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代画派 :大风堂画派 《张大千》

 愚雅轩 2013-09-02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中国近代画派 大风堂画派 《张大千 

 
 
 张大千先生
 
 张大千 宝岛长春图.

张大千 宝岛长春图

      1981年7月,张大千先生应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之邀,在该馆二楼“国家画廊”为《宝岛长春图》长卷作开笔式,文艺界及新闻界多人前来观礼。《宝岛长春图》是由张大千开第一笔,若干画家共同努力完成的。此卷高约2 尺,长达215 尺,全图从构思、构图到绘制、完成,张大千都参与其中。画卷从基隆北海岸野柳、金山的海浪山水开始,经云蒸霞蔚的大霸尖山、山气氤氲的奇莱山和横贯公路,到梨山和太鲁阁,宝岛秀丽的风光尽收眼底,颇为壮观。

 张大千 宝岛长春图.(1—8)
 
 
 
 
 
 
 张大千 宝岛长春图.(1—8)
 
  张大千《春枝栖禽》.
 
 1935年创作荷花图.画作一

画作一

  (1935年作)的尺寸为:179×66cm。画作上的钤印为:“张爰(白文)大千(朱文)”。画作上的款识为:“孤鸾室乙亥十月写此供奉,张爰。”

   画作为1935年(农历乙亥年)十月,其岁时为谢玉岑先生所作,画上题有“孤鸾室”三字,“孤鸾”是谢先生中年后常用的斋名。

   画作中有藏于荷叶间的白荷花数朵。大千先生曾说有诗咏白荷花曰:“人品谁如花浩荡,文心可比藕玲珑。”意思是说若有人其人品、人格有如荷花那么“浩荡”,那么其文、其画之心,定即可比莲、藕那么锦绣玲珑。张大千先生的题为“孤鸾室”的《张大千荷花图》,画中主要的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梗刚劲又婀娜,其姿其态优美无比,正如高凤翰诗中说的“五尺长”,但这种感觉又何止“五尺长”,简直是石涛诗中那“十丈不胜花”。是荷,却更是莲,比莲更美,更生动。那荷叶的画法,实可说不知是怎么画的,是极为随意的“破笔”却很是和谐,很是统一;是墨,是色,是从心所欲的挥洒,是天真烂漫的泼墨,反而更显变化之无穷无尽。他一次与弟子糜耕云谈话时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荷花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最易也是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画荷主要在于画荷叶及荷梗。”画作恰好说明了他自己的旨意,所以他创作了“十丈”的“不胜花”。画家作画是不能盲目的,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必须要“立意”,必须要“胸有成竹”,必须要“意在笔先”。只有这样,画中的“笔和墨”才会生动,才能达意,才能至笔飞墨舞之神效。画作中两柄如伞之荷确是“花如今隶茎如篆,叶是分书草草书”。荷干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荷心看上去宛如矗立水中央一般。两柄如伞之荷下,有“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有始展的小荷,有渐长的小荷。三小荷姿丰态动,笔墨各异,富有变化。水纹寥寥,水草疏密,行笔疾劲,为他人所难模仿。特别是画面最前面那水纹中的一笔淡墨,似小草,却又更似水中之影。似,又不似;不似,又极似“影”。妙,真是妙笔生花、妙笔画草、妙笔画“影”。这一笔胜似多笔。

        画作在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布局诸方面均极佳,堪为神逸之作。画中一巨石,是实,而画中却施以清淡轻灵之笔,真可谓真可谓轻描淡写描顽石,实为一奇。绝近处以浓墨为主、干湿浓淡变化丰富的破笔画荷叶,既间以同前一荷花的抑扬有致的白荷花,随衬以淡墨荷叶……石顶部又画数片花与叶,淡淡的,笔墨生动。花作若隐若现状,宛如含羞少女,娇憨可爱。在墨色方面,自近而远,由浓至淡,浓淡相间,臻于化境。在布局上,以实为虚,画石一大块却施之于白,计白当黑。此画取石涛之气,取八大之“毅”。难怪乎徐悲鸿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1976年作荷花图. 画作二

画作二

      (1976年作)的尺寸为:93×173cm。画作上的钤印为:“千千千、大千父、得心应手、一只眼、乞食人间尚未归”。画作上的款识为:“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六十四年嘉平月环荜厂写,爰翁。”

        画作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构图的饱满:前景三丛蓬勃展开的荷叶,以浓墨泼写,呈斜三角形,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空间,左下的一丛向下、向左,中间的一丛向上,分别逸出画面,将空间拓展至画外;后景田田的荷叶,以淡墨写出,迷离朦胧,连成一片,烘托出前景几丛荷叶的纵横气势。穿插在荷叶间的,是点点粉荷。花分两组:处在画面中央偏左位置的,是一朵盛开的荷花,掩映在荷叶间,被周围密生的荷叶紧紧围护着;与这朵荷花遥遥呼应的是画面右侧的另一组荷花,含苞待放、怒放、将残的三朵荷花,虽情态不一,却顾盼相应,正喻示着花的一生。两丛荷花形成的三角形,与前景荷叶犬牙相错,加之圆浑劲挺的荷茎,支撑其作品的结构。

