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浅析《灵枢》九刺、十二刺、五刺的临床应用《灵枢?官针》篇记载的针刺方法颇多,其中有以九针应病情况九变的九种针刺方法——九刺;适应十二经病证的十二种针刺方法——十二刺;依五脏的病变采取的五种针刺方法——五刺这些刺法形为了便于学习,用简表形式列出:式多种,方法复杂,意义重叠、给学习和运用带来不便。为了与《针灸学》书中的针刺方法相统一,我学习后,简单地作一归纳,兹介绍如下:1、二十六刺意义:九刺简表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 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燔刺五输穴中荥穴、输穴、背俞穴病在上取之下,刺霄输刺经络之间有结聚的病经刺皮下小络之血脉刺肌肉的间隙切开局部1浓疡淡刺皮肤左病刺右、右病刺左随哺处取穴经脉脏腑疾患六腑疾患,广义:身体各部位疾息经棘病有瘀血之征肌痹痈胂脓塞虚缓证侯痹证寒痹偶刺报剌依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剌短剌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偶为双敌.前后相对配穴痛处针刺为“报”恢:恢复原功能之意三针同用轻扬的刺法实为横刺法输泻邪热接近骨之意浮浅刺入一F’肢内侧为阴正传配合刺赞助消散之意前后配刺,...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灵枢?官针》十二刺的应用举隅《灵枢》是《黄帝内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全面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摄生等问题,并详述了脏腑、精、神、气、血、津液的功能和病理变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及人体内部协调统一的整体观念,而其最突出的特点则是更详实地阐述了经络理论和刺法。其中《灵枢?官针》篇分别介绍了九种针具的适应症和各自的性能,还详细谈到了适应不同病情变化,不同的经脉病患,不同的脏器病患,邪气的深浅程度等应采取的各种针刺方法,如适应九变的九刺法、适应十二经病变的十二刺法和适应五脏疾病的五刺法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刺法对指导针灸临床,提高针灸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齐刺、扬刺、傍针刺《灵枢?官针》篇谓:“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傍针刺者,直刺傍针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此三种刺法同为多针聚刺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原发性三...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
运用《内经》十二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腰腿疼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年运用《内经》十二刺法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人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5岁,平均42.6岁;首次发病者18例,反复者27例;病程3-25 d;椎间盘突出位置在L3/L4者2例,L4/L5者20例,L5/S1者23例。1.2诊断标准症状和体征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治疗方法穴取阿是穴。患者棘突和棘间及椎旁压痛点采用短刺、齐刺方法,得气后尽量使针感向下肢传导。臀部及下肢的压痛点采用恢刺法。患者诉麻木区域采用直针刺,针尖方向朝躯干。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令其抬起患肢最大角度,视其疼痛受限之处予恢刺,再询问患者如另有疼痛受限之处再予以恢针,此亦恢刺、报刺结合。3疗效观察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医药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