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痞满

 修和 2013-09-05

  痞满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可分有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胃痞。

胃脘部满闷不舒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大致可包括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若出现心下痞满症状,也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痞满一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满、痞、痞满、痞塞等。 对痞满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隋唐时期有所充实,金元时代逐渐深入,明清期间日趋完善。前人有关痞满症候、病因病机和辨治理论或实践都为后世进一步研究本病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名著经典导读

一、《黄帝内经》“痞”之病名

1、《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

2、《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

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上三条最早提出痞满的病名。论痞之源,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主要称为否、满、否塞、否隔,否与痞二者相通用。

3、《素问?太阴阳明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①满闭塞。”

4、《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

5、《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

6、《素问?厥论》:“厥或令人腹满。”

7、《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9、《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上条文对痞满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提出饮食、起居、冷暖等因素可导致本病。与本病相关的脏腑主要是脾与胃。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升浊气降则人体气机调畅。若外邪入里,饮食不节,食滞于中,脾元受伤,胃气不行,升降失职,气机紊乱可导致浊气上逆而致胀满。

 

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

上文最早提出以消导之法治疗痞满,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痞满的病因及辩证治疗

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54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3、《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上条文提出了痞满的成因和证状。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的主脉,应该用辛温发汗之剂,使寒邪从表而解,若反用下法,使正气受损,外邪陷入胃肠,寒热错杂,互结于心下胃脘,气机不畅,则成心下痞满; 因中气损伤,则脾胃升降失常,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上为呕吐或干呕,下为肠鸣下利。但临床所见痞证,并非均是误下而成,凡因脾胃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均可致痞。张仲景还提出了痞满与结胸的区别。痞满按之柔软但不疼痛,而结胸证心下满而痛,按之石硬,手不可近,两者有显著的不同。

 

4、《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笫159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5、《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9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上条文提出痞证虽具而表证末解的治疗,此时当先解表邪,表解乃可治痞。由于痞证的成因及伴随症状的不同,故治疗也有异。若心下痞,胃有实火者,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6、《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0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上文提出了痞证而兼阳虚的证状与治法。卫阳虚则恶寒自汗,邪热盛则心下痞满,宜扶阳散痞,用附子泻心汤治疗。

 

7、《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2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本条文提出了伤寒虽汗出表证巳解,但因胃气不振,余热与停滞之水气互结,致“心下痞硬”;胃中不和,故干呕食臭;土虚不能制水、可见“腹中雷鸣而下利”等证。生姜泻心汤有和胃降逆、利水散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所致痞证。

 

8、《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3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呜,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本条文提出了胃虚致痞之证,误下后,其痞益甚,这是方不对证,宜用甘草泻心汤以补虚消痞。

 

9、《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6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本条文提出伤寒经发汗、吐、下后,若见心下痞,噫气者,用旋复代赭汤治疗。与甘草泻心汤一样,均能补虚消痞,但本方偏于降逆和胃。如《注解伤寒论》曰:“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嗳气不除,与旋复代赭汤降虚气而和胃。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虚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10、《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本方用于治疗少阳与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此为少阳病未解,邪入阳明化热成实所致。因少阳病未解,故仍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邪入阳明化热,则心烦较甚;化热成实,胃失和降而上逆,则呕吐不止。或见协热下利,乃是邪入里化热,里热下迫所致。本方所治之痞以实痞为主。

 

1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本条文提出了胃有停饮,水饮阻滞中阳,气机不畅,故心中痞塞不通,水饮上冲则呕恶。宜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

 

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发展了《内经》关于“痞”的认识。他认为痞满之成因有外伤与内感之分,外感之痞每因误治传变、本虚标实所致。内伤之痞多因脾胃虚或痰食水饮所造成。痞病之诊断:“但满而不痛”、“心下痞、按之濡”、“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均为诊断痞病的要点。并特别指出痞病与阳明腑实、结胸硬痛的区别。由于痞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故治疗上也有所不同。他创立了五泻心汤及旋复代赭汤治疗痞证。对热聚于胃,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对热陷于内,阳虚于外,心下痞,恶寒汗出者,用附子泻心汤治疗;对胃气不和而挟水寒,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治疗;对脾胃虚较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满,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烦不得安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对胃气上逆较甚,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胃虚浊气上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复代赭汤治疗; 对胃有停饮,饮阻中阳,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者,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张仲景治痞,理法方药颇为周详,被后世视为治痞之规范。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八痞论治

《诸病源候论?诸痞候》:“诸痞者,……方有八否,五否或六否,以其名状非一,故云诸否。”

隋代医家巢元方认为痞满的病因非止一端。且强调引起痞满的内在因素,探讨痞之病因病机。指出:“否者,塞也,言脏腑否塞不宣通也。”痞是因为“忧恚气积,或坠堕内损,”其病机为“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人,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痞之症状为“腹内气结胀满,时时壮热。”

 

四、朱肱《类证活人书》宣畅气机乃为治疗痞满的基本法则

《类证活人书》:“审知是痞,先用桔梗枳壳汤尤妙,缘桔梗枳壳,行气下膈,先用之无不验也。”

宋代医家朱肱认为痞满之病机为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职,理气通导为治疗之首选。痞满常虚实夹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先用桔梗枳壳汤行气下膈,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功能恢复正常,则痞满自消。

 

五、李东垣《脾胃论》元气虚弱,饮食不消之说

《脾胃论?论饮酒过伤》在橘皮枳术丸中云:“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金代医家李东垣论述了橘皮枳术丸治老人、小儿元气虚弱,饮食不消化,影响到脏腑功能不调,心下痞闷。又在他处论述枳术丸的功用为“治痞,消食强胃。”可见,消化功能差致饮食停滞是痞之病因,而元气虚弱是饮食不消之原因。枳术丸为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根据仲景枳术汤之意化裁的,脾虚当补,气滞宜行。本方用白术气味苦甘,健脾燥湿而益脾元;枳实苦温泻痞闷而消积滞,术多枳一倍,意在先补后消使药不峻,复以荷叶烧饭为丸,取其升养脾胃之清气,以助白术健脾益胃, 之功,与枳实相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胃气强消化功能旺盛,就不会有饮食停滞,心下痞闷之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术丸主要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不同病理生理状态的作用不尽相同,对植物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明显增加肝糖元,降低血糖,能明显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保护肝脏,并增加胆汁分泌。

 

六、朱丹溪《丹溪手镜》以血药论治

元代《丹溪手镜.痞》:“因误下多将脾胃之阴亡矣。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治宜升胃气,以血药治之。有湿土乘心下,为虚满,若大便秘结、能食,厚朴枳实主之。若大便利,芍药、陈皮主之。有食积痰滞,痞膈胸中,宜消导之。

痞病之因多认为由饮食不节、寒温不适、痰浊内阻或脾胃虚弱所致,治当消导、温补、清解、理气、化湿等。朱丹溪除以上治疗外,还以血药治之。因为瘀血壅滞,气机阻滞,自然痞闷不舒。李东垣也曾以血病论之,《脾胃论》:“脾无积血不痞。”“伤寒谓痞者,从血中来……杂病痞者,亦从血中来。”

 

七、朱(啸)等《普济方》以脾胃虚弱论治

明代《普济方?虚劳心腹痞满》:“夫虚弱之人,气弱血虚,荣卫不足,复为寒邪所乘,食饮入胃,不能传化,停积于内,故中气痞塞,胃胀不通,故心腹痞满也。”

本条文论述脾胃虚弱可导致痞证。素体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运化失常,胃纳呆滞,饮食停滞而为痞满。

 

八、张景岳《景岳全书》辨治痞满,首分虚实。

《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实痞者可散可消;虚痞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

明代张景岳认为对痞满的辨治应分虚痞与实痞两大证型论治。目前临床也多按此分类。实痞多因外邪、食积、情志、或痰浊等为患,致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所致,以邪实为主要矛盾。

治实痞,重在疏理兼扶脾。其病机虽以邪实为主,但临床所见实痞者除实证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损现象,只是虚损较轻,尚未达到脾胃虚弱的程度,所以治疗实痞除以疏理气机,化痰消积,疏肝除痞为主外,还要适当加用顾护脾胃之品。治疗虚痞当补益脾胃为先。但虚痞虽以脾胃气虚为病变基础,但以满闷不舒,闭塞不通为直接病机特点,治疗在健脾益气时要适当疏导,气机通则痞满除。

 

九、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气伐伤,阴伏阳蓄

明代《万病回春》:“夫痞满者,非痞块之痞也,乃胸腹饱闷而不舒畅也,有气虚中满,有血虚中满,有食积中满,有脾泄中满,有痰膈中满,皆是七情内伤,六淫外侵,或醉饱饥饿失节,房劳过度,则脾土虚而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而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痞不通泰也。盖阴伏阳蓄,治用香砂养胃汤、加减枳壳丸,调养脾胃,使心肺之阳下降,肝肾之阴上升而成天地交泰,是无病也。”

痞满为无形之积,胸腹饱闷不舒畅是对本病生动的描述。尽管致病因素有七情内伤,醉饱饥饿失节,房劳过度,其病机为脾胃同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阴气(寒、湿、痰浊、水饮等)凝伏,滞而不化,阻遏中阳,蓄而不达;或中虚虚寒,阴寒湿痰内生,气机升降失职,气壅中焦,升清降浊失职而成痞满。

 

十、虞抟《医学正传》胸中之气下陷而为心下痞

明代《医学正传?痞满》:“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

本条文论述了虚证之痞是因气虚下陷而致,所以宜升胃气。若见痞而用辛散之药,则更耗气,则痞益甚。痞非胀也,不能用下法。

 

十一、李菩《杂症要略》痞与胀的区别

清代《杂症要略?痞满》:“痞满者,中满也。与胀不同。胀者,内外俱胀,痞则内满外不胀,皆土邪也。右关必浮弦,实则便秘,虚则便通;食则欲吐,痰则涌涎;火则内热,气则结滞;中虚则如刺,瘀血则阻碍。宜升胃气益脾土,以血药兼之,不可全用利导。大概与湿同治,上下分消可也。”

本条文论述了痞与胀的区别。痞满者中满,而胀为内外俱胀。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云:“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痞与胀部位不同。痞在上,位于心下;胀在下,位于腹部。胀其病有形,痞无形。

 

 

十二、李中梓《证治汇补》正气虚为本,痰郁为标

清代《证治汇补?痞满》:“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挟痰,不能运化为患。初宜化痰降火,二陈、越鞠、岑连之类;久之固中气,参、术、苓、草之类,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若妄用克伐,祸不旋踵。又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症,庶可疏导。”

李中梓认为痞满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为本,痰、火、郁为标。本虚不能妄用攻伐,初宜舒郁化痰降火,病久者宜益气健脾,兼以化痰降火解郁。在《证治汇补》还云:“肥人心下痞,湿痰也,二陈二术……瘦人心下痞,乃郁热也,宜枳实、黄连以导之,葛根、升麻以发之。”李氏提出治疗痞病时应给合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十三、林珮琴《类证治裁》不知饥,不欲食是本病的另一特点

清代《类证治裁?痞满》:“痞则闭而不开,满则闷而不舒。病在胸膈气分,而外不胀急,但不知饥,不欲食。”

心下痞塞,胸膈满闷为痞满的自觉症状。而不知饥,不饮食是胃不受纳,脾不运化所反映的痞病的另一特点。《类证治裁?痞满》还云:“暴怒伤肝,气逆而痞。”“噎膈痞塞,乃痰与气搏,不得宣通。”认为痞满发病与情志失和、痰气搏结有关。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所论痞满的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气侵犯、表邪内陷、湿热所侵、情志不和、痰气搏结以及脾胃内伤等方面,所涉及的脏腑有肝、脾、胃等。

 

十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实痞以痰、湿、热论之

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虚则补其气,实则消食、豁痰、除湿、清热、消导,但不可用峻剂。”

本条文论述了实痞之证,是由于脾失健运,致饮食停滞或水湿不化,痰气交阳,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而成痞满。治疗上应消食导滞,清热除湿,化痰消痞。

 

十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阴虚致痞

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肺胃津液枯涩,因燥而痞者。”

古人在论及虚证痞满时,以脾胃虚弱论述者多,阴虚致痞者少。叶氏阴虚致痞论告诫我们,在运用辛开苦降法时,必须详审肺胃阴之盈亏。若胃阴巳有亏象而浊阴不降者,常佐以乌梅、生白芍、石斛等益养胃阴而助和降,待津液来复,胃气和降,不攻而痞自消。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综论痞满之因机症治

