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协税护税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知识库373 2013-08-29
加强协税护税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顺义地税局 张天生局长主持课题组
2010-12-02 阅读次数: 5174 [ 字体大小:    ]
    【编者按: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潜在的税源快速增长与税务机关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实行社会化综合治税,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对强化税收征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顺义地税局近年来在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方面的有益探索,对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组织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现刊发,供参考。】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换句话说,税收不单纯是税务部门的工作,关心、支持、维护和协助税收工作,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税收征管中的新问题、新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潜在税源快速增长与税务机关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使税收征管难度越来越大。可见,要从根本上堵塞零散税收的漏洞,有效提高税收征管质效,仅仅依靠税务部门的力量确有难度。因此,实行社会化综合治税,加强协税护税工作,积极打造信息共享、协作共建、堵漏开源、多方共赢的协税护税网络,对强化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税护税工作的国内外法律依据
    社会化综合治税,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司法保障为前提的综合性税收管理手段,依法治税理念贯穿于其整个过程。国际上,税收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都以立法手段规定了与税收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如美国、日本等,设立全国统一的税务登记号码,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银行、商业注册局、车辆注册局等单位和社会组织要与税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定期或根据税务机关的需要提供所掌握的涉税信息。税务机关通过分析比对,从中发现偷逃税嫌疑,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和检查。从国内来看,我国也非常重视对税收的社会协助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条规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第六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这些规定要求既为税务部门加强同社会各界合作、建立协税护税网络,提供了法律依据,又对全社会切实做好协税、护税工作作出了法律上的明确要求。
    二、顺义局协税护税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取得成效
    近年来,顺义地税局坚定狠抓税源控管基础工作的决心,明确“抓大、管中、不放小”的工作思路,适时提出了“以拓网络为路,增强征管质效”的工作方法,将深化协税护税网络建设作为强化征管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实践证明,扎实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拓宽了税源控管的渠道,丰富了税源控管的手段,拉长了税收征管的链条,开拓了税收服务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一)基本情况
    为了调动各乡镇、街道等单位的积极性,顺义地税局在协税护税组织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财政返还激励机制,选择以零散税源委托代征为突破口,通过与各乡镇、街道等单位协调沟通,相继建立了委托代征关系。截至目前,全区与顺义地税局建立委托代征关系的包括19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6家工业区管委会及3家企业。同时,协税护税工作得到了各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天竺镇、李桥镇、仁和镇等10个乡镇相继成立了协税护税办公室,并配备了协税护税工作人员,添置了相关办公设备;其他乡镇、街道多由财政所或招商服务部门兼职负责协税护税工作,全区34家委托代征单位共有专、兼职协税护税工作人员100余人,一个以委托代征为突破口的协税护税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二)取得成效
    1.强化了税法宣传效果,纳税人遵从度明显提升
    应该说,税法宣传是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税人了解税法、懂得税法是提升纳税遵从度的基础。然而,做好税法宣传工作仅仅依靠税务机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过程中,协税护税组织就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一是税法宣传更具有广泛性。税务机关通过与乡镇、街道等协税护税组织密切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税法宣传从有注册登记的纳税人扩大到了以往工作中的难点和盲点—个人,为纳税人学法、用法和守法创造条件,提高了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二是税法宣传更具有针对性。乡镇、街道等协税护税组织是以委托代征工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作中,各乡镇、街道以私房出租税收征管和个体工商户协管为重点,以“送税法上门、送政策入户”为主要活动方式,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和遵守税法,及时纠正不遵从行为。三是税法宣传更具有长期性。税务机关由于日常征管工作繁重,税法宣传的形式大多采取网络、办税员例会等途径进行。而通过协税护税组织则可以开展经常性、长期性、面对面的税法宣传工作,使税收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堵塞了征管漏洞,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零散税源具有税额小、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的特点,零散税源征管及个体工商户管理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难点。顺义地税局对零散税源的征管工作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陆续将零散税源交由乡镇、街道等协税护税组织负责代征,内容涉及个人出租房屋、个人临时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市场内个体工商户以及资源税等多个项目。此外,部分乡镇协税护税组织,如顺义区李桥镇、天竺镇、木林镇、北小营镇、龙湾屯镇等还派驻协税护税工作人员到税务所负责个体工商户的协管工作。从实际效果看,大部分协税护税组织工作落实到位,协税护税职能作用发挥得较充分,这不仅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净化了税收环境,而且有效地堵塞了征管漏洞,特别是2008年,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是有效地降低了经济危机对税收收入的冲击,确保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08、2009年协税护税组织代征入库税款分别为9713万元和 16403万元,2010年1-6月协税护税组织代征入库税款10374万元,通过协税护税组织代征入库税款呈逐年递增趋势。
    3.缓解了税务机关的管理压力,征管质效有效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进程的整体推进,税收管理员管辖户数越来越多,税务机关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协税护税组织的建立及协税护税工作的开展,使“抓大、管中、不放小”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一方面,部分协税护税组织直接承担了零散税源征管及个体工商户协管的工作职责,与税务机关相比,协税护税组织更了解零散税源的分布及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因此也更易于征收和协管。以李桥镇为例,该镇在开展委托代征工作的基础上,指派两名协税护税工作人员到税务所,协助税收管理员负责个体工商户管理工作,同时将协税护税工作延伸到各村,指定31个村的村官为协税护税联络员,主要负责税法宣传、漏征漏管户核查、催报催缴等。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李桥税务所个体工商户银行扣款不成功率逐渐减少,个体工商户管理中的疏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税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零散税源征管、个体工商户管理、档案整理等工作中脱离出来,缓解征管力量不足的压力,将精力集中投入到个体以上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加大对企业迟报催缴、申报入库不一致处理以及欠税的清理力度,加强对企业发票及税控装置的管理,顺义地税局各项征管指标稳步提高,征管质效得到全面增强。