作品巨大的尺幅,正发挥了大千豪放的笔势,在整体氛围的渲染上,显示出其熟练老到。以花青罩染荷叶,粉红浅抹荷花,朱红间黄点出花蕊,渲染出秋日荷塘的氤氲。题识“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可谓画龙点睛![4]画作作于1976年元月的环荜庵。

        人所共知,大千画荷,早年学八大。其实,石涛花卉对他的影响,尤其是浅绛法的花卉,或许更深,他曾谓:“清湘花卉蔬果尤隽永有致,不落白阳、青藤窠臼……先施水墨,后笼浅绛,盖亦山水法也。”张大千的许多花卉画,特别是画荷,皆是运用石涛这种先用水墨,再罩花青、赭石的方法。傅申教授在《大千与石涛》一文中,更详细地指出:“大千的墨荷……实际上是兼采八大的荷叶与石涛的荷花。从八大得气,自石涛取韵,因此而能自成一家的。不识此秘,对大千的画荷,终只得其皮相而已。”

张大千荷花图. 画作三

画作三

      (作画年代不详)的尺寸为:120×62cm。

整幅画,构图饱满,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只见两片卓然飘逸的巨型荷叶,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已悄然绽放;两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其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蕴,令人称道折服。其用笔鲁朴疏狂,持搏雪傲霜之气;架构自然忘形,汲天地灵气之精;泼墨淳厚飘逸,拥潇洒儒雅之神,让人叹为观止。

 

张大千的荷花图

      《张大千荷花图》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张大千所作。张大千爱荷,一生画荷无数,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喻荷,盛赞其高洁。每当花开时节,大千都要四处赏花、写生,在居住的庭园内,通常要开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环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几只大缸养满荷花。其代表作品有1935年创作、1976年创作以及作画年代不详的三幅荷花图。

华山云海图.

    《华山云海》这幅山水画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张大千先生创作,该幅山水画作品图也是画家作品当中出类拨萃的的精品之一,描绘了华山旭日东升的云海。

 《华山云海》这幅作品作品尺寸为77.0*38.0cm

  图上钤印:大风堂、张爰私印、蜀客。

  作者落下款识:到此欲骄日月,回头又失蓬莱。秋风吹出并莲开,何处长安尘盖。雪下玉龙游戏,月中青女徘徊。眼前忆着锦江来,今古纷纭玉垒。西江月。蜀人张爰。

 刊载:《佳士得香港1999年春季拍卖会图录》,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4月。

作品欣赏

     华山也是张大千经常描绘的一个重要对象。是图绘华山旭日东升的云海,采用梁张僧繇的金碧技法,以白粉敷染出云海,如银练飘溢,远山以褐红色逐层退去,颇为壮美。

华山云海图.
 
 庐山图.

【名称】庐山图【类别】国画P·山水【年代】近代【作者】张大千

【规格】长卷,10.8米长,1.8米宽【馆藏】台北私人藏

创作背景

    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请张大千为其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缠身,尤其是糖尿病引发目疾,视力衰退,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大千慨然应诺,并决定以从未去过、然而情结胸怀的庐山为题。

    这是一幅10.8米长、1.8米宽的巨构。为此,大千将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画室与隔壁房间打通,专门制作了一张特大的画案,将一块整绢铺于上。7月7日举行开笔典礼,来宾有张群、张学良夫妇等9人。先将画绢全部打湿,只见大千抓起一支有如拖把的大笔,站到一只矮凳上,把笔头往墨盆里一挠一滚,然后双手提起大笔往画布上大拖大拉。接着,大千把长袍袖口一卷,端起一只盛满青绿颜料的瓷钵,在绢的另一部分小心翼翼地连泼带洒,然后又拿起排笔,一面引导青绿颜料的漫延,一面又将排笔沾上颜料点点染染。忙了几个小时,在场的人依然看不出眉目,但是大千却从容不迫,显得早已成竹在胸。这张画工程浩大,整整画了一年半,期间大千数次心脏病发作晕倒送院急诊,稍康复就又让助手抬上画案,真所谓“呕心沥血”。

    因为定于1983年1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所以虽未完全竣笔,大千只得先将画送付装裱,准备展出后再行润饰,但是没有想到3月8日大千在伏案题书时溘然逝世,终究没能完成和落款。至今我们看《庐山图》,其左上角尚有仅用淡墨勾勒,未及皴擦点染之处,但这已无损于整幅画的辉煌。近百年来,在继承传统、开辟时代新风的众多画家中,张大千(1899年-1983年)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代大师。

