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对太极拳的体悟(三)对推手技艺的认识

 三平读书 2013-09-02

四、对推手技艺的认识

练拳是知已的功夫,推手是知彼的功夫。盘拳就是推手,推手也是盘拳。通过推手是检验练拳水平的一种实验手段,推手也是为技击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练拳纯熟后必须进行推手练习,通晓了拳架和推手,方可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套路中含有八门技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练习,但它是在设定的条件下而编排的固定着法。推手由于对象不同,并且定步、活步的推法也不一样,它变成了在特定条件下变化着的八法练习,是在听劲、懂劲中练习灵活的技法。

推手展示的是三分技巧、七分基本功,功夫展示的是力量和技巧的组合,力是第一要素。记得在一次训练场上,陈正雷老师一时兴奋,选了几位壮汉,让这几位学生都握紧拳,并明白告诉:我要擒拿你的大拇指。当一学生刚刚抬起拳,就见陈老师的手与对方的拳刚一接触,这位同学就感到疼痛难忍,开始跺脚。陈老师放手后,这位同学仍痛得直跺脚并满面汗珠直流,一连试了几个同学都是难逃这幕情景。不是功夫能在举拳瞬间就掐住要穴,不是力量能使对方疼痛、跺脚、流汗所以技巧是要靠精练,体能要靠实练,体能加技巧才算有功夫。

1.怎样接劲

推手的第一步就是搭手接劲。通过听劲了解对方进攻意图,观察其基本功水平,正如谚语所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通过接劲心里就有底了,同时也就有了作战方案。

如果对方的劲很大,千万不要硬顶或软塌,贯彻不丢不顶的原则与之周旋。接劲时必须做到松肩沉肘,手指领劲划螺旋式的圆弧引化对方的来劲。松肩要求肩部肌肉和韧带一丁点力都不能挂,肩要松透、松活、松空。沉肘就是肘尖下沉,略向外延展。并采取以肘尖为圆心、手指领劲小臂转动进行螺旋缠绕。手指对掌根要形成对拉劲,这样的螺旋劲才能发挥引领作用,才能使对方的劲传到肘尖即止,使它传不到肩部去。只需要顺着对方劲的方向,操纵手指朝来劲方向划弧,手指尖向上划弧,对方的劲就跟着引向上了,向后划弧对方的劲也得乖乖地从之朝后。这里的关键要点有三点:(1)肘尖一定松沉。圆心作用要求肘不能轻易摆动,轴心要稳。对方的劲如果继续加大,松肩沉肘的意识更要加强,肩与肘的两个关节腔真正松开,对方的劲就不会超过肘尖了,这就是关节腔松开后出现的效果。(2)手指领劲划的螺旋圆弧能把对方的劲一分为二,一部分劲沉到肘尖以下即消失不起作用;另一部分劲随螺旋圆周运动的螺旋面作用传不到身上而成了引进落空状态。手指尖领劲划弧要五个手指的劲依次递随跟上,这种劲一定要把六个方位的劲(上下、左右、前后)走足走完整,这种劲就是混元劲的基础。通过精练是可以掌握的。(3)肩一定要松、松活。不论当时处境多么艰难、被动,一定做到肩不使劲。肩稍一使劲,不是出现顶牛现象,就是被对方松弹劲放出去或者给以后带来麻烦。怎样才算松肩呢,可通过两人搭手检验,对方喂劲,你化劲时肩部的肌肉紧不紧,若对方的劲过不了肘尖,说明你肘、肩两处的关节腔(骨缝)已经松开了,如果对方的劲能传到你肩上、身上,说明你肩还没松开、松透、松活。

平时练拳时要刻意关注把胳膊练成好像是挂在身上那样,没有力点、硬点。松肩要与沉肘一起练,并保持腋下空(能窝一拳),功到自然成。

2.怎样引化

接劲是战斗的刚刚开始,引化是战斗正在进行,太极拳主张近战舍已从人则是诱敌深入之法。在引化过程中利用太极拳的有力武器——螺旋缠丝法,使对方的进攻失效——“引进落空。同时造就了得机得势之际,立刻主动出击,选用八法中任何一法就可结束战斗。引化过程是最激烈的过程,胜败全在于此,由此推手三步曲,引化——捲缠——松放。由于对手情况不同,综合成三个类型加以阐述。

1)与功夫浅者的推手

推手交流中这部分人目前占多数,如果是想学推手,则应耐心热情辅导交流,应该解理明、诲不倦、细示范、莫囫囵。每演练一种手法,必须亲自互相试验。如出现手、眼、身、步法略有不对,要多次纠正,使其体悟到错了是什么感觉,对时又将是什么感觉,真正明了推手的变化与规律。讲的时候要言简意赅,不要讲玄了(使人听不懂),演练时要千锤百炼,掌握一种技巧都是来之不易。学要精,用要活。

如果遇到功夫不深,又看不起太极拳的人来与你切磋推手,则应展示太极雄风,从接劲开始,通过抓、拿、化、打、摔一秒钟就结束战斗,但不要伤人。让他从另一个侧面宣传太极拳,所以推手也有文武之道。

2)与功夫差不多者的推手

由于功夫差不多,所以要认真谨慎,学人之长,补已之短。点到即止,不伤和气,心领神会,接劲后通过划圈探其虚实,寻找其薄弱环节,划圈时用松钻、粘逼劲(即掤挤劲)观察对方腰胯部分摇晃程度,哪张弓扣得好,哪几张弓容易变形,防御过程仔细考察对方的梢、中、根三节(包括手、脚、身的三节)协调平衡程度,身法中正不中正,有没有破绽可加利用,心中有数后作战方案也就有眉目了。

