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以后才明白,Pentax就是好玩儿

 迷糊128 2013-08-01

 

从任何角度说,俺都无法和坛子里的宾德玩家相提并论。虽然俺喜欢宾德,但胶片机只玩过MX,数码只玩过K10D. 镜头最贵的只买过50-135mm/f2.8,还卖掉了。换过几款50mm老头,也一个没留住;现在手里只剩下了这款铁疙瘩 - SMC Pentax-A 28-135mm/f4, 160加元淘的。试了试,觉得值;除了重点,最近对焦远点,没什么大的缺点,尤其是最大光圈可用,宾德色彩,手感一流。值得一玩儿。

五年前买来K10D,折腾到现在手里的宾德器材越来越少,个中原因有这么几条:

。镜头贵。什么公主,星头,动辄上千,和手头的几十,上百淘来的老头比,实在说服不了自己砸钱呀
。机身对焦不给力。就认为这,好好的535卖掉了,而且再也没有兴趣进任何AF头
。机身毛病多多。反光镜倾斜,保修过了之后才发现;对焦何止不准,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多亏了无忌的哥们分享经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全部搞定。

虽然缺点多多,这么多年也没正经玩过几次(快门次数不到五千),俺还是舍不得和宾德说白白,个中原因也有这么几条:

。K10D好玩呀。。。无论手感,做工,机身尺寸,布局,好看又好用,真算得上经典!!
。机身防抖,太好用了。二十块的老镜头,一样防抖!俺所有的拍摄,几乎都是手持完成的,这在没有防抖功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用老镜头,大大的合焦提示,明亮的对焦屏,舒服! 对比D300S,你就能体会到用手动头在K10D上合焦指示的好处。
。LCD显示虽然分辨率没有后来的相机高,但色彩和反差极好,和D300S的高分辨率的大屏相比,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快门很轻(和D300S比),几乎感觉不到震动。
。宾德的色彩,很迷人,舒服!

所有这些,在满足俺“玩儿”的欲望上,够了。

但是,和尼康D300S比,K10D输在对焦,精确,稳定,速度。换句话说,K10D是个很“好玩"的机器,却不是一部可以胜任专业要求的机器,甚至不是一部可以给人信赖感的机器,像一个聪明而又捣蛋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会突然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给你什么恶作剧。

俺和宾德的关系,就是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犹犹豫豫地走到了现在。既然舍不得彻底放弃,那就在还有的玩儿的时候,继续玩下去吧。

除了这只宾德原厂的老头之外,俺还有一支前几年花了200加元淘的腾龙SP 180mm/f2.5 LD(IF)三十五周年纪念版的镜头。 当初用这只镜头替下了尼康著名的180/2.8AF,其实也是出于好玩。俺喜欢这只镜头的外观,手感,焦外,明亮的大眼睛。成像虽然没有尼康那支那么锐,但也很明丽出彩。不过,在K10D上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还是禁不住宾德好玩的诱惑,又进了一枚DA14/2.8,试用之后很失望,可能是个体差异。主要是糊的利害,找不到焦点。特别是边角。大光圈就别提了,即使缩小到8也不行。用了不到三个月,出了。

Pentax的器材折腾到此为止,俺觉得经过这次DA14的折腾,俺和宾德的缘分真的到此为止了。

现在宾德器材手里只剩下28-135mm/f4,和后来淘到的“太白金星” - Pentax-F* 300mm/f4.5 ED(IF),新淘到的Pentax-F红字70-210mm/f4-5.6,加上腾龙180/2.5LD(IF)三十五周年纪念版。

最后,附上三只镜头的规格,供参考。

1) SMC Pentax-A 28-135mm/f4


Optical construction (Elements - Groups) : 17 - 15
No. of Diaphragm Blades : 6
Minimum Aperture : 22
Closest Focusing Distance : 1.7 m
Maximum Magnification : 0.33 x
Filter Diameter : 77 mm
Maximum Diameter x Length : -- x 112 mm
Weight : 820 g

 据自己的使用体会,发现此镜在50-135mm段的解析度很好,最大光圈可用,反差稍弱,收小半档光圈后明显改善,一直到光圈11都很好。出乎意料的是光圈16画质下降明显,几乎不可用。28-35段解析度较弱,要收小光圈至5.6方可。各焦段5.6,8,11成像质量非常接近。色彩还原即使是最大光圈也不逊色。值得一提的是没有焦点漂移。在弱光下的表现也令人欣喜。

2) Pentax-F* 300mm/f4.5 ED(IF)

