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锋、侧锋、偏锋,你还在纠结吗?

 悟道修行慧能 2013-08-21

——由欧阳中石、张旭光先生的书写示范所想到的

 

      恐怕很多学书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曾经纠结于书法的中锋和侧锋。朱和羹《临池心截》说:“正锋取劲,侧峰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十代侧锋,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惊,翩然下擢,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也。”尽管关于中锋和恻锋的观点很多,但“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中锋,我不必赘言,这里说一下侧锋和偏锋,很多人会把恻锋和偏锋混淆,认为是一码事。《永字八法》论中注:“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我想,侧锋就右,便包含以侧取势的意思。当然,侧锋运笔,往往是笔锋由偏转中的过渡,它的优势就是用笔卧能起。从运笔来说,并非是笔笔中锋,有时会不知不觉地使用侧锋,能将笔卧而起,这就是侧锋助以中锋的作用。若从策锋来说,不仅仅是把“点”成为:“侧法”而已,如“天”、“运”、“扣”等字的挑捺,甚至钩撇等,均是“侧笔”。确切的说,“侧笔”方劲犀利,神采外耀,故凡出锋的点画,多用“侧笔”。一句话,“侧锋”与“正锋”各有各的优点,又有相得益彰之妙。所谓“偏锋”即是运笔时,笔杆倾斜,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运笔最忌偏锋,故称为“败笔”。

      学书至今,对于中锋和恻锋,我已经不再纠结,深信“正锋取劲,侧峰取妍”。可是前些日,看了书画频道张旭光先生的书法讲座,我彻底晕了。这样一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地位的书家,在做临写示范的时候居然很少用中锋,而是侧重于侧锋甚至偏锋,用笔软榻无力,章法散乱不堪。我开始发懵,但我还是坚信我的“正锋取劲,侧峰取妍”。于是我上网找一些书法大家的挥毫视频,居然又发现,欧阳中石先生也用偏锋,我看错了吗?我再次纠结。

 

     其实我这里说的纠结,并不是纠结于该用什么锋,学书这么久,确实也不会再纠结于此

    其实我是纠结于书坛诸如此类之怪现象

 

     或许,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欣赏大家的作品不能简单停留在技术层面。但是既然是书法讲座,面对的听众观众应该是在路上或者刚上路的学书者,我想,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是要强调的,我想“大家”们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