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

 goosyzsu 2013-08-29
西山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名人当属夏禹。“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西山是大禹治水时期会集诸侯之所,今尚有禹期山遗迹。大禹集十年治水之功,赢得了水利之战,更赢得了民心,后百姓感念其功,在当年大禹治水时水患最深重之所建“禹王庙”以记之,此庙三面环太湖,环境幽雅而大气。大禹可算是西山历史上第一位领袖。   春秋战国时期,太湖西山(古称夫椒山)仅仅是弹丸之地,但由于西山地域的特殊性,成为吴越两国必争之地。吴王夫差承继王位的第三年,为了报复过去越国在今浙江省嘉兴一带一战中伤害了吴王阖闾的仇恨,就开始攻伐越国。在夫椒山一次大会战中,越国被打败了,越王勾践带了几千人逃到了会稽山(浙江绍兴县东南方)保存性命。而后养精蓄锐,入吴国,卧薪尝胆,使美人计献西施,最后使夫差愧死余杭。其中伍子胥与吴王的君臣之谊,与佞相伯嚭一次次的抗争,很多都发生在西山岛上。   吴国也将西山视作辖地中最重要的棋子之一,时至今日,还留有一大批吴越遗迹。其中吴王夫差与西施的传奇趣事脍炙人口,西山的很多地名至今还记载着细节:马村、鹿村为吴王养马驯鹿之地;天王荡、秉场为吴国操练军队的场所;烽燧墩是吴国的军用设施,“白天点狼烟,晚上放烽火”。以及吴王与西施的缠绵留情之所,吴王携西施曾在石公山明月坡鼓瑟赏月,在笠帽岛饮酒纵情,在明月湾描眉梳妆,留下了“消夏渔歌”、“西施画眉”等美丽传说。   商山四皓隐居西山   汉朝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商山四皓”———甪里先生、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是汉初隐居于西山的四个著名长者,因在之前的秦末曾居于陕西商山,又都白发皓首,故并称为“商山四皓”。   刘邦晚年宠幸戚妃,欲废吕后之子太子刘盈(汉惠帝),改立戚妃之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得知后,采用张良的计策,由张良写信,太子刘盈亲自乘马车送到商山,厚礼相邀,终于感动了四皓,入汉辅佐太子刘盈。入都后,四皓与太子刘盈同游,高祖见刘盈有此四人辅佐,叹道:“羽翼已成,难动矣。”由此打消了改立太子的意图。四皓虽为汉室立了大功,但同时也得罪了戚妃和赵王刘如意,遂辞官,云游天下,最后在太湖之中的洞庭西山隐居。   西山至今还有四皓的许多遗迹。甪里先生隐居于甪里,甪里之名即由此而来,今尚有甪里先生读书处———甪庵遗址;东园公隐居于凤凰山西南一里,即今东村;绮里季隐于绮里村,今石桥马迹犹存,相传为东园公的坐骑过桥时留下的痕迹,绮里旧有四皓祠;夏黄公隐于慈里万花谷,其地曰黄公井,亦称黄公泉。   四皓隐居西山后不问世事,外面无人知其所踪,四皓整日寄情于山水之间,今缥缈峰山腰有仙人台,相传即为四皓聚会弈棋之处。因当时四皓隐于西山之事不为外人所晓,故有关四皓在西山的墓葬,历代史志均无记载。   西山人文底蕴宋时积淀最厚   宋偏安后,一些达官显贵之流为避兵火战乱,纷纷退隐一隅,西山成了许多望族的理想归隐之地,如今西山的一些大姓大村,是那时期建屯产物,如东蔡、西蔡、秦家堡、梧巷、后埠、南徐等地。西山引以为豪的人文底蕴在宋时积淀得最是深厚,名人名家灿若星河。像林屋古洞出口处的摩崖石刻《道隐园记》,便是出自北宋户部、工部尚书李弥大之手。   说李弥大被解职后,就在林屋洞住了下来,筑无碍庵,修道隐园,建驾浮阁,闲来无事,遍游各处,留下墨宝无数,除众所周知的《道隐园记》外,尚有“无碍泉”、“易老堂”等遗迹。