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尽劫难成遗珍——书法国宝《淳化阁帖》回归记

 任如居士艺苑 2013-08-08


  7月25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国宝赏读会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几百名书画爱好者济济一堂,近距离欣赏上博不久前耗资450万美元从美国“抢”回的国宝———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最善本。

  450万美元的回购价格,远超不久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购《出师颂》的2200万元人民币,仅次于2000年明代瓷器“五彩鱼藻纹盖罐”4404万港元的成交价,是至今中国文物成交价的全球第二高。

  丛帖之祖

  此消息传出,上博一下子收到许多来信来电,都说自己手里也有《阁帖》且版本更早更好,有的表示无偿捐赠,有的则索价颇高。在这些线索中,上博只以5万元收购了一本《淳化阁帖》的翻刻本。

  上博副馆长汪庆正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版本的《淳化阁帖》。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这套《阁帖》的身份和价值,这位著名的碑帖及版本专家正埋头进行种种比较和研究。

  据上博馆长陈燮君介绍,《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下旨镌刻的一部古代书法丛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帖。由侍书王著奉旨编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等墨迹,共100多人,400多篇,分十卷镌刻在枣木板上,用歙州贡墨精拓墨本。启功先生将其通俗地解释为“汇集古代魏晋至隋唐的名家墨迹,类似今天的《书法全集》”。

  中国书法在宋以前,行楷草隶、钟柳二王,主要字体和书家都已出现,行书和草书更是后人难越的高峰。偏偏这些书家名作存世极少,就如耳熟能详的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现仅见欧阳询一件真迹,其余都只有摹本或者碑刻,共寥寥10余件,而《淳化阁帖》收录多达30件。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的墨迹更如此。“今天全世界真真假假的王羲之(其实都是摹本)加到一起,仅有20件。”汪庆正说。而《阁帖》第六、七、八卷拓本中,保存了上百篇早已失传的王羲之书迹,是研究王羲之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宋太宗刻帖,因其喜爱书法,也为张扬其升平盛世和文治精神,以帖为重礼赐给一些亲王大臣,当时已十分珍贵。没想到,50多年后的仁宗庆历年间,宫中火灾,《阁帖》原版焚毁殆尽,原版的祖刻拓本因此极少传世,千余年后更是踪迹早绝。

  上博所购的4卷《淳化阁帖》,就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是地道的“中国帖学的祖宗”。

  “这4卷《淳化阁帖》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内涵,远胜那4000万的雍正花瓶。”专家们说,高价购帖,值。

  千年千面

  《淳化阁帖》翻刻自北宋仁宗年间就已应运而生,经历元、明、清代至今,坊间流传的翻刻本不计其数,以至形成了“淳化阁帖”谱系。现在传世称为“原刻”的拓本,其实大多系后人翻刻本或是伪本。

  过去学界以为世上尚存有一部完整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其中9卷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1卷藏于上海图书馆。但是,汪庆正经过研究,从已知为南宋绍兴国子监刊印的《三国志·魏志》等书中,找到了这套《淳化阁帖》拓本上刻工的名字:“郭奇”和“张通”。这一发现,堪称帖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由此可以断定,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和上图分藏的这10卷《淳化阁帖》是南宋绍兴国子监翻刻拓印的,与上博买回的这4卷《淳化阁帖》拓本相比,时间约晚了100多年。

  从汪庆正那里,记者还听说了上海与《淳化阁帖》的一段旧缘。

  从南宋末年起,《淳化阁帖》只有一脉孤存,即俗称“马蹄帖”的泉州本。到明嘉靖年间,才有南宋绍兴国子监本《阁帖》十卷在吴郡露面,其后的购藏者叫潘允亮,因为知道此帖是稀世之宝,珍若拱璧。他曾将此帖借给顾从义,后者由此抢先摹拓成了“顾氏玉泓馆本”,“摹刻精审,字画差肥”,坊间据顾氏的刻本翻刻,一时影响甚大。10多年后,潘允亮也翻刻出版了自己的“五石山房本”,以明正身:“将剥蚀并银锭逐卷开白,使览者考此为潘氏之物云尔”。

  故事里的潘家和顾家,一个是在上海市中心留下著名私家园林豫园的潘氏之祖,另一个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露香园”顾绣的创始人,都称得上沪上名门。据南宋拓本翻刻而流播至今的《淳化阁帖》主要是三种版本,除了甘肃的肃王府本外,潘、顾两种,都发端上海,上海早年曾因此而被视为帖学重镇。

  400多年后,上博的一个大动作,让上海与《淳化阁帖》的缘分又有了“续篇”。

  追寻国宝

  上博购归的这4卷《淳化阁帖》原刻拓本分别为4、6、7、8卷,被安放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楠木匣子中。第4卷是初唐名臣之作,6、7、8卷是书圣王羲之所作。第6卷后有宋佚名题跋,第8卷后有南宋宰相王淮题跋,还有宋代内阁的主要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收藏印章。

  据介绍,这几卷《阁帖》原为南宋王淮、贾似道等收藏,元朝被一大画家收藏,入清为诸多大收藏家孙承泽、安歧、李宗瀚、李瑞清等递藏。上个世纪40年代曾经在上海出现过,后流出国门,不见踪影。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美籍犹太人安思远以30万美元拍下。当时,上博拿不出这笔巨款,汪庆正曾希望说服一位香港藏家买下,使《淳化阁帖》留在中国人手中,可惜没有成功。

  汪庆正说,上博首任馆长徐森玉在“文革”前就一直在多方探寻这本《阁帖》,渴望让它回到祖国。1996年,安思远应北京故宫博物院之邀,将此祖刻《阁帖》带到北京展览,引起极大轰动。此后数年里,上海博物馆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与安思远保持联系,希望他能出让此宝。今年4月,上博得知安思远有了出让《淳化阁帖》的意向,立刻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博物馆、日本的藏家等也都想要这一《阁帖》,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但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上博终于如愿以偿。

  启功和著名文物鉴定家杨仁凯说,《淳化阁帖》的回归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文物抢救举措。

  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领导积极支持这一举动。后者认为,上海应竭尽一切可能,为抢救国宝、文物回归做出努力。

  这4卷《淳化阁帖》的印刷出版工作正在进行,印刷水准不低于《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大型画册,可逼真再现其神韵。9月底,上博将举办“宋拓祖刻《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向公众披露4卷《阁帖》内容。

  上海博物馆专家正在小心翼翼地从楠木匣中取出《淳化阁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