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玉峰山 2013-09-08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1 、合理膳食、科学生活

(1)膳食纤维必须充足。

膳食纤维是一类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包括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藻类多糖等,除木质素外都是多糖。它们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们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膳食纤维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的作用。爱尔兰及英国报道新鲜蔬菜的消耗量与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男性为-0.5476,女性为-0.8029。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每日每人膳食纤维摄入量宜在20~40克,我国尚无明确的标准,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居民每人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11.6克,农村为14.1克,上海城乡居民每人每日摄入仅9.1克。膳食纤维的来源是蔬菜、水果、麦麸、米糠等,因此,应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摄入以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结构金字塔中建议每人每日500克的蔬菜是需要的。

(2)限制食盐摄入。

食盐是氯化钠,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上升有关,日均摄钠量每增加l克,平均收缩压就增加约2毫米汞柱(0.27千帕),平均舒张压升高1.7毫米汞柱(0.26千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目前我国的人群摄盐量,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为13.3克,农村为13.9克。上海城乡为13.3克,均超过生理的需要。因此,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不食或少食腌制食品,对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塞是有利的。

(3)增加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

抗氧化的营养素有猹埠懿匪亍⑽谽、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它们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降低血中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物,有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男性患者,其12~14年前血中猹埠懿匪氐偷谋妊泻懿匪馗叩南喽晕O招愿叱鲆槐栋搿1980年,美国对34~59岁的87000护士进行调查,维生素E摄入量高的人群比摄入量低的人群患冠心病的机会低33%。

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国人群血中维生素E浓度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亦有研究报道血中维生素C浓度高的人与血中维生素C低的人相比,其高浓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水平亦较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水平就较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亦较低。HDL水平高,lDL水平低,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维生素E在血中的浓度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微量元素硒能消除兔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人体补充硒后能降低血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在我国河南林县用营养素干预研究中发现,3318名服用含抗氧化营养素猹埠懿匪15毫克、维生素E60国际单位、维生素C180毫克、硒50微克等多种维生素药丸的受试者,每日一粒,6年后,不仅食管癌死亡率下降17%,而且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也下降40%,这表明营养素的干预是有效果的。

(4)饮酒要有控制。

少量的红葡萄酒,因其中含有白黎芦醇,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过量的饮酒,摄入酒精过量,可增加脂质过氧化物,反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烈性酒,不但不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易造成酒精性的脂肪肝和肝硬化,有害于人体健康。

(5)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合理用药

(1)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2)尽量选择副作用小的药品,老年人体质较为虚弱,选择副作用小的药品能减少对其身体的损害。如华纳大银杏叶片,纯中药制品,无副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3、定期检查,积极治疗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1)控制高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高血压与脑卒中(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时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认真规范地服降压药,不能只根据自己的症状来服药。有头晕、头痛,自认为血压高了,服药;以后感到舒服一点,就停药,也不测量血压。这样血压无法真正得到控制,起不到预防中风和心肌梗塞的作用。因此要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地服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保持正常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持正常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十分重要。保持正常体重的关键是控制总热能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保持平衡状态;假如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就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积累起来,体重就会增加。对超重和肥胖的人来说,应当使总热能略低于消耗的热能,以使体重逐渐下降。低热能的饮食应当是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以防止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在降体重的同时仍能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3)保持血脂的正常。

血浆中胆固醇(TC)浓度超过5.7毫摩尔/升(220毫克/分升)和/或甘油三脂(TG)浓度超过1.5毫摩尔/升~1.69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150毫克/分升)时称之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中的脂质多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形式,故高脂血症必然伴有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三大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之一。目前认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饮食措施除控制总热能保持正常体重外,脂肪摄入量在总热能摄入量中的比例应小于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小于10%,多不饱和脂肪宜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0%~60%,蛋白质占10%~20%,胆固醇应小于300毫克/日。对Ⅱ级高脂血症者,饱和脂肪酸应小于7%,胆固醇应小于200毫克/日;避免食含胆固醇高的猪肝、猪心、鱼子、蟹黄、鸡蛋黄等食物。

4、保持健康的心态。

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