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淘书记

 苏迷 2013-08-19
罗马淘书记
  □周 晨

  暑假和家人去欧洲旅行。行前,摄影家李玉祥建议我买北京三联引进版的lonely planet旅游指南系列,这套掌中宝超厚,内容详实准确,文字细密,以至书中书签设计成兼具放大镜的功能。老外编书很务实,按图索骥,以巴黎为例,景点、住宿、用餐、娱乐乃至跳蚤市场的开放时间都一应俱全,实用信息一栏中还列举了几家特色的二手书店,职业本能,心中就一直惦记着找机会去逛逛。可到了巴黎,旅行社参观景点的时间都安排得紧紧的,终不能成行,仅在卢浮宫内的旅游书柜台匆匆购得正宗法式精装的画册《卢浮宫不容错过的300件典藏精品》,实在是不过瘾的。
  从法国的塞纳河到瑞士的少女峰,从威尼斯的叹息桥到弗洛伦萨的但丁故居,美景数不胜数,行色匆匆。行程最后一天到了罗马,下午最后一站导游安排了三月百货购物。大巴车在附近的广场停靠,从车窗向外望去,广场边有两排铁架棚,像是旧书摊,再仔细一看,确定无疑!也算配合导游工作,下车后先进商场点了个卯,出商场直奔书摊。意大利的天气很热,旧书摊在广场的荫蔽处,铁杆的货架,人字形的棚顶盖着帆布,分成两排,每排两侧各四个货架,货架上挂着牌子,写着5欧元、10欧元、15欧元、20欧元,按价格分区,读者一目了然。都是旧书,展示方式与我们的特价书店类似,不同的是,我们的特价书与旧书销售概念是不一样的,前者多为出版社的压库书,后者可能是要卖大价钱的,但在这个书摊上两种书都有,且价格固定就这四种。
  摊主是年轻人,坐在书架的一角休息。户外很热,看书的人不多,买书的就更少了。货架上的书很多,大都是意大利文的,各门类都有,我更关注文学和艺术类,居然在其中两个书架中夹杂着几十种毛边书,大部分为精装。我花了大概一个小时,有选择地挑了三本毛边书和两本画册。老的毛边书在国内是很难买到的,新的毛边书价格如今也是奇高。
  毛边本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在当时上层的贵族中,毛边本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鲁迅与周作人是中国毛边本的始作俑者,鲁迅还自称“毛边党”。藏书家唐弢钟爱毛边书:“我之爱毛边书,只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三册毛边书均在32开本左右,其中两本为圆脊漆布精装,封面烫金压凹凸,品相完美,内容为古典诗集,版式精美有题花,纸张已经发黄;一本为平装,像是历史小说。国内有一批藏家青睐毛边书,我平时对毛边本也多有关注,偶得此三书,让我重新认知了毛边本的几个细节:一、三书全部为上书口折齐,下书毛口及外书口书页错落。这与书页的装订折页方式有关,并非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新制毛边本,装订随意,毛口有上有下。二、毛边本精装平装都有,而且感觉国外精装更多一些。我们的《出版词典》中把毛边本列为平装本的一种形式,定义似欠妥。三、毛边本不是毛坯书,三面书口形制尺寸是有规范的。我们现在所制新毛边本犹如成品书的毛坯,三边尺寸毫无约束,任随印刷纸张开度。我所购三书,三边书口页均不超出封面及飘口,也就是在装订前,先将成品尺寸以外的部分切除,然后再折页。四、毛边本还有比较特殊的形式。两册精装中有一册是上口齐切了一刀,并刷上红色,很漂亮,自裁部分就仅为外切口了,之前仅读过这种相近样式毛边本的零星记录,从未看到实物,如今眼见为实了。
  另外所购两书均为画册,一本约20开的小画册布面精装,封面十分简洁,米白色的棉布上仅烫了一个红色的“S”形的图案。最大的特点是:全书单色印刷,几十幅彩图全部手工粘贴。可以想见该书出版时,印刷业还不甚发达,印制成本一定大于人工,才会选择如此的装帧方式,现在看来,这种手工装帧的感觉别有味道。另一本画册看色彩也有些年头了,为大16开的样子,布脊精装,内容全部为欧洲古代的体育运动,有油画、雕塑、铜版画、瓶画等,最熟悉的就是雕塑《掷铁饼者》,图片资料很精彩,与我多年前所购2000年中华书局版《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属同类选题,东西方对照阅读,正好相映成趣。
  五本旧书成了此次欧洲之行的一大收获,只可惜均为意大利文,有些出版的信息还有待慢慢考证。
  看我一个东方人买了五本书,摊主看我的眼神很好奇。我取出随身的相机,把书摊书架上大部分书里外照了个遍,很多书的封面都不错,留个资料也是好的。临行,我邀摊主在书摊旁合了影,他个不高,穿件圆领T恤,卷发,皮肤黝黑,笑起来神态特别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