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斯战后的发展

 老黄牛的书馆 2013-08-28
    

德国篇

 德国在一战结束受到凡尔赛条约禁止拥有坦克,这使得德国在坦克发展速度上要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这一状况直到1931年,大名鼎鼎的闪击战之父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出任国防军摩托运输部队总监(并于1934年古德里安被希特勒任命为装甲兵总监)。在古德里安的全面推动下恢复了德军的坦克研制工作。并在二战中研制出了被称为当时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黑豹”坦克,至此“豹”成为德国坦克的最终称呼。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二战中后期,德国研制出了被称为二战中综合性能最好的黑豹中型坦克 。

二战后的德国经历了与法国联合研制“欧洲标准化坦克”的失败之后,于60年代初期自行研制成功性能先进的“豹”1型主战坦克,继承了“战车王国”深厚的“铁甲底蕴”,但是出于保证机动性和火力的重要性,不得不牺牲装甲防护水平。豹1型坦克正面主装甲仅有不足80MM,即使在后期改进的时候添加了由钢板和特种橡胶组成的外挂间隙附加装甲,也依然呈现防护能力不足的情况,难以抵挡飞速发展的反坦克武器。在豹1刚投产不久,德国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提高该坦克的防护效能。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豹1坦克的侧剖面图,可以看出豹1的装甲非常薄弱。

 而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不断发展新型坦克的压力下,北约的两大巨头美德决定“强强联合”,共同研制一款跨越式的,集炮射导弹,自动装弹机,液气悬挂装置,先进的多燃料发动机,高性能火控系统等诸多高新技术于一身的MBT-70/ Kpz.70坦克。参加研制的公司有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和联邦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亨舍尔公司、克劳斯?玛菲公司等多家“兵工大腕”。1964年8月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1964年9月,设计工作全面铺开。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德国试制的MBT70样车。

1967年,两国开始对MBT70坦克进行各种试验。由于这种坦克的性能指标相当高,相应的研制风险就很大,因此,试验时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存在问题。例如,有的部件达不到使用要求,有的则不符合可靠性标准。火力分歧是两国合作中分歧最大的部分,美国坚持认为导弹能够代替一切攻击火力因而主张使用152毫米多用途炮,而德国人则较为清醒的看到多用途炮的缺陷并坚持使用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当时还处于预研阶段)。由于采用的新技术过多,导致研制成本节节上升,使得该计划一度被称为“吞款机”计划。截止到1969年年中,德国已在MBT70身上投入了近4.1亿美元的研制经费,但仍然达不到装备水平。很显然,MBT70坦克设计复杂,直接导致了使用和维修成本的飙升,乘员使用也不方便。随着部件研制的不断展开,美、德两国工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1969年末,两国中断了联合研制计划。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MBT70所使用的造价昂贵且难于维护的液气悬挂装置,这些导致了MBT70最终流产。

在中止了MBT70计划之后,德国开始考虑简化设计,降低研制风险。到了1971年,德国坦克研制人员终于成功地勾画出了"豹"2坦克的轮廓。1972年,德国制成了首辆"豹"2坦克样车,样车上装有105mm滑膛炮。在分析研究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有关坦克的经验之后,德国军方把新坦克的重量,从MLC50t级提高到了MLC60t级。从1975年起,德国对新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又一次进行了彻底的改进,炮塔和车体的前部和侧部安装了重新设计的装甲。1979年10月25日豹II正样车(豹II原型)在慕尼黑的克劳斯*玛菲公司下线至此,风靡全欧洲的豹2坦克正式诞生!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早期处于试验阶段的豹2坦克样车,可以看出其和现在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 。

豹2的早期型号采用的是传统的混合间隙装甲,德国虽然在二战后期进行过以二氧化硅做夹层的复合装甲的研究, 但是汉斯人血统中的固执使他们依然钟情于高硬度钢板,在早期的豹2A1上,正面主装甲是包裹在外层均质钢装甲内的由多层硬度在250BHN-600BHN的高硬度钢板组成的夹层,这些不同硬度的钢板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期间的缝隙使用耐火橡胶填充,构成混合型间隙装甲结构。按照国内某些科研机构分析的结果,豹2的主装甲夹层是由250BHN、430BHN和515BHN这三种高硬度钢板叠加组成的,同时从豹2A2开始又在钢板间隙中添加了聚乙烯,并添加锂和硼以增强对核辐射的防护能力。不过豹2采用的这种高硬度钢板的焊接极为困难,西方通常都使用高压轧制工艺制成很薄的小块状,然后将不同硬度的钢板层叠再用螺栓固定在主装甲中钢制的骨架上。 笔者认为豹2初期型号(A1.2.3)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在600mm-650mm之间。对脱壳穿甲弹的防御能力在450MM左右,对破甲弹的防御能力在550MM左右。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处于研制中后期阶段的豹2样车,已经和量产型豹2坦克非常接近了。
 