1、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按部位分有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胃痞。

2、胃痞的成因有虚实之分,实即实邪内阻,包括外邪入里,食滞中阻与痰湿阻滞;虚即中虚不运,责之脾胃虚弱。实邪所以内阻,多与中虚不运,升降无力有关,反之,中焦运转无力,最易招致实邪的侵扰,两者常常互为因果。另外,各种病邪之间,亦可互相影响,使实者愈实,虚者愈虚,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各因相兼,互相转化,是痞证的病机特点。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或为病邪所阻,或为脾胃之虚,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不畅而发生胃痞……胃痞病位在胃脘,病变脏腑关键在脾胃,以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为基本病机。

3、治疗原则本着实者泻之,分别施以泻热,消食,化痰,理气等法;虚者补之,施以温补脾胃之法。由于本病证常为虚实夹杂之候,所以治疗时常补消并用。另外胃痞毕竟以中焦气机阻滞为本,所以在审因论治的同时,辅以理气通导之剂,实属必要,只是不可过用香燥,以免耗津伤液,对于虚证,尤当慎重。

 

 

 

第二节   名家经验

一、张仲景治疗痞证方法概略(张存芳,马卫华,《伤寒论》治痞十法述略,中医函授通讯,1999,18(6):16-17)

《伤寒论》中提及痞的条文20余。根据其病因病机,将治痞十法归纳如下:

1、清泻热邪,散结消痞:

治疗热痞。证见"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中焦有热.脾胃升降失司,无形之邪热奎聚于心下,气机不畅而痞塞不通。因热邪中阻,故除心下痞外.应兼见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热象。热虽无形,非苦寒不能泄之,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和胃,散结消痞。热去结开.痞亦消。观其用法不取煎煮.而以麻沸汤浸泡.须臾绞汁即饮。以取其无形之气.薄其味,使之主清上部无形邪热.达到消痞之目的。而不取大泻之法。

2、扶阳固表.泻热消痞:

治疗“热痞兼阳气虚.卫外不固”。证见“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条)阳气虚,卫外不固.温煦失职,开合失司.揍理疏松. 邪热内陷,热聚中焦.阻滞气机.升降失司,痞塞不通。故以麻沸汤浸渍苦寒之大黄、黄连、黄芩清泻内热;因恶寒仍汗出,亡阳在即,故另久煎附子以扶阳固表,寒热补泻并投.如是阳复表固热祛痞自消。

3、清上温下。补虚消痞

治疗“寒热错杂之痞”。适用于脾胃虚弱或伤寒表证因误用汗下,治不得法.损伤脾胃.邪气乘机内陷,寒热错杂互阻于中焦,致使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阴阳失调.证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149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此三证皆因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中阻,气机不畅致痞。故以泻心汤清上温下.补虚消痞。三方皆以辛开散痞之干姜(生姜)、半夏;苦寒降胃之黄芩、黄连;补脾和胃之参枣组合。一苦一辛,一降一升.在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作用下以显其和胃散痞之功。人参、大枣、甘草补益中州,振奋脾胃机能之衰弱,并可防辛苦开泄之过。诸药相配,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并调,从而恢复中焦升降斡旋之职.气机得畅,痞满则消。

4、温阳化气,利水消痞

本法治疗水痞。证见“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素有水饮,下后胃虚,水蓄膀胧.气化不利,津液不行,气机不畅,中焦痞塞不通,故方中重用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胧.利水逐饮;茯苓、猪苓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增强利水润饮之功,加白术健脾化湿,佐桂枝辛温宣通阳气。

5、和胃降逆.化痰消痞

本法治疗痰气痞。证见“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161)脾胃虚弱.土虚木乘,肝气犯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饮内生,胃气上逆,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失和则心下痞。方中,旋复花能升能降,消痰下气,疏肝和胃;代赭石导人参下行.重镇降逆,开心下痞结;甘草、大枣甘温,补脾胃之虚。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若痰涎消,逆气降.痞噫皆除。

6、涌吐痰实.宽胸消痞

本法治疗痰实痞。证见.‘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当吐之.宜瓜蒂散。”(166)痰涎或宿食壅塞胸膈,阻碍气机,气机不畅则胸中痞硬.病在下焦.邪有上越之势.宜因势利导,当用吐法使在上之邪越之。瓜蒂极苦,性升催吐,善吐痰涎宿食.赤小豆味苦酸,祛湿除满.以轻清宣泄之豆豉汤调服。如是痰食从上而除,胸隔之气得以宣通,痞亦消。吐每伤胃气,亦中病即止。

7、攻逐水饮.开郁消痞

本法治疗水饮致痞。证见“太阳中风.下利……。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水饮内停,走窜上下,充斥内外,停滞于胸中.阻碍气机,痞塞不通。故用十枣汤峻下水饮。饮祛痞除。方中.芫花、甘遂、大戟皆泻水峻剂.三药合用,药力尤猛。中病即止。

8、温中解表.降逆消痞

本法治疗表里皆寒,心下痞硬。证见“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未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表邪未解.而数下之,反伤脾阳,表里皆寒,脾胃运化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升降失常.清浊易位,清气下陷。合污而利;清阳既陷.浊阴上逆,壅遏于胸脘之间。气机阻滞,而致心下痞硬。方中,以理中汤温中散寒,后下桂枝温经解表。如是内外兼治,表里双解,清阳升,浊阴降,气机调畅。痞硬亦除。

9、和解少阳,开郁消痞

本法治疗邪犯少阳致痞,证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胁下痞硬,……小柴胡汤主之。”(96)邪犯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少阳之脉循胸络胁,邪奏其经,经气不利则致痞硬,方以小柴胡汤寒温并用,升降协调,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因大枣甘能壅满,故去之,加牡蛎软坚散结消痞硬,俾少阳枢机得运,经气舒畅,则痞硬亦解。

10、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本法治疗少阳兼里实之痞。证见“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经气不疏,加之里气壅实,升降失常,气机阻滞而成痞。本方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三焦,和畅气机。因里实已成,故去人参、炙甘草。以免补中益邪;加芍药和营调中;积实、大黄通下热结,利气消痞。

 

二、叶天士诊治痞证经验(王奎平,叶天士诊治痞证经验浅探,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16(1):90-91)

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卷二》“痞”中有病案26例,观其论述痞证的病因、病机、病位和临床表现相当全面,治法和用药很有特色,至今仍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1、病因以内伤为主,亦有外感

关于痞证的病因,案中论述有由于“烦劳”、“劳倦”、“嗔怒”、“食滞”及服用“柔阴之药”等内伤因素,也有因“寒热由四末以扰胃”、“雾露雨湿”、“暑湿邪气内伏”、“暑邪未尽”等外感因素,但从其症状、治法和用药来看,多属外感之邪已经内侵,故基本上以内伤病因为主。

2、病机以气滞为主,虚实夹杂

从案中可以看出,痞证病机主要是气滞,如叶氏所谓:“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古称痞闷,都属气分之郁也。”“气不展舒,阻痹脘中”,“气闭久则气结”。气滞又常与郁热、痰浊、湿阻、食积等病理因素相联系。如叶氏所论:“气郁必热,陈腐黏痰胶聚……热必生痰,气阻痰滞。”对气滞、郁热、痰浊三者的转化联系,进行简要而精辟的阐述。此外,气滞、郁热、痰浊,湿阻等实邪可与“劳伤”脾胃、“脾胃阳微”、“胃汁消烁”等正虚合并在一起,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3、病位在胃与脾,涉及肺肝

关于痞证的病位,案中明确指出“寒热由四末以扰胃”、“议治在胃”、“胃痹”、“中焦阳气不宣”、“太阴脾阳不运”,说明其病位在胃与脾,以胃为主。由于胃气失于和降,可影响肺气之宣肃;而肺失宣肃,又可影响胃的和降功能,加重胃气的郁滞。胃与肝相邻,胃气不和与肝气郁滞又常密切相关。故案中指出“辛润下气,以治肺痹”,“因嗔怒动肝,邪气入于厥阴”,“邪遂入肝”。说明痞证的病位又常涉及肺肝。

4、主症胃脘痞闷,兼及胸部

关于痞证的临床表现,案中指出的有“中痞”、“脘痞”、“脘膈痞闷”、“中脘不爽”、“脘闷”等。可见痞证的主症是胃脘痞闷不爽。案中还有“胸中痞闷”、“胸痞”等描述,说明胸中痞闷亦是痞证的重要症状。也有少数表现为“脘中微痛”、“胸次按之而痛者”。其他常见的伴随症状有“不饥不食”、“恶心”、“微呕”、“大便难”、“大便不爽”、“腹鸣”、“涌涎”等。

5、治法苦辛开泄,宣降肺气

鉴于痞证的病机以气机不畅为基础,故叶氏常用苦辛开泄法,以达到宣降气机的目的,取其“辛可通阳,苦能清降”之意。如叶氏所立“苦辛开气”、“开痞”、“开泄”和“当开气分”,着眼于“开”。并根据症情结合泄热、化痰、祛湿和消滞等法。叶氏在运用宣畅气机治疗痞证时,特别强调从上焦着眼,宣降肺气。因肺胃关系相当密切,胃之降浊,每须藉肺之宣降以辅之。盖肺主一身之气,“清浊升降,皆出于肺”。若肺之宣降失职,则胃失和降,出现脘痞食少等症。叶氏对此深有体会,谓:“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脘膈痞闷,不饥食减,大便不爽,乃气滞于上”,“气阻脘痹,饮下作痛,当开上焦”,“脉涩,脘痞不饥,口干有痰,当清理上焦”,“气窒热郁,仍治上可以通痹”。主张宣降上焦肺气以治痞证胃疾,这是叶氏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

6、用药配伍精当,活用“泻心”

叶氏治痞在用药上灵动活泼,配伍精当。宣通胃气常用枳壳、枳实、陈皮、厚朴等药。湿盛者用苦温与芳化相合,如厚朴、草果、藿香(梗)、佩兰、白蔻仁等相配伍。痰浊内郁者,随证选用半夏、茯苓、石菖蒲、瓜蒌皮、白金丸、川贝母、橘红等药。寒热夹杂者,选用黄连、黄芩与半夏、干姜、生姜、枳实相配伍,辛开苦降,温清并用。脾胃阳微、中阳不运者,用仲景苓桂术甘汤、桂枝汤去白芍,加茯苓,或用附子、干姜、人参等药温运中阳,以宣痹阻。上焦不舒、肺失宣降者,常用杏仁、桔梗、枇杷叶、苏子、瓜蒌皮等宣降肺气。肝胃不和者,配用郁金、香附、苏梗等疏肝理气解郁。

仲景治心下痞,创立以半夏泻心汤为首的诸泻心汤,为后世所宗。叶氏在临床运用时,师其苦辛通降之法,而不墨守成方,对半夏泻心汤进行灵活化裁。如去甘草、大枣以防壅中、助湿滞气,配枳实、厚朴以理气行滞,配白蔻仁以芳香化湿,配生白芍、乌梅以酸柔和阴,配杏仁以宣畅肺气,配石菖蒲以化痰祛湿,配郁金以疏肝解郁,配滑石、茯苓以清热利湿,配保和丸以清导和胃。尤其是孙案中以黄连、半夏、人参配枳实、郁金、石菖蒲,治疗既有痰、热、气滞,又兼胃气不足而致“气不展舒,阻痹脘中”之证,堪称配伍精当、活用泻心汤之范例。

 

三、龚廷贤治疗痞满经验(李成斌,<万病回春>痞满证治初探,中医函授通讯,1997,16(3):13)

1、中气伐伤,阴伏阳蓄

龚氏云:“痞皆是七情内伤,六淫外浸,或醉饱饥饿失常、房室过度,则脾土虚而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而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不痞不通泰也,盖阴伏阳蓄,治用香砂养胃汤、加减积壳丸,调养脾胃,使心肺之阳下降,肝肾之阴上升而成天地交泰,是无病也。”其中“阴伏阳蓄”是痞满总的病机,即阴气(寒、湿、痰浊、水饮)凝伏,滞而不化,阻遏阳气,蓄而不达。脾胃输化失常,气机升降之枢失司,致心肺之阳自升不降,肝肾之阴自降不升,气壅中焦,不得升泄通降,故胸腹痞满而不畅。

2、辨证分虚实,治疗里脾胃

龚氏辫痞以虚实为纲。食滞、痰湿、寒凝、肝郁气滞、热邪壅阻等痞满分为实痞;气虚、血虚、房劳精伤等致痞为虚痞,无论实痞、虚痞或虚实并见、寒热相兼之痞,总以重在调养脾胃之气为主,佐以辛开苦降为治痞大法。

