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陌上居士 2013-08-28

            步入第三进大雄宝殿,依然是一座纯粹的佛教寺院—虽不是香火鼎盛,却决无冷冷清清,虽没有香客如潮,却也不致门可罗雀。按照战友的提示,俺试图到此寻找一下曾经承载过的厚重历史和悲怆的气息,毕竟历史曾经在此演绎过数宗大案,甚至有人说“这寺本来就不是一座单纯用来求神拜佛的所在,更多的是用来纪念几个阴魂,尽管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为他们与法源寺留下了抹不走的印记。”无奈俺就是找不到一丝踪迹。无论是“靖康耻”被大辽囚禁于此的宋钦宗,还是在此病倒绝食而亡的抗元南宋名臣谢枋得;无论是被崇祯凌迟的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还是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慈祥杀害的“六君子”的亡灵,如今在此都没有留下一丁点可以让人们联想回忆的痕迹。也许是当日的阳光过于明媚,天气过于舒适,走在本应幽深阴暗的大殿里,竟没有一丝丝在古刹名寺中应有的那种肃穆与敬畏之感,就更谈不上什么阴森冷冽,与亡灵对话的气氛了。

           大雄宝殿后的第四进大殿悯忠阁,是最适合让人缅怀先人的地方,它也是法源寺前身悯忠寺名称的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不听宰相魏征的劝告而攻打辽东(今朝鲜)。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李世民不过是要给懦弱的儿子李治(武则天的丈夫)一个太平江山,不惜御驾亲征,结果一仗下来,损兵折将。他难过地让军士把死难者的遗骨带回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就地掩埋,并修建了一座祠堂来祭奠亡灵,命名为“悯忠寺”,以此寄托自己决策失误而给将士们造成生命损失的哀思。这就是北京法源寺的雏形。

           这里是唯一可以让人联想亡灵冤魂的地方,而如今却成为佛教文物的珍藏之处。对此俺没有任何褒贬,毕竟寺院也要生存发展。当初悯忠寺作为一座祠堂孤孤单单默默无闻地存在了几百年,直到清雍正年间,皇帝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想到了它,赐名“法源寺”并更改为佛教寺庙,乾隆赐字“法海真源”,让这座寺庙着实红火了一阵。2000年,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书据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人们忽然发现原来这里与那么多历史名人名案有关,原本在京城排不上名气的法源寺顿时声名远扬、中外游客激增。十多年过去了,不管是僧人还是工作人员,再没有兴趣向游客述说那些亡灵的故事,也不想告诉你当时的事件是发生在哪一座房哪一间屋。这一浪潮过后,寺庙不知又有了什么新的发展方向,咱不得而知。

           言归正传,接着参观大殿。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第三进大雄宝殿,台阶两边的台柱不知是何物件。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精美的半人多高的汉白玉石台柱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乾隆御赐“法海真源”匾悬挂于大雄宝殿之上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当日阳光太强,殿内外反差太大,在殿外拍摄的佛像模糊着看吧。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通高3.97米。 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这三尊塑像,妙相庄严,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可推上乘。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为清朝制品。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绕过大雄宝殿,看见东侧廊庑上挂“祗园”的牌匾是赵朴初老先生题写,顿时有了兴致:这前前后后的正殿没有一个名人题写,只有这个,这是个什么所在呢?会一会是什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遍寻寺院管理人员,没有人能作答。

           转到大雄宝殿正北,看到一座很有特色的香炉,别的香炉不是铁铸就是铜铸,惟独这座是石雕的,只可惜香炉被木栅所围不能靠近,炉身中部用铁丝纱网包裹着看不清内部,大概是为了保护贵重文物吧。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这座精美的汉白玉香炉立于悯忠阁正南

           这座汉白玉香炉本是北京天坛东门外的法华寺的香炉,为清乾隆年间所造,最下部置款“乾隆五十八年”字样,须弥底座、层层重檐,炉身雕刻八宝和云纹极为精细,为石制香炉中少有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本想把底部的置款拍摄下来,可惜一摄影发烧友足足在底下趴了十来分钟不肯离开,咱只好放弃等待了。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炉身中部注明了香炉来自法华寺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悯忠阁

           悯忠阁是法源寺最早的建筑物,殿宇建于高一米多的平台上,平台周围护以砖栏,大殿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柱支撑。结构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极为相似,据考证御花园的万春亭是仿照悯忠阁而建。殿内陈列有历代相传法源寺原藏的一些文物,如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记》、唐永微元年《毛藏妹严行》造像等文物。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悯忠阁供奉的佛像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悯忠阁北面供奉的佛像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悯忠阁顶部的脊兽是两只张着大嘴的怪兽,倒是别有特色!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毗卢殿(净业堂)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毗卢殿内供奉着一座五方佛

           毗卢遮那是梵语,全名“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译为“遍一切处”的意思。这尊毗卢佛是通体铜铸,为明代所铸,分为三层:最上层(中央)是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中间是佛的报身卢舍那佛,全名“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卢舍那是梵语,译为“光明遍照”的意思。分为东、西、南、北四方各一尊,也叫五方佛。东方妙喜世界阿闪佛,表示福德;南方观喜世界宝生佛,表示觉性;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表示智慧;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毗卢殿南面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钵身周围刻有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极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有一种说法是:大石钵底座是元代的,上面的石钵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物品,乾隆喜欢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而命人仿制的。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观音殿(大悲坛)—主要陈列各种不同造形的观音像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观音殿前这座巨型铜鼎上镌刻着“北京法源寺方丈一诚率两序大众暨十方信众制”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观音殿中央观音头像后悬挂着一块“存诚”的匾额,这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大意是做人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要在内心保存一颗真诚的心,才能不愧于天地之间。这是儒家的思想,但与佛教的“虔诚”不谋而合。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观音殿的对联是乾隆御笔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屋顶的脊兽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藏经楼(卧佛殿)

           该殿没有开放,所以也不知里面都有什么。据说殿内曾经供奉一尊卧佛,是释迦牟尼涅槃时的遗像,俗称“睡佛”,右侧身而卧,两腿自然弯曲,右手置在头下,佛教名为“吉祥卧”。是明代用樟木所雕,大约有七米多长。原来供奉于海淀区卧佛寺内,解放后才移到法源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卧佛殿前摆放着几件年代久远、饱经岁月消蚀的石雕器物。如今大概又移回卧佛寺了。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位于中轴线西侧的廊庑大殿

【原创】受托拜访北京法源寺之二 - 金陵寻梦 - 金陵寻梦

客堂大概是学习佛教经文的地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