李弥大后又被朝廷重用,官至尚书,而后,此君直言顶撞皇上,再次丢官。几番浮沉,李弥大心灰意冷,后退隐西山,直至终老。   小小一个梧巷村也走出了抗金名将凤福清。福清名韬,字济,北宋时任汴京马步军副统制。靖康元年,金兵大举侵汴梁,凤福清随主将童贯出城御敌,不料败走黎阳渡,后被贬至西山任甪头寨巡检,后居于梧巷村,取“凤凰非梧桐不栖”之意,可敬之至。   从宋以后,各地名人纷至沓来,西山的文人也逐渐多了起来。除开秦家堡的秦少游不论,儒学大师马国珍不能忽略。马国珍,字均石,系南迁洞庭西山始祖平南将军马抗之六世孙,此人天资聪颖,读书不屑录章摘句而博无方,自经史百氏以及天文地理、阴符遁甲之属靡不研究。后归林屋洞附近开办书院,收徒讲学,阐扬理学,声名渐起,马国珍后被尊为大儒。   出自东蔡的蔡羽也令人称颂。蔡羽其祖父为明代著名文学家蔡升,蔡羽自小聪慧过人,加之勤奋异常,“年十二,操笔为文,已有奇气。稍长,尽发家所藏书,自诸经、子、史而下,悉读而通之。”然而,其文才高超,却不囿于八股文,不为朝廷所爱,屡试不取,蔡羽不以为意,更发奋图强,“见诸论著,奥雅宏肆,润而不浮”,文学成就为后人所敬仰。   200幢老建筑气势恢宏   至明清时期,钻天洞庭西山到了历史转型期,西山的地理优势尽显无遗,出外经商者无数,近者至浙江嘉兴、湖州等地,水路数小时便可通达;远者去安徽、湖广,最有意思的是很多西山人选择湖南作为经商重地,两地联姻的情形经常出现。上世纪40年代著名音乐家田汉到西山采风,发现西山人口音与湖南极其相似,风俗民情多有类同,大为惊讶。后来尚有不少湖南人来西山寻根认亲,显然这是当年湖南与西山通商、通婚后留下的故事。   目前西山古村落留存的建筑大多也为宋南迁后裔或明清时期商贾所建,大多为民居,主要集中在明月湾、东村、堂里古村等地,共约有二百余幢。均气势恢宏,富有地方特色,淡雅宁静的灰色和白色为基本色调,多数绘有苏式彩画,讲究雕刻装饰,大型住宅中木雕、石雕、砖雕三者齐全,江南建筑风格尽显。然而在一些局部依然采用了北方民族的建筑风格,特别是现存于后埠的双井,井口用整块青石凿成。井圈东大西小,均光滑无比,井圈都有同一方向一指宽深的三四道勒印,显然,那是辘轳粗绳的印迹,这是北方人生活的一个明显特征。南北文化与民俗民风的交融,使西山历史变得更为纷繁广博。   此间西山走出来的人物也更为丰富。由将相王侯文人墨客逐渐延伸至其它领域。像清代教育先贤罗汉章,医学博士孙信孚等等均是此时期出现的“异类”名家。当然,走进西山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江南四大才子无一不对西山钟爱有加,文化名人对西山的游历、亲泽,对西山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李根源先生不是西山人,他曾两度游历西山,总计18天,对西山的风物景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作了详细的记载。其间他阅览了西山各家族谱共14种,对各处的题额、对联作了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金石碑刻,作了详细记录,得唐14种,元2种,明82种,清136种,共234种。访古后,李根源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书中不仅详尽记录了当时西山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并对西山各处名胜、寺院、祠堂的对联、题额等作了详细记录,是了解当时西山的宝贵素材。(苏州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