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降本攻坚战 撑起寒冬一片春 ——井矿集团降本增效纪实 如何应对不断下滑的煤炭市场形势,如何使企业在凛冽的“寒冬”中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井矿集团把降本增效作为法宝之一,狠练内功,提升管理,创新科技,节支降耗,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在市场寒冬中打造了一片春天的绿意。上半年公司原煤单位成本每吨比计划降低15元,各类支出压缩五百万余元,谱写了降本增效的华彩篇章。
管理提升遍地金 通过修订岗位操作规程,大力推行定时定量法,焦化公司单炉产量同比提高0.5吨,实现了单炉产量向20吨的跨越。今年以来该公司推行了管理提升项目61项,32项效果显著,24项正在积极实施中。精细的管理提升了发展内涵,使企业在市场的严冬中,保持了持续发展。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利润等指标均超计划完成,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焦化公司是井矿集团实施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的一个缩影。 围绕“管理提升年”,井矿集团深化“增量增效、提质增效、降本增效”举措,在管理上谋改革、求创新、重提升,成效明显。建立了双月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将生产经营调度例会,调整为煤炭生产、非煤物流分专业召开,按专业分类调度、细化部署,增强了调度会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制定了《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生产矿井、物流单位严格按下达的煤质指标组织生产,保证煤炭质量。元氏矿业在煤炭赋存条件差、生产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精掘细采,强化煤质管理,不让矸石出井口,精煤回收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瑞丰煤业合理配采煤层,加强边角实煤回收,控制原煤灰分,精煤回收提高近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好的售价。焦化公司实施“三全”质量管理模式,坚持源头抓采购、过程抓管控,严格配煤、生产工艺指标,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在市场需求不旺、售价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以稳定的质量赢得了市场。凤山化工通过科学调整亚销比,两钠一次合格率均达到100%;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等级的产品,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满足了客户要求,确保了效益最大化。通过细化质量管控,在产品每袋净重控制上保持了正偏差在150g之内,水分控制保持了国标-0.5%范围,近此两项,上半年同比增加产品170余吨。 管理提升变地金,井矿集团各单位,通过有效的管控提升了发展质量,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 科技创新降成本
井矿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科技攻关,坚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降本增效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力实施充填开采、沿空留巷、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等新技术,提高单产单进水平。运销分公司对洗选厂实施了原煤系统改造,缩短运输线路120多米,全年节电费约7万余元。元氏矿业自制提升机轴编码连接装置,不但韧性好,不易断裂,传输数据也及时可靠,此项技术创新每年节约资金4000余元。 新晶焦化分公司通过优化工艺流程,依托技术攻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重锤限位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项新技术,通过重锤限位和7个开关配合,实现装煤自动化,每年为公司增加效益700万元。在罗茨风机、高压氨水泵上改造应用变频技术,在焦炉四大车走行、配煤系统、低温水、地面除尘站的除尘风机等多个部位采用变频控制,年节约电费约65万元,高压变频器在大功率罗茨风机上应用,年节约电费约236万元。实施煤气多发电项目改造,实现了焦化生产最大限度的使用自发电。今年以来,焦化生产自发电使用率达51.7%,降低了网电使用率;非供暖期发电量由技改前的2256万度,提高到技改后的2558万度,多发电302万度。 三矿历经百多年规模性开采,70%多的剩余储量属于“三下”压煤和复采区剩煤。为破解矿井后继发展瓶颈难题,该矿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在四层煤1612、1613工作面实施了超高水充填开采工程,已累计产出优质原煤30000余吨。对1701复采区工作面,进行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复采区充填开采试验。研制出复采区充填开采的悬移支架,顶梁采用整体箱式结构,护顶面积可达95%以上,对顶板实现了全封闭管理,同时又攻克2项技术难关,该矿已在1701悬移支架充填工作面成功移架多次,产出原煤10多板。 凤化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不断线,对氧化吸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氧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年新增产能1.5万吨。对制约产品质量和比例的工艺过程,进行创新改进,产品亚硝比达到1.6:1,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上半年公司吨产品平均氨耗同比每吨降低2.7千克,吨成本降低7.56元,铂耗同比每吨降低0.012克,吨成本降低3.78元。产量同比增加了11.97%,吨产品固定费用降低38.54元,增量降本效果明显。 多措并举广节流 在“降低成本大会战”活动中,井矿集团明确了公司总目标及各单位目标,确定了“两降低两压缩两提高”等降成本措施。各单位围绕成本控制目标,坚持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千方百计降成本,多措并举广节流。 正行煤业实施“避峰填谷”考核,强化设备用电管理,每月节约电费1.8万元。在材料管理上坚持“能用旧的不领新的、能修复的不废弃、能自修的不外委”的原则,建立了回收、修复、复用台账。积极鼓励基层单位使用旧物资,对旧物资的使用,不计入单位材料成本考核。同时,建立了修旧利废、废旧物资回收奖励公示榜,营造废旧回收再利用的良好氛围。截至7月份节约材料费用60余万元。 正珠煤业强化成本管控,采购成本整体降低6%,物资储备降低850余万元,节约资金300多万元。元氏矿业公司
“精打细算 分厘必争”降本增效,对各单位和部室的材料费进行分解重新核算,按大小单位划分,大单位材料费下调10%,小单位材料费用下调20%。并狠抓落实,兑现闭合管理制度,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在“省”上下工夫,在“算”上做文章。并认真落实“八项规定”要求,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同比降低60余万元;修旧利废节约20多万元。 瑞丰煤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根据每月生产计划,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成本预算,月底考核执行情况,实行节奖超罚,仅对支护材料进行更换柱鞋管理一项,每月节约资金1.5万元。此外,煤炭运销分公司在党员中开展降本增效“五个一”活动,每个党小组每季围绕增收节支确定一个课题项目,做到有立项、有目标、有措施,有负责人;每月集中开展一次回收修旧活动,成立党员回收修旧小组,建立回收修旧活动记录;每月节支创效实现一千元,将节支创效任务分解到班组、个人;党员每人每月至少提一条有价值的节支降耗合理化建议;每周做一件节支降耗的具体实事,号召党员从点滴做起,随时制止他人铺张浪费等现象做起,不断提高职工的节俭意识,实现节支降耗目标,7月份机运中心对铲车进行了大修,在维修中,一些轮胎、水箱配件全部由旧配件进行改装复用,仅一项就节约资金1.5万元。 井矿集团各单位坚决落实勤俭办企方针及集团公司《节支降耗特别规定》等管控措施,对非生产性费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特别是三公费用明显降低。有效的举措,严格的落实,浓厚的氛围,降低成本大会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井矿集团压缩各类支出510万元,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车辆运行费等压缩320万元。 (井矿集团公司 许海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