Optical Formula 9 elements in 7 groups
Aperture Range f/4.5 ~ f/32
Number of Aperture Blades 8
Minimum Focusing Distance 2.0 m
Maximum Magnification 0.17 X
Special Features extra-low dispersion element(s),
internal focusing Mechanics
Filter Diameter 67 mm
Maximum Diameter 84 mm
Length 160 mm
Weight 880 g
Special Features tripod collar, AF/MF clutch
Accessories
Cap plastic clip-on cap, 67 mm
Fitting Hood(s) built-in hood
Fitting Case(s) soft case: SS10-22

这只头用的时间不长,但印象极好。无论光学,机械,体积,重量,外观,做工,都无可挑剔。成像极其细腻,油润,浓郁。色散控制极佳。经得起放大。最大光圈可以放心使用。

3) Tamron SP 180mm/f2.5 LD (IF) 三十五周年纪念版

     Lens Model                 63B
     Focal Length                 180mm
     Aperture Range              f/2.5 — 32, AE
     Angle of View 13°
     Optical Construction(Groups / Elements) 7 / 10
     Min. Focus from Film Plane        47.2" (1.2m)
     Macro Mag. Ratio —
     Filter Size                 77mm
     Diameter                 3.2" (81.5mm)
     Length at [w/Nikon mount]        4.7" (119.5mm)
     Weight                  28.2 oz. (800g)

 关于这只头,还要再说几句。据说这只纪念版的产量只有3000枚。很多职业摄影师都抱怨这只镜拍人像太锐了。该头眩光控制很好,内对焦。使用两片LD镜片。腾龙使用独特的“球面像差补偿镜组"使得该镜在近距离也保持锐利。光学性能上和尼康180/2.8并驾齐驱。个人感觉这只头的焦外非常柔和。准确对焦较难,一旦对准,各档光圈都锐利无比。玩这只头的乐趣就是欣赏100%放大的细节,绝对震撼。


最后,多谢各位光临捧场!

*****************************************************************************************************

白与黑,远与近,虚与实,弱与强,畅快与压抑,自由与枷锁,祝福与诅咒。。。


28-135人像。


腾龙SP 180mm/f2.5 LD(IF)。


宾德DA 14mm/f2.8 LD(IF) 最大光圈。


宾德F 70-210mm/f4-5.6


太白金星是俺最满意的镜头。


在二期的开头,先要感谢所有支持俺的朋友,这个帖子能坚持到今天,离不开各位的捧场。恕不一一列出很多熟悉的名字,在此一并致谢。

二期的内容,其实和一期的初衷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两年前开这个帖子时,手里只剩下了K10D和SMC A 28-135/4,加上一只腾龙SP180/2.5。那时闲得无聊,到附近的社区学院上了两门摄影课,对摄影重新有了点儿兴趣,于是开了这个帖子,其实是想说两件事:一是玩K10D的体会:好玩儿的相机,派不了大用,仅此而已;二是无论什么镜头,其实都可以玩出点儿乐趣来。谁知玩儿着玩儿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帖子见证了俺两年来玩儿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伴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换和对摄影很缓慢的领悟和进步。到现在,俺是把此帖当成一个作业本,不管什么题材内容,只要自己觉得有点儿意思,就放上去,完全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在同时,在似乎没完没了的器材测试的同时,其实俺很清楚,任何器材都只是工具而已,俺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器材,而是通过这些器材能在摄影技艺上有点儿收获。所以虽然有时候自嘲是器材党,但对手里不常用或重复的器材,俺几乎从不保留。当然,有人会说,你现在同时玩D800/5D3/K5/NEX5N,难道不是重复?这个问题的确难以回答。实际上,搞了这么多不同的系统,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是俺刻意想要这样玩法,如果看了一期,可能就知道为什么俺这么说。摄影是个花钱的爱好,搞这么多系统的确有些浪费。但好在除了机身D800/5D3和少数镜头之外,俺玩的多数镜头和机身都是淘来的,价格比正常市价低很多,所以算下来并没有花费太多,而器材的进出还经常小有赚头,这样才让俺得以继续玩下去。至于最后会不会保留所有系统,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每个系统都有其优势,现阶段真的难以取舍。所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俺暂时还会保留所有四个系统,直到有一天,发现某个系统最适合自己,而其他系统都开始坐冷板凳,俺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不用的系统出掉。

