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追求“三境界”,掌握“三要诀”近年...

 小桥流水1i79ra 2021-03-09
读书:追求“三境界”,掌握“三要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文化繁荣,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乡镇,书店、书屋、书市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连商场、超市、高速服务区都设有书摊、书座。书店林立,反映出读书的人多了、广了、如饥似渴了、废寝忘食了。但是,一兵在商场、超市书屋、书座发现,读书人中有不少东瞧瞧、西翻翻,静不下心,座不下来;有的座下了,也是一目十行、翻翻而已,臀不热凳就遛之乎也。不仅如此,有不少家长、老师反映,孩子们在家在校读书也是心不在焉。看来,不仅书是学问之集大成,而且读书亦颇有学问。如何读书呢?按照古人的读书经验,就是要追求“三境界”,掌握“三要诀”。
先说追求“三境界”。清代中国社会和人文学科第一大学问者王国维告诉人们:古今自成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博学通儒,功力之深厚,治学范围之广博,令人惊叹。他所称读书“三境界”,既是经验之谈,又是真知灼见。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要登高望远,穷且益坚,锲而不舍,卧薪尝胆,像追求自己心爱有恋人一样,虽然一见钟情后其不知所踪,但也要走遍天涯众里寻觅,宁愿踏破铁鞋无数,憔悴不堪,也要终究不悔穷觅不疲,不成眷属死不罢休,绝不三心二意,一暴十寒,浅尝辄止,用心不深,移情别恋。
再说掌握“三要诀”。曾国蕃对读书曾提出“三要诀”,与王国维“三境界”颇为暗合,心有灵犀。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人要有志气,才不甘为下流,才有奋发有为的动力,才会不断努力的读书学习;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只有多积累知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涉猎的知识面广,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才知道自己应该在那个领域专研有所建树,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恒心是成功的车轮,也是读书作学问具备的品质。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虎头蛇尾,三分钟热血,见异思迁,心猿意马,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只要有志、有识、有恒,孜孜不倦,才能有所成就。
读书要追求“三境界”,掌握“三要诀”,下一番苦功夫,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图片选自网络,违权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