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尺牍隽语之二

 昵称13410385 2013-08-07

彭士望《世儿婿》“少年须常有一片春暖之意,如植物从地茁出。天气浑含只滋根土。美闷春融,绝无雕节,自会发生盛大。今之少年,往往情不足而智有余,发泄多歧,本地单薄。专力为己,饰意待人,展转效摹,人各自为,过失莫知,患难莫救,殖落岁逝(机会随岁月流失),竟成孤立。千年之木,华尽一朝,良可惜也。”少年时对人生的理解太浮浅,什么也不懂,没有主见,浪耗时光,若有人提醒指点,福莫大焉!

郑日奎《与弟侄》“为蚕养桑,非为桑也;以桑饭蚕,非为蚕也。逮蚕吐茧而丝成,不特无桑,蚕亦亡矣。取其精,弃其粗;取其神,去其形。所谓罗万卷于胸中而不留一字者乎。”妙喻!读书不是作书橱,不是作别人之奴;而是取其精华,化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一旦发愤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天道好还,世事循环,真理也。为人一世,一切在于自身。

“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待人即善待己。宽宏大度善良之人必有福。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年老身孤,当慎口过。爱人是好处,骂人是不好处。东坡以此受病,况板桥乎!”善心待人即善心待己,勿从恶处视人,况骂人乎!吾辈慎之,毋造口业。

陈宏谋《给四侄钟杰书》“京中浮华,须立定主意,不为所染。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读书见客,事事检点即学问也。”“骄傲奢侈,一点不能沾染。即会客说话,固须周旋,然不可套语太多,多则涉于油滑而失真矣。”事事检点说容易,做不易!油滑失真是不会给人好感的,慎之!

纪晓岚《训大儿》“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知其坏,那坏还不足为患;不知其坏,受害还不知所以,这才是真祸害!

曾国藩《与诸弟书》“余自十月初一日(道光二十二年)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者,未尝一日间断。”蒋介石先生爱读曾国藩、王阳明之书,楷书日记五十年,恐即源于此。读史可以为鉴,记茶余偶谈可查检是否旷费时日是否言行不当。这就是所谓“做人如处子防身”!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从学生时代开始,能如此几十年,学问必定早已大成了。人生是没有后悔的,年过六十明白此理也不算晚。

《致纪鸿书》“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勤苦俭约是人生美德,奢侈浪费不惟败德且是罪恶。

“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做人学好在自己。吾性直,说话坦率,居敬欠缺,自后当慎言不妄语!

《致四弟书》“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为人谦谨、不言人短、每日早起,其实不难。只要存此一心,时时警惕即是。

《与四弟书》“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居高位却有如此明智的想法做法实在难得,值得今日众官效法。

《致四、九弟书》“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求学时,读书、背诵、习字、作文,不可忽视。

张之洞《致儿子书》“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而可借是磨炼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予智自雄(主观自大)。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贵为两湖总督的张之洞,明事理能自律教子。值得今天的官宦及子弟效仿。

吴汝纶《谕儿书》“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chen)疾’,皆至言也。”

让一步海阔天空,争一着大愚不灵。与人相处,先要退一步为人。处境不易,才能长见识增学问。(以上“家书采玉”)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写文章要放得开,要百无禁忌,做人则相反。

苏轼《与彦正判官》“某素不解弹……令其侍者快作数曲,拂历铿然,正如若人之语也。试以一偈问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盒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录以奉君,以发千里一笑也。”

东坡确实是个开心人,听琴也能调侃。有此等生活态度,何愁之有!

《答毕仲举》“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万物是客观存在,美恶是主观感觉。物未变,心态情绪变则美恶随之。

“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能带人到不同果界),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是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世人所作,举足动念,无非是业,取非其有,然后为冤业也。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东坡说佛,实在不玄虚。“不取非其有,即不造冤业”之说,与《赤壁赋》‘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同。佛性虽可习得,但总不若内心固有,遇缘而发者。

唐顺之《与洪方洲》“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具不能掩,所为本色,此为上乘文字。”文章要真,不做作,自然本色最好。

宋懋澄《与杨三》“诗文非怨不工,我于世无撼,遂断二业。”

宋是明万历著名藏书家,擅精警短句。此是调侃之言,抑其志不在诗文?

《与家二兄》“吾妻经,妾史,奴稗,而客二氏(儒释)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妙语,多情是读书人的本色!

