
〔功效〕治婴儿湿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胡黄连茶
〔配方〕胡黄连、茶叶适量。
〔功效〕治婴儿赤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乌梅炭小茶
〔配方〕乌梅炭、枯矾、小茶各9克,硼砂1.5克。
〔功效〕用于小儿溃疡性口腔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陈醋茶
〔配方〕茶叶3克、陈醋1毫升。
〔功效〕用于小儿蛔虫腹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火罐曲茶
〔配方〕茶油2-3滴。
〔功效〕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消导气滞,安蛔镇痛,调节脏腑功能。用于小儿蛔虫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叶茶
〔配方〕茶油50毫升,葱叶50克。
〔功效〕用于小儿蛔虫病。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细粉绿茶
〔配方〕绿茶细粉1克。
〔功效〕用于单纯性婴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干姜丝茶(二)
〔配方〕绿茶3克、干姜丝3克。
〔功效〕用于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醋浓茶
〔配方〕浓绿茶2 毫升、食醋20毫升。
〔功效〕用干小儿轻症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茶(四)
〔配方〕茶叶5克、五倍子10克。
〔功效〕用于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糖茶(七)
〔配方〕茶叶15克、红糖20克。
〔功效〕消食解毒利尿。用于因饮食积滞所致的小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姜盐茶
〔配方〕绿茶3克、白糖20克、食盐1-2克、生姜1片。
〔功效〕用于小儿风寒泄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萝卜茶
〔配方〕红萝卜、茶叶适量。
〔功效〕用于治婴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陈皮茶
〔配方〕茶叶45克、陈皮15克。
〔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细末绿茶
〔配方〕绿细末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细菌性痢疾。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蜂蜜茶
〔配方〕绿茶5克、蜂蜜30克。
〔功效〕用于小儿痢疾。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醋茶儿宁方
〔配方〕茶叶3克,陈醋1毫克。
〔功效〕和胃、止痢、散淤。可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绿茶解毒剂
〔配方〕绿茶适量。
〔功效〕消热解毒,化食导滞。主治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儿茶消食散
〔配方〕孩儿茶不拘多少。
〔功效〕清热,化痰,消食。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婴儿泄泻绿茶方
〔配方〕云南绿茶1克。
〔功效〕清热、消食、止泻。主治婴幼儿腹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麦茶
〔配方〕炒大麦芽30克,茶叶8克(炒焦)
〔功效〕消食止泻。主治小儿伤食腹泻,粪便稀溏,杂有残渣和乳块,气味酸臭如败卵,嗳气,纳呆。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鲫鱼茶
〔配方〕茶叶120克、鲫鱼1条。
〔功效〕用于小儿肾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百草霜茶
〔配方〕银花、白矾、红辣椒、百草霜各等分。
〔功效〕用于小儿头面部皮肤化脓性炎症,皮肤流脓等。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末茶
〔配方〕茶叶末适量。
〔功效〕用于婴儿湿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浓茶
〔配方〕茶叶5克。
〔功效〕治小儿口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钩藤茶
〔配方〕绿茶1克、钩藤10克、蜂蜜1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癫痫。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明矾茶
〔配方〕红茶5 克、明矾5克。
〔功效〕用于小儿癫痫。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涂茶
〔配方〕茶油适量。
〔功效〕治小儿癣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术茶
〔配方〕绿茶2克、白术12克、甘草3克。
〔功效〕用于小儿流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七味茶
〔配方〕滑石、黄丹、樟脑、轻粉、松脂和五倍子各等分。
〔功效〕治小儿脓疱疮。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盐蛋茶
〔配方〕茶叶8克、食盐3克、鸡蛋2只。
〔功效〕用于小儿遗尿。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红枣茶(一)
〔配方〕茶叶5克、红枣15枚、白糖10克。
〔功效〕用于小儿遗尿。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茶叶盐糖散
〔配方〕茶叶15克、青盐3克、白砂糖9克、三棱9克、雷丸9克。
〔功效〕杀虫消积。主治绦虫、钩虫、蛔虫所致的虫积症。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苦茶葱须汤
〔配方〕滑石、黄丹、樟脑、轻粉、松脂、苦茶10克、葱须2根。
〔功效〕清热、镇惊。主治小儿无故惊厥。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盐蛋茶
〔配方〕茶叶8克、 食盐3克、鸡蛋10枚。
〔功效〕补精强骨。主治小儿夜尿,腰膝酸痛。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朱砂茶
〔配方〕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细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夜啼。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小饼茶
〔配方〕陈茶叶适量。
〔功效〕用于小儿夜啼。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茶(五)
〔配方〕烂茶叶和五倍子各等分。
〔功效〕用于小儿痘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梅花茶
〔配方〕绿茶0.5克、白梅花3克、蜂蜜25克、大枣30克。
〔功效〕用于小儿痘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白僵蚕茶
〔配方〕绿茶0.5克、白僵蚕、甘草各5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小儿急慢性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木芙蓉花茶
〔配方〕绿茶1克、鲜木芙蓉花10克、蜂蜜25克。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须苦茶
〔配方〕苦茶10克、葱须2根。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葱须茶
〔配方〕茶叶、葱须适量。
〔功效〕治小儿无故惊厥。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五倍子鸡子清茶
〔配方〕泡过的茶叶、五倍子等分,鸡子清适量。
〔功效〕治小儿痘毒。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银糯茶
〔配方〕金银花6克,香糯3克,杏仁3克,淡竹叶3克,绿茶1克。
〔功效〕宁心除烦,治小儿夏季热。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苹果茶(二)
〔配方〕鲜苹果1只。
〔功效〕健脾止泻。治小儿水泻。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柏叶茶-
〔配方〕柏叶3~6克。
〔功效〕治小儿洞痢。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散疹茶
〔配方〕生地90克,苍木,9克,茶叶10克。
〔功效〕治小儿风疹块、荨麻疹。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萝卜香菜茶
〔配方〕胡萝卜120克,香菜1 克,荸荠60克
〔功效〕治小儿麻疹热毒。
[转载]儿科药茶治疗推荐
黄连茶调散
〔配方〕胡黄连、绿茶适量。
〔功效〕治小儿目赤红肿等。

