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瑞秋和珍相遇在蓝鸟小馆 核心提示:信不信由你,人一旦动了真情,同性异性之间的爱恨情仇是一样的酷烈。 这是一个很长的题目,却是一个很短的故事。 瑞秋和珍是两位美国老年妇女,是一对同性恋人,这在美国是很平常的事。她们相聚的蓝鸟小馆是一间同性恋常去的地方,也有异性恋在此约会,因为这里的一张桌子只配两把椅子,好像是只适合两人世界的去处。 假如你冷眼旁观,看久了那一对对人脸上的表情,信不信由你,人一旦动了真情,同性异性之间的爱恨情仇是一样的酷烈。 瑞秋已年过七十,只是自己觉得还年轻,活蹦乱跳地带着初中生踢足球。六十岁的珍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成天坐在家里写儿童故事。这两个性格各异的人如何能成为恋人,谁愿意追究呢? 有一天珍在蓝鸟小馆里声调突然提高,罕见的发起脾气,而瑞秋低头一言不发,神情很有几分愧疚。杯里咖啡热气未退,两个人已出门各奔东西。 从此,这一对恋人分手了,但还是普通朋友,只是蓝鸟小馆再也看不到她们的身影。突然有一天,珍怒气冲冲宣布,瑞秋是一个骗子。在美国,这罪名可是非同小可,究竟是什么惹得珍如此失态。一问,原来是瑞秋又开始谈恋爱了,对象是一个年近九十岁的老头。假如是个老太太,珍也许只是伤情罢了,不会如此愤怒。她认为瑞秋是假装同性恋,欺骗了自己的感情,亵渎了神圣的爱情。而瑞秋却说,难道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吗? 这就牵涉到一个人们对同性恋讨论已久的问题,性倾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瑞秋和珍这一对同性恋人在这一问题上相持的是不同的观点。 我生活的周围有不少同性恋者,因为工作是和喜欢艺术的人打交道,倒结识了不少成双结对的同性恋恋人或“夫妻”朋友。我的意思是,这里的中文“夫妻”两字不代表传统意义上的一男一女。不管怎么说,这里的人对同性恋婚姻接受的程度很宽泛。即使有些保守或宗教的想法,也不大明明白白说出来。 以我的观察,同性恋并非是离经叛道之人,他们反而更克己自律,可能是一个于众不同的群体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更知道争取自己的权利需要隐忍。而且,在我和有限人群的交往中看到,男男相加的同性恋家庭,较于女同性恋工作机会多并且收入高,有着更牢固的经济基础,他们往往还有着不凡的艺术品味。 这个月我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结婚请柬,同居多年的斯科特和爱德华要在教堂举行婚礼了。看着这份喜帖,回想起与他们交往的诸多往事,不仅感叹人生好事真是多磨。 近年来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宏图大展,许多州已立法承认同性结婚可有与异性结婚一样的福利待遇资产继承等等。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一直不仅仅是一个自由同居和性倾向选择问题,还与经济利益关系巨大。比如,一方是否可以享受另一方的医疗保险;再比如,共同收养子女,是否也有相同的遗产继承权;还有,同性婚姻离异财产分割又如何保障等等。 而瑞秋的选择是不是有着经济上的权衡呢? 我猜测。 来源:21世纪网 2013-08-26 09:04:12 http://www./2013/8-26/3OMTQzXzc0OTM3OA.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