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李江航系列-[闲花斋谈艺录之一]从“闲花斋”谈起

 胭脂萼 2013-08-06

[闲花斋谈艺录之一]闲花斋谈起

发布时间: 2013-07-01 16:28:34

  画家李江航的画室位于闽江边一幽静住宅区内,画室名曰闲花斋。推开窗,习习江风扑面而来,远处舟船点点,观江水东逝,闻鸟语花香,很是惬意。正如他的一首诗所写:孤帆远处来,朋客何须猜,渡口临窗下,相见话题裁李江航在此处画画之余,亦常和志同道合之友论道谈禅。虽是闲谈,却常有思想之火花迸发。故,有接下来的系列小文《闲花斋谈艺录》。谈艺主讲人是李江航老师,谈话的另外一方是福建本土传媒人士巧儿,她的主要工作是记录和采访。谈艺录的开篇就是这篇——《 从闲花斋谈起》。

  巧儿:李老师,您的工作室为什么取名闲花斋”?有什么出处或含义吗?

  李江航闲花斋闲花二字,出自一首古诗闲花淡淡春。有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用,这个好像有点脂粉气,将这五个字拆开来单独看,每个字都普通得接近了,可是放在一起却是很恰倒好处,转俗为雅。这句话出自北宋词人张先的《醉垂鞭》,原文是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春天,万紫千红之外,别有闲花一朵,带着淡淡的春色,在花丛中开放,幽闲淡雅,风韵天然。我喜欢这样的意境,因为这个意境符合我对《道德经》的一些感悟和理解。

  巧儿:李老师,我知道您对老子的《道德经》非常推崇,也花了很多时间来研读,可是闲花淡淡春和《道德经》之间怎么会有有相通之处呢,有些费解。

  李江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说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我的这个闲花同其尘颇有相通之处。

  巧儿: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从字面上理解是:永远也不要显露锋芒,以简驭繁解除俗事的骚扰。不要存有偏见,遇见光就和光相拥,碰到尘埃就和尘埃混同。做到这些,就是与道同体,叫做玄同。那么李老师,您怎么解读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简短的12个字?

  李江航: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以及对《道德经》的研读中,我有很多感悟,将这些感悟回过头来应用于绘画中,感觉有很多奇妙的相通之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几句话很简短,却是我的画画心法。

巧儿: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心法秘籍

  李江航:我来详细解读下,为什么是心法挫其锐讲的是要去掉画面里特别突兀的地方,特别张扬的地方,你画出来的东西要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画者本身也必须要去掉身上的浮躁之气,才能提笔画画。

  巧儿:就是说:挫其锐不仅要掉画面的,更要去心中的。那么,解其纷,又作何解呢?

  李江航:世界是纷繁的,你要什么?在我的画面里,我要的是:去其浊,取其清,去其薄,取其重,去其浮,取其逸。你要能在纷扰中找到你要的东西。这是一种高度归纳概括能力,比如,我们外出写生,看茫茫大山,滔滔江水,你要能找到你要画的那片山,那片水。这就是我理解的解其纷

  巧儿:您的解读在我看来已经超越绘画层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常常问自己世界是纷繁的,你,要什么”?很有启发。接下来,和其光怎解?

  李江航和其光,那个光芒,那个高度它就存在在那里,你怎样去?在绘画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可是,我们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和其光,为什么?因为画画的技法还达不到,你的思想还达不到。和其光在我看来,讲的是方法,思想的方法,你要穷尽你的努力,掌握方法,才能无障碍地表达你自己,才能和其光

  巧儿:所以,光有空想是不行的,还得老老实实,从一笔一划开始。该说同其尘了。

  李江航同其尘,我觉得是一种很高很高的境界。尘是什么,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甚至你看不见的一个存在,我的理解,就是自然。在画画上,你做到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才有可能同其尘,天人合一,万物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巧儿: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回到我们开篇所说的闲花,老师您要的就是她的自然和质朴,不刻意。这么看来,闲花确实和同其尘有相通之处。

  李江航:是的。所以,我的画室取名闲花斋,大千世界,同其尘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