2.1实病证治。证见胸院满闷,或胀痛拒按,或呕泻,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苔厚腻,脉沉实或弦滑。病程较短、兼证较少.治在调气散满。方用香砂养胃汤加减:香附、砂仁各12g,白术、枳实、茯苓、厚朴、半夏、藻香、陈皮各10g,白豆冠6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食后服。兼证药味加减:瘦人心烦痞满加黄连6g(炒),栀子10g;中满泛恶或吐痰涎去白术,加干姜、瓜篓壳、尖贝母各10g,竹沥、姜汁各少许兑药服;脾湿泄泻加焦苍术、炒白芍各15g,泽泻、前仁(布包)各10g。

2.2虚痞证治。证见胸院满闷,时减喜按,食少便语,倦怠乏力,面色白,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其病程较长,兼证亦多.治以益脾胃之气为主,调其升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蜜炙)20g,人参、白术、陈皮、当归(酒浸)各10g,柴胡、升麻各6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空心服.兼证药味加减:血虚加白芍209,制首乌15g,红花3g;痰滞去黄民、白术、升麻、柴胡,加枳实、半夏、前胡、尖贝母各10g,鲜石菖蒲5g;腹泻如水加煨白芍20g,猪苓6g,泽泻、粉葛各10g;食少饿伤食加山楂、神曲各15g,枳实、麦芽(妙)、砂仁各10g;心下痞而大便难,加枳实、黄连(炒)、桃仁、大黄(酒浸)各10g;心下痞胀加砂仁、桂枝各10g,黄连(炒)6g;中寒冷痞加制附块10g,黄连(炒)5g。

2.3虚实寒热相兼痞满证治。虚证日久,正气亏耗,邪气恋滞证见形体消瘦,胸脘痞闷不舒,食少或脘腹痛胀,肠鸣腹泻,烦闷不安,舌淡红、苔薄黄而腻,脉沉缓或沉弦。治以平调脾胃之气,补泄兼施、寒热并用。方用大消痞丸:人参、白术、干姜、半夏、陈皮、厚朴(姜汁妙)、姜黄、砂仁、泽泻、黄连(土水炒)、黄芩(土水炒)各10g;枳实、神曲各12g;制附片、炙甘草各6g。共研末为丸如梧桐大,每日服五十至一百丸。

3、组方意切,用药独精

龚氏治痞,组方立意十分重视顾护和调养脾胃之气.实痞虽以行气宽中、开降散满为王,但方中佐以白术、炙甘草、大枣益脾护中。虚痞以健脾益气,治气虚之本,和调脾胃,助其输化,升清阳以降浊阴,达中焦气郁散,痞满通。虚实相兼之痞,首以人参、白术、炙甘草益脾胃之气为主,后据不同病因分而治之:兼热郁,以黄连、黄芩泄热;兼寒凝以干姜、附片温散;气升有余,以枳实、姜黄降泄;气郁不泄,以陈皮、香附、砂仁、厚朴散行。具有补而不滞邪、泄而不伤正、升降自调、寒热互制的特点。龚氏用药治痞常以药味少,药里轻,针对性强,无耗损中气之品为原则。强调析因治痞选药:“痰气壅盛,须用南星、木香为主。胸膈膨闷,须用桔梗、枳壳为主。心下痞闷,须用枳实、黄连为主。消肉积,须用山植、草果仁为主。化痰痞结,须用瓜篓、枳实、尖贝母为主。顺气须用乌药、香附为主。宽中须用砂仁、积壳为主。”实为前贤独特组方用药治痞经验,后世医必遵循发扬.

 

四、田德禄治胃痞经验(张虹,王惠清,田德禄教授治胃痞经验,新疆中医药,2003,21(2):3g-41)

田德禄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博士生导师,业医40载,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又能兼采西学,析今病之特点诊疗疾病,学验俱丰,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造诣颇深。

1、澄本求源,揆度病机

胃痞一病,属内伤杂症,它可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溃汤、胃下垂等多种胃病。虽其病位在胃,但与诸脏腑尤其是肝、脾、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机不外邪中胃府,肝郁犯胃,脾胃不和,腑气不通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中焦阻滞,气机不利,和降失职。

1.1邪中胃腑:胃如囊状,位居中焦,贯上达下,通于外界,毗邻肝脾,为六腑之一,属于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传输水谷,以和降为顺,实而不能满,故极易感受外邪而盘踞其中,而致气机阻滞,胃气不降;或外邪侵袭肌表,治不得法,滥施攻里泻下,外邪内陷入里,结于心下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职,遂成痞满;饮食不节或不洁,脾胃受损,传输失职,饮食积滞阻于中焦,亦变生痞满。

1.2肝郁犯胃:肝主疏泄,其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一遇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郁滞,升降失职,浊气不降,酿生痞满,故《景岳全书?痞满》有“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之说。

1.3脾胃不和:脾胃同属中土,互为表里,喜燥恶湿,主运化转输,以升运为健,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土虚弱,健运失职,则水谷入胃不得化,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壅积于胃腑气机不通,痞满遂成,故古人言“脾虚脏寒生满病”。

1.4腑气不通:肠胃同属之腑,为传导之官,以通降为顺,实而不能满,故传导失职,腑气不通,胃气难以下降,亦生痞满,故《素问?五脏别论篇》曰:“水谷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饮食不下,则胃不得虚而生痞满。

2、辨证立法,精遣方药

老师在诊治“胃痞”时总能通过纷繁的临床症状,去伪存真,执简驭繁,精遣方药,临证强调从胃论治,但亦不能偏废疏肝健脾、通腑泻热、理气化瘀等法,依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归纳如下。2.1邪客胃腑:证见胃满不适,不思饮食,伴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治宜理气降滞、和胃散邪。方用香苏散加减。若外感风寒较著非一味紫苏可解,还可加豆豉、生姜、桂枝以散风寒;属风热者可加荆芥、薄荷、鲜芦根等辛凉宜透;若为暑邪所伤则可加藿香、佩兰、荷叶等芳化暑湿;若胃满并无表证者,则苏梗易紫苏,加强和胃降逆之功;缘于伤食者则常加焦三仙、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若为寒邪直中胃腑,阳气不展,证见胃满而痛,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者,则常合用良附丸或加用乌药、高良姜以通阳散寒;日久不愈,化热者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2.2肝郁犯胃:证见脘腹痞塞满闷不舒,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喜长叹息,恶心嗳气,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变化而波动,舌淡暗、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宜舒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滞化火而见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等肝热之象者,治宜宣泻肝胃郁热,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方中山栀、丹皮清肝泄热,白芍柔肝,青皮、陈皮调肝理气,贝母化痰散结并寓疏肝之意;热甚还可加龙胆泻肝、当归龙荟之属直泻肝热;肝胃郁热伤阴者还可用一贯煎加减。

2.3脾胃不和:证见脘腹痞满,时缓时急,喜温喜按,不知饥,不欲食,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胖、苔薄,脉沉弱。治宜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黄芪、党参、柴胡、升麻共用有补有升,需重用枳实30g,才能收到益气升阳目的。如脾阳不振,手足不温,则加用附子、干姜温中散寒,针对胃主和降之特点常于补中气的同时加用木香、枳壳、厚朴以行气助运。

2.4腑气不通:证见胃脘痞满拒按,伴腹胀,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则治以通腑泻热,方用承气汤加减。

2.5气滞血瘀:无论上述何种原因所致胃痞,日久均可导致气滞血瘀,当于叶天士“络病学说”中求治;对血瘀明显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冶疗,方含四逆散疏肝理气,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化瘀,共达调气理血,清升浊降,升降有序,痞满自除。

3、衷中融西,病证合参

诊治胃痞时,常不拘泥舌、脉、症状等,认为现代医学的胃肠透视、胃镜检查等较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胃病局部病变的特点,并把这些看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对胃镜象及其病理象进行微观辨证,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用药,常获良效。如在胃及十二指肠活动期,胃镜表现为病变区域周围早提状降起上覆黄白苔。愈合期则常见边缘肿胀消退,粘膜集中,黄白苔减少,创造性地提出“内疡”学说。认为它的形成主要为邪客患处,败血腐肉而成。大胆引用《类证治裁》神效托里生肌散,遵托疮生肌之法,重用黄芪、赤芍,加用敛疮药如血竭、凤凰衣、三七、珍珠粉、锡类散等,大大提高了溃疡愈合的疗效;而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则加用生大黄、虎杖、公英等清热解毒药,以清除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酸分泌过多,久治不愈者,多为肝郁化热,胃失和降,日久成瘀之表现,加赤芍、三七粉、蒲黄、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效如桴鼓。对于急性胃炎镜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者,老师认为此为热毒炽盛,迫血妄行之表现,临证常加连翘、公英、虎杖以清热解毒;三七粉、大黄粉、白药粉、珍珠层粉以凉血活血止血;对于镜下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管腔空旷,皱壁变浅,分泌物减少,血管显露,而呈萎缩性胃炎征象者,则认为属脾胃虚弱,法宜虚则补之,常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炒山药、石斛等;而对于镜下胃粘膜呈树枝状及铺路石样改变等属癌前病变,病检常示胃粘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者,多属久病入络,非痰即瘀,治宜祛瘀化浊,临证常加菖薄、胆星、金铃子散、失笑散或丹参饮,甚则加猥皮、九香虫常获良效;经胃肠透视提示胃下垂者应与饮食积滞、阻于胃府、留滞不降,胃府不堪重负,久则下沉而坠有关,不能一概以虚论治。故临证常在补中气之药中加入理气消导之品如槟榔、枳实壳、焦三仙、莱菔子等,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府排空,从而明显缩短了胃下垂的疗程。

4、综合调摄,以防复发

胃痞之为病,多属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故应注意综合调摄,首先胃病同其它疾病一样,有明显的体质倾向。老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此病常青睐脾虚肝旺之人,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盖无虚,邪气不能独伤人”,而当今世界更不乏肝旺之人,因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常易烦躁、抑郁,故易生肝旺。老师认为脾胃病患者一半以上伴精神神经异常,因而肝胃同治,往往其效卓越。最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迈克尔?格肖恩及其它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人类肚子有个大脑,被称作“腹脑”,研究进一步表明,“心理过程与消化系统紧密相关联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由此亦证明了老师的这一观点,故临证时老师常在用药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悉心开导,调其心志,往往使药效倍增,甚至不药而愈。其次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桌上精米白面,膏梁厚味渐多,而粗粮野蔬渐少,极易伤脾碍胃,积聚生热,故临床所见胃痞实热居多,虚寒甚少,治以泻实清热为主,但决不能以偏概全,宜祥辨真伪,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善后可用香砂六君健脾益气,丹栀逍遥疏肝清热,间用消导之品化积消滞,从而使脾旺、肝柔、积消,减少复发。同时,嘱患者平素注意节饮食,调情志,慎起居,炼体魄,以使阴平阳秘,真气内守,邪不得犯,病无从生。

 

五、张学文治疗痞证经验与思路(王亚丽,张学文教授治疗痞证的经验与思路,河北中医,2001,23(3):174-175)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毒瘀交夹”、“水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证和“久病顽痰多瘀”、“中医治急才有发展”等论点,有许多新见解,擅长急性热病、中医脑病、中医内科疑难病证的诊治。自拟的“清解七味饮”、“通脉舒络”等10余个方剂验之临床,效果较好。出版学术著作11本,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部省、厅局级奖20余项。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四诊合参,详辨虚实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代谢有序的整体。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情志不遂等导致机体出现脘腹痞满症状时,认为不要因“按之不痛”、“触之无形”等特点将痞证皆从虚论治。因诱发痞证的原因颇多,如《丹溪心法》曰:“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有湿土太甚,邪着心下为痞者。”强调辨痞之要,贵在四诊。只有通过全面而准确的病史采集和对舌、脉、症之间关系的详尽分析,才能探寻出痞证产生的症结所在。痞证虽然病机各异,但总与痰、湿、食、气滞相关。概而论之,其病性不外虚、实两端。虚责之于本。《景岳全书》曰:“土寒则气化无权,故多痞满……总由脾气之弱耳。”临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而罹患痞证者。实责之于标,以痰、湿、食、滞壅塞不通为主要表现,诚如《兰室秘藏》指出:“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多见于体质壮盛之人。但临床上患者既有中州虚弱,又兼实邪内停,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最为多见,此即《医方考》所言:“痞,虚中之实也。”诊疾时,在观其形色、问其饮食的同时,尤重查舌验苔,指出辨舌在痞证的施治中有重要价值,并认为痞之虚实在舌尤验舌苗之形色、舌苔之厚薄、舌色之明暗、苔之有根无根,较能客观地反映疾病性质、正邪虚实、脏腑强弱。