    三、协税护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协税护税组织体系不完善,部分乡镇、街道协税护税积极性不高。
    目前,顺义区的协税护税组织体系是以委托代征税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其先天具有的利益性、不稳定性及不完善性的特点。首先,各地区协税护税工作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乡镇、街道协税护税的积极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乡镇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开展协税护税工作,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协税护税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的协税护税工作人员,还指派专人到所属税务所从事税收协管工作;与此同时,个别乡镇的协税护税工作只是走过场,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对零散税源征收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其次,协税护税组织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在具体贯彻落实协税护税工作方面还没有建立具体可行的制度,缺乏监管考核机制,造成个别职能部门在协税护税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遇上矛盾和问题有时会出现推诿扯皮、措施不力的现象。第三,协税护税网络建设较单一。目前,协税护税组织构架仅停留在乡镇或街道一级,没有全面覆盖到村和社区,协税护税网络建设较单一,没有实现点、面结合。
    (二)协税护税工作机制不健全,综合治税局面尚未形成
    建立灵活、高效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是新形势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掌控税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顺义区的协税护税工作还处在税务机关主导,各乡镇、街道各自为战的局面。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未能有效配合,形成合力。如工商、税务、质监、流管办等部门,未能实现信息共享,致使漏征漏管现象仍然存在,造成税款流失。另一方面,各乡镇、街道协税护税作用有限,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如少数私房出租户拒不缴纳税款,无照经营户拒不办理税务登记等,协税护税组织没有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三)缺乏一支稳定精干的税收协管员队伍,工作缺少压力和动力
    各乡镇、街道虽然成立了专、兼职协税护税办公室,但绝大数都由所在地的财政所、招商服务部门的人员兼职税收协管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是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对税收知识缺乏了解;二是配备人员偏少。大部分乡镇配备了2-3名税收协管员,部分还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因此,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税收协管工作;三是队伍稳定性较差。由于各部门人员调动频繁,造成税收协管员经常更换;四是责任心不强。个别税收协管员的协税护税意识淡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
    四、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夯实基础,不断完善协税护税组织体系
    协税护税组织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夯实基础入手,切实建立起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协税护税组织。一方面,继续稳固镇(街道)级协税护税组织。镇(街道)要成立专门的协税护税办公室,明确一名专职协税办主任,负责日常协税护税工作。同时配备两名以上协税护税工作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协税护税工作人员要到主管税务所从事零散税源代征或个体工商户协管工作。另一方面,逐步增设村(社区)级协税护税组织。每个村(社区)要指派一名专职的协税护税联络员,负责具体的漏征漏管户的查找、迟报催缴、税法宣传等工作。两级协税护税组织要紧密配合,以点带面,最终形成以乡镇(街道)协税办为主、村(社区)为辅,逐层分解,责任到人的协税护税组织体系。
    (二)加强协作,逐步建立协税护税工作新机制
    协税护税组织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部门间的配合,因此,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乡镇操作”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机制。一是要争取区政府及主要领导的支持,建议成立以主管区领导任组长,财政、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建委、流管办等职能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协税护税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综合治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二是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税收征管协税护税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定期将税源变化情况报送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梳理后,下发到乡镇协税办进行操作,切实实现部门配合,信息共享。三是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加强对协税护税工作的领导,按照地税部门的要求,开展零散税源征管及个体工商户协管等协税护税工作。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三)强化管理,打造一支高效、稳定、过硬的税收协管员队伍
    协税护税组织职能的发挥及协税护税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协税护税人员,打造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爱岗敬业的税收协管员队伍迫在眉睫。
    1.优化人员配置及管理。各乡镇街道协税办应配备3名以上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思想素质好、有责任心且工作关系相对稳定的中青年人员充实到税收协管员队伍。税收协管员接收乡镇街道及税务机关的双重管理,其人事及工资关系由乡镇街道负责,业务培训及协税护税工作的开展由税务机关统一管理,统一着装,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建立区局和税务所双重培训机制。区局定期组织乡镇级税收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辅导,及时讲解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工作中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提高税收协管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主管税务所定期组织乡镇级税收协管员和村级税收联络员开展业务培训和辅导,布置各项协税护税工作。加强对税收协管员的考核,根据工作职责,明确目标,细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到各乡镇街道,在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力争与工资薪酬挂钩。对村级税收联络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由乡镇协税办负责。
    3.完善工作职责和制度。职责明确是税收协管员开展工作的前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税收协管员主要负责税法宣传、零散税源征管及个体工商户的协管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因此,应进一步扩展税收协管员的职责范围,对于不涉及到国家税收机密及有损国家税收利益的事务性工作,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交由税收协管员完成,例如个体以上纳税人的催报催缴、税源户籍变动核实、基础信息核查、税务档案整理等其他临时性工作。此外,要尽快制定有关的协税护税管理工作办法及税收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以适应协税护税工作发展的需要。
    (执笔人:张晓新 郝伯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