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观经济监测警告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

 璐梦阁 2013-08-12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

2008年04月02日10:08  来源: 期货日报  
      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制定计划、规划的重要工具——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可以提高宏观经济、财政管理的规范度与准确性,为政府职能部门预测宏观经济、控制财政风险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同时,它也是正确引导期货投资者投资的有力指针。期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联动性较强,市场参与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会集中反映在商品期货价格上,特别是有色金属、贵金属以及即将上市的股指期货。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体系的搭建在使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更加合理化与精确化的同时,还便于其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国内外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

      一、国外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理论梯进
      早期(1860—1930年)
      经济预警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88年在巴黎统计学大会上,就出现了以不同色彩作为经济状态进行评价的论文。1903年,英国政府内出现了“国家波动图”,用来描述宏观经济波动。1909年,美国巴布森统计公司在其刊物上发表了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第一个“经济活动指数”,作为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指示器。1910年,专门从事经济监测的美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也编制了涉及股票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等方面的景气指标。1917年,哈佛大学编制了“美国一般商情指数”(哈佛指数),这组指数是根据13项经济指标数据时间差异关系分别编制的,包括投机指数、生产量及物价指数和金融指数三类。从历史数据拟合状况看,哈佛指数较好地反映了20世纪美国4次经济波动,该指数投入使用后,反映很好,但由于未能预测出1927年的大危机,哈佛指数遭到沉重打击,最终停止使用,此后类似的景气指标研究出现衰落。
      中期(1930—1960年)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再度兴起,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实际应用时期。1937年,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详细研究了近500项经济指标,利用时差变动关系,选择21项指标构成先行指数。他们还系统详尽地研究了一系列涉及景气监测方法的问题,如循环波动的分离、趋势调整、平滑技术等,并指出经济波动在宏观经济各部门间逐步“扩散”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研究局对20世纪30年代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把21项指标分成先行、一致、滞后三类指标,并提出了以上升指标占总指数份额方法构成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简称DI)。至此,景气监测方法开始步入正规化,其显著特征:
      第一,以扩散指数来综合描述宏观经济波动情况,避免单指标平均化的不精确。
      第二,以当前经济状态为参照,构成先行、一致、滞后三类指数,以先行指数预报可能出现的景气转折点;以一致指数评价经济现行状态和发展水平;以滞后指数验证周期的完整性。
      第三,对于诸如指标范围、指标体系修订等都有明确建议。
      近期(1960—1980年)
      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预警系统方法逐步走向成熟。1961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在其刊物《经济循环发展》上逐月发表数据和图表两种形式的宏观景气动向信号。研究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合作使宏观经济预警研究迅速向前发展,具体体现在:
      第一,合成指数的引入。由于扩散指数只考虑指标的变化方向,没能反映经济运行的程度,1961年,穆尔和希斯金通过对个别指标振幅的标准化提出了合成指数法,成为预警分析的核心方法之一。
      第二,经济预警的基本方法有了较大进展。这主要是在季节调整上,除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成功地研究了X—n法之外,还有美国劳工局的B璐法,日本通产省的MITI法,日本企化厅的EAP法,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FIO法等。
      第三,景气调查方法的引入,拓宽了景气监测的信息源。二战结束后,德国FIO研究所以问卷形式向厂商和消费者进行调查。该问卷调查中的问题是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形式,调查对象只需就调查内容的上升、下降和不变做出选择即可,最后成为“气候”指数等。这些“气候”指数与景气指数一样,能对经济运行超前预测。
      第四,分析报警信号指数的出现。人们研究了增长速度的适宜值后,认为过高的速度也会带来弊端,经济“过热”如同衰退一样也应该避免。1967年,日本企划厅在其经济白皮书中发布了“日本景气警告指数”,采用类似交通信号灯的形式给予评价。1970年,联邦德国也由国会专家委员会编制了类似的警告指数。
      现代(1980年—现在)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预警系统已日趋成熟,其在信息识别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在不断发展。虽然这在争论中被认为是“无理论的方法”,但由于在宏观经济波动方面,特别是在短期波动分析研究中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预警方法、结果与其他经济理论结合后,也出现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景气预警方法和计量学方法是预测周期波动的两种有效方法,最初它们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后来认为是互相补充的。前者以周期理论为基础,是政府部门利用统计数据的测算向公众发布经济前景的指导性信息,后者是通过按经济理论建立的结构性模型的关联关系推出经济发展的可能值。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
      在经济预警系统内部,景气调查方法也已向全球发展。20世纪50年代只有3个国家开展,到1988年己有443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这一方法。如果说景气分析是根据以往规律,从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统计数据来评价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那么景气调查是根据对企业和个人的典型抽样调查,以被调查对象超前的主观定性判断得出定量的结论,两者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为使景气监测结果更具有超前性,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国际循环研究中心等机构已着手研究长先行指标,将原来先行指数半年左右的超前预测扩展至一年及一年以上,便于政府和企业及早地为将要发生的周期波动做出反映,使反周期波动政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如今,预警理论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人们便朝着预警结果更加精确的方向努力。美国普查局Findlye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提出了x—12.ARIMA方法,它是普查局最新的与X—n相关的季节调整方法。
      二、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理论演进
      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理论研究是从经济循环波动问题入手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该阶段以引入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波动的周期理论为主,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研究了我国经济循环波动的长度,其次是研究了形成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后便迅速转向了经济波动预警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二阶段
      从1988年开始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寻找我国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该阶段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研究经济形态的长期波动转向研究经济形态的短期变化,特别是引入了西方景气循环指数方法后,使这一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8年,袁兴林和黄运成运用Dl和CI方法计算了我国工业生产景气循环的基准日期。198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宏观经济监测与分析研究组在35个月度经济指标中,选出了13个先行指标,13个一致指标,9个滞后指标,并运用Dl方法对三组指标的运行轨迹进行测算,寻找出了三组指标各自基准循环日期。同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监测课题组设计了六组综合监测预警指数,并把指数的运行区间划分为五个灯区,显示经济循环波动过程中的冷热状态。
      1990年,毕大川、刘树成主编的《经济周期和预警系统》,是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问题从理论到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同年,国家统计局进行了《经济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课题研究,完成了综合性的软件系统,以应用于经济发展趋势推断,并进行预警预报、经济变量间协调行为和政策效用分析等研究。1992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系教授顾海兵等人开始了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研究,并对预警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发展。1993年,顾海兵、俞丽亚主编的《未雨绸缪——宏观经济问题预警研究》,为我国宏观决策、宏观调控、宏观管理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优质信息支持,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防范于未然提供了科学的预报方法。它将宏观经济分成粮食生产、农业经济、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等五方面的问题,并分别进行了预警讨论。
      1993年8月以后,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日报合作,以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的名义在“经济日报”开办了“景气观察”栏目,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模型开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并得到了广泛认同。1994年,吴明录、贺剑敏初步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监测预警系统。1998年,王慧敏等人对经济波动的研究采用非线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ARCH预警方法。2000年,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将神经网络理论与模糊系统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宏观经济非线性预警模型,掀起了将神经网络应用到经济预警中的热潮。2002年,北京统计局宏观经济技术监测培训团赴美国学习,对X—n及X—12季节调整技术,美、日、韩先行经济指数的编制,宏观经济周期理论,威斯康星州先行经济指数进行了详细了解。2004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监测预警课题组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波动,以及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2007年,余根钱编著的《中国经济数据库及监测系统》,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展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的意义
     