2、攻补兼施,巧定治则

对于痞证要做到有效的治疗,必须切中病机、有的放矢。《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认为辨明病证是治疗正确与否的首要条件,诚如喻嘉言之谓:“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辨证。”由于痞分虚实,或虚实互见,加之患者个体有肥、瘦、老、壮之不同,又性情各异,故在治疗时宜对不同病体仔细辨识,并参考胃镜、超声波及其它各项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提倡辨体施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木香流气饮加味施治痞证取得显著疗效。对于湿、食、气滞偏盛者,守消导疏利为总则。气滞者,重行气通郁,常佐轻宣芳香之品,如桔梗、藿香;痰盛者,重健脾化痰,宜陈皮、扁豆之属;食聚者,重醒脾消食,多用砂仁、焦山楂。对老年患者,参伍《温疫论?老少异治论》中“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之治要,提出攻补互参,并以扶正为常,攻邪为变,参攻进补,因人施治。

3、安脏通腑,谨守其宜

脾胃居于中焦,是生成和转输精微物质的枢纽,若其功能失调,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则影响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痞证产生的机理。治疗痞证之大法,遵李东垣“治脾胃以调五脏”之义,采用分层论治,先安脏后通腑,使脏实腑虚,则痞证自除。正如《医门棒喝》指出:“脏应实,实则气旺,能运化周流也;腑应虚,虚则通畅,无积滞之患也。”在权衡处方时强调安脏宜徐,通腑宜缓,最忌峻猛行事。木香流气饮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主在安和五脏,行气通腑,快利三焦,兼能调和营卫,通利血脉。方中人参、陈皮、茯苓、白术等益脾脏之虚;青皮、丁香、香附、木香畅腑中之滞;厚朴、草果、槟榔宽肠除痞,取肺与大肠相表里之义;苏叶、白芷以调营卫,实外调内。在此方基础上,尤擅用莱菔子一味,临床取效多验如桴鼓。此即同张锡纯谓:“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在处方原则上守“精、轻、升”三法,强调处方精当、剂量贵轻、药性贵升,全方补脏虚而不留滞,通腑气而不伤正。木香流气饮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移情养性,兼重食疗

虽然痞证的病机错综复杂,但临床显示大多数患者与忧思恚怒等因素相关。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压力的增强,使人的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这也是产生痞证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中医“暴怒伤肝,气逆而痞”、“忧愁思虑则伤脾”等认识相吻合。故遇诱发因素则诸症蜂起。故移情养性、开阔胸襟是药疗的前提,并在药疗取效后不宜中病即止,可转用食疗善后。张师常嘱患者纳莲子、薏苡仁、山楂及大枣等入粥服食,以缓固中土,消痞健胃。

 

六、宋孝志治疗胃痞经验(王玉芬,刘小北,李小林,宋孝志教授治疗胃痞五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17-18)

宋孝志教授,生于1911年,湖南宜章县人。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宋氏自幼在其舅父指导下熟读经典著作,13即随舅父临床,后又屡得名师指点,1956年调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内径、伤寒、金 匮教研室任教。1966年至今在北京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对内、外、妇、儿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顽症,用药精当,诊治准确,疗效显著。

1、胃痞壅塞 平调升降

胃痞所表现的症状,如胃院部(上腹部)痞满雍滞、塞而不通、胁腹胀闷、不思饮食、嘈杂等均与脾胃升降功能失共平衡有关。就其生理而言,脾胃同居中焦,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脾胃升降有序完成了饮食的消化吸收,通过脾气散精的过程调整阴阳,顺接气血,荣兴百骸。若其脾胃升降不能维系平衡,首先导致的病理改变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壅塞中焦,痞满乃成。进而可因气机不畅,血脉瘀滞,兼证迭发,或克伐阴阳,中阳虚损,脉络失养致痞满久而不愈。因此,权衡升降是治疗痞满的契机枢转。临床十分重视调整脾胃的升降功能。并提出调整升降之法,并非仅限于升提与通下。临证应根据病因的不同,一法专治或多法同用,使壅滞之邪或升散,或消导,或旁达,方可使中焦痞满尽消,气机通畅,运化恢复正常。

症见胃院滞塞、胸幅满闷、逆气上冲、恶心呕吐、暖气嗯臭为实痞,投以旋复代储汤,降气和胃,调肝,通过条达肝气助胃行壅滞。以症见胃院痞满、纳呆、气短、白汗、腹中鸣响、大便澹溏薄者为虚痞,治疗多用补中益气汤,升发脾阳,旷怡胸脘,脾复健运,胃气自转。以痞满食后加剧、空腹则胃饥思食、大便时溏时秘为虚实夹杂之痞,常用调中益气汤治疗,以补脾健胃,升降并调。方中陈皮、木香降气下浊,通畅三焦,旨在升清利气;黄芪、柴胡、升麻升举清阳,意在驱散阴 ;党参、苍术健脾和胃,升降并用,相得益彰。

2、久痞不愈 坐理阴阳

胃痞之初,中焦失衡,运化呆滞,渐至损阴戕阳,阳损而胃不濡,阳伤而寒湿停。痞病日深,累及于肾,精之不泽,阳之不煦,病证更笃,变证丛生。此久痞不愈者应从调理阴阳入手。温中补阳以健脾运,养阴和络以润胃。在治疗方法上更侧重阴中求阳,阳中护阴,阴阳兼顾。在药物的选择上甚为严谨,以防养阴之寒凉滋腻太过致痞满更甚,又杜助阳之辛温恃强,耗伤胃之阴津而致痞满难消。如临床上脘腹痞满日久,症见烧灼、嘈杂、不知饥、身体赢瘦、舌红少苔之阴虚者,以黄精伍党参、淮山药益脾润胃;山植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濡养胃络,和胃顺降;佐以黄芪、陈皮、砂仁启发脾阳,助运化。临证见痞满悠悠,晨宽暮急,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大便清搪,舌淡苔白之阳虚者,常以金匾肾气丸方助阳携阴,温运除满。

3、痞满兼痛调和气血

临床观察胃痞之证,初起多见痞而不痛,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疼痛,或胀痛,或刺痛,或灼痛。宋师认为:痞病之初,邪之不实,气血尚盛,虽发壅滞,然络脉通畅;痞之日久,邪入脏腑,损经伤脉,气滞血涩,瘀滞不行,遂因不通而痛。治疗应予调气和血法。气滞为主者,自拟砂半理中汤。药用:砂仁、半夏、香附、枳壳、良姜。取砂仁醒脾、降胃、益肾之功能,理元气,通枳滞,散寒饮,消痞胀;半夏降逆和胃,消痞除胀,以疏郁结,畅气机;香附行气理血;高良姜温运中气。诸药合用共奏祛壅除滞,调畅气机之功效,达到消痞止痛的作用。以血癖为主者,施以五灵脂散治疗。取方中五灵脂、乳香、没药活血散痪和络的作用,辅以元胡行气通络止痛,佐以草果辛窜破瘀逐邪。若临证见气血失和,胃痞而痛,两胁胀满,面晦暗,月经不行者则两方合用。

4、痞满纳呆健脾悦胃

胃痞之证,常有进食则痞满加剧,空腹则痞满减轻者,时延日久,病人常继发厌食纳呆。不知者常以消导为法,久治而不愈。此非尽为实证,多有因虚而发。虚亦有在脾在胃之分。在脾者,为脾虚不能“磨食”,无力为胃代行消化,每当进食脾运负荷加重,脾惫更剧,故而痞满以餐后为重。此类病人常在胃肠钡餐造影时发现胃肠动力的改变,张力低下,蠕动缓慢,排空延缓。其临床证候特点:痞满而不能食,在胃者,多因胃之津液馈乏,致濡润、顺降功能失常,空腹时尚能自全,而进餐后糜化濡和之力不胜,致中焦痞满。此类病人临床胃液分析发现,胃酸分泌水平以及消化液分泌水平均较低下。由于消化酶质量的变化而致食物消化过程延缓。临床证候特点:不知饥饿,食之无味。治疗因脾虚不运纳呆者,用健脾益气的香砂六君子汤以调整运化机能,可加紫苏、厚朴以理气消痞,提高胃肠的蠕动频率。胃阴不足之痞满者用麦门冬汤加炙枇把叶、石解、黄精濡悦胃府,配积实以调气机顺降。若兼泛酸、口苦、咽于则加大剂量生山植(309以上)以酸制酸,兼可润胃敛阴。

食积停滞之痞多见于胃痞之初。临床证候特点:院腹痞胀,暖腐吞酸,口中异味,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治疗常用二陈汤加大黄、焦三仙、木香以行气除滞,消导和胃。大黄配木香可调整胃肠活动节律,促进胃肠排空,荡涤积滞。若因积滞日久,化热生湿,或痰热内壅者,临床证候特点为:脘满胁胀,口苦,烦躁,夜不安寐,苔黄,脉数;治疗常用温胆汤清化积滞,行气和胃。失眠者加秫米,配半夏除痰消滞和胃。

5、寒热痞满调理肠胃

胃痞之证演绎为寒热错杂者多有之。因胃痞病在中焦脾胃,胃为阳明,多热多实;脾为

太阴,多虚多寒。在病证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很容易导致亦寒亦热的病理改变。如《伤寒论》中的“少阳病误下”,或因脾气虚弱,外邪直人于胃,或湿热之邪留恋中焦,湿伤脾阳,热灼胃阴均可导致寒热错杂之痞满证。临床上此类病人多在胃炎的基础上伴发胃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消化道钡剂造影常提示有肠道激惹现象。临证多表现为胃经郁热,脾寒下移于肠的上热下寒证候。如胸脘窒塞满闷与肠鸣漉漉并见;脘膈灼热、欲冷饮与腹中畏寒、遇凉即泻互见;口苦、烦躁、舌苔黄腻与腹中冷痛,下利清稀兼见。寒,治以辛开苦降,常选半夏泻心汤。此方苦寒请胃热,辛燥散肠寒,甘温补脾气。若兼有呕恶,寒中厥阴经者加吴茱英,辛开降逆;若表现腹中雷鸣,呕而恶食则加生姜,与干姜守散同用,散寒化饮,降逆和胃;若院腹痞满,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配于姜温脾散寒暖肠;若湿热未清,壅滞中焦加白豆蔻、薏苡仁、厚朴清热利湿,除痞厚肠。如此寒热并用,肠胃同调之法,治疗肠胃不和、胃痞壅滞之证,每每获效。

 

七、董建华治疗痞满经验(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董建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6-173)

1、疏肝理气法

七情郁结,暴怒伤肝,或忧思伤脾,或情欲不遂,均可影响气机,肝气郁而不伸,脾气泄而不散,胃气失通降,故见脘腹痞胀,易受情志影响,或病起于情志失常,常伴噫嗳,或胀连两胁,或胀甚而痛,或小腹胀满,或纳谷减少,或大便不畅。治以疏肝理气降胃。

柴胡10g,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0g,佛手6g,郁金10g,青皮10g。

气郁化热,烧心,舌红少津,加生石膏20g(先煎),知母10g,生地10g;气火偏亢加丹皮10g,山栀10g,黄芩10g;嗳气频作,加代赭石10g,丁香2g,柿蒂10g;胀甚而痛,加元胡10g,川楝子10g;胸闷加旋覆花10g,广郁金10g,降香5g;胁胀甚者加绿萼梅6g,娑罗子10g;小腹胀满加乌药6g,沉香3g(后下),小茴香3g;舌质偏暗或有瘀点,加丹皮10g,丹参10g;泛吐酸水加吴萸1.5g,川连3g(或马尾连6g),乌贼骨10g;便秘腹胀,去枳壳,加枳实10g,酒军3~5g,槟榔10g;失眠轻症加丹参15g,炒枣仁10g,合欢皮10g,生龙牡各15g;失眠重症加琥珀粉3g(冲),夜交藤15g。

2、调气降胃法

胃热胃寒,或食积湿困,或脾运受困,胃失顺降,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司,胃失通降而致脘腹痞胀,时轻时重,或矢气则松。常有兼寒、兼热、兼湿、兼滞等不同。基本处方:

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10g,大腹皮10g,香橼皮10g,佛手6g。

胃部怕冷,气滞偏寒,加木香6g,砂仁3g,荜澄茄10g;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加鸡内金10g,砂仁3g,莱菔子10g;少腹胀加沉香1.5g,乌药5g,小茴香3g;挟湿苔腻加藿香10g,川朴6g,苍术10g,茯苓10g。