例如我用松钻、掤挤劲考察对方。若他一时引化不开,想后撤步加大採捋劲来引化,我则加强松沉的混元劲,双脚用碾步移动,使对方感觉不到我作用力的方向有任何变动,促使对方採捋劲失效,出现这种局面对方基本上已被动了。或当对方动步后撤时,我可将他往前带使他荡摆失去平衡。

假如我接来劲的右手被迫弓形变形,但只要其余的弓形完整,仍能使之引进落空。右手松肩沉肘手指依次从左上方朝右下方引领划螺旋圆周运动的圆弧(小臂以肘尖为圆心而旋转)。它极像电风扇一个叶片的螺旋面,对方的力只要在螺旋面上就能把对方的劲甩出而离开我身。

引进落空瞬间,我右手用掌根(不能用手抓)紧贴採点,左手从肘部顺势向其肩、背滑移,促使对方在螺旋缠绕时变成双重,即右臂实、右腿也实或左臂、左腿都变成实。只要有双重病出现,右手在对方的臂部(或背部)横击(当然也需要腰裆劲辅助),对方的平衡立即就遭破坏,这仅是围剿虚点打击实点战术方案中的一个案例。

推手中的变化是很多的,仅一种战法是不行的,必须有变化才能适应。譬如接劲后划圈的时候,找准他两腿虚实转换过程的时间差,即尚在转但又未转换成之际,就对其虚腿发起佯攻,打乱他的战斗节奏,意图是造成对方右手实右腿也实(或反之)的双重病局面。出现这一形势时立刻由佯攻转为主攻,主攻方向就是打脚下实点。打实点脚并不是打腿,而是攻实腿上方中轴线的偏实的方向加以横击。这是采用杠杆原理发巧劲,容易造成对方拔根。把这一战术称为攻虚打实惊上取下或攻左打右(攻右打左),也是对围点打实战术的一种丰富。

推手时步法变化也很多。如花脚步,步法变得很活很快,五步、七、九、十一等等……。在快步运动过程领劲者越走越快,意欲乱中取胜。在引领时可采用连卷带旋的手法,观察双方在卷带时其脚下是否出现飘浮现象,一旦出现就该把他卷得更紧些,在恰当时机取八法中最方便使用的技法将他发放出去。放的效果一定很

如果被领的一方能步法快而不乱,螺旋劲规律不变,顺化手、打击手应对自如,对方即使想卷带,也镇静不慌,敢于伸得尽,对方也就无可奈何了,所以推手中也存在快而不乱的评定标准。在实践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前辈陈长兴用武要言的教导:屈要屈得紧,伸要伸得尽,如卷炮卷得越紧,崩得越有力。正是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战术方略!

3)与功夫高深者的推手

陈正雷老师教我们推手时,肢体与他接触之处,一点不觉其有力。但在试验动作时,又觉得陈老师的后备力量非常大非常足,而且越来越大,我心里立刻产生一种蚍蜉撼树 发怵的感觉。

与高手推手应抓住机会虚心请教,把平时困惑的问题求教而解惑,更不必爱面子,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试手。高手动作的隐蔽性较强,但其蓄与发的过程规律不会变。在懂劲时要先摸清情况,战术上采用惊炸劲先打动对方,让他的力和加速度都被引出来。只有向我身上加爆发力,我才有机会与之周旋,才能借到力。先用顺化手控制对方的劲,再用打击手进行抓、拿、化、打、摔等法,其动作一定要快、准、狠。如果顺化手与打击手配合不默契,时间差稍大则反给对方赢得反击机会。

与人较量的另一种战术就是找时间差打闷劲。对方想对我发力,我则找准他蓄而后发但又没完全发出来之际(就是这个时间差),我却採取后发先至地向对方发力,用对方自己的劲把他自己弹回去。称为打闷劲,这个动作要求灵性极高,难度也很大。

我有一个拳友在外地推手,刚想用力时就被对方一点,且莫明其妙地被弹出去了。当时无法应对,回来问我这用的是哪种手法技巧。我当时向他解释那就是利用你发力未发出来时,把你的劲闷在你自己身上,被自己的劲弹出去的,后经反复试手,他终于明白。

梢节引领缠丝劲,螺旋转卷合即出。按住对方的劲以后,在松随的同时以手领劲走缠丝劲,使对方来力落空,在他来力落空的同时,由缠丝劲变走螺旋劲进行转卷,即卷曲。当卷拢恰到好处时再进行发松放劲和松炸劲。

将对方松放时要注意先松空,把卷住的劲完全彻底松空,只有松空才能松放得干净不拖泥带水;才能势如破竹;才能发松炸劲;才能把松放劲、松炸劲发得恰到好处,才不至于把劲憋在身上发不出来。

有的拳友在练拳时发力打的咚咚响,可是推手中就是用不上,其原因是他还是与对方顶牛,还是没有真正把握住松空与松放松弹松炸的衔接技巧,以及缠丝劲螺旋劲螺旋缠丝劲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相应关系。

对有的技巧,虽然在推手中用的也较好,但缺少与力学原理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把知识或经验上升到文化,把文化更提升到哲学的能力太低,正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以上论述的推手体悟,不是技法的展开,而是一种思维,一种战术纲要,一种作战方案的探索、研究。如果用这种思路加熟练的八门技法能为推手技艺有点作用就十分满足了,能像习练套路那样来普及推广推手运动将是我的又一个夙愿。

 

五、后记

本文是从网上摘录下来的一位叫苏周老师的前辈的练拳心得。温总存在电脑里有段时间了,出去记不起来了,拿来分享给各位爱好陈氏太极拳的朋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表示对苏周老师的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