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李爱杨 2013-08-16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礼记》:“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中庸》竭力赞扬“圣人之道”所具备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人与人交往的礼仪上,根据对方的身份,施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礼节,比如拱手、作揖、跪拜、稽首九拜等。无论是国还是家,礼之兴,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佛教于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制定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中国佛教礼仪。宋代的大儒朱熹“观于寺僧之斋供,而叹三代礼乐,犹独存于释氏”。在我国古礼大多废弛的情况下,独有佛教礼仪还在丛林寺院中保存和实行着。佛教礼仪是佛教文化的核心部分,了解佛教礼仪,便于理解佛教的宗教情操和道德规范。
  有如古代的祭天大典、皇帝登基,世俗的祭祀祖先、山神、河神、土地以,民间的殡礼、婚礼、成年的冠礼一般,礼仪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达到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佛门仪轨的精神意义,近乎世俗的这些仪式,又不同于世俗仪式。佛门中的仪轨包含身口意三业威仪,使众生消罪愆增福慧。佛门弟子跨进山门、进到殿堂,礼佛、上香、向师父问讯、谈话,学习打坐、诵经,乃至离开寺庙,及寺院生活中的早上打板、打鼓、敲钟、唱偈、早课、过堂、出坡、诵经、打坐,乃至大型法会,都有一定礼仪,不管在家或出家弟子,生活上的每一个举动,乃至心念的思考,都包含在仪轨的范围之中,仪轨是历代祖师,依佛陀的教诲、经典的记载,将佛法的精神融入弟子的行住坐卧中,生善去恶,佛门中的仪轨体现了高度的宗教情操、道德规范。
  佛教礼仪,主要有:一是佛寺仪轨,包括建筑格局、佛像安排、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设置。二是丛林规制,包括僧人在寺院应遵守的修行规范、生活制度和礼节威仪。三是佛门戒法,包括各种戒律的区别,以及皈依三宝、剃度出家,直到受“三坛大戒”的全过程。四是佛教用品,包括僧人在穿的衣服、用的物件和作佛事的乐器等方面的分类和规定。五是佛事法会,包括作各种佛事法会的具体内容、仪轨及佛教的节日庆典等。
  佛教礼仪是根据经典而来,有依戒律而定,有依各种禅定方法所作,有的是对种种空性道理作说明,有的是为众生忏悔消灾祈福及驱使鬼神,以得到世俗利益。依经典的精神思想制作,不管是祈福、忏悔或修戒定慧的原理原则,不出佛法的基本理论:法界无尽的理论,如来藏缘起,万法唯识,性空缘起,业感缘起。
  “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晨钟暮鼓,雄浑激越,钟鼓声中注入了深沉清远的佛教教义;晨钟暮鼓,余韵无穷。余韵中,追寻着那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