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积山石窟雕塑鉴赏

 七紫 2013-08-08

麦积山石窟雕塑鉴赏(第1窟)

  此窟位于东崖最东端,为三间四柱崖阁,早期建于元魏。窟内横长方形,平顶,正壁起通壁宽佛坛,坛上塑卧佛一身,长6.30米,右胁而卧,为释迦牟尼人般涅槃的形象,身后塑十大弟子举哀。造像经历代重修,已非原貌;卧佛似仍为原胎,现状略显唐风,众弟子则皆为明塑形象。足端坐一供养人,身着明代官服,是明代妆修施主的供养像。十大弟子,表情各异,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和修养,尽管塑造上不免俗恶之处,仍有数身感人之作。

麦积山石窟雕塑鉴赏(第5窟)

  在崖面中部无富裕的情况下,隋代在崖面最高处与北周第4窟相邻开凿了又一所宏伟壮观的大窟,亦是仿木构建筑的崖阁;三间四柱,前檐已毁,窟前部为廓,宽15.9米、高11米,正壁开三龛。中间一龛较大,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深龛,内塑一坐佛二弟子四菩萨。龛外左侧一立像,戴宝冠,披甲,髭髯贲张,立牛背上。右侧对称的造像已不存,过去此像多被作天王或牛王,其实应即摩醯首罗天,或名大自在天。在云冈石窟北魏第8窟门道右侧和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正壁中间龛外左侧均有此乘牛天神的形象。其对侧是乘金翅鸟的毗瑟纽天,即那罗延天。此像高4.50米,比例匀称,英姿勃勃而又从容安详,犹如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武士的形象,隋代塑成之后,大约经过唐、宋、明屡次重修。由于对侧天神像早已残失(至迟毁于唐开元间大地震),人们依据摩醯首罗天足下卧牛,亲切地称此窟为“金蹄银角犊儿”,后来便径呼之为“牛儿堂”。牛是古代人民劳动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匠师在塑造卧牛时,显然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这一动物形象始终受到观者和游客的喜爱。正壁两佛圆券形浅龛内各塑一坐佛二菩萨,均造型饱满厚重,虽经重妆,仍较好地保存着隋塑的特点。佛像高3.20米,现存龛内彩绘均为明人所作。

麦积山石窟雕塑鉴赏(第35窟)

  此窟较小,位于东崖第336窟左侧,亦为方形四角攒尖顶窟,原系北周开窟,现存正壁龛内坐佛,面形圆而短,头顶作螺纹肉髻,坐下莲台及莲花定珠背靠装饰,种种皆属密宗造像风格。麦积山石窟经北宋修缮之后,南宋建炎、绍兴年间,秦州为金人所有,麦积山虽然地处宋军所辖地界,但经常疲于战祸,加之山寺田产多受占夺,寺僧大部逃散外方,几再次濒于荒芜,直到明代,修茸之一举方又兴起。现存数处后修造像,颇似元代风格,或可说明在麦积山石窟,元代近百年中亦并非毫无建树。此窟内已全部熏黑,壁画无存,造像仅此一身。

麦积山洞窟分布图 

麦积山石窟雕塑鉴赏(第37窟)

  此龛位于东崖北周第36窟右侧,圆券顶,龛内仅存主尊倚坐佛和右胁侍菩萨。菩萨高1.86米,形体修长,双手自然地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写实,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第62窟


  此窟位于西崖中部,平面方形,四角的攒尖顶,是麦积山现存北周洞窟中造像保存最好且未经后代重修的一个洞窟。正、左、右壁各开一圆券龛,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两侧胁侍菩萨各一身。前壁塑二弟子,窟外壁左侧塑一力士(右侧力士已失),全窟共保存塑像计十二身,正壁佛高0.92米,头微俯,双目低垂,结跏趺坐,作说法状。龛外左侧菩萨高1.15米,右侧菩萨高1.12米,均戴三珠宝冠,头发拢得很高,顶上再束小髻。左、或右壁龛内坐佛皆作禅定, 分别高0.89、0.90米,左壁左、右胁侍分别高1.12、1.11米。右壁左、右胁侍分别高1.12、1.06米。前壁门左、右弟子分别高0.94、0.92米。三对胁侍菩萨的宝冠和发髻形式各有不同。六身菩萨都具有统一的整体造型和灵活多变的细节塑造,其肌肉丰满、身段修长,既有北朝秀骨清像的余韵,又开隋唐丰满圆润之新风。
 

第135窟

  正壁左侧龛内置北周塑倚坐佛,高0.85米。其肉髻低平、面相丰满圆润,双手自然地抚于胸前。匠师以极细腻的手法,塑出了生动自然的造型和肌肤柔软的质感,表现出敦厚、纯真的个性,以及内心的充实和喜悦。

第147窟

  西崖中部摩崖龛内,正壁开一圆龛,龛内坐佛高1.15米,作说法相,面形和身躯均甚修长,覆于座前的悬裳衣褶显示出丰富的层次和非凡的韵律感。
 

第44窟

  此窟位于东崖西侧,在第20窟的下方。窟前部塌毁,仅存后部造像。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部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于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趺坐。肉髻、胸前、衣裙上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的韵味。龛内右侧残存壁画供养菩萨,笔意潇洒,天衣飞动。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长发三缕成束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身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左侧似为阿难像,双手合十,形象质朴。此窟主尊坐佛清俊典雅,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从较早的第120、102窟到第20、44窟,佛像造型几乎如出一辙,或可说明它们出自同一匠师的传派。

