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湾陶符

 陈禾塬 2013-07-31
杨家湾陶符: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雏形
 本报记者   张  虹

图为1981年在杨家湾遗址发现的陶器刻画符号

  “一片甲骨惊世界,千年帝都见真容。”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的一次考古发现,让中国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闻名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近百年之后,考古工作者在宜昌杨家湾遗址发现的陶器刻画符号, 把中国文字的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被专家们认定为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雏形。

  (一)
  
  杨家湾陶符的发现比公开披露的早13年
  
  “     ”似贝、“     ”似爪、“    ”似弓……9月15日,在宜昌博物馆余秀翠的办公室里,记者第一次目睹这些当年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在一沓微微泛黄的信笺纸上,记录着首批从夷陵区杨家湾遗址出土陶器上发现的刻画符号及原始分析资料,这些均出自考古专家、原宜昌博物馆副馆长余秀翠之手。
  
  1994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公开披露:湖北省考古工作队在宜昌杨家湾发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消息在国内激起一阵波澜。消息中的“象形文字”指的就是杨家湾陶符。
  
  “其实,杨家湾陶符的发现时间比媒体披露得更早。那是宜昌考古队在本土的重大发现。”余秀琴的话令人为之一振。
  
  时光倒回1981年3月,为配合葛洲坝库区抢救性发掘,从武汉大学考古系毕业刚进入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工作数月的余秀翠,和同事刘信珍(现任枝江博物馆馆长)、杨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李兵(现为宜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道,在队长高应勤的带领下,前往夷陵区杨家湾、下岸溪、北庙子等地进行发掘。
  
  “我们已隐约嗅到了'宝物’的味道,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惊喜。”20多年过去,余秀翠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原来,考古队在此前的普查中发现,杨家湾一带散落着大量红色和黑色陶片,且周围土色较黑,柑橘树十分密集,从地表情况推断,这一带很可能是古人生产活动频繁的聚居地。
  
  “试掘开始那天,天色阴沉,后来还飘起了蒙蒙细雨,不过这丝毫没有冲淡我们寻宝的热情。” 回忆起当年的发掘经历,余秀翠难掩内心的兴奋。“惊喜出现在7天后。挖到60厘米深度,开始出现少量陶片,挖到第三层时,大量的彩色陶片出土了……”
  
  “我们一直紧盯着那些大大小小甚至支离破碎的陶片,一块残缺的红色陶片上,似乎有不规则的白色纹路和符号”,这引起了余秀翠的注意。随后,她和队友们在其他陶圈足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纹路和符号。
  
  陶圈足底外部刻画着大量象形及抽象符号,这一定有着特殊的含义。大家很快联想到在甘肃、青海等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河南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以及山东大汶口遗址中出现的刻画符号,杨家湾遗址的刻画符号会不会也是类似的象形文字呢?
  
  历时4个月的试掘结束后,考古队在杨家湾一带发掘出土大量石器、玉器和彩陶1095件,其中74件彩陶上有刻画符号。在整理研究中大家吃惊地发现,这个新石器遗址的时代相当于大溪文化(因巫山大溪得名)的中期,属于大溪文化的鼎盛时代,距今6000年左右,它比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早了2000多年。

[NextPage]
  
  (二)
  
  从杨家湾陶器刻画符号到“陶文”的猜想
  
  湖北境内首次出土刻画符号!大溪文化遗址的重要发现!两年后,关于宜昌杨家湾遗址的考古发现成果在1984年第4期《江汉考古》上发表。不过,由于当时对这些刻画符号是否属于文字尚无定论,加之信息开放的程度有限,这一消息并没有传播开来。
  
  这些刻画符号到底是什么?算不算正规的文字?象形文字之前是否还有更早的文字?有人甚至大胆猜想,这些会不会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时留下的某种信息密码……杨家湾遗址的这次发现给考古界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古文字,我研究不多。”为了进一步揭开陶符的神秘面纱,余秀翠专程前往武汉,多次拜访自己的恩师——武汉大学古文学家夏渌教授。
  
  通过和甲骨文、金文等大量古体文字的比对,夏渌教授惊喜地发现:杨家湾陶符和象形文字有大量共性特征。以甲骨文为例,汉字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从象形、会意为基础向形声化发展。在杨家湾发现的74件陶符,不少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征。如:“    ”,形似电;“      ” 形似花;“      ”,会意玉等。
  
