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之“升降中焦法”

 昵称mt5Lu 2013-08-10
中医学之“升降中焦法”

提要:湿热为病,中焦居多,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过程中,可以阻遏胸隔气机,而出现心中懊恼,虚烦不眠之症,专家认为《伤寒论》之桅子豉汤可治疗此证。除此而外,临床上专家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湿热黄疽,尤其对重症黄疽,常司一取得较好的退黄效果,亦知其治疗湿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医,湿热,中药)     湿热之邪,由上焦下传,最易迫涉脾胃,使中焦升降失司,气机奎滞。湿热为病,中焦居多,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过程中,可以阻遏胸隔气机,而出现心中懊恼,虚烦不眠之症,专家认为《伤寒论》之桅子豉汤可治疗此证,用桅子之寒以清热,苦以燥湿泄降;豆豉芳香化湿,辛散宣达,透湿外出,乃为可行之方。如《温病条辨》之三香汤,在本方基础上,加郁金、降香、瓜萎皮、桔梗、积壳,宣上清热,化湿开郁,治疗湿热之邪,“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既可以宣畅上焦,使“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又可以升降中焦,调理脾胃。
    湿热之邪,限于中焦,滞于胃肠,中轴失运,可致心下痞满,胃失和降而呕,脾失健运而泻。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苦降辛开,调理气机,寒热并用,以寒清热,苦温燥湿,辛开散结,而达恢复脾胃升降之功,对于湿热中阻,症见心下痞满为主者,均可酌情选用。例如吴鞠通治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积实、生姜主之。对于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治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积实、杏仁主之。于“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识昏乱”者,亦用泻心汤法,足见该方加减在湿热病中应用之广泛。其它如黄连汤、干姜黄答黄连人参汤等,亦均可用于中焦湿热交阻,或为腹痛、或为下利、或为呕吐而设。
    湿痰同类,湿热郁阻,水不运行,亦可导致痰热互结。治疗痰热互结,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见浮滑之小陷胸汤,亦可用于湿热结聚心下之证。如《温病条辨》阳明暑温有“脉见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则为湿邪中阻,痰水结聚,而致上逆作呕,胃和失降,便闭不调,治以小陷胸汤加积实主之(《温病条辨》79页)。是方苦降辛通,引水下行,清热化痰,燥化湿浊,甚为合宜。除此而外,临床上专家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湿热黄疽,尤其对重症黄疽,常司一取得较好的退黄效果,亦知其治疗湿热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