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需要采购一些主食、辅助食品、休闲食品。可是,当我们进入超市,展现在眼前的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此时我们遇到了困惑,我们不知道买什么样的食品才能让自己吃得放心? 产生这样的疑惑,一方面是近些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成堆,让我们失去了购买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我们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缺乏必备的采购技巧和基本的食品常识辨识能力。在发达国家,食品之所以安全,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买方市场拒绝劣质食品,多数消费者清楚自己要什么。如果我们广大的消费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辨识办法和必备的购买技巧,就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任何食品方面的“小妖小怪”一识即破。今天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技巧。 但凡进入超市的预包装食品一般都具有独立包装,我们要买什么,买对什么首先要从从包装的标签上入手。老夫认为购买食品学会看标签是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那这标签怎么看呢? 1、看有无QS标志 进入超市的预包装食品肯定都应该有白底蓝色QS标志,以此来证明该产品是经过了食品生产许可准入的,反之,不可采购。配套QS标志的是12位食品分类编号,前4位是区域代码,中间4位是产品申请单元反映产品分类属性,后4位是证书流水号。如有需要深入了解一下该食品,中间的4位数字非常之关键,用智能手机一检索就能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分类的产品了。 2、看产品名称 标签上的食品名称依据国家规定必须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即你要买的东西跟标签上的产品名称肯定应该是对上号的。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看产品名称一定要看清名称的完整性,现在特别流行的忽悠消费者的方法就是用醒目的大字标示产品的部分属性,在周边再用小号字体或淡色字体提示完整产品名称。这点老夫在博文《不是有奶便是娘》有详解。 3、看配料表 配料表非常关键,目前来讲,老夫认为所有标识标注,关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忽悠消费者的可能,而唯独就是配料表的国家规定是最最科学的。因为国家明文规定配料表必须按照递减顺序列明所有的主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且这些主配料的名称也必须是通用名称。看懂了配料表也就真正看清了该产品的实质。 4、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是否满足你的需求 食品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方法对我们消费者吃到风险小的产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家对这些项目,改变以往统一规定标准的做法而由生产者通过明示来承担责任,这点老夫以为是一个进步。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讲,采购时就要仔细辨别了,特别是保质期较短又即将临近的产品,最好回避掉。 5、看厂址。 厂址是代表这个产品是在何地生产的唯一标识。目前,食品行业发展非常迅猛,不少大品牌、大企业都在全国各地收购,开办了若干个分支,具体哪一个厂家生产的均在标签上要求标明或用代码示之。尽管许可之初这些分支一定是符合条件的,但时间长久后,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一个巴掌伸出有长短,相互比较是有优劣之分的,这点就需要我们消费者自己去积累经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