  学术界普遍认为,真正文字的出现,是在摆脱单纯的图画性质而形成特殊符号体系的时间。象形文字与绘画记事相比,虽然都是用线条描绘一定的事物,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开始既是图画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代表语言音义结合的词汇。夏渌教授认为,杨家湾陶符的线条特征显然已突破了图画的范畴,是图画形体简单化、定型化、符号化的演变。这些具有原始记录符号性质的刻画,虽然还远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但也是萌芽状态的文字,或称之为象形文字的一种雏形。
  
  那沓已发黄的长达19页的信笺纸,是余秀翠后来潜心研究两年整理出来的关于杨家湾陶符的分析报告,一直没有公开发表。在报告的标题中,她第一次将这些刻画符号定义为“陶文”。
  
  “文字的产生到基本完成成为一个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起初人们在不断的劳动中为了帮助记忆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简单的原始记事符号,这应是象形文字的另一种类型。这种抽象化的先天符号应是最早使用作为文字工具的一种。”余秀翠在报告中阐述了当时认为“还不甚成熟”的观点。后来一系列考古发现和研究证实了她和队友们最初的猜测。

[NextPage]
  
  (三)
  
  杨家湾陶符随三峡抢救性发掘名扬天下
  
  10年后,三峡库区抢救性发掘全面展开,在杨家湾发现的大量陶器刻画符号,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1994年,湖北省考古队在杨家湾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发现了170余种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和1981年的发现一样,这些符号记录当时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复述和描绘,代表固定的含义,有一定的规则。从笔画运用来看,不仅有直笔,还有大量运用圆笔,与殷墟甲骨文中的许多符号十分接近。许多专家认为,杨家湾陶器刻画符号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雏形。
  
  “中国文物科学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林小安是国内考古界的权威人士,他认为杨家湾刻画符号与甲骨文应该有渊源关系,甲骨文很可能是从这类刻画符号演变而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的观点与此一脉相承。”后来接受记者采访的原宜昌博物馆馆长高应勤告诉记者。
  
  2005年《重庆商报》刊载的“巴文化惊世大猜想”系列报道中,曾大篇幅提到杨家湾陶符的发现:“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理学博士邓辉断定,其中一个字符正是甲骨文的'升’字,刻符的上半部是甲骨文的'贝’字,下面的'一’横很可能是一个数字刻符。代表原始货币的贝与计量单位同时出现在一个字上,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巧合。”
  
  “曾接触过甲骨文的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天机,杨家湾的陶刻符号怎么跟甲骨文这么亲?鱼网、火、数字等刻符,甲骨文几乎是其翻版复制品!”
  
  那次发现也进一步印证了余秀翠的观点,“杨家湾陶器部分符号和山东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很可能都同属原始汉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在余秀翠的报告里,列举了杨家湾陶符与古体汉字之间的众多相似之处,并将杨家湾刻画符号分为8大类型。
  
  自然类:主要为水波或闪电形的刻画符号。
  
  植物类:主要为谷穗、垂叶、花瓣、野草等。
  
  动物类:主要为形似水波的蛇形符号,其中贝壳刻符出现多次。
  
  人体类:笔简意赅,人形凸现。
  
  工具器物类:鱼钩、鱼网、舟形、弓箭形状的刻符较多。
  
  数字类:画符简单并出现较多。
  
  复杂结构类:形如原始结构的房屋等。
  
  不规则类:通常是烧陶成器后刻画上去的符号。
  
  或似雷电,惊天霹雳;或似江水,波涛起伏;或似垂叶,羞羞答答;或似嫩芽,刚刚破土;或似人形,田间劳作;或似贝壳,熠熠生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刻画符号,勾勒出一幅幅6000多年前峡江岸边灿烂丰富的自然风物和生活图景,呈现出一种原始的美学观念。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浩浩长江,文明史可鉴。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漫长岁月,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开始,经历了绘画记事到象形文字、形声结合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六义”制字原则的成熟文字。杨家湾陶符以“甲骨文先行者”、“中国最早象形文字雏形”的惊世姿态,为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提供了佐证,同时也是祖先们创造长江文明的历史见证。这是宜昌的骄傲,这是中国的骄傲!
  
  备注:“六义”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