3、消食导滞法 宿食停积中脘,气机不畅,故腹满而胀;饮食不化,阻塞通降之道,胃气不降上逆,故见嗳腐吞酸或厌食;胃滞而脾不能运,食积壅郁作酸作臭,故大便泻出臭污如败卵。需要与湿热蕴结之腹胀满相鉴别。治用消食导滞法。

鸡内金6g,莱菔子10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

有热象,舌苔黄腻,腹满有热感,加连翘10g,马尾连6g;便溏,加炒白术10g,山药10g;呕恶嗳腐,加川连3g,砂仁3g(后下)。

4、泄热通腑法 邪热传里,壅滞胃肠,与肠中糟粕互结,大肠传导功能受阻,胃肠气机不能顺降,故腹满不减;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燥屎互结于内,故腹胀且痛;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苔黄腻或黄燥焦黑,脉弦。当清热通腑,顺气消胀。

生军5g(后下),槟榔10g,枳实10g,全瓜蒌15g,火麻仁10g,黄连3g,黄芩10g,香橼皮10g。

大便仍不通,腹胀燥屎内结,加芒硝10g(分冲);挟肝火见目赤口苦,加苦丁茶6g,龙胆草3~6g,山栀10g;腹胀而痛,加赤芍10g,五灵脂10g,元胡10g;少腹胀急,便时矢气不通畅,加沉香3g,乌药6g,川楝子10g;老人便秘腹胀,加当归10g,肉苁蓉10g,桃仁10g,升麻6g,生军改制军;食积或食滞,胀一阵痛一阵,伴便溏臭秽,加焦神曲10g,山楂10g,莱菔子10g,茯苓10g;嗳气泛恶,加清半夏10g,炒竹茹6g,陈皮10g。

5、清热宣中法 素嗜膏粱酒醴,或肥实之体,又过食辛辣,或炎夏之季,湿热困中,或由脾胃先伤,健运失职,湿郁化热,均可使中焦脾胃湿热偏重,交阻互结,以致气机升降失职,胃气壅满,引起腹满胀,脘痞呕恶,或心中烦热,口渴不欲多饮,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治宜清热化湿,宣中行滞。

黄连3g,厚朴10g,石菖蒲6g,清半夏10g,山栀10g,黄芩10g,生苡仁15g,滑石10g,通草6g。

热重心烦,胃有烧灼感,加生石膏15g(先煎);尿少肢肿,加萆解10g,晚蚕砂10g(包煎),车前子10g(包);尿短赤,去通草,加木通6g,车前子10g(包),山栀10g。

6、辛温泄浊法 寒邪直中或久居卑湿之地,或进食生冷油腻,或素体阳亏,湿邪外侵,从阴化寒,或久服寒凉药物,均可导致寒湿内困,脾胃之气不伸,升者不升,降者不降,壅满滞中而为脘腹胀满,得温得按则舒,受凉加重。浊阴不降则呕恶,清阳不升则大便溏泄。气机不畅或奔突可引起腹痛。脾胃受寒湿所困,中阳不得伸展,则纳谷呆钝,并可见舌苔白腻或白厚腻。治当辛甘发散畅中,温化寒湿。

苍术10g,川朴6g,桂枝10g,陈皮10g,木香10g,草蔻6g,茯苓10g,法半夏10g。

脾阳不振,腹中振水声,加肉桂3g,干姜6g;腹痛加良姜10g,荜茇10g。

7、温阳散寒法 寒属阴邪,寒则气机凝滞而生满痛。故凡脾胃阳虚或寒湿内侵,均可导致脘腹胀满,受凉或生冷饮食后胀满加重。常伴纳差、呕恶、便溏或脘腹疼痛。舌多淡白,脉多沉弦或沉紧。治当辛甘通阳,温中祛寒,散满消胀。

高良姜10g,香附10g,荜澄茄10g,甘松10g,吴茱萸3g,木香10g,砂仁3g(后下),生姜2片。

胃痛加肉桂3g,元胡10g;便溏加苍术10g,山药10g,苡仁15g;寒甚胀满,加草蔻6g,熟附片6g,川朴6g。

8、益气健脾升清法 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中气不足,或误进攻下克伐之剂,或久病脾胃虚寒,而致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浊气上逆,以致脘腹痞胀,纳化呆钝,不知饥食,或胀有坠感,平卧则舒,神倦懒言,甚则肢凉便溏,舌质多淡,苔多白或白腻,脉弱沉细或虚缓。

炙黄芪15g,党参10g,土炒白术10g,炙甘草3g,升麻3~5g,柴胡10g,枳壳10g,陈皮10g。

气虚下陷,腹胀较甚,加干荷叶6g,葛根10g;胃寒怕冷,朝宽暮急,加熟附片10g,桂枝5g,小茴香3g;受外寒诱发加苏梗10g,良姜10g,香附10g;脘腹疼痛,加桂枝10g,白芍10g,良姜10g,饴糖30g(冲)。

9、养阴调气法 胃宜润,润则降,不润则燥,可反降为逆,或气机壅满,升降失司为胀为满为痞,或隐痛,或舌津少,脉细或细数,均为阴虚或阴虚虚火内生,气机不畅所引起。治疗当养阴调气,辛润降胃。

沙参10g,麦冬10g,白芍10g,石斛10g,金铃子10g,香附10g,绿萼梅10g。

舌红口干等阴虚明显,加乌梅3g,甘草3g,元参10g;胃脘有烧灼感,胃有郁火,加黄连3g,山栀10g,丹皮10g;食少便溏等胃气虚者,去金铃子、香附、绿萼梅,加太子参10g,淮山药10g,焦三仙各10g,木香6g,砂仁3g(后下)。

10、辛开苦降法 适用于寒热错杂证,多因脾胃久病,或素体脾胃亏虚,寒湿内生,复因邪滞,蕴郁化热,故胃胀胃痛有冷感,有时烧心,但不敢进生冷,舌苔黄或黄腻,舌或红或偏淡。治宜寒热并用,辛开苦降。

黄连3g,黄芩10g,清半夏10g,干姜6g,党参10g,香附10g,香橼皮10g,甘草3g。

热偏重,口苦烧心甚,苔黄腻,去干姜,加山栀10g,竹茹6g,茯苓10g;胃脘冷痛,寒偏重,加高良姜10g,荜澄茄10g;腹鸣下利,加生姜2片,茯苓10g,炒白术10g。

11、治疗用药特点

(1)主用通降,慎用开破:伤寒所致痞满,病在肺胃,治宜宣泄;杂病所致痞满,在脾胃肝,治宜辛通。腹胀无论虚实,实邪无论食积气滞、湿困痰阻,还是虚实兼挟,总为气滞中焦,通降失司所致,故治疗必须着眼于一个“通”字。“六腑以通为用”,通则气机能顺畅,通则胃气才能降和,不致滞而为胀为满。而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应当根据病机采用相应治法。但重要的是调气通降,气机通顺了,才有助于祛除其他病邪,补药才能达病所。所以无论补泻,调气通降药总要配伍运用。而通降调气药的运用,又要分上焦、中焦、下焦和气滞所属脏腑,还要区别药性的寒热温凉,用之才能恰当。例如,痞胀位置偏上,病在中上焦,则用柴胡、郁金、降香、绿萼梅、八月札、路路通等;胀在中焦,多选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胀在下焦,多取乌药、槟榔、川楝子、小茴香等。病在肝经,多取柴胡、娑罗子等。病在脾胃经,则用陈皮、香橼皮、大腹皮等。如需温而行之,多取木香、砂仁、乌药、陈皮;若要凉而行之,则取枳实、川楝子等。

(2)补法宜慎:补药多属甘味,甘能生满壅湿,补则滞气,并使药物不能达于病所,故痞胀必须慎用补法。实证忌用补法,虚实挟杂者,一定要权衡虚实多寡,缓急轻重。七分实,三分虚,就当先用疏理,邪去胀消才可以补;如三分实七分虚,则攻补兼施,做到补而不碍气机,调气而不伤正。破气药要少用,如莪术、三棱等。补药一般用清补法,而不峻补壅补,如参用太子参或党参,芪用生黄芪。熟地、当归、元参之类腻补,在气滞者甚少使用,即使对阴血虚,也只用沙参、麦冬、丹参等。对虚实兼挟者,也不主张过用疏理,因为愈疏则胃气愈加虚陷,胃气也随疏随滞,故往往疏补结合,升降并用,并掌握好虚实和疏补的分寸。如腹胀便稀,则以升清调补为主,参、芪、山药、扁豆常用;如腹胀便干,则以降浊的主,如酒当归、升麻、大腹皮、枳壳、瓜蒌等,再适当配用升补药。对于痞胀之属于纯虚无邪者(在临床少见),也同样不能只补不行,而要补中兼通,如补气少佐行气,五味异功散之用陈皮,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陈皮,并往往再加少量香橼皮、佛手,做到补而不滞。有些胀满,虽全由虚证引起,但既见胀满,胀本身属实邪,故治疗仍不能只补不通。例如胃下垂患者,大多数由中虚清气下陷所致,患者乏力形瘦,头晕纳差便溏,一派虚陷之象,似当升补。但由于症见食后脘腹胀满难忍,甚者少腹亦胀,气水内停,按之辘辘有声,大便难下等实象,故不能因为由虚所致而蛮补,补则“不消胀而胀自除”,临床每用升降补疏结合,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通降之品,如鸡内金、枳壳、香橼皮等,效果比单用补气升清为好,这种认识可得到许多临床实例的验证。

 

八、 李克绍治疗痞满经验(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克绍.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9-23)

李克绍,1910年10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著有《金匮要略浅释》、《伤寒解惑论》、《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7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伤寒串讲》、《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在全国各主要医刊上发表的论文,达70余篇,计40万字。

1、水饮结聚的痞硬

水饮致成的痞硬,实质是胃壁或兼胃周围水肿,多出现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常舌质胖大,口于多饮,饮不解渴,并且小便量大都比正常人为少,有的舌上能出现白沙苔——象一层白色的沙粒满铺在舌上那样的舌苔。

枳术汤(《金匮要略》):

治水饮结聚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枳实、白术各15g。水煎服。

本方散水消痞,药简效速,被称为健脾导滞的基本方。金?张元素将本方白术用量倍于枳实,作成丸剂,名枳术丸,治疗胃虚有湿,食不消化,气壅痰聚,胃脘痞闷等症。李东垣又把枳术丸加味,制成枳实消痞丸,治胃脘痞闷胀饱,嗳气厌食,大便不调等症,功能开胃进食,是有效的名方。

枳实消痞丸方:

枳实、黄连各15g,白术、人参、半夏曲各9g,厚朴12g,干姜、炙甘草、白茯苓、麦芽6g。共研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5~10丸,不拘时,白汤送下。

2、湿热结聚的痞硬

湿热痞硬,必舌苔黄厚,食欲不振,或兼呕吐,或兼肠鸣腹泻。治疗时以干姜配黄连为主药,干姜味辛,能散;黄连味苦,能降,这叫做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就是以干姜、黄连为主药的治湿热痞硬的一张名方。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治心下痞硬及呕而肠鸣腹泻。

半夏10g,党参、黄芩、干姜各9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4枚。水煎服。

3、胃虚痞硬

这样的痞硬,有由久病胃虚出现的,有经过多次服泻下药或破气药、消导药所致成的。这是真虚假实证,它比上述两种痞硬按之更硬,或者按之则痛,服破气消导药,痞硬不但不消散,反而更会加重。应在相应的方药中,重加人参为主,才能使腹软痞消。

4、胃寒痞硬

胃阳虚衰,寒凝气滞所形成的痞硬,常伴有腹泻鸭溏,脉迟肢冷,舌淡苔滑等虚寒症状,治疗时忌用寒凉药,当重用干姜,以理中汤为最好。

理中汤方:

干姜9g,人参9g,炒白术9g,炙甘草6g。水煎服。

最后附带说明一个问题:上述治痞硬的方中,用白术的不少。有用以散水行湿的,有用以健补脾胃的。用以散水的,必须生用;用以健补脾胃的,则要炒用。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半夏泻心汤