      在没有科学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之前,由于受时间和方法的限制,人们根据统计数据判断经济发展状况时,主要是通过比较、经验、增长率的幅度等来作比较初级的判断。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是从现实出发对宏观经济进行总体的、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判断;是通过对众多统计数据的全面整理,做出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最终的判断;是对庞多繁杂的统计数据认识上的进步和飞跃;是对表征经济活动过程和现状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的监督和量测。这一手段和方法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开发和试验,一旦确定下来,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和计算大量的数据。它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再处理和再加工,去伪存真,把主要数据的特征提取出来,使“埋”在数据“山峰”里面的特征充分外露,然后再在同一个判断准则下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把全面的情况联系起来,给出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避免了对重大问题莫衷一是的情况。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制定计划、规划的重要工具。它不但可以回顾过往经济建设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重要的是为制定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在政策模拟等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宏观经济、财政管理的规范度与准确性,为政府职能部门预测宏观经济、控制财政风险提供管理和决策工具,是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编制和检查计划,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依据。
      第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同时也是正确引导期货投资者投资的有力指针。期货品种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难以割离的联动关系,市场参与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将集中反映在期货商品价格上,特别是有色金属、贵金属以及即将上市的股指期货。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体系的搭建能够使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更加合理化与精确化,同时也更加便于投资者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从而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促进期货行业良性发展。


