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07影视播报: 8月5日以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每晚22:00,推出7集大型人文电视纪录片《长寿密码》,解读中国乃至世界的长寿文化,揭幕人类长寿的密码,受到观众追捧。在该片摄制的两年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派出数十人的摄制组,兵分多路,行程上万公里,前往全国各地寻访长寿现象。该片的播出引起不小的关注,尤其在中老年观众群中,央视4套8月15日19:15起将继续每天一集播出《长寿密码》,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我们通过该片解说词一探究竟! 【第一集:走近长寿】 “寿命”是大自然给予每个人的一笔“时间存款”,没有人知道确切的“余额”。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命无限的向往。 对于人类而言,水是人类长寿的命脉。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永福县,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在山清水秀的百寿镇,一条开满小白花的十里花河,81岁的老人介绍说这种叫水芥菜的花是上天赐予永福人的福分,不仅好看还可以当菜吃。原来这是海菜花,是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这种花的生长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稍有污染花就会枯萎,可谓是天然水质检测器。 走进当地106岁长寿老人莫三妹的家,据说老人长寿与家里的井水有很大关系。老人的听力和视力都非常好,老人说子女们都在南宁工作,自己留下来是因为舍不下院子里经常开花的玉兰树和那口很有年头的水井。 据了解,广西是拥有长寿之乡最多的地方,而这些长寿之乡又多以环境优美,溪水清澈著称,大家推测这里长寿老人多跟水有关系。一直生活在温泉颇多的温汤镇的100岁老人李春秀说,小镇上8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他们都很爱泡温泉,用温泉水煮饭。专家说,温泉水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复杂化学成分,具有促进人体免疫功能,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长寿之乡河南省夏邑县是一个平原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美,哺育了不少长寿老人。101岁的刘百名家里有一口水井,味道甜美,用这水种出来的蔬菜也很好吃。在夏邑县113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120位。106岁的王张氏虽然有些耳聋,但眼睛不错,现在依然能穿针引线,两年前她还乘飞机坐火车到各地去旅游。她的家人认为老人长寿和家乡的水土分不开,她家的水井里的水、夏邑的小麦、玉米、蔬菜都化验出含硒含锌高出正常值几倍,对老人心脏、心血管都很有益处。 另一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这里的微量元素也很高。重金属含量偏低。该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多达250位。歌不离口、活儿不离手,这是如皋市石庄镇100岁老人余兰芳的习惯,她每天都在歌声和劳作中度过,她说每天都要出去接接地气儿,才舒服。 四世同堂的毛大由是浙江丽水人,丽水生活着54位百岁老人。老人的小院子里有他的长寿秘诀,他每天要在这儿打一套自创的拳,然后整理自己的小花园,他认为顺应自然,尊重万物才能长寿。 【第二集:仁和者寿】 一百年,就大自然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一百年,对生命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海南省澄迈县的李瑞香已101岁,多年前因白内障双目失明,一直是丈夫吴丕谟照顾,充当她的眼睛。两位101岁的老人携手走过了80个春秋,有7个儿女,因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他们选择单独居住,儿女只有不时来看望老人。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但老两口始终恩爱和睦,与街坊四邻也相处融洽。人们认为“和谐”就是他们的长寿秘诀。 云南省普洱市的翁基古寨,是一个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寨,这里古树参天、竹楼相连,优美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少长寿老人。妮丙已78岁还被认成是“阿姐”。村子里最年长的是99岁的大儿丙,她是村里寨心的创始人,人们认为寨心具有某种神奇的生命力,与人的寿命紧密相连。道家始祖老子的养生精华就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返璞归真。 105岁的长寿老人邱祐权家住广西昭平县,岁年事已高,但他每天上山砍竹回来编竹筐,两个女儿嫁到外地后,老人就和侄子同住,侄子孝顺,老人也总是乐呵呵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劳动是邱祐权老人的最大乐趣,他说自己赚的钱自己花更方便,不给后人带来负担。侄子认为,自食其力,不与人争,平淡度日的邱祐权是一位仁德的长辈。他长寿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他有好的人品,更是因为他有好的生活态度。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仁者寿,因为仁者外无贪、内清净,心态中正平和。 上海106岁长寿老人黄士端,过去是社会活动家,能用几国语言联唱一首歌,如今年老较少出门,家是他最温馨的港湾。75岁的女儿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在她看来,理解和孝顺是她作为女儿的准则,她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照顾父母,她认为温馨的家庭是父母长寿的条件。黄士端的妻子96岁的陈丽娟以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老两口从结婚到现在相濡以沫的走过了70多年,夫妻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包容谅解。热心助人、和谐带人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准则,所以他们家从不缺少朋友。 【第三集:食以养生】