[方名]半夏泻心汤

[来源]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处方]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能]和胃降逆,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方解]原治少阳证误下而成的痞证。邪在少阳当和解,不宜攻下,若误下则伤中气,因虚致寒,而少阳之邪热乘虚内陷胃肠,寒热错杂,互结于心下胃脘,气机不畅,则成心下痞满;因中气损伤,则脾胃升降失常,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上为干呕或呕吐,下为肠鸣下利。半夏泻心汤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以和胃降逆,散结除痞之剂。方中半夏味辛苦而入胃,辛开以散结,苦降以止呕为方中主药;辅以干姜辛温以散寒,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药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人参、大枣培补中气;甘草补益脾胃,又可调和药性。诸药配伍,寒热并施,辛苦并进,补泻共用,共达泻心消痞,补中扶正,调和寒热,则诸证自除。临床所见痞证,并非均是误下而成,凡同脾胃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均可致痞。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黄连3g、大枣12枚、炙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应用: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应用;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去人参、大枣加枳实,生姜以理气止呕;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症见痞、呕、下利者,均可应用。

 

2、治疗胃脘痞闷(陈文卿.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痞闷64例.福建中医药,1998,29(5):24)

治疗64例,诉胃脘部胀闷不舒,如有物堵,没有疼痛,与进食有关或无关,体检无阳性体征,排除心肺疾患,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及肝、胆、胰、脾等疾患。治疗方药为半夏泻心汤:党参12g,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干姜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若伴肝郁气滞,合四逆散;湿滞脾胃,合平胃散;湿热内蕴,合茵陈蒿汤;脾胃气虚,合四君子汤;胃虚有热,合橘皮竹茹汤。结果:显效24例;好转34例;无效6例。

 

3、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王政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医师进修杂志,1998,21(5):263)

治疗1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均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运动障碍型46例,溃疡样型38例,反流样型27例,复合型25例。治疗方法:制半夏9g、党参12g,干姜、炙甘草、黄芩各6g,黄连3g、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服。运动障碍型加厚朴、枳壳;反流样型生姜易干姜、加枳壳;溃疡样型甘草易炙草,加牡蛎、白芍;中阳虚加黄芪;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64例,显效37例,有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 1%。

 

4、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汪东丽.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河北医学,2001,7(10):876)

治疗73例,全部经过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0。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0g,干姜10g,黄芩10g,黄连3g,陈皮10g,木香10g,半枝莲10g,桂枝10g,白芍10g,莪术10g,党参10g,白术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60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每日3次,每次5片(1.0g),60天为1疗程。均于服药两个月后,在1周内复查胃镜、病理情况,计算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7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1例,16例。两组胃镜、病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胃腺体萎缩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腺体萎缩程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胃腺体萎缩程度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诸多临床表现中,以胃脘痞闷胀满最为突出,因此,中医将CAG归为“胃痞”。半夏泻心汤是一张改善CAG症状的有效良方。本组临床观察表明:加味半夏泻心汤具有显著改善CAG临床症状,逆转肠化,异型增生,有效清除HP感染的作用。

 

5、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吴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9例.陕西中医,2003,24(7):608)

治疗59例均经胃镜确诊。治疗用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半夏、黄芩、公英、枳实各10g,黄连、吴茱萸、苏叶、甘草各6g,白芍20g,党参、生黄芪、白芨各15g,三七粉3g。每日1剂,水煎服。若泛酸甚者加瓦楞子10g,乌贼骨、浙贝母各15g;腹胀甚者加厚朴10g、莱菔子30g、槟榔15g;烧心感甚者加知母10g,丹皮12g。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愈20例;好转35例;无效4例。

 

6、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周旭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河南中医,2003,23(2):10)

治疗72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24例。治疗方法两组病人糖尿病治疗用药维持不变。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2g,黄芩12g,黄连4g,干姜12g,甘草10g,党参12g,大枣4枚,柴胡12g,枳壳12g,牵牛子2g,天花粉12g。有食滞者加焦三仙各12g;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6g;嗳气不除者加旋复花(包煎)12g,代赭石15g;烦躁胁胀者加郁金12g,栀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吗丁啉10mg,每日3次,饭前服。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血糖的影响:治疗后空腹血糖治疗组5.6~9.1mmol/L,平均7.3mmol/L;对照组5.5~10.4mmol/L,平均7.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治疗组6.8~10.7mmol/L,平均8.9mmol/L;对照组7.3~12.1mmol/L,平均10.1mmol/L。两组比较,餐后2H血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情况:显效病例于疗程结束6月后进行了随访,治疗组26例中复发3例(11.5%),对照组6例中复发2例(33.3%)。

 

7、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陈世敬.半夏泻心汤合旋复花代赭石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7):943)

  治疗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合旋复花代赭石汤加减,其主要药物为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旋复花、代赭石、大枣、丹皮、甘草。若痛甚加元胡、川楝子;反酸加乌贼骨、瓦楞子;痞满加川朴、枳壳等,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吗丁啉10mg,每日3次,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两组均为20天至3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

 

8、治疗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李仁廷.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128例.四川中医,2003,21(1):35)

治疗128例均在化疗后1~3天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脘腹痞满,部分患者有腹痛肠鸣泄泻,继续用药症状日益加重。大多数病人经用胃复安、非那根、维生素B6等药对症处理后症状未能缓解。治疗用半夏泻心汤:半夏、党参各12g,黄芩、干姜各9g,黄连、炙甘草各6g,大枣10g。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加代赭石30g,旋复花10g;厌食明显加莱菔子、炒麦芽各12g;腹痛明显加元胡20g,白芍15g;腹泻甚加茯苓15g,炒白术12g。每日1剂,分多次少量温服,一般服用3~6剂。结果:显效(服药1天后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开始缓解,3天后进食量明显增加,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化疗顺利进行全疗程)86例;有效(服药3天后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减轻,纳食量有所增加,基本可以完成全程化疗)39例;无效(服药3天后消化道症状无缓解,部分患者化疗被迫中断)3例。

 

[研究进展]

1、化学成分

不同配伍情况下黄芩甙煎出量(段天璇,等.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情况下黄芩甙煎出量的RP-HPLC测定.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99)

   段氏等测定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情况下各组合中黄芩甙的煎出量。方法:用YWGC18柱,甲醇-水-磷酸(47∶53∶0.0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74nm。首先将组成半夏泻心汤的七味药分成辛温组,包括半夏和干姜;苦寒组,包括黄芩和黄连;甘补组,包括党参、甘草和大枣。结果:黄芩、黄连共煮使黄芩甙煎出量下降。可能由于黄芩甙含多个酚羟基,具酸性,可与黄连中生物碱生成不溶物。苦寒组与辛温组合煎时,黄芩甙煎出量进一步降低,苦寒组与甘补组合煎,黄芩甙煎出量比苦寒组增加。全方合煎及分煎混合时黄芩甙煎出量与苦寒组与辛温组共煎接近。本实验结果对研究不同性味药物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提供初步资料。

 

2、药理作用

(1)对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承云鹰,等.半夏泻心汤调节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49)

本实验把小鼠禁食24小时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半夏泻心汤组;新斯的明组;新斯的明加半夏泻心汤组;阿托品组;阿托品加半夏泻心汤组。以小肠推进率来判断小肠运动功能,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本实验结果显示:小鼠胃饲半夏泻心汤后,小肠运动减慢,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还以新斯的明的拟胆碱作用和阿托品的抗胆碱作用造成肠道平滑肌的兴奋和抑制,实验中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后,小肠推进率为74.02±6.913,较正常对照组的51.98±8.931有明显提高(P<0.05),而半夏泻心汤则能拮抗这种亢进的肠蠕动,使之趋复正常(49.44±5.796);注射阿托品的肠蠕动减慢,也能为半夏泻心汤所拮抗。从而说明:半夏泻心汤对肠运动具有双相调节作用,能使异常的肠运动趋复正常。关于该方对肠运动功能双相调节作用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姜惟,等.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666)

姜氏等探讨了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内在机制。方法:在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的基础上,使其感染幽门螺杆菌,然后再分别给予辛开剂、苦降剂、辛开苦降剂、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辛开剂:生半夏、干姜;苦降剂:黄芩、黄连;辛开苦降剂:生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半夏泻心汤颗粒冲剂(生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甘草、党参、大枣)。同时设有正常对照组和西药三联(羟氨青霉素、甲硝唑、丽珠得乐胶囊)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胃黏膜一氧化氮含量(NO)。结果:模型组血清及胃黏膜NO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三联”组、辛开苦降剂组、半夏泻心汤大剂量组血清NO下降非常显著(均P<0.01),苦降剂组、半夏泻心汤小剂量组下降显著(P<0.05);胃黏膜NO,以半夏泻心汤大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苦降剂组、辛开苦降剂组下降显著(P<0.05)。本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不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和HP感染都很严重,而且血清及胃黏膜NO均显著升高。各治疗组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半夏泻心汤全方组的疗效尤为突出。半夏泻心汤两个剂量组的胃黏膜炎症和HP感染积分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下降,血清及胃黏膜NO含量也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下降。可见该方对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不仅能直接抑杀HP,而且能降低NO含量、抑制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减轻炎症、保护胃黏膜,甚至起到防癌变、防突变的作用有关。但其中的规律性如药物配伍后的协同作用、量效关系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3)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SOD、MDA的影响(姜惟,等.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SOD、MDA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3,20(5):27)

姜氏继续探讨了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在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的基础上,使其感染幽门螺杆菌,分别给予辛开剂、苦降剂、辛开苦降剂、半夏泻心汤,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西药(“三联”)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治疗组血清SOD均有所升高,其中三联组、苦降组、半夏小剂量组(半小组)差异显著(P<0.05)。半夏大剂量组(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半小组、半大组胃粘膜SOD升高显著(P<0.05),(P<0.01)。各治疗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其中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大组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胃粘膜MDA亦有下降,其中辛开组、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小组差异显著(P<0.05);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组实验结果,模型组大鼠不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和HP感染都很严重,而且血清及胃粘膜SOD活力较正常组明显下降,而MDA显著或非常显著地升高,提示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大鼠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各治疗组病变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其中半夏泻心汤全方组的疗效尤为突出。半夏泻心汤两个剂量组胃粘膜炎症和HP感染积分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下降,血及胃粘膜SOD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升高,MDA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下降。提示该方对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可能与该方能直接抑杀HP、减轻炎症有关,而且该方还可增强SOD活力,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防止致癌、致变,使胃粘膜得以修复。但其中的规律性如药物配伍后的协同作用、量效关系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对大鼠胃溃疡及小肠功能的影响(许景峰,等.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溃疡及小肠功能的影响.药物研究,2002,11(2):48)

许氏等首先给予大鼠半夏泻心汤胶囊30分钟后,再采用水浸应激法致胃溃疡,结果大鼠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醋酸法致胃溃疡的大鼠连续11天给予半夏泻心汤胶囊,其溃疡的面积明显减少;半夏泻心汤胶囊提取物皮下给药,3天后小鼠甲基橙胃残率降低,说明半夏泻心汤有增加小鼠胃排空作用;结扎幽门下十二指肠结合部后,在十二指肠注入本品,3小时后收集胃液进行分析,结果半夏泻心汤对胃液分泌、酸度和胃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实验表明,半夏泻心汤胶囊能大大提高小肠推进率,但对肠容积无明显影响;大鼠皮下植入棉球后给予半夏泻心汤胶囊可明显降低棉球肉芽肿的重量指数。

 

(5)对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大鼠粘液层磷脂、氨基己糖的影响(吴丽芹,等.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大鼠胃粘液层磷脂、氨基己糖的影响.中医药研究,2001,17(1):40) 

   吴氏等观察了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大鼠粘液层磷脂和氨基己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脱氧胆酸钠自由饮用、灌服乙醇溶液、饥饱失常、HP感染等综合法制成大鼠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模型,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粘液层磷脂和氨基己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半夏泻心汤大剂量组显著增加大鼠胃粘液层磷脂和氨基己糖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组能增加大鼠胃粘液层磷脂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能增加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大鼠胃粘液层磷脂和氨基己糖含量,提示半夏泻心汤能有效地提高胃粘液层中磷脂和氨基己糖含量,对胃粘膜屏障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也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6)对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壁SC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李宇航,等.半夏泻心汤对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壁SC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25)

为了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对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壁组织SC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首先制备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用RT-PCR法检测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胃壁SC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各用药组均能下调SCF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证(调节胃肠运动)可能与其调节SCF基因表达有关。

 

(7)对大鼠离体胃底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李宇航,等.半夏泻心汤配伍意义的拆方研究 ———对大鼠离体胃底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27)

