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人的正常体温总是保持在摄氏37 度左右。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人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呢?一是靠身体自己来调节。例如皮肤血管的扩张和收缩, 出汗的多和少, 都能调节热的发散。二是靠增减衣服来帮忙。天气热, 要少穿点衣服, 便于身体散热;天气冷, 要多穿点衣服, 避免身体的热散失过多。 冬去春来, 天气的趋势虽然逐渐转暖, 但是气候是多变的, 时暖时寒。太阳出来了风和日暖, 赶上刮风下雨就会寒气袭人。整个冬天, 人们穿的衣服比较多, 身体已经习惯于多穿衣服, 到了春天, 就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单薄。穿得太单薄了, 人就容易着凉得病。所以, 初春时节要有意`捂'着一点, 逐渐减少衣服。 夏去秋来, 天气逐渐转凉, 尤其是一早一晚, 更觉得凉飕飕的。有的人刚到秋天就穿许多衣服, 甚至过早地捂上棉衣。这样也不好。因为过早地穿上棉衣, 身体受不到冷空气的锻炼, 到了寒冷的冬天反而容易伤风感冒。所以秋天又应该`冻'着点儿, 逐渐地增加衣服, 不要一下子加得太多。 `春捂秋冻'这话是有一点道理的, 但是也不能太死心眼。如果初春天气太热还捂着棉衣, 初秋天气太凉还穿单衣, 照样也会闹病。究竟穿多少衣服合适, 除了根据气候的变化, 还要根据身体的强弱和个人的感觉来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