为了生存,神农尝遍百草,寻找食物。为了健康和味道,后来人创造出更多的美味佳肴。味觉上吃喝的满足和身体上能量的变化,让人更加相信,寿命的长短是吃出来的。 云南省江城县一个小山村,98岁的段国恩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带他10岁的小孙孙来抓爬爬虫,这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为了让餐桌更丰盛,他又上山采了一篮鲜花和野生蜂蜜,其实他选择食物的方法跟古代的神龙氏没有两样,只是他必须要先进行尝试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大自然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有人发现,地中海区域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结肠癌、直肠癌等富贵病的几率远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因为他们的饮食习惯了非常强调主食量,这些主食来自于粗粮类的食物。 【第四集:再造春秋】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千百年来,无数人通过中医养生,达到了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浙江丽水的药材十分丰富,101岁的周凤当是当地的老寿星,她的长寿秘诀是每天用水沏泡自己找来的花花草草,喝了这些清咽利喉的花草,感觉身体十分轻松。这些看似遍地都有的花草,却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 广西的凤山县21.55万人口中,有50多位百岁老人。101岁黄明贤常吃的胡萝卜黄瓜,都是生长很自然的事物。畲族医生雷茂真家也有一种祖传养生堂,到他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他认为只有来自大自然的植物才是延年益寿的灵丹。雷茂真和老伴儿都已80岁,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长寿,他们经常服用自家祖传的养生汤。这汤主要是用细叶牛奶珠、油柴和红苍头刺根皮等熬水一小时后,再在汤里加入野猪肉直到把肉炖熟即可。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居住的苗家人,也继承了祖传的长寿秘方。这里的老人大多心胸开阔,性格爽朗,健康长寿,这跟他们常年喝一种叫桃枝汤的汤药有关,7根桃枝熬汤或和菜一起炒都可以。 【第五集:动静之间】 旺盛的精力,充足的能量,是一个健康生物的最好表现。寿命的长短受什么影响?生命该动还是该静,一直是养生家们探索的目标。 家住江苏如皋市的93岁老人施秀英老人,每天清晨都要边跑边喊的长跑几公里,这种增加肺活量的运动方式是她自己创造的。她还有不少绝活,如双手十指撑地的俯卧撑,一口气她能做十多个。谁能想到20年前她曾是肺癌晚期的绝症患者。 广西昭平县,2012年五世同堂的何秀中已经是107岁高龄,他一生性情温和,喜静不喜动,看书是他年轻时养成的习惯,除了读书他最喜欢的运动是下象棋,老人认为看书下棋看似很静,其实很锻炼脑力,动静结合,既能养生又能健脑,对身体很有益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施吉龙老人,也是在缓慢的生活中做着有序的运动,100岁的他自创了一套掏拳练习了几十年,平日里他还静心写毛笔字,在动静的变换中,他享受着变化带来的乐趣。 【第六集:不老歌谣】 类学家认为,命是天给的,寿是自己争取的。认知人的心里活动是破解人类健康长寿的密码之一。 北京市的靖奎老人已99岁,从十几岁开始做剃头工作,80多岁时他还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人剃头,他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和纪律片,他成了名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剃头师傅都来拜他为师,但他没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5:30起床在胡同里溜达两圈,晚上8:30上床,日子过得安逸平静。偶尔也给人剃剃头,不为生计,而为放不下的情结。生活中没有什么他放不下的事儿。 研究表明人的健康有60%取决于自己,而心理健康又占主导地位。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的老寿星张元元2012年已103岁高龄,她经常唱童谣、练书法,曾连续生了10个儿子的她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她却始终笑对生活,她认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就是她的长寿秘诀。 【第七集:天人合一】 本集围绕“天人合一”这个古代哲学理念,通过长寿老人的行为,揭示尊重自然应该是人类与天地之间的约定。今年101岁的老人余叔换爱好打门球,早上5点,晚上吃完饭后各打一场,连续打一个小时。因为生活在海南的岛上,空气清新,氧气充足,她认为这是长寿的重要条件。 在广西昭平县黄姚镇拱桥村,106岁的张玉珍清晨一定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顺便吃早餐,这是她多年的生活习惯,在昭平43.74万人中,百岁老人有67位。年老的张玉珍喜欢在院子里栽花种草,连做针线活儿也要在室外。她喜欢外面的好空气和充足的阳关。(本报记者 谢迎春 据央视《长寿密码》视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