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4条)

 玄冰生孙洁 2021-06-13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 (  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伤寒十三日,说明病程已经较长,而病症未除。病人现在的症状有“胸胁满而呕”,这是少阳病的表现。还有“日晡所发潮热”,这是阳明病的表现。说明病邪已入少阳、阳明。此时应当大便秘结而不畅,但病人反而有轻微下利的症状,说明病人还别有隐情。
少阳、阳明合病,而以少阳病为主的,可以用柴胡类方治之,使三焦通利,则阳明腑气可通,大便可下。若大便不下者,亦可兼用通腑气法,如大柴胡汤。但是现在病人反而表现为轻微下利,说明已经有医生给病人使用了丸药泻下。病兼少阳、阳明,而一味泻下,这种治法是不正确的。病人虽然泻下,大便微利,但是潮热的症状还在,说明阳明腑证仍然未解。既然是少阳病兼及阳明,仍当先服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若少阳经气通畅,则三焦得利,津液得下,阳明胃肠之气因之得和,而大便得利。
若服用小柴胡汤后,潮热便秘仍在者,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芒硝以清热润燥,以通腑气,此即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汤能和三焦,以利腑气,所以现代研究有人提出小柴胡汤有微下之功。临床所见,亦常有病人服用小柴胡汤,大便次数增多而质软易出。小柴胡汤的微利功效,来通利三焦。现在病人虽兼阳明见症,但经前医泻下,正气不足,所以不用大柴胡汤,而是略加芒硝咸寒以润,并保留参、枣、草以助胃气。本主小柴胡汤亦减其制,用量仅为原方的三分之一,是因为之前已经服用小柴胡汤,少阳之病已解,现在只是借其通利三焦,以和津液,润肠腑而已。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1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2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03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100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