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大浪淘沙《【转载】曝光之后还是被吓了一跳》
6月18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甘肃省华亭县原县长、县委书记任增禄因收受贿赂991万余元,另有411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同寻常的是,同案居然牵涉了129名华亭县官员,几乎覆盖该县县委、县政府以及各乡镇政府机关,交织出一张触目惊心的“行贿买官”网。
腐败不再一小撮,要死就是一团伙——面对无死角的行贿网络,这个由县委书记为中心、涉及四大班子更包括所有县直部门的行贿网络,让网友大开眼界。有网友表示,“不曝或许能够猜到,曝光之后还是被吓了一跳。”在没有最恶劣,只有更恶劣的行贿空间里,公众非常想知道,一名县委书记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129名党员干部对之进行行贿?
“魅力”来源于权力。县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这个答案并不明确,但有一句话却能反映其中的一些问题——县委书记是中国权力最大的官,除了外交、军事、国防,其他权力都具备。坊间有这样的比喻,“县委书记就是土皇帝”。在这诸项权力之中,腐败最为严重的权力莫过于用人权力。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之下,县委书记几乎垄断了一个县域之内多数升迁有望的官员的命运。这129名干部,也正是将宝压在县委书记身上,才对之进行行贿的。
无所约束的权力,必然让权力腐化。而当一个地方的一把手出现腐败现象,则可以肯定,这个县域内的所有领域,都可能充斥着肮脏的权钱交易。从行政到人事再到刑事,都可能因为出现了一位堕落的县委书记而腐败透顶。当一位县委书记涉案1300余万,这个县域内的风气已然可以知晓。
关于受贿罪和行贿罪,我国《刑法》中都给予了详细的定性和处罚规定。遗憾的是,无论是受贿还是行贿,都往往是达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之后,相关案情才会东窗事发。这恰恰证明了现在的县委书记还没有面临一个“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森严体制。应当说,一个牛栏关猫的防腐体系,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害了大量官员,他们甚至连悬崖勒马的机会都没有,便锒铛入狱。
权力没有大小之分。无论是高官的权力,还是县长县委书记的权力,抑或是股长的权力,只要没有合理的制约和监督体制,权力便会像胖大海一样膨胀。这也正是一位县委书记牵出129名官员的现实隐喻。