这里不妨简单说说目前俺手里的这4个不同系统,和一点儿使用下来的体会。

宾得K5

  俺用K5取代了K10D,不觉得有什么遗憾。色彩上,K10D的确更好,这点不必否认,但除此之外,K5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K10D,特别是在分辨率、动态范围、对焦精度和高感方面,提高得太明显了。而这几点,对最终的像质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虽然怀念K10D的色彩,俺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它。K5的像质,如果和D800/5D3比,放大到同样尺寸,在俺看来,没有比不过的道理。在从K10D刚刚转向全幅佳能5D的时候,俺明显感觉到像质的提升,还以为是全幅所带来的。但有了K5之后,俺明白了,其实35mm全幅和APS截幅的真正区别,不是在画质,而是视角,是镜头。全幅的好处在于可以正常使用35mm镜头,而截幅加了系数之后,原镜头的特性和使用范围就完全改变了,至于景深和虚化其实还是次要。因为多数俺喜欢的镜头都是35mm镜头,所以全幅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以正常的方式使用这些镜头。

  现有的配K5的镜头:

  适马8-16/4.5-5.6、宾得60-250/4、红字F50/1.4、S-M-C Takumar 120/2.8、Helios-44-2 58/2。

佳能5D3

  对佳能系统,俺是个新手。5D3是个很平衡的机器,在俺看来,除了动态范围不及D800,特别是在还原暗部细节时经常会遗憾地发现很脏的彩色噪点,因此5D3很忌讳曝光不足这个最大的弱点之外,5D3还是非常好用的机器。实际使用时俺最喜欢它的静音快门的设计。非常有用。这一点D800就显得太“冲”了,快门声音不仅大,而且震动也大,对手持效果会有一定影响,拍摄安静场合也不太合适。当然,俺喜欢5D3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可以转接其他镜头,并且可以实现自动曝光和对焦辅助确认。

  现有的镜头:

  EF 17-40/4L、EF 50/1.8 一代、EF 85/1.8、Leica Elmarit-R 28/f2.8 E48、Leica Summicron-R 90/f2 E55、Olympus OM Zuiko 90/2 Macro。

尼康D800

  D800的优势在于它的高像素。高像素并没有带来当初传说的对电脑硬件的过高要求,实际使用上和一般的数码相机没有太大区别。糊片比例在俺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同。除了连拍弱些,这台相机没有明显弱点。有人说它的高感不好,其实这取决于你是要更多的细节还是要更少的噪点,D800选择了保留更多的细节而牺牲部分高感,无可厚非。通过适当的后期,D800高感至ISO6400的像质还是完全可用的。

尼康口镜头:

Nikkor AIS 35/2、S.C 55/1.2 AI'd、Micro-Nikkor AIS 55/2.8、Leica Macro Elmarit-R 60/2.8一代、Elicar V-HQ 90/2.5 Macro、Contax Carl Zeiss T* Vario-Sonnar 80-200/4 MMJ。

索尼NEX-5N

之所以要买这台机器其实一来是手里没有一台便携的机器,二来又有几个佳能和美能达老头,三来就是价格很便宜($300套机),实在觉得合算。用了几天下来,觉得这台小机器真的不错,体积够小,使用方便,画质优秀,还可以玩老头,一举多得。唯一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是阳光下取景很困难。另外,如果玩转接,太长太重的镜头不合适,俺觉得85mm是最长的焦距。俺把佳能135/2.5接上就觉得不容易持稳了。试过的美能达58/1.4和85/1.7在这台机器上的表现都很好,而且操作很方便,平衡感不错。

现有镜头:

Sony E 18-55 OSS

在这四个不同的系统中,除了Sony是为了便携以外,其他三个系统,Pentax的焦段覆盖最广。虽然画幅小点儿,但却是非常有实力的组合。其中红字50/1.4是俺用过的最锐利的标头,适马8-16是俺用过的最好的超广角变焦镜头,具有神奇的色彩和悦目的反差;而625则是这个焦段里成像风格俺最喜欢的变焦,锐利而优雅。因为这支镜头,俺连曾经最喜欢的钛白金星(F*300/4.5)都出掉了。

俺对5D3的好印象与日俱增,非常平衡好用的相机。除了前面提到的静音快门,它的LCD在室外看片仍然清晰悦目,比起其他几部相机要好出很多。无论自动手动,本家镜头还是转接镜头,应该说,5D3上用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出片率还是蛮高的。俺对自动聚焦要求不高,但对5D3对焦的干净利落还是非常赞赏。

D800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它的高像素。因为此,D800只有在需要高像素的时候才会有实际的用处。目前配合D800的几只镜头,都在俺最喜欢的镜头之列。不期望D800能担纲全能,如果能和这几只镜头组合好,俺就知足了。

三只Leica镜头的加入,把已有的镜头组合打乱了,也让D800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这三支镜头,虽然在莱卡世界里属于低价范围,但其品质却着实令人惊讶。它们可能会成为以后一段时间里俺所用的主要镜头。俺承认,俺已经被它们迷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