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篱笆引来好邻居”

 啸海楼 2013-08-05

“好篱笆引来好邻居”

木然 今天 14:17

宽容是伟大的美德,也正因为如此,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会把宽容纳入自己的门下。亚里士多德把宽容视为良好公民的品质,柏拉图把宽容视为精英的品质。

近现代社会以来,宽容又在宗教那里占了一席之地。宗教宽容是美德中的美德,是美德之佳酿,美德之极品。自由主义者说宽容是自由主义的必然产物,可自由主义宽容的源头却直接来自于宗教。“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的这一名言警句表面看来是上帝不再管人间的烦心事,实则是以上帝的名义宽容了人类的恶行,这是宗教的功劳而不是自由主义的功劳。

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把宽容从宗教那里偷运过来已经是大逆不道,自由主义强调宽容又是个人主义的宽容,这就把宽容视为不顾历史、不顾事实的抽象漂浮物了,显得太没文化。

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思想家迈克尔·沃尔泽就是批评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写的一本小册子《论宽容》从根子上对自由主义的宽容进行了剖析。这本书字数不多,翻译过来的字数也就8万多字,影响却是世界一流。

(资料图: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迈克尔·J·桑德尔的评价是:“迈克尔·沃尔泽以特有的精辟性揭示了宽容不是一种唯一证明为正确的哲学原则,而是一种多方面的政治实践。为了解决文化多元所面临的困境,他从古老的多民族帝国至当今的移民社会中吸取那些使人明智的经济教训——谨慎和希望。”

简·曼斯布里奇的评价是:“我不知道其他任何论述宽容的著作在独创性、洞察力和判断力方面是否能与此书相媲美。”伯纳德·雅克的评价是:“一本论述一个极为重要主题的精彩、精练之作。总读此作是一种快乐。它展示了清晰的概念与具体的历史极为罕见的完美结合。它不愧为迈克尔·沃尔泽的最佳之作。”

对本书的评价者都是社群主义的同道中人,自由主义者对此书的评价明显缺席,这可能是社群主义者点到了自由主义的痛处甚至死穴,也可能是自由主义者对此不屑一顾,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迈克尔·沃尔泽认为宽容就态度而言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就实践而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列。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是,宽容“极为难得在实践和理论上同时获得赞赏”,宽容维护生命本身,维护共同体的生命,而差异性使宽容成为必要。

社群主义强调的是“群”,是历史的“群”,是文化的“群”,是社区的“群”。“群”是社群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文化、任何价值观、任何个人都必须在“群”里才能产生,才能发展,才能繁荣。离开了“群”,任何东西都是僵死的生命、僵死的教条。社群主义的宽容主要是指不同“群”之间的宽容,即便承认自由主义的个人宽容,也首先是在“群”的宽容,其次才是“个人”的宽容,“群”的宽容对个人宽容具有事实上和逻辑上的双重优先性。没有了“群”,自由主义的个人宽容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群主义“群”的宽容表现为一种态度或心境,它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宽容是价值。即它是一种反映16世纪和17世纪宗教宽容起源的潜在价值,这一价值“纯粹是为了和平而顺从地接受差异性”;第二,宽容是对差异性的被动适应。对待差异性可能采取的态度是“被动的、随和的以及无恶意的冷淡”;第三,宽容是道德意义的容忍;第四,宽容是主动适应。它表现出对别人的坦率、好奇、甚至尊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向别人学习。由此可见,宽容的态度来自于差异性,又归于差异性,宽容的态度发展过程是由被动顺从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宽容的美德一开始产生时是被动的美德,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主动的美德。

社群主义的宽容来源于“群”的历史。人们常说,历史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如果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不同的价值会塑造不同的历史,不会的历史会预设不同的未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观念史的思想家才说,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观念史。

迈克尔·沃尔泽也深谙此道。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观“必须具有历史的底蕴和社会的适用性”,对宽容的理解不能离开历史,要对“宽容和共存作历史的和寻根刨底式的”分析和阐述。他从历史当中寻找“群”的宽容内涵和价值,从历史中寻找个案去分析,在个案中寻找答案,在答案中体会和品味宽容的历史厚重感。多民族帝国、国际社会、联盟制、民族国家、移民社会都是宽容的典型个案,都是他分析的恰当对象,这些个案表现出的都是对“群”的差异性的宽容和顺从。和平共处是“群”的宽容所带来的,是“群”中“重大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道德准则”。