李氏等以收缩波幅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对大鼠离体胃底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以探讨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实验结果表明,拆方各组中,部分药组之间呈协同作用趋势,而部分药组之间则呈制约趋势。同时发现,苦降组能明显减小胃底肌条的收缩幅度,甘补组、辛开苦降组、全方组能明显增大胃底肌条的收缩幅度,对其收缩活动呈兴奋效应。提示本方具有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甘补、调畅气机、恢复中焦升降之职的特点,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不致壅滞,对于胃运动功能紊乱偏于胃动力减弱一类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8)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神经降压素(NT)的影响(刘晓霓,等.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神经降压素的影响.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4):215)

  方法:60只胃十二指肠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半夏泻心汤组、生姜泻心汤组和甘草泻心汤组,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回肠、血浆中NT的含量,分析对照组食管和粘膜损伤程度与NT的相关性。结果:三泻心汤组均可明显改善大鼠食管粘膜损伤程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生姜泻心汤组下丘脑NT的含量下降显著(P<0.05);半夏泻心汤组回肠内的NT含量显著下降(P<0.01);半夏泻心汤组和生姜泻心汤组血浆中的NT含量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的回肠NT含量与食管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42,P<0.01)。结论:NT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控体内NT的合成与分泌可能是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之一。

 

二、保和丸

[方名]保和丸

[来源]出自朱震享《丹溪心法》。《丹溪心法》:“治食积利。”

[处方]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三两、茯苓三两、陈皮一两、连翘一两、萝卜子一两。

[用法]上为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功能]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停滞,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 滑等。

[方解]食积一证,又称伤食,是由于饮食失节,暴饮暴食,寒温不调,或恣啖酒肉油腻等,则易伤脾胃,脾运无力,则停滞而为食积。食积内停,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故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等症。食积停滞之症,吐下之法均不宜,惟以平和之剂消食导滞,理气和胃,兼清热祛湿。方中重用山楂,能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为君药。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并为臣药。君臣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半夏、陈皮、茯苓行气化滞,和胃利湿。连翘散结清热,均为佐使。诸药相合,共奏消食和胃,清热祛湿之功。本方虽以消导为主,但其性平和,故以“保和”名之。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陈皮6g、连翘6g、莱菔子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若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槟榔;若食积脾虚,大便溏薄者,可加白术、黄芪。

 

2、治疗胃石症(李宗宪,等.保和丸合小苏打治疗胃石症21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3):1303)

治疗21例。结石有单个或多个。21例病人均经上消化道钡透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疗方法用保和丸加减:焦山楂60g、神曲60g、炒麦芽6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连翘10g。水煎服,每日1剂。腹痛者加元胡、川楝子;腹胀者加莪术、枳实、厚朴;呕吐者加竹茹、生姜;气虚者加潞党参、白术。另用小苏打:每次6g,每日2次。结果:经以上治疗1~3周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复查钡餐透视,胃内结块消失为治愈共20例。只有1例因胃石较大,治疗1周后,胃石无明显变化而入院手术治疗。

 

3、治疗小儿慢性胆囊炎(高鸿.保和丸治疗小儿慢性胆囊炎70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230)

治疗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2例。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确诊。治疗组用保和丸加减:茯苓、半夏、陈皮、川朴、神曲、山楂、莱菔子、炒二芽、连翘、虎杖等。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10天。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呃逆者,加生姜。对照组用西药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9%;对照组分别为17例,36例,19例,总有效率73.6%。

 

4、治疗小儿泄泻(汪贤昀.保和丸加味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  16(5)633)

  治疗100例患儿,病程最长为3年,最短为1天。临床症状皆有大便次数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之证候。治疗以保和丸加味(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菜菔子、白术、山药、煨葛根、桔梗)。脾虚加服参苓白术散;发热加柴胡、黄苓;伴呕吐者加藿香、紫苏、生姜;食积较甚者加炒鸡内金。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临床治愈87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5、治疗甲硝唑所致脾胃湿阻症(费赛源.保和丸治疗甲硝唑所致脾胃湿积症48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5(3):38)

治疗48例,均为妇科手术后应用甲硝唑或停用后不良反应仍持续者。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上腹部不适,舌苔厚腻等湿阻症状者。治疗用保和丸汤方:焦六曲30g、焦山楂12g、炒莱菔子12g、姜半夏10g、茯苓12g、陈皮6g、连翘10g。每日1剂,水煎服。若头晕乏力者,加党参、苍术、白术;呕吐较剧者,加苏梗、藿梗;小便不适者,加车前子、泽泻。结果:48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3剂症状消失,厚苔见化37例。

 

三、越鞠丸

[方名]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来源]出自朱震享《丹溪心法》。《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中:“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

[处方]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分。

[用法]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g,每日2次。

[功能]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气、血、痰、火、食等郁结所致的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方解]《丹溪心法》:“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盖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故病无由生。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无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则郁证起矣。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气机郁滞,则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气滞,升降失常,运化不行,故见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郁证虽有气血痰火湿食之分,但六郁之证以气郁为主。气既郁则湿、食、痰、火、血相应而郁,故其治重在行气解郁,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亦易消解。如《成方便读》说:“治郁者必先理气,以气行则郁行,气阻则郁结耳。”本方以香附行气解郁,《本草正义》:“香附味辛气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以为主药;伍辛温之川芎,行气活血,以解血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解火郁;苍术辛苦燥烈,燥湿运脾,以解湿郁;神曲甘辛而温,消食和胃,以解食郁,四药皆为辅佐之品,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之功。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香附10g、苍术10g、川芎10g、栀子10g、神曲1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 若胀满明显者,可加柴胡、郁金、枳壳;若气郁化火,口苦咽干者,合左金丸,或加栀子、龙胆草、黄芩等。若气郁偏重者,可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若血郁偏重者,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等以增加其活血化瘀之力;若湿盛偏重者,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以利湿;若食郁偏重者,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以消食;若火郁偏重者重用山梔,酌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若痰郁偏重者,酌加半夏、瓜蒌以祛痰。

 

2、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谈娴娴,等.越鞠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8,30(1):18)

治疗120例,胃镜及X线钡餐造影正常者68例,浅表性胃炎32例,胃下垂20例。均具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包括饱胀、嗳气、上腹痛、早饱、恶心、呕吐、烧心、泛酸等症。其中至少有一种症状尤为突出,且持续3月以上。治疗用越鞠丸: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10~12g。每日1剂,水煎服。若气郁偏重可合柴胡疏肝散;血郁偏重可合血府逐瘀汤;痰郁偏重合二陈汤;湿郁偏重合平胃散;热郁偏重者可去苍术易生白术,加丹皮、青黛、黄连、薄荷;挟寒去栀子、加吴茱萸、干姜;中气下陷者合补中益气汤等。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6例;显效5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作者体会到检查为正常的病例,辨证大多属气郁偏重,治疗效果理想。浅表性胃炎者,常偏重于血郁、热郁疗效尚可,其余则时轻时重或治疗上有一定难度。

 

3、治疗溃疡病(李志谦,等.越鞠丸加味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268例.山东中医杂志,1996,15(2):67)

治疗268例,均经钡餐透视及胃镜确诊。治疗用越鞠丸加味:栀子、川芎、香附、苍术、神曲各12g,大黄10g,三七粉3g(冲服)。气滞加木香、延胡索、、枳实、砂仁、川楝子;血瘀加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郁热加蒲公英、枳实、半夏、黄连;虚寒加黄芪、党参、高良姜、吴茱萸、肉桂等。每日1剂,水煎内服。6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198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9例。

 

4、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林理科.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疗效分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5):32)

治疗16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组用:栀子10g,香附30g,川芎12g,苍术15g,神曲15g,柴胡12g,白芍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若口苦明显者,加黄连10g,吴茱萸3g;反酸明显者酌情加重栀子量;胃脘闷胀症状突出者加枳实10g,厚朴12g;胸骨后疼痛者酌加台乌药10g,小茴香6g,赤芍药15g。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10mg、羟氨苄青霉素0.5g、灭滴灵0.4g,均每日3次,1个月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62例症状消失,13例症状明显缓解,5例无明显缓解。胃镜检查,60例无胆汁反流,15例明显缓解,3例胃镜检查无改善,2例退出治疗。对照组64例症状消失,11例明显缓解,5例无明显缓解。胃镜检查,59例无胆汁反流,17例明显缓解,4例无改善。

 

5、治疗慢性胃炎(王玲,等.越鞠丸加味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0,16(4):11)

治疗90例,均经胃镜确诊,分治疗组60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复合性胃炎16例;HP阳性者43例。对照组30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复合性胃炎6例;HP阳性者21例。治疗组用越鞠丸加减治疗:苍术10g,醋香附15g,川芎12g,神曲15g,炒山栀10g,陈皮6g,槟榔10g,姜半夏10g,甘草6g。若HP阳性者加蒲公英30g;痛甚者加蒲黄10g,五灵脂10g(包);烧心、反酸者加乌贼骨15g,煅瓦楞子15g(捣碎);胃脘部发凉者加良姜15g。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吗叮啉10mg、甲氰咪呱0.2,均每日3次,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两组病例均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2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2例,7例。治疗组HP转阴28例,转阴率65.12%。对照组转阴10例,转阴率47.62%。

 

6、治疗腹部手术后痞胀(陈顺莲.越鞠丸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痞胀2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4):12)

治疗20例均为胆囊切除术后病人,且有脘腹痞胀,饮食不下,恶心,甚则呕吐为主症。治疗用越鞠丸加减:苍术、栀子、旋复花、黄芩、姜半夏各15g,神曲、茯苓、代赭石各20g,制香附、黄连、制川朴、焦枳壳、山楂各10g。若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19例痊愈,1例好转。

 

四、枳实消痞丸

[方名]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

[来源]来源于金?李果《兰室秘藏》。《兰室秘藏?卷上胃脘痛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处方]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二钱,半夏曲、人参各三钱,厚朴(炙)四钱,枳实、黄连各五钱。

[用法]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

[功能]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方解]本方所治痞满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所致。因脾为湿困,脾失健运,故见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证属脾虚气滞,寒热错杂。治宜行气消痞,健脾和胃,平调寒热。本方是由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辛温之枳实行气消痞,为君药。以辛苦性温之厚朴下气除满,为臣药。两药合用,以增强其行气消痞满之功。以苦寒之黄连清热燥湿以泻痞,半夏辛温和胃而散结除痞,用少量干姜温中祛寒,三药相合,辛开苦降,调其寒热,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以麦芽消食和胃;用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补中健脾,祛湿和中,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消补兼施,寒热并用,为行气消痞良剂。方中枳实、厚朴用量独重,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故本方消重于补,寒大于温,其治当属实多虚少,热重寒轻之证。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干姜3g,炙甘草、麦芽曲、茯苓、白术、黄连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炙厚朴12g,枳实15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本方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证。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脾虚气滞,寒热错杂者,均可用之。若偏寒者,应减黄连用量,加重干姜,或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温中散寒;脾虚甚者,应重用人参、白术以加强益气健脾之力;胀甚者,可酌加陈皮、木香等以加强行气消胀之功。

 

2、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彭文洪等,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4):253)

方用:干姜3g,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人参各9g,厚朴12g,枳实、黄连(姜汁炒)各15g。共研成末,汤浸蒸饼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每天2次,疗程为4周。主治:腹部痞满,厌食,上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共治疗54例,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

 

3、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梁开发.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四川中医,1998,16(7):26)

治疗76例。治疗用枳实消痞丸:枳实、厚朴各l5g.半夏、茯苓、白术、麦芽、生姜各10g,黄连6g,党参18g,甘草3g。若胃阴不足者减半夏、生姜,酌加玉竹、石斛;大便秘结不爽者酌加制大黄、瓜蒌;上腹部疼痛较甚者加木香、延胡索;胃中灼热伴反酸者可合左金丸;舌苔白而厚腻者加白蔻仁,并以苍术易白术。每日1剂,水煎服。4周1疗程。结果:治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4%。服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

 

4、治疗胃脘痛(郭龙,等.枳实消痞丸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38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9(2):2001,126)

治疗113例,均为脾胃虚弱型胃脘痛患者。其中38例为治疗组,以胃痛隐隐、胃脘痞胀、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脉软弱为必具证。对照组75例为内科胃痛患者,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例有胃痛者。治疗组用枳实消痞丸加味:党参15g,白术、茯苓、麦芽、炙甘草、青皮、元胡各6g,厚朴、半夏、神曲各9g,黄连、枳实各6g,干姜3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安胃得胶浆(磷酸铝凝胶,由台湾景德药厂制造),每次20g,每日3次,餐后1小时服用。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7%。经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5、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高学清,等.枳实消痞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6例.吉林中医药,2003,21(11):19)