第127窟

  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均经后代重塑,臃肿、呆滞,两侧的泥塑胁侍菩萨则代表着西魏雕塑匠师的高超技艺。它们的造型都属于秀骨清像的类型,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绰约,笑靥可亲。右壁龛内二菩萨(高1.58米)和悦端庄,面部妆色已变黑。右壁二菩萨更好地体现了大统年间潇洒姿纵的艺术风格,其形式是进一步接受南朝文化影响的结果。作者丰富了北魏晚期生动活泼的表现方法,不仅仅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场景,而力求通过形象的内心刻划表现活生生的人物情感和精神境界,并强调对美的追求。右侧菩萨(高1.45米)宁静、谦和。左侧菩萨(高1.40米)则欢快、活跃。作者大胆地塑造了后者上身斜欹的动态,写实而又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请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
 

第123窟

  西魏文帝元宝炬笃信佛教,注意经营秦州。他出于政治原因不得不将其钟爱的皇后乙弗氏废黜为尼,并迁居秦州;同时将自己年幼的爱子武都王元戊封为秦州刺吏,以慰藉其母乙弗氏忧戚的心情。这样的处置势必给西魏初年的麦积山石窟带来巨大的影响。麦积山自大统(公元535-552年)初年即已出现技艺高超的龛像,比北魏晚期有了明显的发展,来自西魏王朝的直接卷顾当然是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在西崖的上层,出现了一批精美的西魏窟。其中稍靠下的第102窟,高2.80、宽2.67、深2.77米,以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新颖的造像题材维摩变。窟形四方,四角攒尖顶,正壁塑坐佛,右侧存一弟子,二胁侍菩萨的位置都已被扰乱,据现有遗迹,应都在左、右壁后部。坐佛高1.50米,作涡纹高肉髻,形象清俊、温厚。其右侧弟子高1.20米,丰满圆润,袈裟滑落右肩,更衬托出青年弟子活泼的个性。图中胁侍菩萨,下身已残,优美娴静。左壁维摩诘,结跏趺坐,高1.22米,表现的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精通佛法、机智善辩的居士;其双眼炯炯有神,审视对方,身躯壮健,精力充沛,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胜利者的形象,俨然人间高士。右壁与之相对的是文殊菩萨,倚坐(座已毁),高1.20米,手执桃形物,低垂双目,神情文静,带着谦和和笑容,似乎正在倾听着居士的演讲,表现出宽广豁达的胸怀。在中国石窟中,虽然自十六国已开始出现维摩变的题材,但多限于壁画和浮雕,像这样以整窟造像作立体的组合,大约还是最早的例子。

第121窟

  麦积山石窟的北魏晚期造像,不断呈现出活泼的形式和生动的表现。各窟内多流行三佛的主题,并配置以菩萨、弟子、比丘、比丘尼和力士或天王等造像。第121窟是很有代表性的洞窟,高2.55、宽2.36、深2.15米,覆斗形顶,正壁和左、右壁各开一龛,龛内各塑一佛。正壁龛内两侧上部还有影塑佛弟子各一排五身,合为十大弟子之数,各高约0.30米。弟子们均着厚重宽大的袈裟,一一作不同相貌和神情,有的在聚精会神地聆听,有的因突然了悟而欣喜,有的则似乎正在慷慨激昂地争辩。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正壁两墙角,左右两壁里侧的胁侍菩萨(高1.25米)与正壁龛外两侧的比丘、比丘尼两两贴近,其上身微微前倾而且肘、肩和头部完全靠拢在一起。他们仿佛在佛陀说法的循循诱导之下互相发出会心的微笑,又仿佛是人间的一对亲密的朋友在窃窃私语。此窟前壁两佛通常塑造二力士的位置上,左佛为袒胸持杵的力士,右侧为披甲的天王。第121和101窟不开龛,均为方形平顶窟,不开龛。第122窟在侧菩萨略向前俯,比丘肩部和整个上身向菩萨方向扭转靠近,与第121窟属同一匠心。左侧胁侍的位置已经扰乱,原在正壁左侧的比丘尼,现置于左壁里侧,基右腿抬起作舞蹈状、更觉意趣盎然。第101窟菩萨与僧尼的距离稍远,但动态上仍有互相依傍的倾向。窟内左壁立像为交脚菩萨,即三世佛的过去世弥勒的形象。
 

第80窟

  二佛并坐龛的题材,出自后秦鸠麼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的《见宝塔品》,表现释迦牟尼与多宝佛于多宝塔内比并坐说法的场面。图中二佛并坐龛高约0.5米,其中坐佛高0.35米。影塑供养人高0.56米,头戴笼冠,两手相叠,神情恭谨,其塑造手法写实,与魏晋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十分接近。左右两壁各塑菩萨立像一身,高1.35米,均外侧手提净瓶,内侧手于胸前拈忍冬花叶,其造型仍与第78窟、71窟相同,但在微露笑容的面部神情刻划上,可知以加强了内心世界的表现。

第78窟

  第78龛位于西崖下部,高4.50、宽4.70米,龛内宽大而高敞。进深较小,拱顶,拱弧较缓。正壁和两侧壁起凹字形佛坛,坛高0.90米,坛上造坐佛三尊一铺。正壁主尊坐佛高3.25米,高肉髻,面形略方,鼻直,双目平视,神情庄重。身躯挺拔雄健,穿右袒式袈裟,衣纹为不规则的平行阴刻线,结跏趺坐,两手残,疑作说法印。坐佛两侧原塑胁侍菩萨各一。两侧上部有小龛各一,约高0.60、宽0.70米。右壁坐佛与正壁略同,高3.18米,作禅定印,无胁侍。左壁造像已毁。此龛佛像的风格与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相近似,应是大体同一时期的作品。根据佛坛壁画供养人题名,可知此龛现存塑像和壁画作于北魏仇池镇之际(公元452-488年),至于洞窟始建,据龛内迹象判断应更早。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麦积山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