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治理河道般控制胆固醇

 永恒的人 2013-08-07

如治理河道般控制胆固醇

  42岁的李先生最近可谓“步步高”:事业稳升高,应酬频率高,体重创新高,这些“步步高”让他喜忧参半。平时饭局多,运动少,身体“进出口”严重不平衡,过多的营养物质堆积在腹部,李先生的“将军肚”逐渐凸显,年纪不大却挺着个孕妇般的大肚子,让他觉得形象挺受损的。更让他担心的是,最近单位体检查出,患上了高胆固醇血症。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廖静教授指出:以前,将军肚往往被认为是富裕的象征,而现在却是某些疾病的标志。研究表明,腹部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系数更高,验血指标出现“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窘境——“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而“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胆固醇是血管斑块的主要成分,是冠心病心梗和脑梗的祸首,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抑制‘坏’胆固醇水平的上升是关键,”廖静教授进一步解释:“控制人体胆固醇水平就像河道泥沙治理,既要植树造林防止泥沙新生,又要对已有泥沙进行拦截。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但当胆固醇指标仍不能达到要求目标,而他汀治疗需要量又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治疗,有效抑制肠道对已有胆固醇的吸收。”

  一代掌门“他汀”降胆固醇遇瓶颈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3亿人,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2011年由世界银行公布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指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病负担已占中国总疾病负担的近七成。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随着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控制胆固醇水平,尤其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刻不容缓。廖静教授介绍: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肝脏合成和肠道吸收,因此追源治本,降胆固醇要从这两个源头着手。

  “降胆固醇就好比河道治理,泥沙含量过高,就会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人体的血管就好比河道,‘坏’胆固醇就是河道中的泥沙,胆固醇含量过高,血管就会不通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作为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的一代掌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即在河道上游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减少泥沙的生成。但若不对河道下游进行泥沙拦截和河道疏通,河道治理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胆固醇会被肠道吸收。这就是目前很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固醇水平仍未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廖静教授形象地比喻道。

  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成为新突破

  要想打破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瓶颈,就要从另一源头寻找方法,通过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廖静教授指出,治理河道泥沙除了植树造林,还要在下游修筑堤坝,对已有泥沙进行拦截。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的问世,将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作为“河道大坝”,依折麦布可以有效减少小肠对“坏”胆固醇的摄取和吸收,与此同时,它还能减少“坏”胆固醇向肝脏转运,最终实现减少体内“坏”胆固醇含量的效果。

  与此同时,对于单类药物治疗仍无法实现胆固醇水平达标的高危患者,廖静教授则建议,可以将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二者机制互补,使降胆固醇的作用显著增强。廖静教授解释道:“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的强强联手,能够全面抑制胆固醇的形成和吸收,是一套全面的血管‘河道’治理方案,实现更强效的降脂效果。”多项研究结果证实,依折麦布与最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联用如复方制剂辛伐他汀依折麦布,降低“坏”胆固醇的疗效明显优于他汀类药物剂量翻倍的疗效,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最后,专家提醒广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必要辅助手段,患者平时少食“红肉”、少油腻、多运动。只有良好实施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两手抓”方针,才能实现长期胆固醇水平的良好控制。

  廖静教授专家门诊时间:

  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周二、周三上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河西分院:周一、周四下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