社群主义的宽容来源于“群”的社区。社区包括宗教社区、居住社区、自治社区、学校社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每一个社区与另一个社区都具有差异性,不同社区的交流,是差异性的交流,是对差异性的体验和感受。人是社会的人,首先表现在人是群体当中的人,人是社区中的人。每一个人都会通过社区来感受群体,来感受社会。自由主义离开社区去谈社会,就把个人变成了原子化的个人,变成了孤独的个人。社群主义是医治原子化个人的良方,只有社区,才能把人融为一体,人活在社区中,才具有典型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克服个人的孤独和寂寞,才能全身心地感受宽容的美德和价值。

社群主义的宽容来源于“群”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宽容更强调宽容的原则性和普适性,而社群主义的宽容则更强调宽容的经验性和相对性,在社群主义看来,宽容是一种经验性的对差异性的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不是先来自于个人,而是先来自于文化。宽容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感受的差异性也就自然不同。人的出生同时也意味着文化的出生和延续,人的出生就背负着家庭的文化、社群的文化、族群的文化、宗教的文化。

迈克尔·沃尔泽把法国、以色列、加拿大、欧洲共同体作为案例进行文化的分析,提示了“群”的宽容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中国与美国相比较也能体现文化的“群”性特征。中国文化就与美国的文化具有显著的不同。文化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文化,它是家庭的文化,是家庭背后的“群”的文化。中国与美国的沟通也不是个体与个体的沟通,而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沟通,是中国“群”的文化与美国“群”的文化沟通,表面上个体沟通的文化实质也是“群”的文化沟通。正是对“群”的文化沟通,才展示出差异性,才感受到差异性,才会宽容差异性。没有了“群”的文化,就没有真正的差异性。

迈克尔·沃尔泽看到权力、等级、性别、宗教、教育、市民宗教、宽容不容异说者都带来了非历史的现实问题,宽容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权力正在限制宽容的范围和空间。等级也可以使宽容陷入困局,处于社会底层的少数民族群体难以宽容异说“一个构成社会游民无产者或下层等级的种族或宗教群体,必然会成为不容异说的焦点”。性别文化又会剥夺女性的参与权。宗教狂热与原教旨主义神学论也使宽容难以行进。教育的主流文化使“群”的文化教育边缘化。市民宗教又会产生新的不宽容。

与此同时,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现代甚至进入了后现代,他以美国为例说,美国的多元主义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人一样,一只脚进入了现代,一只脚进入了后现代,“一股力量使全体人民脱离一种假定的共同中心,另一股力量把个人抛出去”,无论是作为群体主义的两只脚还是个体主义的两只脚似乎都会被两种反方向的力量牵扯。前一种力量显示了群体的差异性,后一种力量显示了个体的差异性,他的解决办法是把宽容同时应用到群体与个体当中。应用到群体中去,保持“群”的宽容。应用到个体当中,保持“个”的宽容,并使二者保持张力。

社群主义界限是“群”的界限,那些历史与现实中的不同的各种“群”之所以相安无事、和平共处,都源于“群”、立于“群”、安于“群”、荣于“群”,也止于“群”。“群”是好篱笆,认识到“群”的边界,就有了好邻居。好邻居是互不干涉的,互不侵犯的,是共存共处共荣的。宽容“群”的差异性之时,就是美德大放异彩之日。

问题在于,社群主义能取代自由主义吗?社群主义讲历史,可美国的历史实实在在证明的是先有自由主义后有社群主义,社群主义只是新近的思想历史。社群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历史产物而不是相反,离开了自由主义的社群主义无疑会陷入既吃饼又留饼的悖论之中。

社群主义讲“群”的文化,那些反人类的“群”的文化、恐怖主义的文化能与其它“群”的文化共存共荣吗?好篱笆引来好邻居,如果篱笆由冬天冻僵了的毒蛇建起来的,那么春天到来之后,好邻居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任何主义都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欠,社群主义也难逃此此劫。它的文化相对论,把自己带进了恐怖主义的悬崖边上,这可能是社群主义始料末及的,也是社群主义的逻辑灾难。

附,《论宽容》一书相关信息:

作者:迈克尔·沃尔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袁建华;出版年:2000-12-1;ISBN: 9787208035461

(责任编辑:余江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