      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理论架构


      一、经济波动中的先行滞后关系
      在经济波动中,各个指标的波动过程是不一致的,有些指标的变动会明显地领先其他指标,这种先行滞后关系对经济监测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准循环和同步指标
      所谓经济波动首先指的是产出和就业波动,基准循环就是用这两类指标来衡量的。最常用的总产出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若国内生产总值没有数据或数据不可用,可以改用工业总产出,如工业增加值或工业销售收入。因为工业波动和总产出的波动通常是一致的。
      同步指标是波动过程与基准循环同步的指标。两者之间波动次数相同,且波峰和波谷时间基本相同,最多相差不到3个月。若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我国经济波动的基准循环,那么同步指标很多,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币供应量M1、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总额,等等。为减少随机因素对基准循环的影响,可以把基准循环和若干个重要的同步指标一起制作成指数,作为基准循环来使用。
      先行指标
      先行指标是指波动过程领先于基准循环的指标。这种指标的波动次数与基准循环相同,所有波峰和波谷的发生时间均比基准循环早3个月以上。先行指标的波动强度最好与同步指标接近,且先行的月份数越稳定越好。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在理论上有可能先行的指标大多没有统计数据,因此我们只能去寻找那些具备先行特征的指标,这些指标可称为局部先行指标。局部先行指标指的是在某些波动类型下具有先行作用的指标,也可以指波谷领先的指标或波峰领先的指标。局部领先指标在分析经济走势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和先行指标那样综合成先行指数。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是指波动过程滞后于基准循环的指标。这种指标的波动次数与基准循环相同,所有波峰和波谷的发生时间均比基准循环晚3个月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标是典型的滞后指标。滞后指标通常可用于最后确认经济走势是否发生改变。如在经济回升时,若滞后指标也已经开始回升,那么经济回升就没有疑问了;又如在经济过热时,若滞后指标也进入了过热区间,那么就可以确认经济过热已比较严重。
      除以上三类指标外,经济波动中还有其他指标,它们有的波动次数较多,有的高度稳定,有的自己独立波动。因此,所有指标中只有一小部分指标能归入以上三类指标。即使能归入以上三类指标中,先行滞后关系也不一定是稳定的。
      二、扩散指数
      扩散指数的含义
      与若干月前相比,取值上升的指标称为扩散指标,取值不变的称为半扩散指标,取值下降的指标称为不扩散指标。这三类指标的得分分别为1分、0.5分和0分。所有指标得分的加权平均就是扩散指数(DI),用公式表示为:
       DI(t)=wiI(xi(t)-xi(t-j))?鄢100%
      若各指标的权重相等,则上式简化为:
       DI(t)=I(xi(t)-xi(t-j))/n?鄢100%
      式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总数,I(x)为示性函数,定义如下:
      I(x)=1  当x>0时;I(x)=0.5  当x=0时;I(x)=0  当x<0 时
      扩散指数可按先行指标组、同步指标组和滞后指标组分别计算,分别称为领先扩散指数(LDI)一致扩散指数(CDI)和滞后扩散指数(GDI)。
      扩散指数的作用
      扩散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可用于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和确定经济波动的转折点。
      首先,判断经济的景气度。当扩散指数大于50%时,经济中非降的指标个数超过指标总数的一半,经济处于活跃时期;当扩散指数小于50%时,非降的指标个数不到指标总数的一半,经济处于收缩阶段。与扩散指数的变动相结合,可把经济运行状况划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DI低于50%呈上升走势,表示经济处于不景气阶段,但收缩的指标在减少;当DI接近50%时,经济处于不景气的后期。
      二是当DI高于50%呈上升走势,表示经济处于景气阶段,并且扩张指标在增加。
      三是当DI高于50%呈下降走势,表示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但扩张的指标在减少,经济景气度在下降。
      四是当DI低于50%呈下降走势,表示经济处于不景气阶段,并且收缩的指标在增加。
      其次,确定经济波动的峰谷。当扩散指数从小于50%上升到50%以上时,经济从不景气转入景气,这是经济从收缩转为扩张的转折点,也就是经济运行的谷;反之,就是经济从扩张转为收缩的转折点,也就是经济波动的峰。
      三、合成指数
      扩散指数虽然能反映经济变动的趋势,但不能反映经济波动的幅度。由美国商务部希斯金等人编制的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简称CI)可弥补这一不足,不仅能反映经济波动转折点,还能反映经济波动的振幅。
      设有N个指标,第i个指标的数据记作xi(t) 。合成指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对称变化率ci(t),计算公式为:
      ci(t)=200?鄢{xi(t)-xi(t-1)}/{xi(t)+xi(t-1)}  t=2,3,…,n
      对称变化率的含义类似于增长速度,但取值范围在-200—200之间,而不像增长速度那样没有上界。当xi(t)包括零、负值或原来就是百分率时,对称变化率计算公式调整为:
      ci(t)=xi(t)-xi(t-1)   t=2,3,…,n
      第二步,把ci(t)标准化,记作si(t),计算公式为:
      si(t)=ci(t)/|ci(t)|/(n-1)
      标准化是为了使稳定的指标和大幅变动的指标在合成指数时是同等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步,合成指数将只受到大幅波动指标的影响,稳定指标则作用不大。
      第三步,计算标准化变化率si(t)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R(t)=si(t)*Wi /Wi式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数。如果得不到第i项指标在 t月的数据,则令Wi在t月为0。
      第四步,对R(t)进行组间标准化,公式为:
      V(t)=R(t)/F
      式中F成为标准化因子,计算公式为:
      F=﹛|R(t)|/(n-1)﹜/﹛|P(t)|/(n-1)﹜
      式中的P(t)为一致指标组的P(t),因此这一步对一致指标组是不必要的。
      第五步,计算初始合成指数I(t),可按递推公式计算。
      I(1)=100
      I(t)=I(t-1)?鄢(200+V(t))/(200-V(t))  t=2,3,…,n
      第六步,对V(t)作趋势调整,调整公式为:
      V'(t)=V(t)+(G-T)
      式中G为一致指标组的趋势,T为初始合成指数的趋势。
      趋势调整后,各种合成指数的变动趋势均与一致指标组相同,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相互比较。这一调整对于一致指标组是不必要的。
      第七步,计算合成指数CI(t),公式为:



