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能力就有推进力

 把尔裁为三截 2013-08-24

有能力就有推进力——邮储银行五年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日期:2013-08-01

不知您是否发现,经过国际金融危机锤炼,经过国内各种经济调控,邮储银行在接受各种考验中让自身强壮起来,各种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从有限责任公司到股份公司、从单一储汇业务到全功能商业银行业务、从以收入为中心到以利润为中心、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邮储银行5年向前跨了一大步,从一家储蓄机构基本实现了向全功能商业银行的初步转型。合作、学习、风控、创新、科技五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毛志鹏

学习能力

5年来邮储银行集中培训员工超过300万人次,这样的学习力度还不包括各级机构的自学。转型就是从非专业向专业过渡,而学习是加速这一过程的必由之路。从建行之初的上什么产品培训什么内容,到现在全行自觉对接国际先进的银行企业管理理念,将培训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彰显邮储银行在学习认知上的提高。

培训全覆盖,学习无死角。管理类、专业类、营销类和营业类等各类人员利用银行组织的各种形式培训进行学习。仅2010年和2011年邮储银行就举办各类集中培训班6万多期,培训人员近200万人次。而持续推进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体系建设是邮储银行推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另一重要举措。截至2011年底,共计18.4万人次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5.3万人获得保险从业资格,3.06万信贷人员通过行内岗位资格培训获得证书。

注重专业性,促进再教育。在培训突出专业性、实效性的指向中邮储银行获得了业务能力的提升,特别为落实银监会的相关要求,2010年,邮储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覆盖到全行92%的员工。2011年组织了有1.3万名员工参加的职业道德远程知识竞赛,以持续推进全行员工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员工遵章守纪、依法合规的意识,使全行上下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良好局面。

虽然培训的形式多变,但其核心却只有一个,就是全方位提升人员的素质、激活个人能力,从而带动全行不断迎接新环境的挑战。

现在,学习已经成为邮储银行人的自觉行为,大家逐渐懂得,争做知识型员工是一种幸福。

风控能力

0.34%,邮储银行信贷业务不良率已被同业公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水平,也是5年转型中邮储银行人在风险控制方面不懈努力的结果。

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邮储银行人在银行成立之初就反复强调。虽说道理不言自明,但真正融于自身的潜意识之中,确需亲身感受才行。邮政人有勤奋和吃苦耐劳的优点,亦有粗放经营的特征,这两点在银行成立之初的业务发展中曾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崭新的环境与变幻的市场,风险不期而至。从今天看,其时的逾期率和不良率并非不可控,但在当时依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按照最初的技术设计,小额信贷、小微企业贷款按制度控制暂停了一些机构的业务,真正让大家认识到风险就在身边。这是一次真实的教育和检验,它让转型中的邮储人对风险有了最为直观的感觉,它让精心设计的整体风控体系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从真刀真枪的运营中,大家渐渐发现,在“三道防线”联合防控体系、人防技防物防等三位一体案件防范机制及科技防控等风险管控面前,自身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合规管理年”活动、“业务行为规范年”活动、“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等相继开展将这些机制所蕴含的风险管控之力传导至各条线和各层面,让风险意识在各级邮储人心中开始生根,大家从之前的对风险概念模糊到现在人人言必谈风险,从之前的一门心思发展业务到现在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风险管控正逐渐从大家口中深入到脑中,最终落实到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中。

科技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邮政金融目前有超过160种业务、4万亿元资产、5亿客户和37000个网点。庞大的数据需要一个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撑。信息系统的建设及维护的意义不言自明,点滴的纰漏所造成的影响不可想象。正基于此,邮储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以科技来支撑业务的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起步于1994年的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自2007年以后不断加速,先后实施了电子汇兑、邮政储蓄、两网互通、客户管理、公司业务、中间业务平台、储蓄逻辑大集中系统等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1个全国信息中心、31个省级信息中心和一个同城灾备中心,在线运行的系统涵盖业务处理、营销渠道、决策支撑、风险管控、基础设施共五大类。17年的辛勤建设让邮政金融网络平台日趋完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应用系统不断丰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运行维护质量不断提高、IT治理架构逐步健全。

值得一提的是,储蓄系统逻辑大集中、中间业务平台、会计处理平台、渠道管理平台、内容管理平台、客户信息平台等平台的建设,通过系统的集中和流程的整合,提高了行内管理的效率,从而满足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要求,满足全国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拓展了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支撑了邮储银行向全功能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转型,全方位提升了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飞速发展的5年让科技有了用武之地,更多自主研发的系统有力促进了邮储银行各项工作的健康运行。

科技是保障,更是助推器。

创新能力

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并非易事,许多金融机构的无功而返,客观地告诉我们,这并不是能够轻易取得成功的领域,有着强大网络支撑和优势的邮储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没有因地制宜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只能重蹈其他金融机构的覆辙,因此,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国外先进的信贷技术,邮储银行开创性地开发出了小额信贷技术。该技术不仅吸收了国际先进理念,而且结合了中国社会的人情文化,其特有的“八不准”阳光信贷纪律,更是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而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微贷技术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更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缺少抵押物、财务信息不健全等难点,邮储银行通过“五法”、“5p”等技术,来准确获取其财务经营信息及风险点,通过联保、担保等形式或拓宽抵押物范围等手段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以利发展。

这是两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创新,它栖身于“自营+代理”这样的体制创新模式中,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络,充分认识中国特有的人情文化,认真探索中国农村信用机制,使小额信贷不仅有力支持“三农”,更有利发展银行自身。

将企业定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无缝对接,是邮储银行5年转型过程中的不懈追求,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创新才是其成长的动力。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创新已经深入到邮储银行转型的各个领域。风险管控,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创富大赛”,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展示平台及见识和知识等;电视银行,抓住“三网融合”机遇,实现了电视网络与银行网络的有机结合。

创新已经成为邮储银行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它是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

合作能力

作为当今企业生态的核心要素,合作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环。缺乏有效的合作,就不可能闯出更为广阔的天地;没有真诚的合作,就难以塑造为仁守信的企业形象。

邮储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只存不贷的业务模式,银行业务相继而来,为业务间的联动提供了可能,这是合作的开始,虽然始于内部,却是提升该种能力的基础。于是,我们看到,大堂制胜引导出了交叉营销,上下联动催生出了项目营销,横向组合打造出了团队营销,务实的合作推动了业务的快步扩张,业务间彼此借力助推的是整体业绩的上扬。

如果说,外在营销的合力彰显的是市场的推手之力,内部风险防控的合力则标志着邮储人在转型中坚定抵御风险的决心,人防与技防匹配,制度与检查联手,预防与监控互补,这些举措已经覆盖到邮储银行的各个条线和各个层面,员工的风险、安全意识与日俱增。

如果说,基础建设中的合力不断夯实着邮储银行自身的实力,那么对外开展的多样合作,则让邮储银行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觉。我们看到,为更好承担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邮储银行与我国最大的化肥企业中化化肥结成联盟;与社保部门合作在近500个县(市)开展代理“新农保”服务;与当地人行合作,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超2万个。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与各行业协会联手搭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放款8000多亿元;与媒体合作,在15个赛区开展“创富大赛”活动,报名咨询者超过10万人;与专家合作,开展创业大讲堂、知识讲座等培训活动,有146名顶级专家传经送宝。

合作效果已经显现,合作能力正在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