      当豹2装甲被聚能装药战斗部命中后,通不同密度的钢板和间隙中的填充物来偏转和离散聚能射流能量,从而消耗射流能量。在脱壳穿甲弹弹芯穿过该装甲时,  由于要连续经过若干层的不同硬度的钢板,在经过硬度高的钢板时,会受到较大的压挤作用,而在经过低硬度的钢板时,压缩力又会迅速降低,正是在这种压挤-释放-压挤-释放的过程中,使穿甲弹弹芯材料发生分解,从而无法穿透该装甲。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豹2的层叠钢板示意图,夹层主要有三种不同硬度的钢板和另外两层复合材料叠加而成。

当时在结束了MBT70项目后,美国开始新一代主战坦克选型,德国为了推销自己的坦克便按照美国的要求生产了4辆豹IIAV送到美国进行测试,其中一辆用来进行实弹射击的防护实验。但是当时美国已经从英国得到了“乔巴姆”装甲,并用其“美国版”装备了自己研制的XM-1样车,而豹IIAV依然使用早起的混合间隙装甲,防护达不到美国的要求,最终被淘汰。而德国人在落选后依然没有搞明白自己的装甲问题在哪,除了改进了一些装甲间隙的填充物以外,并没有做彻底的改进,这一装甲一直使用到豹2A4上。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参加在美国境内坦克竞标测试的豹2AV样车。

 随着东欧剧变,驻扎在东德的苏军精锐部队开始逐步撤离,由于当时苏联接近解体,撤离时情况混乱不堪,美德合作趁机从苏军仓库中得到数辆T72B和T80(型号不明)以及大批苏军装备的主力弹药,并迅速开始了秘密测试。在90年代初在海德靶场的一次测试,使用3BM32的T72B型坦克分别在在1000/1500/2000米对豹2实车进行了实弹射击测试,在1500米以内发射的15枚炮弹全部正面贯穿了豹2A3的主装甲,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就像打奶油一样”,这件事对德国人震撼非常大,马上开始对刚刚装备的豹2A4的装甲进行重新改装和更换。尽管这时候德国人已经获得了乔巴姆装甲的一些资料,但是此时还没有完全吃透和消化乔巴姆的技术,所以在对豹2A4的初期改进上,一开始依然想采用国产复合装甲技术,但是很快被证明即使是国内最先进的复合装甲也依然难以抵御3BM32的打击,最后固执的汉斯人终于放下架子向英国人求援,英国人此时也很绅士的将所谓的的乔巴姆II代卖给了德国人。随后所有新改装的豹2A4都换上了英国“绅士服”。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豹2炮塔正面俯视图,能看到夹层厚度较大同时炮塔右侧观瞄部分防护较为薄弱。

但是好景不长,毕竟约翰人和汉斯人在几十年前有着血海深仇,卖给汉斯人的乔巴姆II也并非原装货,而是经过“水处理”过的。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实弹测试中,德国从一辆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T80B发射3BM42弹药在1500米的距离上成功的击穿了豹2A4改进过的主装甲,这使得汉斯人感到万分尴尬。而此时恰逢瑞典主战坦克进入选型阶段,眼看豹2就要因为防护问题再次落选,德国人提高优惠幅度,提出和瑞典合作共同进行新坦克的开发和制造。在和瑞典的合作研发Strv 122过程中,双方共同对豹2A5的装甲进行了新的改进。 将原来填充间隙的耐火橡胶更换为一种含有微量炸药的高膨胀性橡胶来增强膨胀反应层的移动幅度和速度,以增强对穿甲弹弹芯的毁伤效果。同时还在炮塔正面添加了楔形附加夹层,用以增强对聚能装药弹头的防护能力。一般认为,豹2A5拥有650MM(穿甲弹)850MM(破甲弹)左右的防御能力。

汉斯战后的发展 - 红外 - 红外6904的中心
                                                                           参加瑞典竞标测试的豹2A5坦克展示。

 经过德瑞两国共同改进的豹2A5/ Strv 122坦克才第一次拥有了接近挑战者以及M1A1HA的防护能力,也让德国人认识到建立正确的理论模型是多么的重要。到了后期改进豹2A6的时候,德国人自然得心应手,使得豹2A6能够名副其实的位列世界坦克三甲,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也只有汉斯人自己才能够体会。而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公开的豹2A4“终极版”防护附件就应该是德国人潜心研究的结果。相信德国人在防护上的造诣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深厚。关于德国二战后的坦克装甲防护的故事,暂时就先告一段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