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治或控制病因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负性肌力药等,避免过度体力活动。2.减轻心脏负荷。(1)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主要方法,轻度心力衰竭时,限制体力活动即可,重度心衰卧床休息,并鼓励病人小腿轻度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必要时可给小剂量的安定、苯比妥类,以解除患者思想顾虑。(2)控制钠盐的摄入:适当限制钠盐,据心衰程度每日进氯化钠可限制在2.5~5g之间。(3)利尿:利尿剂可减轻外周和内脏水肿,减轻心脏前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常用的有速尿,每次可用20~40mg,每日1~2次,或双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上两种药物应用时应常规补钾。安体舒通和氨苯喋啶为保钾利尿剂,与上述钾利尿剂合用时可减少排钾,可选择应用。(4)血管扩张剂:可扩张外周小动脉,减轻心脏排血时的阻抗,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又可扩张外周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的有硝普钠、硝酸甘油、心痛定等。(5)增强心肌收缩力: ①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通过对心肌细胞膜上钠一钾ATP酶的抑制作用,使内流的钙离子增多,同时可直接或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地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或在心房颤动时延缓房室传导,而减慢心率。对心肌的耗氧量并不增加,或可降低。适应证和禁忌证:洋地黄适应于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伴有快速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效果特别显著。在心脏病伴心脏扩大者,面临手术或分娩等应激时也应用。对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有较好的疗效,禁忌证,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而无心房颤动或明显心力衰竭者,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给药方法:目前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速给法,适用于心功能不全、重而需尽快控制且在近两周内未用过洋地黄者,可在短期内(1~3天)给负荷量以取得最好的疗效,以后每日用维持量以补充排泄所丢失的药量,借以维持疗效。常用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西地兰首剂用0.4~0.8mg,以25%的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以后隔2~4小时给0.2~0.4mg,直至负荷量(24小时达1.0~1.6mg)。二是缓给法,适用于病情不太急,允许逐渐控制的病人,一般选用地高辛,每日0.25~0.5mg,约经6~8天,蓄积的地高辛可达治疗浓度水平。 毒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心脏方面的表现,心律失常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临床上所见到的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出现,最常见的有室性早搏二联律。神经系统的表现有头痛、忧郁、无力及黄视或绿视等。②其它正性肌力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兴奋β1和/或β2受体,而发生强心、加快心率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常用的有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7.5μg/kg/分)可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心率增快血管收缩作用较轻,大剂量(>10μg/kg/分)可出现心率加快或室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
|
来自: 神医图书馆318 > 《心功能不全,心衰=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