  治疗92例,均糖尿病诊断明确,病程超过5年;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食后加重,纳呆,嗳气或伴恶心甚则呕吐等胃轻瘫表现;胃镜、B超及实验室检查排除胃、肝、胆、脾、胰腺等器质性病变。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枳实、党参、茯苓、白术、麦芽各15g,法半夏、厚朴、黄连各12g,干姜、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普瑞博思片10m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7.4%。两组疗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枳实消痞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普瑞博思。

 

6、治疗慢性胃炎(廖加维.加味枳实消痞丸治疗慢性胃炎60例. 四川中医,2002,20(8):37)

治疗60例,全部经过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均有胃痛、胃胀、嗳气、恶心等症状。治疗以枳实消痞丸合活血化瘀药为主:枳实、厚朴各15g,白术、茯苓、半夏、麦芽、丹参、延胡索、生姜各10g,党参18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最短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最长治疗时间为6个疗程。

 

7、治疗胃的癌前病变(莫剑波,等.加味枳实消痞丸治疗胃的癌前病变30例. 四川中医,2002,20(6):44)

治疗60例,胃镜活检证实为慢性胃病伴见轻、中度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ATP)。分为治疗组30例用加味枳实消痞丸(枳实、厚朴、党参、茯苓、白术、麦芽、郁金、白芍、半边莲各200g,黄连60g,制大黄、桃仁各100g,红花50g,木鳖子、甘草各30g,研末,炼蜜为丸,每丸7g)治疗,每次口服2丸,每日3次。对照组30例用香砂养胃丸,每次9g,每日3次。两组均服6个月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作胃镜、活检,同一病例治疗前后取活检部位及活检块数、病理科检验医师完全相同,随访1年以上。结果:症状疗效上,治疗组中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 7%;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病理疗效上,治疗组中度ATP转为轻度20例,重度IM转为中度1例,消失2例。对照组中度ATP转为轻度5例,加重1例。

 

[研究进展]

1、促进胃排空作用(林江,等.枳实消痞丸对大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1):45)

  本研究观察枳实消痞丸对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并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浆胃动素两方面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枳实消痞丸组)、B组(枳实厚朴组)、C组(正常对照组)和D组(西沙必利组)四组。用药四周后,用同位素法检测其胃液体排空功能,用微量羟胺法检测其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用放免法检测其血浆胃动素。结果:A组和B组的30分钟胃排空率分别为42.37%±11.62%和44.22%±6.77%(P>0.05),均高于C组的31.73%±8.37%;A组和B组的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浆胃动素分别为0.409±0.059vs0.382±0.084μmol/30min和122.82±25.04vs119.09±30.37Pg/m1(P>0.05)。结论 枳实消痞丸可能通过增强胆碱能神经功能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来促进胃的液体排空,枳实和厚朴可能是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邹燕琴(邹燕琴,等.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3):221)也进行正常小鼠及肾上腺素负荷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实验,以及对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枳实消痞丸能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对肾上腺素负荷小鼠胃排空亦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抑制大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这可能是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基础。

 

2、对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窦丹波,等.枳实消痞丸方及其拆方对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79)

  本实验研究枳实消痞丸及其拆方和不同剂型对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标准组,正常对照组,西沙必利组,枳实消痞丸方饮片组(全方),消法组,补法组、和法组,全方合煎冲剂组,全方分煎冲剂组,共9组,分别用0.9%NaCl溶液及各组药物灌胃4周后利用蛋白胨法测定胃排空;另分5组,放免法测定血浆MOT水平。结果:除和法组外,各用药组的胃排空率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而补法组和分煎冲剂组胃排空率又较全方组及西沙必利组为慢(P<0.05),其余各组两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枳实消痞丸方具有促进MOT释放的作用,拆方研究表明方中消法组的药物起主要作用(P<0.05)。结论:枳实消痞丸方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排空及提高其血浆MOT水平,拆方研究表明其中的消法组药物(枳实、厚朴、麦芽)可能起主要作用。未发现冲剂和水煎剂之间的作用差别,但分煎冲剂作用较弱。

 

3、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邹燕琴,等. 枳实消痞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4):305)

为探讨古方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机制,用枳实消痞丸治疗FD29例,并与口服吗叮啉片剂19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电图及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枳实消痞丸能增高胃电幅值(P<0.05~0.01),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P<0.01),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P<0.01),其作用与吗叮啉相仿(均P>0.05)。提示枳实消痞丸能有效治疗FD,可能与其改善胃动力,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五、补中益气汤

[方名]补中益气汤

[来源]出自金代?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论》:“内伤饮食,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仍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之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处方]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甘草(炙)五分,人参(去芦)三分,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

[用法]上药,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脾胃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脾病”。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不及,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身热自汗;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脱肛、子宫下垂等。但内伤发热,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治宜补益脾胃中气,以退虚热,升提中阳,举其下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亏虚,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本草纲目》曾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气虚发热者,得此甘温益气而除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则诸证自愈。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6g,当归12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本方是李杲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本方在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如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加减应用。

 

2、治疗胃下垂(朱正云.补中益气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下垂100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1):9)

治疗100例,均经胃肠钡餐或纤维胃镜确诊。其中轻度29例,中度62例,重度9例。合并胆汁返流性胃炎5例,慢性胃炎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0g,炙甘草8g,党参9g。当归10g,陈皮8g,炙升麻6g,柴胡5g,白术9g,白芍15g,桂枝6g,生姜10g,大枣5枚,饴糖30g。若腹胀加甘松、草蔻;胃痛加元胡、香附;嗳气加旋复花、砂仁;纳差加谷麦芽;便糖减当归、饴糖。每日1剂,水煎服。轻度胃下垂疗程为30-40天;中度为50-60天;重度为70-90天。结果:痊愈7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

 

3、治疗胃轻瘫综合征(王万乐,等.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47例疗效观察.光明中医,2001,16(2):46)

治疗62例,其中15例口服吗叮啉为对照组,治疗组胃大部切除及肠道手术者10例,原发(特发)性者22例,饮酒者25例,外向型性格10例,内向型37例。对照组胃肠道手术者2例,原发性者10例,饮酒者6例,性格外向者5例,内向者10例。

观察组均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加减:黄芪18g,枳实20g,炒白术15g,柴胡10g,升麻3g,香橼皮15g,香附15g,砂仁6g,焦三仙20g,内金20g,炙甘草9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若逆气呕恶者加姜半夏12g;脘腹胀痞甚者加川朴12g。对照组口服吗叮啉片20mg,每日3次,饭前20分钟服用。结果:痊愈3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7例。

 

4、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黄冬度.补中益气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浙江中医杂志,1998,514)

治疗89例,大多反复发作,体质较差,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绵绵,或烧灼样疼痛,空腹痛甚,得食痛减,但食后腹部坠胀,喜温按,劳累后易发,体倦乏力,舌质淡,脉细弱。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15g,党参、炒白术各10g,陈皮3g,炙升麻、炙当归、炒柴胡各g。伴泛酸者加左金丸6g;嗳气者加制半夏10g;大便溏者加茯苓10g,怀山药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苏打片6片;胃痛甚者加生白芍15g。4周为1疗程。1-3疗程后,结果:痊愈19例;显效32例;好转30例;无效8例。

 

[研究进展]

1、对脾虚大鼠胃泌素受体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机制(许琦,等.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大鼠胃泌素受体结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机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1):51)

采用大黄灌胃建立脾虚大鼠模型,并采用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用五肽胃泌素腹腔注射刺激胃酸分泌。用酸碱滴度法测定胃液总酸度。结论:胃泌素受体亲和力升高是脾虚大鼠对刺激物的胃酸反应性升高的机理之一。此外,胃泌素保护粘膜作用相关的一氧化氮含量下降,可能表明胃泌素正常的粘膜保护功能降低。补中益气汤可能通过与胃泌素受体竞争性结合,降低受体过高的亲和力,从而降低对刺激物的胃酸反应性;同时一定程度升高一氧化氮含量,恢复了胃泌素的正常保护功能。

 

2、对脾虚大鼠胃粘膜的作用(王汝俊,等.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的复健作用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2(3):31)

给大鼠灌胃大黄水提取液10天,造成类“脾虚”模型进行胃粘膜损伤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消炎痛、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补中益气汤治疗7天,其胃粘膜损伤指数较非治疗组明显下降。提示“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性增高,补中益气对其有复健作用。

 

3、对肌张力的影响(顾小痴,等.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及其药理学研究的初步报告.天津医药杂志,1960,2(1):4)

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小量补中益气汤可以兴奋蛙横纹肌和心肌,使其收缩加强,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小肠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实验中还可以看到,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去掉升麻、柴胡,其作用减小,且不持久,表明升麻、柴胡与方中其它药物似有协同作用。

 

六、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名]大黄黄连泻心汤

[来源]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笫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处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用法]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功能]清热泻痞。

[主治]本方治一切实热火症。心胃火盛之吐血、衄血,胃脘痞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方解]表证误下之后,邪热内陷,但是邪虽内陷,因为胃中并没有痰水与它相结为患,所以仅觉心下痞满不畅,按之也濡软而不结胸。此心下痞,是胃有实火,故用大黄泻胃家之实火以治痞热,还可引热下行治吐衄;黄连清心胃之火以解热毒。

据林亿等考证,本方与泻心汤同为一方,故本方中当有黄芩。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大黄6g,黄连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本方加黄芩即泻心汤。有清热泻火,除痞止血的作用。再加附子名“附子泻心汤”,为扶阳泻痞剂,除治心下痞热外,还兼有汗出恶寒表阳不固等症。

 

2、治疗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姜志昂. 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68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1):6)

  治疗68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HP尿素酶快速检测等,确诊为HP相关性胃病。其中慢性胃炎39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1例。辨证属脾胃湿热31例,肝胃气滞19例,肝郁脾虚7例,脾胃虚寒6例,脾胃阴虚者5例。治疗方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大黄10g,黄连3g。脾胃湿热加蒲公英30g,蛇舌草30g,龙葵15g,藿梗、苏梗各10g,丹参15g,茯苓10g;肝胃气滞加香附10g,白芍30g,甘草6g,八月扎10g,郁金10g;肝郁脾虚加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藿梗、苏梗各10g,蔻仁5g,香附10g;脾胃虚寒型加炙黄芪15g,白芍10g,桂枝10g,制甘松10g,肉桂3g;;脾胃阴虚型加白芍10g,甘草6g,乌梅10g,山楂10g,川石斛15g,沙参10g。每天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作病理HP检测。结果:痊愈16例;好转3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8%。

 

3、治疗胃病(成秀梅.任琢珊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胃病的经验.河北医学,1998,4(12):81)

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辨证治疗胃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均收到良好疗效。任琢珊认为,胃气以降为顺,以通为补,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随其下降之性,另外,大黄不仅有苦寒降泻、泻实热下瘀血的作用,而且能够安和五脏,补敛正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黄连能清除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粘膜屏障,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愈合。

 

[研究进展]

1、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路军章.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4,13(7):438)

路氏等观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行口腔放疗的鼻咽癌、鼻咽部恶性淋巴瘤、口腔肿瘤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治疗组自放疗之日起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煎汤含漱,对照组则用复方呋喃西林液含漱,直到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轻、中、重度放射性口粘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3.33%、53.33%治疗组则分别为100%、36.67%、16.67%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对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有明显效果。

 

2、缺氧和抗疲劳作用(龚传美.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与煎剂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观察.国医论坛,1992,(4):16)

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麻沸汤渍)均能提高小白鼠常压耐缺氧和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耗氧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耐缺氧作用可能与降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有关,这种功能降低可使动物整体耗氧量减少,增加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也降低了脑组织的耗氧量。为该方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3、抑菌作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龚传美.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与浸渍剂抑菌作用及对小白鼠免疫机能的影响.国医论坛,1990,5(3):31)

大黄黄连泻心汤煎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浸渍剂仅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可见此方剂型不同对抗菌谱范围也不同,因此,根据适应症,灵活选用时宜的煎法。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不仅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还能增强细胞免疫,同时增加白细胞总数,有助于提高机体吞噬机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一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控制感染有密切关系。

 

4、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秦增祥.大黄黄连泻心汤药理和应用.中成药,1995,17(12):39)

  此方提取剂100mg/kg对五肽胃泌素和2-去氧葡萄糖引起大鼠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提取剂>50mg/kg能明显抑制阿司匹林和乙醇致实验性大鼠胃损伤,其提取剂用量在100~300mg/kg下能明显抑制牛磺胆酸盐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其抑制胃酸和抗溃疡机理可能与其增强胃粘膜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功能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