       食物的“性”

      食物“气”或“性”与药性“四气”或“四性”说相一致。 古人按寒、凉、(平)温、热基本上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气质或性质。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载的食性很多,如大热、热、大温、温、微温、平、凉、微寒、大寒等,只是表明食物性能方面的差异程度,而无明显界限。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从生活与临床应用食物经验看,寒凉性质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食物属于阳性,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

      食物的“味”

      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的主要味道,仍概括为“五味”,即:酸(涩)、苦、甘(淡)、辛、咸。五味的作用与药物“味”的作用相一致。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咸软等。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甘味(甘味食物具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等。)食物最多,咸味(咸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龟肉等。)与酸味(酸(涩)味食物具有敛汗、涩精、止泻、缩小便的作用,如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次之,辛味(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更次之,苦味(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降气等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较少。

     此外,还有淡味,中医将之归于甘味范围,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西瓜、冬瓜、茯苓、黄花菜、薏苡米等。

     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概念,系指食物的特殊嗅味,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芫荽、香椿、茴香等食物,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不同于药物“味”的作用方面,尚有:辛味食物(如辣椒、胡椒),苦味食物(如苦瓜),尚有健脾作用;咸味食物(如鱼、虾、蟹),尚有补肾,养血分作用。各种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这表明了食物作用的多样性。至于五味的阴阳属性,则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食物的归经

      食物的“归经”也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归经显示某种食物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部位等的突出作用,它表明食物的重点选择性。实际上这是古人对食物作用选择性的认识,是食物作用的内在规律。中医还认为,食物的归经与“味”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物化之常也。” 。 一般情况下:

      辛味食物归肺经,用辛味发散性食物(如葱、姜、芫荽等)治疗表证、肺气不宣咳嗽症状;

     甘味食物归脾经,用甘味补虚性食物(如红枣、蜂王浆、山药等)治疗贫血、体弱症状;

      酸味食物归肝经,用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等)治疗肝胆脏腑等方面疾患;

     苦味食物归心经,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等)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

     咸味食物归肾经,用咸味食物(如甲鱼、昆布、海藻等)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患(如甲亢、糖尿病等疾患)。

     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概念与食物的气与味有密切关系。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作用趋向。一般来说,质地轻薄、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多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 (如姜、蒜、花椒等),具有发散、宣通开窍等功效,如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感冒,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反之,质地沉实,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多具有沉降的作用趋向(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具有清热、平喘、止咳、利尿、敛汗、止泻、补益等功效,如西瓜清热而治热病烦渴,冬瓜利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收敛而止泻痢等。根据三百多种常用食物统计数字表明,具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食物的补泻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概念,—般是泛指食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这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散热、开窍、辟秽(防疫)、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行气、散风、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根据常用的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分析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由此看来,中医营养手段不仅为补虚扶正,更大程度是为了泻实祛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