《与曹大》“嗜古则能文,尚趣则得诗,勤俭致富,专一取贵,伎工于习,事成于勉,不必天也,孔氏指之曰‘一’,老氏究之曰‘无’,释氏体之曰‘妄’,道可悟矣。有不须学不待悟,而独授之天者,愿与之同事焉。”天赋与后天习得毕竟不同,与有天赋之人同事,要么痛快要么痛苦。(以上“读书品艺”)

李商隐《上河东公启》“早岁志在玄门,及到此都,更敦夙契。自安哀薄(自安于妻亡子幼),微得端倪(指对老庄的领悟)。至此南国妖姬,从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

李诗浓丽沉郁,诸多《无题》多情缠绵,但自称不涉风流。妻亡子幼,确能凭着对老庄之道的领悟而安于现状,身为幕僚斗胆谢绝节度使所送官妓,了不起。

徐妙锦《答永乐帝书》“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愿去荒庵小院,青磬红鱼;不学园里夭桃,邀人欣赏,原作山中小草,独自枯荣。听墙外秋虫,人嫌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觉清辉。盖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观赏异趣。矧(shen,何况)臣女素耽寂静,处此幽旷清寂之境,隔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颇觉朗然。……盖人善夭桃禯李,我爱翠竹丹枫。从此贝叶蒲团,青灯古佛,长参寂静,了此余生。”

不愿进宫,甘愿出家,冒天威上书陈述,是有个性敢说话的才女。

云仙《致状元顾晴芬书》“筑庵在云栖烟霞之间,一琴一瓢,一炉一钵,亦啸亦咏。春来名花解语,好鸟弄晴;夏时清风徐来,荷香清暑;秋月明辉,蟾华皎洁;冬日可爱,岭秀孤松。有时引鹤于孤山断桥之畔,凭眺晚晴;亦有时泛舟于柳浪花港之中,徜徉美景。怡然自乐,悠悠忘机。

不期潘岳(晋美男)投闲,携琴湖上,顿使妙常感遇(陈妙常,女尼,与观主侄潘必正相恋,潘被逼赶考,陈追往,终成眷属。),惊燕帘间。撤帐夜寒,帷灯春暖,人生至此,不负青春。别来经岁经年,伤情伤意。李易安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语,可为我写照。以寄左右,君闻之,当不知并何感触也。

君廷试以第一人入选,闻之雀跃三百。从来才人,均须经过此一日。此日志高意得可知,然不知经多少日之锻炼而成,始不负此日之举。方外人闻之,均为之色喜。要亦有一段情缘在,情缘一结,索解殊难。我非大彻大悟人,于此中三昧,放得过,忍不过。近来只觉意马心猿,羁勒不住。日在清静道场中,夜永如年,颠倒梦想,不能自已。《经》云:‘照见五蕴皆空。’我说,五蕴皆空,即非五蕴皆空。作如是观,何住应云耶(即“应云何住”,意如何约束自己的欲念)?此吾堕落苦厄障中,君能一度否?云栖烟霞之间,一庵如寄,怎禁得风雨飘摇。同是天涯沦落人,青衫泪湿君怀袖。蒲团枯寐,垆(lu)香琴韵,非复旧时。春秋佳日,啸咏情怀。质之金马玉堂人:当如何发付我也?”

文笔清丽,情溢纸面。一夜初情后,依然青灯作伴。言凿凿,情切切,不卑不亢。当初是风流之交,既非婚配又无承诺,如今奈何?一个新科状元,一个庵堂尼姑。状元再有意,家庭社会难容;云仙才气横溢聪明过人,仍忍不住寄书,但难保泥牛入海,徒添思量而已。

“情海洗珠”部分有不少感人笔墨。刘秀华在明神宗宫中与表弟的《答任芝卿书》,刘翠翠因战乱而失散后重逢,《答金静安书》的深情。侍女柳儿被逐后《遗文郎书》的思恋。多情妓女马守真的《致王百谷书》,彩云《与凌郎》,潘意珠《与武林某生》等,无不情深意切。非真情怎有如此真文!

范蠡《遗大夫种书》“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患难与共易,共享富贵难。功成则退,明智啊!

麴(qu)武《报燕太子丹书》“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智者不冀侥幸以要功,明者不苟纵志以顺心。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故发无失举之尤,动无磋跌之愧也。”

举事要有十分的把握,贸然行事虽快意一时,必遗后患。

陈余《遗章邯书》“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功大盖君,必招杀身之祸。

班嗣《报桓谭》“若夫严子(严光,字子陵。)者,绝圣弃智,修身保真,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gua,绊)圣人之罔,不嗅骄居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贵也。”

师友造化,回归自然,无名缰利索之牵,有肆志清虚之乐。理想化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