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淳化阁帖》明肃府拓本

 家有学子 2022-01-24

公元1398年,明肃王朱楧从张掖移藩兰州,开始圈地建府,在之后的200余年间,历代肃王大兴土木,建庙筑塔,一步步将一个黄河上游的军事关隘打造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繁华市井。但论起他们对兰州文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肃宪王主持摹刻,和其子历时7年完成,如今被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肃本淳化阁帖》。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


Image 

珍贵的《淳化阁帖》
说起《肃本淳化阁帖》,还得从北宋《淳化阁帖》说起。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将内府秘阁所藏历代书法墨迹编次成卷,用枣木板摹刻成帖,拓赐大臣,成法帖史上空前的《淳化秘阁法帖》。因板存淳化阁而得名,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共10卷,卷一为历代帝王法帖,卷二至卷四为历代名臣法帖,卷五为诸家古法帖,卷六至卷八为王羲之法帖,卷九、卷十为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法帖。楷、行、草、隶、篆各书体齐备,璞玉浑金,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国法帖之冠、丛帖始祖。《淳化阁帖》原版棰拓极讲究,均使用当时非常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歙墨被称为“墨中神品”,具有入纸无晕、?笔不胶、黝而能润、历久不褪、防腐防蛙的特点,澄心堂纸“轻似蝉翼白如雪”,如膜如玉,光润细薄,十分珍费。这批原版在宋朝就已是难得的宝贝,因造价太高,宋太宗并不多印,只选择性赏赐给皇亲国戚和中书省、枢密院大臣每人一套拓本。然而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失火,《淳化阁帖》拓贴的木板以及宫中收藏的历代名帖被大火烧光,因此,自宋代至明代留传下来的《淳化阁帖》就极为稀少珍贵。2003年,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金购得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收藏的《淳化阁帖》宋代初拓残本,也是唯一存世的宋代阁帖原版,仅存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全是书圣王羲之一人作品,共170帖。数百页全为正宗千年澄心堂拓纸,弥足珍贵……

Image

明肃王家族的传家宝
时光辗转到了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政权。为使朱氏江山能够千秋万代地永传下去,朱元璋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腹地和边境为藩王,以期达到“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的目的,继而起到“慎固边防,翼卫王室”的作用。洪武25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将“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的十四子朱楧改封为肃王,命其掌管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在朱楧前来甘肃赴任之时,朱元璋将自己珍藏的一部宋代初拓《淳化阁帖》赐给他,这令朱楧如获至宝,一路随身携至甘州(张掖),后移番兰州时,又携带至兰州珍藏于内府,至此,《淳化阁帖》跟兰州有了不解之缘。来自江南的肃王沿袭了江南文人的雅好,好诗文,擅长书画,因此肃王府的宋代初拓《淳化阁帖》被视为历代肃王的传家宝,从不轻易示人。时间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朱元璋的九世孙子肃宪王朱绅尧犹爱书法,常常拿出祖传珍宝《淳化阁帖》临摹,他感到“各王府不遍及且无以公海内”。正好当时陕西右参政张鹤鸣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淳化阁帖》,他恳求朱绅尧借其藏帖比照校勘,发现肃王府藏帖“浓嫣遒劲,神采泛滥,大不类世所传本。”这让酷爱书法的朱绅尧想到,为什么不刻一个阁贴呢?彼时,正逢明代著名金石摹刻专家温如玉、张应召师徒两人在兰州,肃宪王朱绅尧遂令其两人负责摹勒上石,将阁帖双钩临摹,并刻成石碑,以传后世。温如玉、张应召两人很是认真,它们采用陕西富平所产质量特优铜磐石摹刻,并于卷五后增刻肃恭王书,卷九后增有肃宪王书。然没等石碑刻完,肃宪王便因病辞世,其子朱识鋐秉承父志,历时七年,终于到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完工……

Image

历劫犹存的阁帖刻石
《肃本淳化阁帖》用石144块,初拓共计有253张,称“肃邸淳化阁帖刻石”,拓本称《肃府帖》。这个阁本刻工精细,锋棱分明,点画传神,让本已沧桑的《淳化阁帖》得以延续。刻石完成后,被收藏于肃府承运门东书堂尊训阁,朱识鋐还为这部法帖写了跋,称赞其“新旧不爽毫厘”。然而,伴随着明王朝政权的颠覆,这部《肃本淳化阁帖》刻石也屡经沧桑,并多次遭到破坏。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底,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兰州城,《肃本淳化阁帖》刻石被末代肃王深藏于内府井中,一直到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由洮岷道陈卓打捞起,并聘邀陈曼仙、毛香林补摹40余处,复成完璧。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陕西提督王辅臣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其部将攻陷兰州后,曾用这部珍贵的阁帖刻石充作马槽,致有“马房光怪,枥马皆惊”之说。后来,清军围城时,守兵又要砸碎帖石当做炮子,同时又欲将帖石移置城头做防御工事,幸有兰州知府徐某冒死陈情,竭力说服,才使叛军放弃了毁坏帖石的想法,让这一国宝级的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清宣统二年,兰州大儒刘尔忻先生移帖石于儒学署即文庙(今兰州二中)保管,置于大成殿东侧之尊经阁中,并增刻木板释文四十块。1938年,日寇轰炸兰州,为策安全,将帖石埋于大成殿南面院中。1966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为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刻石,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并于当年移交甘肃省博物馆珍藏至今。现存帖石141块,本刻释文40块。

Image

国宝级文物遗存
《淳化阁帖》在兰州镌石,反映了《淳化阁帖》在明代传播之广泛,然在不多的几版翻刻本中,《肃府帖》因笔势肥厚方整,刻石精良,而在明代翻刻阁帖中居于首位。倪苏门《古今书论》云:“淳化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上石,所费巨万,今市本相去天渊。”陈奕禧在《皋兰载笔》中称:“初拓用太史纸、程君房默,人间难得,拓工间有私购出者,值五十千。”清顺治三年,陕西人费甲铸曾按肃府本摹刻一部,置于西安碑林,称为“关中本”或“陕西本”。江苏溧阳县文化馆也现藏一部翻刻的肃本《淳化阁帖》石刻,镶嵌在该县虞氏宗祠的墙壁上供人观赏。此外,南京也有肃府翻刻本,甚至日本在出版《法帖大系》时,其中的缺页也以肃本《淳化阁帖》补齐,足见肃府本影响之大。可以说,肃府本对传统书法起到了导引和弘扬作用,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宋太宗赏赐给各位大臣的《淳化阁帖》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这让以宋代初拓《淳化阁帖》为祖本翻刻的《肃本淳化阁帖》就显得尤为珍贵。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肃本淳化阁帖》刻石是如今尚存的时代最早、质量最好、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淳化阁帖》刻石,也是甘肃省博物馆除铜奔马之外的另一宗镇馆之宝。帖石逼真地再现了包括王羲之、王献之、张芝、钟繇、索靖及欧、褚、颜、柳诸家在内的宋以前历代书法巨匠的精品,并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古代名人书札,集考古和艺术价值于一身,堪称我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同时,甘肃省博物馆还保留了一部明代翻刻的《淳化阁帖》拓本,被称为阁帖中的“善本”,它和那些历经劫难才得以保存的《肃府帖》刻石一样,见证并传播着中华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脉当之无愧的璀璨珍宝。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