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男女在遵义

 深山木槿 2013-08-30

饮食男女在遵义         清澈的湘江河穿城而过,把遵义一分为二老城区,新城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遵义这座中国西部重镇,因一次不同寻常的遵义会议,镌刻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成就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诞生。

   遵义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景区,拥有三处国家级景点和十三处历史景观遗址。它的城市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红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酒文化名城……集众多的荣誉于一身,深入地了解,你就会感受到城市名片带来的惊喜。

   朋友相约,去遵义游玩兼品尝小吃。一辆面包车载着一群饮食男女驶上了高速公路。

   遵义我熟悉不过了,它如同我的第二故乡,时时在我的脑海里闪过,一股股暖流为之涌动…… 

   扑入眼帘的遵义是遮掩着房屋的绿色葱茏,全市森林的覆盖面积达到了50%左右,走在湘江河畔,听闻凤凰山公园森林呼啸如阵阵涛声,感受红色情怀在青山绿水间荡漾,满街优哉游哉的行人,尽享休闲城市的惬意……

  遵义老城步行街,经过旧城改造后,风情依旧,承载了遵义人那许多的记忆。仿古的建筑,各种著名品牌林立,纪念馆、书店、饭店……集商业、文化、饮食于一体,游人最喜欢光顾的一条街。在遵义会议会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寻找美食,体味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

  遵义名小吃,百姓饮食,好吃不贵。在大街小巷品尝那一道道美味的同时,萦绕心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份平民情结。行走在遵义老城区那古朴的石板路上,仿佛晃动着流年光影,浑身也浸染了岁月的馨香……

    让我们走进小城步行街,寻找那独特的美味:

 饮食男女在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游人心里的红色情结,一砖一瓦间,凝固着历史的风云……

 饮食男女在遵义    建筑风格独特的遵义老城步行街,石板路,与遵义会议会址和谐地统一于此。店铺林立,传统名小吃荟萃一条街,古朴中蕴藏时尚。

 

 

饮食男女在遵义   听说午饭要在遵义乌江镇吃乌江鱼,同行的个别男士借口起早了没胃口,拒绝了早餐。

   遵义乌江鱼,招牌菜,以乌江鱼为主,肉嫩无刺。为一睹来自乌江野生鱼的华丽转身,我走进后厨,观看了大厨的烹饪过程:在热油里加入豆瓣酱、干辣椒、剁椒、蒜辫、姜片炒至油亮时,下切成大块的鱼肉下锅翻炒至断生,加入料酒、盐、白糖、胡椒粉等调味料,加水掩盖住鱼肉中火慢煮,锅开后加入乌江镇特制的豆腐入锅同烹,鱼的鲜味及香味全部渗透进豆腐里,出锅后撒上新鲜的蒜苗,红绿白相间,麻辣鲜香,已经分不清哪是鱼味,哪是豆腐味,未上桌已经令人垂涎三尺。在火辣辣的季节来上这么一锅鱼,大汗淋漓之时兼具排毒养颜功效。有一句赞誉乌江鱼的话:不吃乌江鱼,等于没有到过遵义。

 

 

饮食男女在遵义   位于遵义老城步行街的咏梅花江狗肉馆,汤清味醇,男人们的最爱,以火锅形式出现在食客面前。始于三国,经久不衰,可谓源远流长。从花江狗肉的发展史,让人领略的是吃文化的挥洒自如,普通百姓把对吃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也不失为一种恬淡的情怀。



饮食男女在遵义   久负盛名的豆花面为遵义独创。精致的手工面条上覆盖着颤巍巍的豆花,面条浸在豆浆中,让这碗豆花面大放异彩的是旁边那碗辣椒蘸水。油辣椒里配有肉丁、花生米、金钩及调味料,还点缀一个神秘的植物:鱼香草。吃法很简单,将豆花与面挑入辣椒碗里蘸着吃。

 


饮食男女在遵义   遵义羊肉粉,遵义名小吃,遍布大街小巷,浓浓的羊肉汤味勾引着游人的脚步,也是上班族的早餐首选之一。


饮食男女在遵义
   刘二妈米皮,用大米打成米浆后,在蒸盘里摊匀蒸熟,冷却后切条状。秘制的辣椒,加有肉丁、香油、花椒油、香辣可口,生津开胃。创建于九十年代,时间不长,可谓来势汹涌,占据了遵义凉皮世界的半壁河山,一举夺得中华名小吃称号。路过这里,会让你脚不由己的走进去……



饮食男女在遵义
   逛完遵义会议会址后,紧邻的一家家蛋糕店吸引我们的眼球。金黄油亮,松软可口,蛋香浓郁,弹性十足,每人买了几盒。不要小看这枚鸡蛋糕,百年历史,大名鼎鼎,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据说当年的红军团长耿飚,在长征离开遵义时曾风趣地说:占了遵义连鸡蛋糕都没有吃上,很是后悔。

   毫不夸张地说,吃了遵义鸡蛋糕,其它地方的鸡蛋糕会让你索然无味。店家告诉我们,放多长时间,都不会长霉点。有真空精美包装,外地游客的首选礼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