画作赏析

    展开画幅,气势雄伟,摄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峰岭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山中屋宇、楼阁、小桥、茅亭星罗棋布,若隐若现,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应该是长江吧。虽说用的是大千晚年独创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大千在画上自题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峨嵋山。”这也就解开了何以大千一生没有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来庐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中的祖国河山。

  大千先生作此画时,身体状况很差,常住医院冶疗,时画时辍,而且由于画面太大,还得整个人被抬上画桌趴著画,极为吃力。甚至有时心脏不适,吃药休息后,仍继续搏命作画。后来由于博物馆要求在1983年将此画及其近作联合展出,于是大千先生作了最后一次赶工,只题了两首诗而没有署款。博物馆展毕归还之后,大千原拟在身体状况许可下,作进一步的润色修饰。可惜他在一九八三一年三月八日进医院,于四月二日去世,终究没能完成和落款。

 苏花揽胜图.

【名称】张大千画苏花揽胜图卷【类别】中国名画 【年代】近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图卷,纸本,纵:35.5公分,横:286.5公分。

        张大千(西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年)是老老少少都知名的国画家,本名张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平日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涵养心胸,作起画来意境开?,大有气魄。不过,张大千可不是游山玩水就会画画的,他从临摹古人书画起步,工笔、写意全都学,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来,终于在传统绘画笔墨的基础上,开辟泼墨泼彩新格局。有人说他是天才,他摸著大胡子一口否认,说自己百分之九十九都靠努力。

        这幅画是他读了好朋友的诗文「苏花行」之後,赶在下雨天游览苏花公路,事後再提笔画成的。水墨控制得很好,把当时蒙蒙雨景的气氛表达出来了。张大千还在画上题字,赞叹苏花景致可称为世界第一奇境。 

 张大千 作品 《四时花木四屏》.

   张大千 作品 《四时花木四屏》 --- 这是张大千传世花鸟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佳构。大千先生把山石、松树、荷花、竹子、兰花、菊花、梅花等四时花木汇集在一起,远近扶疏、参差掩映,画面上景物舒展自如,充分展示了他在传移模写与位置经营方面的非凡笔墨技巧和绘画能力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手卷.

称】: 长江万里图 作者: 张大千 创作时间: 1968年 

 尺寸: 约50*2000cm 材料: 绢本,设色 

现收藏: 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 

创作背景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祖国的山山水水因此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 《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手卷

     60 岁前后,张大千开始探索泼墨山水的画法,开始了“衰年变法”。张大千的“泼墨法”是中国水墨画发展的结果,这点从他的这幅《长江万里图》中就能看出。

    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张大千是四川人,在他的这幅长卷中,他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

作品赏析

        此长卷近二十米,画面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显示了画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现了画家气吞山河的胸怀与气度。在技法上,这是—幅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义融汇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这也正是张大千晚年的主要画风,具有强烈的个性,豪迈奔放、雄浑苍茫,展卷之下,万流奔腾,千岩耸峙,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张大千《黄菊》
 
张大千《米颠拜石图》.
 
张大千《西陵烟雨》.
 
 
 张大千作品《黄山九龙瀑》.

张大千作品《黄山九龙瀑》

        大千先生29岁那年(1927年),曾与二兄善孖带领门人及子侄,初游黄山。四年后大千第二次去黄山,携带当时尚未普及的相机和笨重的玻璃底片,拍了叁百多张照片。 

  大千先生此画以巨松为近景,采用石涛的技法。而全幅山岩上的松树,由大而小从近处推向远方,突显空间的距离感,显示他了解西洋定点消逝法的透视观念。为了突显山石削立陡峭和崚嶒坚挺的质感,他用侧笔直皴或斧劈法。 

   从全幅充塞密实的山岩布局来看,大千巧妙地运云气为呼吸,通瀑布为血脉,又在右上方的圆峰处留白,以突出建在巨岩峭壁上的二亭与奇松。在设色方面,除了花青和赭石的浅绛以外,又在适当的山岩上敷以较薄的石青、石绿,使得全画辉映着色调清俊明快的美感。 

  而他在题语中,畅论黄山派各大家的风格:“渐江得其骨,石涛得其情,瞿山得其变,近人昌言黄山画史,遂有黄山派,然皆不出此叁家户庭也。” 

  其实是暗指他此画已兼得黄山的骨与变,而又不失其情,反映出他兼学叁家的总成就。比较此一时期大千其他的黄山图,这一幅显然是比较严谨的经意之作,因为这是他为一位至友“汉卿先生”所绘。“汉卿”是张学良先生的表字,大千一生对他赠画不断,交情不言而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