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红楼梦》确实是曹雪芹写的,如果说曹雪芹是为自己家族破落掬一把辛酸泪、这部小说具有自传的性质,那么,他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特别高贵显赫的贾府、就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
贾府是何等门第,那可是公侯豪门,皇亲国戚!当年的宁国公荣国公就和皇室亲王的地位差不多,相当于开国元勋。即便是后来贾赦世袭的一等将军,也相当于上将,贾珍世袭的三品将军,就相当于少将,那简直就是王府侯门。更何况元春做了皇帝的妃子,更是和皇帝直接挂钩了。这个家族在京城是极为显赫的,他们的府邸就和紫禁城一样,坐落在一条东西向大街的北面,后面还有一座仿佛皇家园林的大观园!要知道,曹雪芹的家族虽属富贵,却只不过是江陵织造府,相当于厅级,他祖上也只不过是皇室奴仆包衣,曹雪芹有必要假托如此高贵显赫的门第来说自己的家事吗?
当然,按照一些小说家言,小说嘛,越是编造得华贵越好看。然而,曹雪芹却不是这样的小说家,他是一个“写实”的严肃作家。按照曹雪芹的亲身经历,他要用写实的方法去描写这样高贵的贾府生活也是有些困难的。曹雪芹出生的江陵制造府虽说也很富贵,也曾接待过南巡的康熙,但同贾府比较起来,那政治级别就低了很多。元帅将军府的排场,贵妃省亲的讲究,高层宫廷的交往,他应该说是没有亲历过的,写起来就必然缺乏细节素材。尽管曹雪芹后来在京城交往中的见闻可以聊补,而且他也尽量避免写上层官场龙套,只写这些王爷、将军和官员的家庭私生活,但不能说曹雪芹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短处。那么,他为什么非得虚构这么个贾府呢?
尤为重要的是,要写一个如此显赫天下、如此直接牵连皇帝和朝廷的家族,而且要揭露其丑恶,是要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的,这在文字狱极为残酷的乾隆时代尤其如此。而《红楼梦》原稿虽然没有明说原创者到底是谁,但真有其人的“曹雪芹”三个字可是在小说开头就明白写着的,说他“批阅十载”,这就很容易招致罪责。诚然,曹雪芹用了许多手段将真事隐去。首先是模糊其朝代,清朝绝对没有封汉人做国公的事,更不用说两兄弟都受封的,小说中的男人们头上也绝对没有辫子。贾府的设施也是南北合璧,府邸是北方院落,大观园却分明是江南园林,生活起居也时有南方痕迹。小说中还大量使用谐音会意的名称词语,一再声明是“假语村言”。但小说家的这些手段,其实是难以逃避所谓“影射”嫌疑的。甚至可以说,你越是这样掩饰,越是让人生疑。且不说历来的红学家就因为贾府的如此显赫而大加“索引”、“探谜”,认为《红楼梦》隐含清宫秘史且具有反清倾向,就是当年的乾隆皇帝看了传进宫来的手抄本,也认为是影射康熙时的权相明珠与其子纳兰容若的家事的。试想,如果那时就有刘心武一样的解谜者,说秦可卿事关清廷皇权之争,那曹雪芹岂不倒了大霉吗?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冒这样大的政治风险呢?
如果按照“索引”派和探秘派的说法,并非皇族王孙和政治深喉的曹雪芹就更没有虚构贾府的理由。要么,《红楼梦》的作者应该另有其人了,这岂不是要将整个红学研究成果翻盘吗?
其实,在我看来,曹雪芹之所以要虚构一个贾府,是同这位作家的思想境界和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立意相关的。也就是说,曹雪芹平生的经历,已经使他从家族兴衰和个人遭遇中对世态炎凉、对整个社会有所认识,他的“满纸荒唐言”不仅是家族和个人遭遇的“辛酸泪”,更包含对整个社会的品味。所有他说一般人是“难解其中味”的。曹雪芹的这种思想认识,是可以从小说中大量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封建正统观念对立的言辞中体认出来的。而要写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品味,就不能不写贾府这样典型的封建权贵大家族。
可以说,那时曹雪芹就已经看透了,整个封建王朝就是以皇室为主的权贵利益集团所掌控的。他们不仅在政治上享有绝对特权,在经济上霸占绝大部分社会财富,在文化上实行高压专制,而且他们的贪婪腐败和荒淫无耻也决定着整个社会邪恶、世态炎凉、人生命运、朝代毁亡。所以曹雪芹要写具有这个利益集团特征的贾府。他立足贾府,同时还交代了这个利益集团中的“四大家族”、甄府、还有北静王等。曹雪芹在表现四大家族权势财富的“护官符”中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立意。贾府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更具有艺术真实,更能反映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必然性,从而也更能体现自己家族和个人悲剧命运的根源,这才是曹雪芹虚构贾府的根本理由。
正因为曹雪芹如此虚构贾府,才使这部小说超群脱俗。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高度、把个人际遇变成了社会历史宏大叙事,而且从艺术的角度看,也使得整个作品风格显得比较高贵典雅、趣旨不俗,这都显示出一个伟大作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情趣。
应该说,为了实现这样的创作立意虚构贾府,曹雪芹是担当了一定的政治风险的。事实上,凡是专制下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都不可能没有政治担当,除非他沉默。曹雪芹的手稿虽然没有被查禁,但在很长时期也只能手抄暗传。此书后来得以印刷出版,也是经高鹗的补充修改,而他的补充修改,实际上是把这部小说变得更加符合统治者的容忍度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