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

 山东中医竹林 2013-08-07



太阳病可以分为太阳轻寒、太阳重寒、太阳伤热、太阳伤湿、太阳伤淤。纯粹的太阳病,有些轻证,也许喝点热水,喝点姜汤,就可以治好,大家可以灵活掌握。
太阳轻寒就是桂枝汤证,脉浮,出汗,发热恶寒,这个怕寒轻,是伤寒轻证。
太阳重寒包括麻黄汤证和葛根汤证,二者的共同点是脉浮但紧,不出汗,发热恶寒,不同点是麻黄汤证没有颈项强这个症状,葛根汤有。这个怕寒重,是伤寒重证。
太阳伤热就是伤寒论里的风温,风温这个词容易混淆,后代的温病学家也不使用这个词,所以还是改成伤热好,脉洪大,出汗,这个汗出如洗,发热怕热,这个不怕寒,怕热,总想到温度低的地方去,口大渴。咱们民间常说“热伤风”就是这个。伤热和伤寒脉象不一样,怕热怕冷不一样,口渴不渴不一样。所以中医临床一定要辨清病人属于哪一种太阳病,不要有门派之见,不要戴有色眼镜,不要自戴紧箍咒。伤热根据轻重程度选用清法或者下法,切切不可使用汗法、吐法。太阳伤热如果没有里证,使用辛凉解表的桑菊饮、银翘解毒饮,五根汤等。
太阳伤湿就是内里有水饮了,水饮流走于体表了,在金匮要略里叫溢饮、皮饮。咱们老百姓通俗的说法就是有湿了,而且这个伤湿也好和里饮区别一些。伤湿脉滑,不出汗,浑身疼重。伤湿要根据是寒湿还是湿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寒湿应该使用温法和汗法并举。寒湿应该使用麻黄加术汤,寒湿体内一定没有里热的症状。湿热应该使用清法和汗法并举。湿热应该使用藿香正气水,湿热一定有里热的症状。
太阳伤淤就是血流不畅造成体表的某种肿胀麻木,疮疖斑等证,这个也要分寒淤还是热淤,如果是寒淤,就要温通,寒淤代表的方子是阳和汤。如果是热淤,就要清通,热淤代表的方子是清热活血汤。
太阳病及其传变。
本来是太阳伤寒病,可是经过误治,使用攻下药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还在,又添加了新的疾病,只觉得胸满难受,这个胸满不是真正的胸满,不是热,而是因为攻下之后,胃腹部空虚了,被寒邪攻占了,寒邪之气太盛,往上直冲,所以直觉胸满的很,但是真正的热证症候一点都没有,所以不能再使用攻下药了,也不能使用其他清热药、吐药。因为芍药是寒药,所以也不能使用了。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太阳伤寒,得病八九天了,已经使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发过汗了,但是还没有好,病情象发疟子一样,一日发作二三次,发热恶寒,发热多怕寒少,脉不再是浮了,而是微缓,这是病情转好的征兆。但是反复发热,并且身体发痒,这令患者很担心。仔细询问,得知其人不呕,大小便也正常,这说明疾病没有入里,脉微,怕寒,这是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正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但是就差发一点小汗,汗出不来,所以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需要强调的是,此时不能使用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或桂枝葛根汤,这些都是发汗重剂,如果重发汗,一定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变症的。实际上,这个病是太阳病里面的一个很轻的病,所以药量十分轻,但是病情的表现似乎很复杂,和人们的正常认识相差很远,所以治疗上一定要取得病人的相信,否则,即使你开了药,病人也不一定会吃的。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太阳伤寒,使用了桂枝汤,结果发汗太过了,脉仍然浮,没有变弱变缓,治疗上继续使用桂技汤。如果象发疟一样,一日两次定期发烧,那么这也是病情将好的征兆,是太阳病里面的轻病,只要稍微发点汗就可以好,应该使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合为二升,分再用。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太阳伤寒与阳明停水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阳明如果有热,是不能发汗的,现在虽然喘、胸满,是因为胃里有停水,胃寒,水气上冲,所以觉得胸满,喘,所以仍然使用温药发汗,宜麻黄汤。
纯粹的葛根汤病,但是又多了一个自下利的症状,这个自下利是寒性下利,还是热性下利?葛根的性味是甘平,甘平之药当属于温性药。葛根汤治疗的就是纯粹的太阳病,是驱外感寒邪的。所以,这个自下利应该是寒性下利,既然是寒性下利,那似乎应该是厥阴病了,应该使用真武汤了。可是大家要注意,厥阴病自下利是一个长期慢性病,而葛根汤这个自下利是外感后突然下利的,因为胃肠阴阳不能正常升降而造成的。所以,这个病,并不是真的太阳伤寒和阳明热病的合病,而是太阳伤寒和阳明受寒的合病,如果阳明病都是热证,哪里还能使用葛根呢?至于葛根芩连汤,这才是太阳伤寒和阳明里热的合病。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胡老先生还有瑕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