      式中I'为基年平均值,I'0(t)为I'(t)基年t月的值。
      利用上述方法,可计算先行指标组、一致指标组和滞后指标组的合成指数,分别称为领先合成指数(LCI)、一致合成指数(CCI)和滞后合成指数(GCI)。
      第六步中G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一致合成指数CCI(t)的始循环和末循环平均值,分别记作CI 和CL ,公式为:



      式中mI与mL分别是始循环和末循环的月份数。
      其次,按复利公式计算一致合成指数的趋势G,公式为:



      式中m为始循环中心点和末循环中心点之间的月份数。
      第六步中的T为I(t)的趋势,计算方法同上。
      图一:1991年12月—2007年12月预警和先行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图二:1991年12月—2007年12月一致和滞后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四、宏观经济景气监测
      宏观经济的景气监测就是把宏观经济状况按景气程度划分成若干状态,然后构造一种景气指数,使该指数的取值与景气状态相互对应,通过该指数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该指数除了可用于监测宏观经济总体状况外,也可以用于监测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方面的经济运行情况。
      景气指数构造
      景气指数以临界值的方式把监测指标的取值转化成为景气分值,然后以加权平均法合成指数。计算步骤是:
      第一,划分区间。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每个检测指标变动状态划分为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浅蓝灯区和蓝灯区五个区间,红灯区表示经济已处于过热状态,黄灯区表示经济偏热,绿灯区表示经济正常,浅蓝灯区表示经济偏冷,蓝灯区表示经济已处于严重过冷状态。
      第二,确定临界值。临界值就是两种相邻状态之间的分界值,每个指标有五种状态,因此有四个临界点。临界值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第三,指数设计和灯号显示。各指标在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浅蓝灯区和蓝灯区的得分比如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所有指标划分先行、一致和滞后三类,把各指标的分值按类加总,然后再除以各类指数的满分,即类指标个数与5的乘积。
      由先行指标合成的指数称为预警指数(WI),由一致指标合成的指数称为监测指数(MI),由滞后指标合成的指数称为检验指数(TI)。用S■■(t) ,S■■(t) ,S■■(t) 分别表示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的分值序列,则有:



      式中n1、n2、n3分别为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组指数个数。
      图三:综合警情指数冷热状态显示图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问世必将为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王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